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星韵地理网 首页 星韵新韵 查看内容

新课标下地理复习如何减负与增效的探索与尝试

2011-7-3 21:14| 发布者: 天空之城| 查看: 659| 评论: 3|原作者: lzdlmhb

摘要: 摘要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盲目的备考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才能更有效合理地进行高考的备考呢?这是每位高三地理教师困惑的问题。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摘要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盲目的备考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才能更有效合理地进行高考的备考呢?这是每位高三地理教师困惑的问题。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和《考纲》中规定内容为目标,将新教材内容合理整合、适当取舍,立足教材,研究典例,提升能力与规范。

关键词 新高考  减负  增效

 

      新课改前几年,高三地理复习我的通常做法是,按部就班的复习必修Ⅰ、Ⅱ、Ⅲ和选修Ⅳ、Ⅵ,区域地理是在高二刚刚完成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和高三间隔的时间段不会忘记,高三不再复习,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在这个内容中出现了大问题,解题困难。因此我觉得不复习区域地理来减少高三地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那么,如何高效进行高考地理复习呢?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认为减负的前提是增效,增效的目的是减负。高三需要老师构建知识框架,框架的构建就需要主干知识来搭建,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发现,不管试题如何变换,主干知识不变,常考点突现,新课程对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把握主要的地理要素来构建知识框架,并把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整合在自然地理要素里面来讲,这样减少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何去整合,需要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备课整合教材上面,教师做的越多,学生学的越轻松。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以纲带目,盘活知识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以考纲为中心,根据其列举的知识条目来引领。从 2011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上看,地理科目无论是考试大纲上对考试内容、考察学生的能力,还是考试题型,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从今年地理科目的考试说明中了解到,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高考试题要能够体现对考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考查,侧重于从空间及生态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形貌的特征与分布,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互动作用;侧重于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侧重于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以谋求人类、国家和地区的福利。考查地理学习能力,即获取和戒毒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把这些能力要求、考核目标、考查形式融入到平时的复习之中。在复习重要注重考纲的研究,以此来活化知识,通过课前(教学案)、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反馈)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误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

2、整合要素,构建框架  梳理清晰的知识网络

        高考地理试题为11+2模式,试题为了更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是一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因此,以地理要素来整合知识可以更高效的备考。地理知识内容较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块组成,如何理出一个思路来,构建主干知识框架,我觉可是否可以尝试以点穿线,连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围绕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这条主线,以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来串联知识,例如气候为中心点来展开,包括气候的形成、分布、特点,气候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气候与植被、土壤的关系,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气候的变化,气候与交通,等温线,逆温现象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互补不足,资源共享。以水文为中心,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河流与城市的区位,河流与航运,水利工程建设,河流的综合治理。还有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最后的洪涝灾害应该和选修教材《自然灾害》整合在一起,不再单独复习《自然灾害.。必修Ⅱ第三章城市的区位应该与选修,城乡规划.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城乡规划》不再单独复习。必修Ⅲ第二章和《环境保护》整合在一起。再如注重综合题的重点考查知识得结合点:气候——农业;地形——交通;水文——城市;灾害——信息技术等。

3、学会取舍,精选例题  增强训练的效能提升

       舍得越多才能得到更多,要有效的取舍不是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对年轻老师来说不敢去做,舍了会不放心,总是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多看一点,多记一点,题目多做点,我要说题目要精选,典型的题目只要可以说明问题,达到训练的目的就可以了,不需要重复做无用功,所以选题目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做大量的工作,题目选择前教师自己必须先做过,宁愿自己多花1小时,不让学生多花1分钟,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减负,使课堂高效,促高考增效。

4、以练带教,技巧指导  建构典型的答题模式

       高考是以解题来考查学生能力选拔人才的,因此提升解题能力才是王道,要想提升解题能力,做适量的训练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训练,效果却大不相同,限时训练,仿真训练,针对训练,专题训练(选择题专练、综合题专练、重点知识专练),综合训练(11+2单科、文综)。训练后该如何讲评也有大学问,学生该做什么,教师该做什么,应该有明确的分工,错题是最宝贵的资源,学生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的试卷,先分析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对错题进行错因分析,找出非智力因素失分情况,可以警示自己少犯低级错误,对知识缺陷失分,及时查漏补缺,快速提升完善知识。有练有批,及时讲解,归类分析,讲解重点和薄弱点,教师则对整张考卷及答题情况分析,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做详细分析讲解,涉及到的知识进行重申,试卷讲评要更多地体现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析设问——获取有效信息——调运知识——分析问题——正确作答。同时要明确考查内容的“根源”,我认为试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时有目的性的,是针对性某个知识点的,因此一定在教材中有出处,鉴于此分析,我们可以把常考点、常考题型进行分析,构建答题模式。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漏答知识点的问题。

       复习课的教学不应“白手起家”或“另起炉灶”,应该建立在前面教学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前面教学中所形成复习资源,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作业、评价、交流等方式积累学生所犯的错误,并从中提炼出具有广泛性、典型性、易犯性的错误认识、错误表达等,并在复习课上设置专门的纠正环节。纠正时不要采取只告诉正确、或者要求必须怎样的强制性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所犯错误的症结所在。

5、回归教材,强化规范  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述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高考不会以教材中的图文为材料来进行命题,但考查知识点的“根”在教材上,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不难发现所考知识基本都是教材中的主要知识,因此,后阶段要让知识框架的“枝”与“叶”归“根”。回归教材进一步理解必考点,关注知识盲点,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看教材,看教材要边看边整理。

      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要运用地理术语答题;用教材中的语言答题;用精练的语言答题;注意运用明确与模糊的技巧,从答案中“偷分”,例如地形只要写出类型而不写出具体名称;根据设问方式及分值进行有效规范的答题,分条描述,列点书写。叮嘱学生在答题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端正的答题态度:①要统揽全卷,弄清题量、题型、难易题目,以合理安排时间;②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依序作答,先易后难;③要准确表达,书写规范;④要讲究技巧,灵活应对;⑤要认真复查,不漏题,确保应得的分得全。

       总之,抓好常规课堂教学是一切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常规教学工作务必做到扎实、高效,提前备课,没有备好课不进课堂,拒绝低效、无效课堂。而区域地理是主观题的落脚点,锤炼能力训练打造精品课,目标明确,提升潜力巨大。高三复习课需要用心研究,根据学情适时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跟踪了解、提高反馈效果。希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能够给同行的期末复习带来帮助。

 已同步至 天空之城的微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3-6-11 21:43
“题目选择前教师自己必须先做过,宁愿自己多花1小时,不让学生多花1分钟,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减负,使课堂高效,促高考增效。”顶!赞同这个观点,老师命题时一定要有思想,要对得起学生!
引用 2011-7-6 11:07
很好,关键是实施和落实,往往是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却因现实中的种种原因不能落实。
引用 2011-7-3 23:22
研究教改的要求,研究学生的已知,关注核心主干知识,这是当前教学的主线。

查看全部评论(3)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6:24 , Processed in 0.0590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