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星韵地理网 首页 资源推荐 试题解析 查看内容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

2011-10-5 13:24| 发布者: 天空之城| 查看: 1438| 评论: 1|原作者: 东方飞鹿

摘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岩 ...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

褶皱、断层与地貌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能够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通过对地质构造意义的学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

    3、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

课    时】两个课时,另外练习1课时。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    自主探究    列表分析    比较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师板书板图

【讲授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宇宙对地球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知道了宇宙环境对于地球的形成和发展来说特别重要,但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地球自身的环境。因此,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就进入地球本身对做一些微观的了解。

    提问:

    1、阅读单元标题,说说你的理解?(略)

    2、阅读本单元序言部分的图文,设计出地球圈层构成的知识框架,并说明各圈层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地核

归纳引入:地球有四大圈层,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提问:

    1、请您阅读P26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结合2-1-1图)岩石圈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人类提供资源、能源等,还为人类提供种养殖、发展生产、科研、旅游、休闲与探险、栖息场所等,是人类的朋友。

    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请您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

    请您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试用资料说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

洋壳薄、陆壳厚;洋壳多在水面以下,陆壳出露于水面以上。

2、地壳、地幔、地核的位置及特点(图解说明为好

(详细内容:略)

(建议:此处如果老师要讲纵波和横波,可以参照儿童在水面上打“水漂”、或“落井下石”的现象等地理生活案例来分别说明纵波和横波的关系)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请您阅读P27-28“岩石圈的组成”的有关内容,用简表的形式列出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提纲。(略)

 (1)岩浆岩  成因: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代表岩石:喷出岩:如玄武岩;侵入岩:如花岗岩

             成因:裸露地表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沉积后,经固

                   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2)沉积岩  特征:层理构造、化石

代表岩石: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成因:地壳中原有岩石经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而形成

代表岩石:大理岩(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2、试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可分组进行;一组回答,其他组点评;老师可展示其他比较形象、实际的示意图)

(略;或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粘贴在此处,以备您以后教学举例等)

3、请学生仔细观察P27图2-1-4“花岗岩(左)与玄武岩(右)”中的岩石特征

参考:花岗岩(左)——有些像市场上卖的死猪肉,晶体充分,颗粒明显,五颜六色的(温度、压力不同所致)

玄武岩(右)——有气孔(冷却过程中温度、压力骤然降低,岩浆中挥发成分以气体形式逸出而形成气孔构造)

4、请学生从P28图2-1-5“沉积岩形成示意”中总结出沉积岩的特点(或特征)

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

5、请学生仔细观察理解P28图2-1-6“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示意图,并且识记该知识点。

6、P28正文中的“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可能指哪些岩石,这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何联系?请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教学内容完成P29“活动”1。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三大岩石之间有何联系: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被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或地壳的物质循环)。

7、建议教师板图板书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简式图

    过程:从岩浆到形成岩石,再形成新岩浆的过程。

意义: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地貌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地壳物质循环简示图:

    6、地壳的物质循环对人类活动有何意义?完成P29活动2。

(从略)

最后,可以由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小结,抑或请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小结,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练习讲评,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做作业。

布置课外地理作业:完成填充图册中相关练习;补充家庭作业(请见练习讲义)

(选讲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的内部还有很多小板块。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层上运动的。注意板块同地壳不是一个概念,板块同大陆或大洋的范围也有区别,只不过借用了大洲和大洋的名称而已。特别强调印度洋板块的范围,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归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板块的边界: 

生长边界:裂谷或海洋

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板块的消亡边界。 

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大陆部分的消亡边界。 

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均分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证明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确实比较剧烈。

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

生长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屿、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消亡边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1-10-8 18:33
好东东,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1)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06:28 , Processed in 0.087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