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活动看学生的“画图” 画图是地理教学和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图文转换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就是指观察和参与新的体验、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从而改变已有知识结构的能力. 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 对于教材中的“活动”安排,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看是不是能运用学的知识完成活动的要求。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程序: 1、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其中 的“两个变”在最好班之一中用经纬仪演示过,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不能理解太阳光线与黄赤平面交线的关系,主要缺乏空间想像能力,当太阳直射赤道时,不能明白太阳应该在什么位置,学生觉得难度大,在后面的班级中就放弃了。 2、画黄赤交角立体图,学生也画的困难,有的学生画的不耐心,我反复强调画图的重要性和耐心,勉强能够完成。 3、画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的二分二至图画了4幅。 ①确定太阳在公转轨道平面的位置,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定二至,较近是冬至,较远是夏至,并标出日期或节气。 ②确定地轴的倾向是向左还是向右?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还是以南? ③画太阳直射光线:连接太阳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④观察太阳直射光线与二至是否吻合?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我先示范画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再画南极上空俯视图,学生基本会画。

4、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关于回归运动的文字。完成活动课并画图(先画后讲)
画出有以下图形: ① 只画纬线没有纬度,回归线也没用虚线表示。
② ③

有少数学生画出第②种正确的图,多数学生画不出来,一是画不来;二是不知道怎么画太阳移动轨迹?三是不知道要画几个节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