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hay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2328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一本老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读后感转载)

已有 682 次阅读2018-5-24 11:10 |个人分类:个人反思|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解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之一
  1.导读领航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和知识急剧膨胀,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已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系统来面对未来的挑战,因此“学会生存”这一主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曾说,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实际上是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72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的参考。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实地考察了23个国家、先后举行了6次会议、研究了70多篇论文最终成书。
  本书出版已经30多年了,但是书中的思想仍闪现着光辉。其中“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学会学习”、“终身教育”这四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世界各国都把它们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2.作者简介及该书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联合国专门机构,1946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在法国巴黎,它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对和平和安全作出贡献。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从1971年3月开始工作,于1972年5月写成此书。1972年8月、10月先后以法文和英文出版,其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国。至1974年止,此书先后被翻译成33种文字,共有39种不同版本。
  3.内容梗概
  本书内容丰富,涉足面广,几乎触及了教育制度方面的一切重大问题。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研究的结果”、“未来”、“向学习化社会前进”。首先回顾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问题。
  4.教育案例或模式分析及建议
  (1)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这一观点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的需要而提出的。现代社会充满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这一观点应运而生,只有终身教育人们才能得以生存。
  在21世纪,学会生存就是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从婴儿期一直到老年期,学习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因此,书中指出终身学习应与建立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建立学习型社会,首先就要解决如何学习这一问题。
  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因此,教育的重点应当发生转变,由“学会”转向“会学”,也就是要培养一种创新型学习能力。教育的观念也应相应发生变化,由“拥有文凭”转向“拥有能力”。文凭和学历只表示受教育的程度,它代表着过去。一个获得了文凭和学历的人不一定就具有能力。
书中认为人的生存是无止境的完善过程与学习过程,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人必须从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们的生存技术,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继续学习。总之,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核心内容。
生存教育是一种人类最基本的教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势在必行。
  应用建议一:培养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首先就应当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只有人获得了这种学习能力之后,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
  应用建议二:为孩子提供甚至是创造一些培养生存能力的机会,磨砺他们,让他们在这些经历之中,学会生存。
  (2)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本书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完整地表述:“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  
  第一,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科学素养。传统的传授科学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不应把科学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应当把一切科学知识当做重新探索的出发点,对人进行科学训练和培养科学精神。现代教育的秩序应以科学技术的训练为基础,而这种科学技术训练是科学的人道主义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现代人才素质培养的基本方法和目标。而且科学不应成为一种简单的积累练习,而是要立足于实际,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培养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最大程度地发挥一个人的创造潜能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人是在创造活动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身,但是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必须重视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要注意以下几点: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他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其天赋、能力,不助长其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也不忽视集体作用。
  第三,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
  学校发挥了强大的统一作用,它促使受教育者进入道德、智慧、感情融洽一致的世界,从而唤醒公民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愿意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偏向反复灌输政治思想,而不重视实际的政治活动。但是参与必要的政治活动能增进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在社会方面的潜力。而经济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了,而是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领域。它能帮助每一个人成为自觉的消费者和促进发展的开明人士。在国际教育方面,主要培养每一个人深爱和平的深厚感情,使人们随时准备抵抗侵略战争和尊重邻国的独立。
  第四,培养完人。
  人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人,都需要不停地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教育应当培养完善的人,完善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把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的一个人。
  以上这四种教育目的,最终可以统一到“完人”理想中,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追寻、不断学习的过程,“完人”也是相对的,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塑造自我、更新自我,为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好铺垫,最终达到“完人”的理想状态。
  应用建议一:创造力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每个人都是在创造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因此,应当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应用建议二:让孩子明白学习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而是人一生的任务。人即使走上了社会,也要在社会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而那些不学习的人迟早会被社会淘汰。
  5.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学校转变思想观念,由“拥有文凭”转向“拥有能力”,学校教育的方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一种真正的学习能力,为将来的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6.精彩语言辑录
  (1)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2)无论一个国家对它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想法,事实是,它会预见到,它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有丰富的发展。
  (3)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反映。
  (4)我们个性中的一个根本而必要的部分是对美的兴趣,是领悟美并把美吸收到性格中去的能力。
  (5)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发现人的才能,训练它们和推崇它们。学校的任务尤其要培养性格和态度。
  (6)在教育世界的内部和外部,有一个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结构上的革新宝库,它能深刻地改变教育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组织。
  (7)有多少种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意识形态,在教育法里面就能作出多少种选择。有多少种想象的和想要的未来,就能作出多少种选择。
  (8)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
  (9)教育必须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方便在他的一生中进行。所以我们必须指导他把教育的真正宗旨记在心里,从一开始起直到在各个阶段上给他指明方向。
(10)学会如何学习,这不仅仅是另一个口号。它是指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们想把这种教学方式传给别人,他们自己首先就要精通它。

解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之二
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作为教师就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单一的教会他们知识。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学会生存!”  这是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是20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编写的一份报告。这是国际教育委员会在经过一年多时间对世界教育的形势、观点和改革的调研后写成的,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谈起,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国际合作问题。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是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其核心是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由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称谨倡导。他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但是在现代中国,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教学的主流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论”仍旧是学生们最熟悉、最认同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师的职责是将学生的“碗”灌满。因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严重存在。学校把学生关在狭小的教室里,学生看老师的面孔,听老师说教,“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循环往复,结学生“碗”里的水却始终不满。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怎么办呢?这就要求变传统的“教师”为“导师”,变传统的“教学”为“导学”,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以讲授的过程给学生展示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如给高年级学生讲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就要教学生如何把握教材。湖南师大校长张楚廷教授在他的《大学教学学》一书中讲了七个教学原则,在讲课方面有二个原则,一是讲思路,二是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把学生领到教材之上,让他们居高临下地提纲挈领地去理解,把握教材,把教材中平列的知识编制成一个简明而又有层次的体系。(1)要思考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以把握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2)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本质、内在逻辑。(3)思考这门知识、课程的特点及其与其它课程、学科的关系。(4)思考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方式和方法。(5)思考应用这门课程的方向和应用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也就是知识的价值取向问题。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就是一个把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  
因此,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仅是传授技能的过程,而是一个理解知识、思考知识、内化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积极的知识构建者。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动力,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使其终身享用。

解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之三——反思创新教育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订教育策略参考所用而作的一份报告。全书主要有3个部分,九章,再加上一序两后记组成。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开始,然后着重论述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内容丰富,涉猎面广,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该书指出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从根本上依赖于民族创新观念的更新、创新精神的弘扬、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素养的形成。其实质,正如江泽民所说:“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008年上海几大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陆续结束后,当记者问及彭诚教授最想收的学生是什么样时,彭教授对记者说:“有人文关怀;有自己的思考,尤其不照本宣科。符合这两条足以让我激动,但极少遇到。”为什么教授们面对刚从应试教育体系脱颖而出的中学生,却是满意的少。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的高中生对待问题缺乏自己的视角。创新教育提出了很多年,是什么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指出,教育应该努力帮助每一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实现其潜能,解放其创造力。并要防止生存逐渐失去人性的危险。书中对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的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接下来我截取书中的语言谈谈我对这一问题思考。
 1、“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
江苏省画院曾举办了一场中日儿童画交流展。日本孩子的画从题材、画风、构图、色彩等方面来看都显得很自由,而中国孩子的画面则显示出一种固定的模式,画面根本看不出孩子自己的风格,教过的痕迹特别重。
究其原因,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于将正确的方法早早的教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充其量学生只是模仿。在教学中,我们把太多的重心放在知识的灌输上,教师把教材视作金科玉律,而不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优化和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由于对最能体现教育成果——考试成绩的追求,我们的教师忽略了自认为教育中并不重要的探索过程,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与洞察力的激发,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的将预设的教材转化成生成的教材,从侧重教的“教材”转化成学生学的“教材”。
2、“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独特性就是他的个性,而创造性的培养与个性密切相关。创新是人首次获取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动,其本质是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可以说,缺少个性也就难以发挥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多渠道去认识和了解学生,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发展性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3、“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没有自主意识,个人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而在另一方面,现代大多数创造性设想的实现都得依赖集体合作。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绝不能忽视合作精神的培养。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方面的特长,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合作精神方面的教育,阿波罗13号飞船脱离故障而重返地球的事件在美国被作为合作精神教育的典范。我国的教育界也在改变教育理念。譬如:这两年的某些数学和计算机竞赛就改变了以往只有个人参赛的形式而增加了团体赛形式。在这类团队合作性的活动中,暴露出当代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分工协作方面的明显缺陷。首先不知道怎么合作,很多学生搞不清自己的优势,更不知道别人的优势、劣势,从而无法实现互补型合作;其次,学生也常常表现出有了成绩归自己,出现差错埋怨同学的现象。
分析学生之所以在参与合作性活动时不知如何进行合作,还与平时难得参与有合作内容的活动有关。现在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大多是单兵作战。学校和家长绝大多数片面追求孩子的成绩,学生体验的是个人间的竞争。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要多创造和设计一些与人合作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师要对合作进行指导,确保在合作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全体成员的协调合作,同时对团队协作取得的成果进行大肆的宣传,使学生产生对团队合作的憧憬。
4、“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
听课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热衷于安排小组讨论等等热热闹闹的课堂活动形式,看似给了学生创造活动的空间,而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在意倾听课堂中一些不同的声音。教师流畅地安排着所有的教学活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始终以一种权威者的形象出现,时间久了,我们在课堂上将听不到这些声音,有的只是教师要的标准答案。
“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这需要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这是深入教师内心世界的人文情怀,民主和宽容并不是表象的东西,是积极的倾听、善意的理解、平等的对话。
5、“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
在2008年上海几大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曾问过一个在学校里进行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学生,他担任了一年的人权委员会主席,“你觉得人权是什么?”他答不出来。教授坦言:“我不是非要一个多么高明的答案,而是想,既然担任这样的职务,难道不应搞清楚它的职责和功能?这样长的时间,就没积累点自己的想法?为活动而活动,为实践而实践,这不是形式主义吗?”
人最终会回到社会上生活,在我们以课本为世界的教育面前,社会实践显得苍白无力。而创新需要将学生的视野从狭小的“课本世界”扩展到广阔的“生活世界”。当然这不仅需要学校建立起与社会相联系的学习内容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如政府部门、各种博物馆、科研单位等能提供相应实践学习机会。
教育是一项浩瀚、复杂的工程,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命运,教育必要有一种前瞻性。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果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了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做得更好,更符合世界的变化,更适应人的发展。创新是学生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解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之四——《学会生存》中的教育目的解读
做一件事情,进行一项活动,总得有自己的目的。而教育作为培养人并最终服务于社会的一项活动,也必然要有自己的目的。如我们所知,不同的社会,对于教育目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称之为“教育活动”的那些活动,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述其目的,但是我们都知道那时受“教育”是为了让自己的种群更好的延续下去。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教育的目的便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社会因素不是影响教育目的的唯一因素。个人——学习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者)、教师、家长——有意无意的影响着人们去决定或改变教育的目的。教育学思想、哲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科学以及一般的意识形态,虽然各有各的重点和效果,对于表达教育目的方式却都是有贡献的。” [1]由于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和意识形态,在教育方面就有多少种选择。[2]”可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却有一些“共同的倾向”,这些倾向使得现代教育中有了一些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本章中分析的四个目的,即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
教育作为传递种族经验的活动,“在他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3],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任务是培养人,但是培养人的最终目的却是服务于社会,实现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而作为教育之代表的学校更在这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向学生传递知识,从而实现了种族类经验的传递,把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遗产——一整套的价值体系以及思想与知识通过学校而传递给了下一代,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种族类经验的延续,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得这些遗产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完成其社会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养其承担社会义务的责任”。
要想实现“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责任”这一教育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即政治教育、经济学的教育和国际教育。
一、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应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份量,拥有一定的地位。尽管在许多的国家的学校中有政治教育,但是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人民只谈论政治教育而没有进行政治中的教育”[4]。也就是说,在那些国家所进行的政治教育,纯粹是一种知识的灌输,而没有让受教育者真正懂得“所处这个世界的结构,履行他们生活中的真正任务”[5]。
这种现象不仅是在文中提到的政治教育中存在,在世界各国的各科教育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过分注重“是什么”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告诉学生知识是“怎么来”“怎么用”的知识,使得学生仅仅成了一个活动的“图书馆”和一个小型的“藏书室”。而这是远远没有达到我们进行政治教育的目的的,我们进行政治教育“光教人理解政治机构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通过积极参加社会结构的功能活动进行学习,并于必要时在改造这些社会结构的斗争中承担个人的责任,他就会充分地实现他自己在社会各方面的潜力”。[6]也就是说,人们不尽要了解政治教育“是什么”,更要在实践中去应用这些知识。特别是在学校中,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机会,使得学校和城邦的关系尽可能密切,通过在学校中的实践,“公其非是于学校”[7],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也能真正的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参与活动——才是我们进行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文中所说的政治教育,即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大德育”。文中所提及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行动的现象,在我们的德育中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国德育的“实效性差”的问题。在学校学生接受的只是许许多多的道德常识,而却没有机会让学生学习怎么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宽容”,而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却是“不宽容”。所以说,“参与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德育应该借鉴的。
二、经济教育
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属性,所以说教人学会消费也应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说“经济学不再是专家们和具有这门知识的人所独有的一门学问了”[8]。
对于经济学的教育,学校已不仅仅是唯一的教育机构,任何一种与经济有关的机关以及活动等,都应成为对人们进行经济教育的活动,也就是对人们进行经济学的教育“开始并通过一切校外媒体继续下去”[9] 
三、国际教育
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特别是二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促进国际理解、培养国际合作态度的事业,这已成为当今一切国家的国民教育的课题”[10]。而现在随着各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最早从经济活动开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这种交流已经从经济领域转向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地球也越来越小,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各国的人不能把自己局限于地方性文化的圈子里,拒不了解和认识他自己局限的范围以外的民族生活思想或是价值。而应是以一种开放产的心态,不仅要引进来,还要主动的走出去,不仅是了解世界更要让世界了解我们。所以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理解教育的出现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
现在异文化共生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对于我们来说也已经不能仅仅框限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而应该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培养具备新素质的人才,所以说“教育有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不把外国人当作抽象的人,而把他人们看作具体的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理性,有他们自己的苦痛,也有他们自己的快乐;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11]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20:59 , Processed in 0.0583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