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以上文字来自网络搜集、整理。 其实从根本上看,只有结业考、高考可以算是终结性评价,我们教学中的各种测试都只能算形成性评价。为什么不能把一些方法指导放入考试试题?考试过程本身也是学习,日常的检测,可更多体现形成性评价,尤其是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我们的一些老师在命题时,总是潜意识地把学生放在了对立的一面,题目拐弯抹角,刁难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怕学生很轻易地答对,这恐怕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其实,依据学生的不同学段、不同学习程度,在命题时适当进行方法提示,降低难度,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习某类问题的思考方式,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无疑是形成性评价的最好体现。 以下为两个简单的例子:
例一是面向高一学生的一道试题,题干中红字的内容为笔者改造原有命题时特意加上去的。全天太阳高度大于零的时段,即是白昼时间,对这一点常识性的知识,适当做一点提示,难度就降低了。通过考试,或许更轻易地掌握了这类问题的思考。
例二,也是面向高一学生的一道试题,关于气候特征的判读,可能老师要归纳很多要领,再让学生训练。其实,把试题按照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在考试中学习,或许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理解。
以上只是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日常命题可以广泛渗透体现这种思路。我们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不是故意给学生设置难度过大的理解障碍。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30 17:22 , Processed in 0.0570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