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概念的学习,可以借助语义分析。 “城市化”是典型的宾语前置类型的词组, “化”的含义是转化和变化,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态。类似的概念和词语联想:老龄化、低龄化、机械化、现代化、专业化、商业化,产业化、全球化、荒漠化、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男女中性化…… “城市化”即“化城市”,意思是转变为城市,包括两个方面:人口的变化(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的变化(土地的城市化),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理解城市化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现代化是对应的。 所以,不管是郊区化,还是逆城市化,其本质都还是属于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出现差异,是城市化发展的重心在空间上的转移。 另外,郊区是指什么?这个看似简单常用的概念,未必大家就很明确。中心城区、城区外围、郊区、近郊区、远郊区、城郊结合部……,如此众多的名词,许多地理教师也未必能简单明了地说清楚,学生对这些概念又如何清晰? 百度词条对郊区的解释:地理概念上指包围城市又毗邻城市的环状地带。具体地说,是市政界限以内,城区用地周围的田园景观地带以及为之服务的农副经济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解释真是令许多人雾里看花!依我看,中心城区——城市中没有农业的区域,郊区——简单理解成城市外围能看到农业用地的区域,是不是就简单了? 有了以上概念的辨析,对城市化不同阶段可以做一些简明的理解。 一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阶段。 1、起步阶段——即中心城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重心是中心城区。这个阶段中心城区能容纳大量人口,城市的地域扩张不明显,偶偶有郊区农业用地变为城市用地,人们愿意居住在服务、文化设施齐全的中心城区。 2、郊区化——即郊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重心是郊区。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大量农田被征用的农村动迁居民,以及城市中心改造动迁居民,都往郊区迁移,郊区优美的环境和新建的宽敞商品房很有吸引力。 3、逆城市化——特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和乡村迁移,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出现人口、产业的空心化。逆城市化阶段,虽然特大城市中心人口略有减少,但向中小城市和乡村迁移的人口并没有转变为农业人口,所以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依然是提高的。 4、再城市化——一些特大城市,通过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出现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回流,就是所谓再城市化。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30 17:28 , Processed in 0.0596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