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www.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课程标准的个性化解读与感悟

热度 1已有 686 次阅读2020-3-22 15:09 |个人分类:课改教研|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 人文主义

  说明:填写一个暑期培训课程的设计,表格对文字数量有要求限制,这里做一个初步的设想,以期后面不断完善。


课程标准是对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评价、实施建议等,进行系统阐述的、纲领性的、教学指导文件。

但教师普遍对课程标准缺乏认真、仔细、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往往只是被动接受培训,听几次专家讲座就觉得大功告成。课程标准不能落实到教学行为的实践层面,是因为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专家的课程标准再美丽,不经过的深入阅读,永远不能变成我(教师)的课程标准

本培训课程的内容,主要引导、组织、陪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也就是个体化的、独特的、融入个人工作和生活经历的文本阅读,解读,理解,感悟,分享,表达,运用。具体环节大致包括:①结构梳理,②概念解析,③思维挖掘,④方法提炼,⑤个性解读,⑥交流感悟,⑦自觉运用。

首先学会我注六经的文本深度解读:融入个体感受,经验认识,从生活出发,从现象观察入手,结合各种教学设计案例,从实践到理论,遵循归纳法,尊重教师已有的实践经历,经验萃取,反思提升,倡导人情味的阅读,有温度的阅读,理解文本。

最后的预期,是达到六经注我的高度自觉运用:通过文本解读,从结构、概念、思维、方法进行领悟,做到学了能用,学了好用,学以致用。遵循概念迁移,理论演绎,书本到实践,善于将形而上的理念方法,渗透到教学实践场景之中。

这是一种渗透人文主义的学习、研究方法,是尊重教师主体性的一次互动和对话,尝试让教师向自身寻找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各种角度。期望让课程标准内化成教师的教学智慧,变成“教学之旅”的手头攻略和行动指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张艳凤 2021-9-4 07:01
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何尝不适用于所有人学习过程,我们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时也应遵循此道理,师生共同追求“六经注我”的境界,“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回复 长江口口 2021-9-4 12:10
张艳凤: 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何尝不试用于所有人学习过程,我们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时也应遵循此道理,师生共同追求“六经注我”的境界,“苟此心之存,则此理 ...
普遍缺乏自己的理解和独立思考,有知识没见识的人太多了,我们并不关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9 21:29 , Processed in 0.0770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