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个地球仪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王振华 经线与纬线在地理学习中的意义非同一般,它们是区域定位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真正把它们学好,弄懂也并不容易。动手做个地球仪,让经线与纬线在脑子里安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活动目标:1、让学生经线纬线的划分方法、空间形状及特征。 2、让学生了解经线纬线的地理意义。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直径30cm的圆硬纸板两块;长为32cm,直径为5mm的圆木棒,内径为6mm,外径为1cm的金属环(可用易拉罐做)2个;沿轴线一分为二;直径为0.5mm的细铁丝若干;地球仪专用地图(从地球仪生产厂家定制);仿地球仪底座的塑料支架(专门定制);量角器、直尺、铅笔、钳子、小锥子。 活动过程: 一、划分经度 拿一块圆纸板,画一半径,在边缘标上0°(如图1)。然后从00半径向右每隔300画一条半径,共6条,分别标注30°E、60°E、90°E、120°E、150°E、180°(如图2)。再从00半径向左每隔300画一条半径,共5条,分别标注30°W、60°W、90°W、120°W、150°W(如图3)。在每条半径的外端用小刀割出1mm的小口。 二、划分纬度 取另一块纸板,先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一条标0°(赤道面),另一条标地轴(如图4)。然后,从赤道面向北极的方向每隔300画一条半径,从赤道面向南极的方向每隔300画一条半径(如图5)。在各半径的边缘剪1mm的小口。
三、在小金属环打孔 用小锥子,在两个金属环打上间距相等的12小孔。 四、制作模型 把制作好的如图3的纸板放平如图6,沿0°半径剪一条缝,和制作好的如图5的纸板沿赤道面的位置垂直交叉放置,如图7所示。把细木棒沿地轴的在纸板两侧各放一条,并穿过地心,在北极的上端和南极的下端各留1cm,用细铁丝固定好。把金属环有上下两端各套一个。把细铁丝做成直径为30cm的半圆,依次穿过金属环(北极)的小孔、纸板1中的边缘小口、金属环(南极)的小孔,并把两端在南北极固定好,共做12条。然后,再把细铁丝做成合适的圆形,依次穿过纸板2中度数相同的各边缘小口,并固定好,共做4条。这样,一个简单的经纬网就做好了。最后,把特制的制作地球仪的地图按照各自对应的经纬度位置粘贴好,地球的模型就做好了。把它安装事先准备好的支架上,一个可以转动的地球仪就做好了。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30 19:15 , Processed in 0.0640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