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教实践之1:
人教第一章第一节:天体的种类。 教材给出了四类。 而其它类型是分散在教材的别处。 (严重的时候,是分散地教材的不同章节、不同册。这种情况大家不少见) 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将其收集拢来。 收集与整理意识。第一节就可以有个具体的表现。 最后完成的结果是:
一,星云;二,恒星;三,行星;四,卫星;五,流星体;六,小行星;七,行星际物质;八,彗星;九,黑洞;十,白洞。。。。。。
用教材教实践之2: 还是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 标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讲完了,却没有一句话,总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于是我试了一下:地球在总星系里面的银河系当中的太阳系下面的地月系。 ![]() ![]() 那叫一个拗口。 于是,理解了课本何以没有这句话了。原来,文字语言在这里不好用了,或者说不够用了。 当“文字语言”不好用,不够用的时候,么办呢? 自然地引入了“图象语言”。(图象语言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重要。) 于是:很自然地引入了一个活动,填图。 ![]() “用教材教进行一次实践3:
就是必修第一节,行星运动特点。 教材给出了三条,还给了一幅图和一个表。 我做的事情是:结论已经摆在那里了,我们现在来“找证据”。 同向性:T1.4中的箭头
共面性:B1.1中的轨道倾角
似圆性:B1.1中的偏心角。
目的是培养“提取信息意识”。
因为是高一第一节课,我只能这样做。 高考,会是这样:把证据摆在那里,你来依据证据总结特征吧。 用教材教实践4: 第二问,八大行星分类。 我的做法是,课本给这些数据,我们分这样三类。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如果给别的数据呢?能不能有别的分类方法? 比如,给温度,能不能分为热行星、温行星、冷行星?(学生的实际结果是:高温行星、常温行星、低温行星。比老师强!!) 比如,给速度,能不能分为急行星、缓行星、慢行星? 比如,给密度,能不不分为重行星与轻行星?(学生实际成了:大密度行星、中密度行星、小密度行星。普遍班学生的能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目的: 发现,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同一事物是可以羽属于不同种类的。 这就叫“研究性”学习。 |
clerk231: 一直在关注你的大作。学习了
半壶满乾坤: 图已经换掉了。
一缕阳光: 大家都说好 我得揪出一处小问题 程特的天体系统的层次中 出了问题 哈哈哈 地理人都知道 不是“九大”了
一缕阳光: 我今天也整好3课时上完一二节
一缕阳光: 我还有问题 程特第一节用了几课时
一缕阳光: 我还有问题 程特第一节用了几课时
一缕阳光: 大家都说好 我得揪出一处小问题 程特的天体系统的层次中 出了问题 哈哈哈 地理人都知道 不是“九大”了
王智勇: 我感觉你的家庭生活不需要你做什么,有充足的时间在思考,随时有观点,随时有新意,你这特级就是不一样。
王智勇: 聪明的教法可能并不容易,总是在思考让人佩服!
锦江渔夫: 如果程特能出一个“用教材教”系列就好了,这样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实际的东西。
还正式开学,所以还没上第一课,我估计我上第一课会把实践1和实践4省掉——呵呵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30 16:11 , Processed in 0.0861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