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小虾米的星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259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衔接

已有 538 次阅读2015-3-23 17:04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高中地理, 初中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地理不参加中考,使这门课不能得到重视。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大多数学校是不允许布置课后作业的。有的学生对地理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地理还会遭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说教。

高中的必修一是最核心的、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公认最难学的部分,为什么?除了知识点自身的难度外,我认为是:初、高中地理间的衔接不好。

初中地理的内容过于简单,加之初三没有地理学科,学过的内容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高中必修一的理论性、逻辑性又非常强,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费劲。

我同时教初中和高中地理,以下是我的教学中的衔接方式:一方面是在初中地理中穿插高中必修一的小部分内容,初中学生较高中生好奇心强,课本上的内容主要是告诉学生“是什么”,高中的小部分知识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学生的积极性能很好地被调动,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在高中必修一的学习前,先复习巩固初中的自然地理部分。

初中教学中穿插高中知识的难度视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而定,我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经常在初中穿插的高中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中“感受地球运动”增加高中“区时”、“晨昏线”

    学生感受地球的运动时,典型的例子就是“昼夜交替”、“时差”: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等,学生就会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不用统一的时间”, “为什么当我们所在的地方太阳当空照(正午12点时),地球上其他的地方却不是正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穿插高中知识,学生不需要知道“区时”、“晨昏线”这样的名词,只需知道由于地球的自传,地球上不同经线附近的国家用的时间不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补充“东早西晚”);由于地球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一半,从而被分为了昼半球和夜半球,在昼夜半球间有一条分界线。

2.初中“海陆变迁”增加高中“地质构造”、“内力和外力作用”

初中“海陆变迁”部分,主要是“沧海桑田”和“板块运动”,可以增加褶皱、断层、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仅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化,还能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动力是什么,更容易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初中“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增加高中“热力环流”、“单圈环流”

初中的气温部分,主要是气温的测量、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气温的分布规律。根据学生情况可以拓展热力环流的知识(以孔明灯或者篝火为例,学生积极性高),然后结合地球上气温分布图,绘制出单圈环流,为高中的三圈环流做铺垫。

类似这样的小知识点的穿插还有很多,例如:“认识地球面貌”中,可以穿插“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讲“长江”时,可以提到“地转偏向力”(分析上海为什么在长江的南岸);“季风气候”可以拓展“锋面系统”;“人口”可以拓展“人口的增长”等。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所有高中知识的延伸,一定要在学生有兴趣的基础上,并且教师要注意不能拓展太深,点到为止,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5 16:54 , Processed in 0.0783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