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www.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继续读《恋地情结》9.环境与恋地情结

已有 313 次阅读2018-12-18 14:23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最地理的一节,在近2万字中环境视角开始然后海滨山谷岛屿,继而分别探讨了希腊、欧洲与中国的环境与恋地情结。)



9.环境与恋地情结

   恋地情结是关联着特定地方的一种情感。在对这种情感的本质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将转而去探讨能为恋地情结提供意象的地方与环境之特征,所以,这种情感远远不是游离的、无根基的。尽管环境能为恋地情结提供意象,但并不意味着环境对恋地情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不代表环境拥有强大无比的能唤起这种情结的力量(像第8章的很多案例所表明的那样)。环境可能不是产生恋地情结的直接原因,但是却为人类的感官提供了各种刺激,这些刺激作为可感知的意象,让我们的情绪和理念有所寄托。感官刺激具有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而每个人的脾气秉性、目的以及背后的文化力量都决定着他在特定时刻所做的选择(爱或价值观)。

环境与极乐世界

    人类对环境抱有怎样的憧憬呢?我们无法仅仅通过观察现实中的环境去了解。有一种方法或许可以接近这种憧憬,那就是去考察人们认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很多宗教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归于天国,但并非所有人类族群都认同来世和极乐世界,佛教里涅槃的概念就明确表达了对这种地方的否定。虽然恋地情结不原于佛教的教义,但现实中的佛教寺庙通常都修建在极其美丽的地方。除了佛教与神秘主义的禁欲宗教以外,在世上许多地方,人们都相信有一种或许在天上、或许在地平线以外、或许在地下存在的来世。毫无疑的,这些地方的形式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十分契合,只是都去掉了令人伤心痛苦的那些要素。于是,各种天堂的样式彼此之间比其对应的大地更为相似。澳洲土著人的树王国”位于大海之外或者天空之上,与澳洲的地表景观颇为相似,但是要富饶得多、肥沃得多,那里有数不尽的飞禽走兽。科曼奇人①认为日落之处是一条大峡谷,比他们居住的阿肯色峡谷长十倍、宽十倍。在那理想之境没有黑暗、没有暴风雨,到处都有水牛和糜鹿那样的走兽。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认为,人死后的美好世界在地下,那里充满了阳光,有永无止境的夏天,充沛的水、鱼和飞鸟,海豹、驯鹿垂手可得,或者它们刚好就在沸腾的巨大水壶里。

具有持续吸引力的环境

  人类不断憧憬着理想之地。地球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人类无法将它视作最终的家园。而在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地方也都需要人类(至少是某些人)对它保持忠诚。无论在哪里,当我们要去称呼某一类人群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到他们的“家乡”,并且是带着最甜美的意味去谈“家乡”这个词。苏丹②的环境会让外来者感到单调、乏味,但是埃文斯·普理查德却说他很难让那里的努尔人相信在他们的居住地以外还有更美好的家园。在纷繁杂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对环境的品味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长年居住在狂风吹刮的沙质平原上。阿拉斯加人(Alaskans)因长年累月冰天雪地的生活似乎爱上了那里的环境。而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像家一样的环境,尽管偶尔会去到沙漠寻求一下审美的刺激。广的干草原、沙漠和冰原的环境常常令定居者望而却步,不光在于其脆弱的生态,还在于不断遭人厌弃的景观和艰苦的生存环境,一看就不像个能栖身的地方。而在富饶的平原上,人们会在开阔的空间里,用树木与房屋合围营造出庇护的感觉。自然环境本身也能产生庇护的感觉,比如说广的热带雨林,与世隔绝的、富裕的热带岛屿,地形相对封闭、资源丰富的山谷或者海滨。在第7章里,我们谈论过热带雨林的封闭环境满足了巴姆布提族格米人(BaMbuti Pygmies)和雷利人(Lele of Kasai)在物质与精神上的深层次需求。大森林的环境同样是哺育人类的襁褓,如今,林中的小屋依然是某些想做隐士的现代人渴望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环境,它们在历史上吸引着不同地区的人,诱发着他们的幻想与崇敬之情,这些环境包括海滨、山谷和岛屿。

①Comanche,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族,曾在从普拉特河到墨西哥边境一带生活,现居住在俄克拉何马州。——译者注

②Sudan,苏丹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散哈拉砂漠东端。——译者注

Evans-Pritchard(1902-1973),英国社会人类学家。他通过对苏丹努尔人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所撰写的《努尔人》(1940)一书,已成为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译者注

Nuer,生活在琼莱州及上尼罗河州部分地区的部落联盟,是一个5000年前就已存在的古老民族。——译者注

E.Evans-Pritchard,The Nuer(Oxford:Clarendon Press,1940),p51.

steppe,在地理上特指西伯利亚一带没有树的大草原。——译者注

海滨

   海滨的庇护所是人类所青睐的环境,其原因不难理解,它的几形状具有两方面的吸引力:第一,海岸凹陷的特征与峡谷能形成安全的意象;第二,水域造就的开阔地平线会激起人们的冒险欲。另外,水和沙也能“接纳”人的身体,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身体只能享受同空气和大地的接触之乐。森林中,人被包裹在了阴暗的深处;而沙漠环境又完全暴露了人的身体,使人体不断忍受烈日与地表的残酷。沙滩的环境尽管也同样是在烈日的曝晒之下,但沙质的地表能生发一种愉悦感,沙粒会钻进脚趾缝里,海水也能为人体提供支持与接纳。

   若追溯到非洲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我们就会发现易于栖居的海滨或者湖岸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如果说森林的环境使人类的祖先负责感知和移动的器官得到了大幅进化,那么海滨的栖居可能促使了人类毛特征的出现,这一特征将人类与猿、猴区别了开来。关于人类远古时期进化诱因的理论往往不够确切。但是,人类在水里的敏捷表现却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天赋在灵长类的动物当中并非广泛存在,除了人类,只有在亚洲恒河猴海边觅食的时候才表现出来。难道我们最早的家园正是位于海滨或者湖岸的伊甸园吗?卡尔·索尔①描述了海滨得天独厚的地方:“没有什么环境比海滨更具有吸引力了。大海,尤其是潮涨潮落的海岸,为人类提供了饮食与学习的最佳环境。它对人类需求的供应是持续不断且多样化的,它使人类的技能得以发展,它的宜居环境使人类的动物行为发展成了文化。

   生活在热带、温带海岸地区的原始人几乎都是游泳、潜水的高手。进一步说,人在水中行动的性别差异微乎其微,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水中平等地参与劳作,并公平地享受运动之乐。卡尔·索尔认为娱乐与谋生行为相结合或许是吸引原始男性个体的重要原因,能吸引他们从海洋获取生计来源,这比男性在陆地上作为猎手的时代更久远。同时,该过程也使得互惠型的家庭开始萌芽。史前时期的贝丘遗址(shell mounds)表明海洋与湖岸地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存资源,能支撑起的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依赖于打猎和采集内陆地区。或许是到了发达的农业时代,像新石器晚期,人类才开始在内陆地区大量聚集,但在河中捕到的鱼也依然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在现代社会,总的来看,渔业人口比内陆地区的农业人口要贫一些。但这些渔业人口之所以能持续存在,主要并不是出于经济效益的缘故,而是因为其传说般的远古生活方式给人带来了满足感。在整个19世纪里,海滨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快乐与健康,使其越来越受欢迎,经济产出不再是最大的吸引力了。每到复季,就有大量欧美人士去海度假。1937年,花一个星期更长时间外出度假的英国人大约有1500万。1962年,英国有3100万人口去了海边,相当于全国人口的60%,度假人数的72%。至此海滨度假已成为全英国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游泳一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并且是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1965年,其他任何单一运动目的参与人数都比不上游泳的一半。但正如吉尔伯特(E.W.Gilbert)指出的,滨海游泳项目受欢迎的现象也是最近才开始出现的,英国岛屿的性质并没有使人们过早地对海岸环境产生兴趣,而是在人们逐渐相信海水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时才使得保健爱好人士逐渐从内陆的温泉转向了海滨。英国的理查德·拉塞尔(Dr.Richard Russell)医生打响了海水浴的品牌。他在1750年出版了一本书,其中谈到了海水对内分泌疾病产生的疗效。在随后一个世纪中,这本书的内容在抑郁症人群和追求享乐的欧洲人士间广为流传。或许还因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海滨度假胜地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更进一步地蓬勃涌现了出来。海滨的一日游、周末游和季度游的大量出现,这个二战结束以后的新现象,反映出了中低阶层与中产阶层人口的不断壮大和汽车使用量的剧增经济与技术的因素可以对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海滨的现象给予解释,但它们都不是让海滨具有如此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其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人们对大自然有了新的认识。

   在美国,在海滨游泳出现之前,内陆地区的温泉浴也是人们首选的追求健康和娱乐的方式。尽管海水18世纪末已经出现了,但它的流行却始于更晚的时候。因为从事海水浴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拘谨,所以制造商推出了一种特殊设施,让海水浴者在进到水中和从水里出来的时候可以被遮挡。同时,游泳作为一项男女混合的运动项目也会让人心存顾忌。19世纪晚期,海水浴的人士通常都是穿着全套衣裤下海的。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拘谨的礼仪逐渐被普遍的常识所取代。20世纪之后,游泳成为了美国最常见、最受欢迎的户外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东海岸的沙滩总是会季节性地爆满。和其他竞技项目不同,游泳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物质和地位上的差异,它不需要昂贵的运动器材,因此适合于全家人参与,不管是小孩儿、老人还是残疾人士都能享受滨海世界的恩惠。这项运动的流行程度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主情怀的高低。

①Carl Ortwin Sauer(1889-1975),美国地理学家。1923-195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最有名的著作之一是《农业的起源与扩散)(Agriculteral Origins and Dbispersals),1952。1927年,索尔在一篇名为《文化地理学的近期发展》(Recent Developments in Cultural Geography)的论文中论述了文化景观是如何叠加在物质景现的基础之上而形成它自身的。——译者注

②Carl,O.Seashore:Primitive Home of Man?in John Leighly (ed.),Land and Life(Berketey;Univern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p.309.

③J.Allan Paumore,Land and Leisure in Engtand and Wales(Newton Abbot,Devon,David&.Charles,1970),p.60.

④E.W.Gilbert,The Holiday Industry and Seaside Towns in England and Wales,Festchrift Leopold G.Scheidl zum 6o Geburtstag(Vienna,1965),pp.235-247.

⑤ Foster R.Dulles,A History of Recreation:America Learns to Play,2nd ed.(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65),pp.152-53,pp.355-356.

山谷

   尺度适中的山谷和盆地对人类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是一种生态高度多样化的环境,无论河流、洪泛区还是坡地,都能给人提供很多适宜的生存条件。人类在这些地方可以方便地获取水资源——由于人体无法长期储存水分,谷中的溪流、池塘和山泉则提了即时的水源。如果水量足够大,还可以作为天然的航道。农民喜爱山谷里的肥沃的土壤。但这里也存在着劣势,特别是对只具有简单工具的原始人来讲会十分不利。像河漫滩上生长的杂,虽然有时能让人们躲避猛兽,但要将它们清除掉却是十分困难的,平坝上的排水不畅、瘴气弥布、洪水侵害和气温骤起骤伏所带来的威胁都要比高坡上的严重得多。这些地区的土质尽管肥沃但厚重紧实。山谷中只有部分地区的困难可以被克服或忽略,使人们开展农耕,而洪水侵蚀的大片沼泽地都是荒芜的。人们基本上定居在谷底两侧干燥多石的阶地之上。而也正是这种中等尺度的山谷与盆地环境才使得人类迈出了向着村庄农业式定居生活的第一步。

  山谷就像子宫和襁褓,凹陷的地形能保护和哺育生命。有一种假说认为,当人类的祖先走出森林来到平原上的时候,就立即开始寻找能让身、心、灵都受到保护的洞穴。人造的护场所是一种进的建筑物,它能保护人体免受烈日的曝晒等等环境威胁,让人的生理机能得以正常运行。最早的居住方式通常是半地下式的,这种建筑物弱化了人们对地上构造的需求,也让居住者和大地能更亲密地接触。山谷是具有阴性而且神秘的场所,是人类生物性的迈伽拉山顶等高处皆象征通向天堂的阶梯,是众神的居所。人类在山丘上修建神庙与祭坛,那里虽然不是人类的住所,但在遭受侵略时却可以被当作避难处。

①megara,爱琴海边的一处峡谷名,也是希腊古城名,源于希腊神话

岛屿

   似乎岛屿与人类的想象力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没有热带雨林与海滨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同人类进化的关系也不大。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人类的想象中。许多宇宙起源的假说都认为,世界最初是像水一样的混沌,陆地刚刚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原始的小山丘最初也是岛屿,生命就在上面孕育。很多传说都认为,岛屿或是亡灵的所在地,或是长生不老者的居所。岛屿也象征着人类堕落之前的恩福和纯真,大陆上的疾病无法侵染那里,因为有海洋相隔。佛教的宇宙观认为,象征着“尊荣之地”(excellent earth)的四个岛屿(四大部洲)位于世界外部的海洋中。在印度教的信条中,有一座遍地是宝石的芳香岛(essential island),那里有散发着甜香气的树木,储存着不老不死水(magana water)。中国也有类似的传说,比如位于东海、与江苏隔海相望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②。马来亚的森林中居住着塞芒人(Semang)和萨凯人(Sakai),他们想象出了一座盛产水果的岛屿乐园,在那里,折磨世人的一切疾病都被清除掉了。这座岛屿位于天堂,必须从西方才能进入。在一些波利尼西亚人①的想象中,极乐净土也是一座岛屿,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在西方人的想象世界里,岛屿也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我们来大体上讲一讲。

①Polynesian,是位居大洋洲东部波利尼西亚的民族群体。——译者注

《山海经》中这样记载道,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座仙山,景色秀丽,皆为仙人居境,并存在长生不老药。《史记》中记载道:齐人上书存在三大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吸引了秦始皇,汉武帝等纷纷到蓬莱寻找仙人的活动。蓬莱在胶东半岛的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与天津,大连隔海相望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温暖的气候与传说中的仙境相差无异,它就是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东北部的蓬莱市。早在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此得名。方丈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据《海内十洲记》中记载,方丈位于东海中心,是一个四面边长为五千里的正方形岛,故名为方丈,山上皆为仙家,有数万之众,与天齐寿。瀛洲—东海瀛洲”的中国第三岛——崇明岛,崇明岛在古代又叫做“瀛洲”。传说秦始皇和汉武帝派人在东海四处寻找,仍没有找到,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认为既然找不到,那我就赐一个瀛洲,遂将“东海瀛州”赐给了崇明岛

  思福岛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相传这个地方每年会丰收三次,距离希腊遥远的凯尔特(Celtic)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普卢塔克①曾讲述过一个凯尔特岛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不必辛勤劳作,气候十分宜人,空气中充满了芳香。在基督教的爱尔兰(Chrisitian lreland)地区,异教里的浪漫史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教诲性的圣徒奋斗的故事②。比如整个中世纪广为传领的圣·布伦丹③的故事,其中,科伦福特修道院长(Abbot of Clonfortd.576)变成了一名航海英雄,他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充满福泽的安息之园。在12世纪盎格鲁-诺曼(Anglo-Norman)的另一个版本中,布伦丹努力寻找遥远海域中的一座小岛,据说这座小岛上因为虔诚的信仰是一个荣光闪耀的家园,“那里没有肆意的狂欢,那里能闻到来自乐园的芬芳,并得到无限的供养。”

①Plutarch(约46-119年),罗马帝国时期的传记作家、伦理学家。现存传世之作有《传记集》和《道德沦集》。—译者注

②这里指公元6-7世纪爱尔兰凯尔特人的基督教,它与大陆罗马教会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但他们所持守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却反映出巴西流、约翰·卡先(John Cassian)、耶柔米、奥古斯丁、亚他拿修等人的影响,因此是正统的基督教教义,故此被称为“基督教爱尔兰”。这段时期,异教的维京人不断侵袭爱尔兰,但逐渐被凯尔特人的基督教所同化。——译者注

③St.Brendan,也被称为“航行者”、“旅行者”或“莽夫”,是爱尔兰早期的一位圣徒,也是大西洋探险故事的英雄。8世纪的《布伦丹游记》中记载了他的航海冒险故事。这部爱尔兰史诗于10世纪初译为拉丁文,记载了布伦丹和其他几位修士航行大西洋并到达“上帝应许圣徒之地”的故事。——译者注

   在中世纪,人们想象大西洋中散布着大量的海岛,这样的想象一直持续到了大探险的时代,比如说,直到19世纪下半叶,“Brasil”(巴西)这个词在英国海军部的理解里,还保留着盖尔特语中的喻意即“上天保佑的”①。到1300年,曾经名噪一时的吉样群岛(Fortunate Isles)已经与圣·布伦丹群岛齐名。哥伦布推崇的一位地理学的权威人士——红衣主教皮埃尔·代利(Pierre dAilly)曾十分严肃地指出:根据吉祥群岛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来判断,这座人间乐园肯定位于圣·布伦丹群岛的附近。据说庞塞·德·莱昂②就曾前往佛罗里达寻找不老泉(Fountain of Youth)。但由于佛罗里达在他的想象里是一座岛屿,所以,他便用传统岛屿的视角去欣赏那里的原始美。1493年,欧洲人所理解的新世界(New World)仍然是一座花园般的岛屿。而到了17世纪,新世界却延展成为了一片一望无尽的大陆,这深深震惊了那些曾认为它是阳光海岛的殖民者。③

   18世纪,关于岛式伊甸园的想象又被人重新拾起,就像对待南太平洋地区科学探险所产生的反讽结果一样。路易斯·德·布干维尔④不相信任何文字所记载的伊甸园,但他对塔希提岛⑤的日渐重视使这座岛屿成为了公认的“伊甸园”。

①Carl O.Sauer,Northern Mist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p.167-168;W.H.Babcock,Legendary Islands of the Atlantic:A Study in Medieval Geography(New York: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1922).

②Ponce de Leon,西班牙征服者,1513年3月27日他到达了今天佛罗里达的海岸,但因不知已到达美洲大陆,因此认为当地是一座岛屿。因发现该地正好为复活节,且四处生长着华丽的植物,因此命名为佛罗里达。——译者注

③Howard Mumford Jones,O Strange New World(New York:Viking,1964).p.61.

④ Louis de Bougianville(1729-1811),法国海军军官,是法国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探险家。——译者注

⑤Tahiti,港台称为大溪地,是南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社会群岛中向风群

岛的最大岛屿,物产丰富。岛上居民称自己为“上帝的人”。——译者注

库克船长①的航海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人们对南太平洋群岛的渴望。自然主义者乔治·福斯特(George Forster)随同库克船长历经了第二次航海,他发现与之前在空旷海面上航行的单调乏味所不同的是,此次航海遇见的岛屿都具有特殊的魅力。19世纪,传教士们向热带群岛的伊甸园意象发起了攻击②。但在另一方面,造访过这些岛屿的知名作家,像赫尔曼·麦尔维尔③、马克·吐温、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④以及亨利·亚当斯⑤,都让这些岛屿的声望倍增。群岛的魅力胜过了反面宣传的影响,游客们蜂拥前往那里。这也使得这些岛屿具有了另一层含义,即短暂的逃避。人们并不是在所有的历史时期都对伊甸园与乌托邦岛屿的意象抱有重视的态度,至少在20世纪并不很重视。但人们似乎也需要这种精神寄托,它能够让人们逃离充满生存压力的大陆地区⑥。

①Captain James Cook(1728-1779),英国皇家海军军官、航海家、探险家和制图师,他曾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成为首批登陆澳洲东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也创下首次欧洲船只环绕新西兰航行的记录。——译者注

②18世纪,南太平洋群岛上盛行食人风俗,有英国传教士在传播基督信仰的过程中被当地人吃掉,像约翰·威廉、詹姆斯·哈里斯两位宣教士。—译者注

④ Hermun Melville,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化和诗人之一。著名小说有《泰比》《奥穆》《玛迪》,合称《波利尼西亚三部曲)。——译者注

④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苏格兰小说家、诗人和旅行家,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化身博》《金银岛》《儿童诗园》等。——译者注

⑤Henry Adams(1838-1918),美国历史学家,小说家。代表作《亨利·亚当斯的教育》。——译者注

⑥Henri Jacquier,Le mirage et l'exotisme Tahitien dans la litterature,Bulletin de la Sociele des Oxeanicnne,12,Nos.146-147(1964),pp.357-369.

希腊的环境与恋地情结

   恋地情结的意象来源于周围的环境现实。人们特别重视环境中令人敬畏的、在生命历程中能提供支持和满足的那些要素。当人们的兴趣和能力发生变化的时候,环境的意象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但意象依然是来自于环境的——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要素,现在则清晰地显现了出来。下面我们来谈谈早期希腊、欧洲和中国的环境在恋地情结里所起的作用。

   大海、沃土和群岛在古希腊的想象世界中是很核心的元素①。众所周知,希腊人依靠海洋为生,几小片沃土就能展开生计。岛屿对他们来说就是海洋里的安全停泊处,是生命的绿洲。

   人们对待大海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海洋对人类的生计至关重要。它非常美丽,但其中也蕴藏着黑暗、危险的力量。在荷马史诗中,大海是反复出现的场景②,它经常被描述为交通要道。当风平浪静的时候,它能展现出“酒红色的”美丽;当它愤怒的时候,能将水手和船只吞没掉。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的航海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使得爱琴海的居民对家乡周边的水域十分熟悉,这令雅典人感到十分骄傲。埃斯库罗斯的作品曾令波斯的先民们都承认,自己是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观察大海的:“当暴风雨照亮天空,去眺望远方海中的平地。”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描写了大海有“数之不尽的狂笑”。

①H.Rushton Fairclough, Love of Nature Among the Greek and Romonrs (New York: Longmans, Gren &. Co.,1930).

②F. E.Wallace, Color in Homer and in Ancient Art. Smith college classical Studies,No. 9( December1927).p4; Paolo Vivante,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ure and Reality in  Homer, Arion,5, No.2(summer 1966).pp149-190.

   在欧里庇得斯的作品里,同他的先辈们所写的一样,大海不管是平静的还是狂暴的,总是会对人类的处境显现出一副惯常的微笑①。晚期希腊文化的(Alexandrian)诗歌继续传达着大海迷人的一面。忒俄克里托斯让达涅斯②在岩石底下“面朝西西里的海水”而歌唱。另一方面,大海也会显露出冷酷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的意象。在《伊利亚特》中,普特洛克勒斯控诉道,因阿喀琉斯并非人类父母生下来的,而是诞生在灰色的大海与陡峭的崖壁之间,所以,他的灵魂会令他命运多桀。在其后,收录在《希腊诗选》里的作品里,都充满了对海难中死去的无名水手的哀悼之情③。

   正如欧里庇得斯所言,大海灰暗的意象使人们对陆地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就像“佛里吉亚④丰裕的大地”和“狄尔克(Dirce)肥沃的绿色耕地”。荷马在《奥德赛》(第五卷)里描述道,主人公疲惫不堪地同大海搏斗着,当海浪将他抛至浪尖的时候,他望见了陆地就在前方,诗人说道:

①H.Rushton Fairclough,The Attitude of the Greek Trasgedians toward Nature(Toronto,Roswell&Hutchinson,1897),Pp.18 -19,p.42——译者注

②Daphnis.希腊牧神,被希腊人视为田园诗歌的创始人——译者注

③Somuel H.Butcher,Dawn of Romanteism in Greek poetry,in Some Aspects of the Genius(London and New York:Macmillan,1916),p.267.

④Phrygia,小亚细亚中部一古国。—译者注

    有如儿子们如愿地看见父亲康复,父亲疾病缠身,忍受剧烈痛苦,长久难念,可怕的神灵降临于他,但后来神明赐恩惠,让他摆脱苦难;奥德修斯看见大陆和森林也这样欣喜,尽力游动着渴望双脚能迅速登上陆地。

    在《希腊诗选》里,从一位濒死丈夫的口中道出了他对大地的依恋和对大海的恐惧之情:

    我叮嘱你,亲爱的孩子,去喜爱农夫们的生活和他们的锄头吧。不要带着欣喜的眼光去看险恶大海上与狂浪拼搏的繁重劳动。就像亲生的母亲要远远好过后娘一样,同样地,陆地也要好过灰色的海洋

    就像对待大海一样,人们对待岛屿的态度也是充满矛盾的。荷马史诗里很少有青草郁郁葱葱的岛屿,而盛产蔬果的岛屿也总是潜伏着库克罗普斯③的威胁。另一方面,古希腊也创作了祝福之岛(lsland of the Blesed)的神话,岛上的生活安逸舒适。伊萨卡岛④是一座并无特殊之处的地方,但在《奥德赛》里却备受奥德修斯的费美,就连忒勒马科斯和雅典娜都对它赞不绝口。这座岛屿的主要意象在于,它是一座从海底冲出海平面的山,上面四处游走着山羊而不是马匹,有贤惠的奶妈,有流淌的山泉,还有肥沃的土地。

①译文选自王焕生译《奥德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②The Greck Anthology,trans.W.R.Paton(New york:Putnams,1917)Ⅲp.15.译者注

③Cyclopes,希腊神话里的独眼巨人。

④ lthaca,希腊西部艾奥尼亚海中群岛之一。——译者注

欧洲的风景与风景画

   曾经的恋地情结已无可挽回地消失了。我们仅仅能从遗留的文字、艺术与工艺品中去理解当时的情感。在第12章,我们会尝试从人们居住的物质环境——道路与房屋中去重拾过去的环境态度与价值观。下面我们先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论述。首先,包含了风景元素的早期绘画作品都能清晰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环境和人们对风景的品味。然而,我们却很难去诠释画作当中的事物,因为艺术家的技法都归向了某一个流派,他们所要表达的与其说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经验,不如说更多是他个人的技法。因此,画出来的景观只是大概地反映了对现实情景的意象,我们不能仅凭视觉艺术提供的线索就判断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某一个地方的,也无从判断艺术家的个人喜好,但我们却可以将这些风景画视为那一时代广为流行并为人们所欣赏的特定结构化产物。

    风景画的画面里大致地安排了自然物与人造物,安排自然元素的目的仅仅在于为人的行动提供背景。因此,风景画出现在了欧洲艺术史上相对较晚的时期。比如洛伦泽蒂①创作的油画《乡间好政府》(Good Government in the Country)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期。理查德·特纳(Richard Turner)认为,在这幅画里,这名最大利画家第一次给裸露的岩石覆盖上泥土,并种植了树木和庄稼,也第一次展现出了遥远的距离②。这幅画的目的并不在于想准确地表达现实,而是为了达到说教的目的,以表达好政府能够带来的益处,其中之一便是乡村的繁荣。如果仔细观察洛伦泽蒂的这幅画作,会发现其中包含了托斯卡纳的风景元素。那么在欧洲,画作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能被清晰辨认的风景呢?或许最早是在1444年,瑞士画家维茨(Konrad Witz)创作的《捕鱼的神迹》(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画作中展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其背景描绘非常准确,一眼就能看出是日内瓦湖岸的景观。

①Ambiogso Lorenzetti(1290-1348)意大利画家,他的作品受到拜占庭风格以及经典一竖风格的影响,并将这些风格融入自己的思想,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代表作有《圣母子荣登圣座图(圣母与天使和圣徒们)》——译者注

②A.Richard Tumer,The Visnon of Landscape in Renaissance ltaly(Princeton.N.J.,Pn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11

   为什么艺术家会选择性地刻画风景里的特定事物呢?答案或许并不简单地是学术训练的结果,也不仅仅在于他所掌握的绘画技法,或他所处的时代里大自然的象征意义,或他周围特定的风景元素。在风景绘画发展的初期阶段,“山谷中的河流”是个流行的主题,可能因为它是让画家们最容易把握的基本绘画视角。山峰能为画家提供竖向的维度,它们也象征着充满危险的荒郊野外。从古希腊时代到中世纪,山峰总是被刻画得突兀、陡峭、嶙峋、遥远、难以亲近和神秘莫测。不过,人们要从具象派元素的象征意义中解脱出来并非易事。像达·芬奇的风景画,山峰几乎都表现得如同中世纪般突兀和怪诞,山峰所具有的这种形象一定与达·芬奇本人的想象有关。但达·芬奇与中世纪以及与他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他是一位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者,对他来讲绘画更像是一门科学,一种严谨地去认知现实环境的方式,而非仅仅只是一种对美学的沉醉①。最早一幅归在他名下的画作展现的是15世纪阿尔诺河谷的风景。后来他多次描绘了阿尔卑斯山的风景,选择性地表现了其地质形态的坚硬挺拔以贴近他本人内心的卓尔不群。另外在他笔下,地中海盆地白云灰岩所组成的山峰也呈现出一片片光秃秃的陡崖。

   除了高山与河谷,森林的环境也影响着早期的欧洲艺术家。尽管森林在中世纪遭遇了大规模毁坏,但它依然占据着广大的陆地。从1400年起,法国诺曼底地区流行起打猎运动,这为贵族阶层创造了新的娱乐环境。在满足嗜杀天性的过程中,上流阶层开始学会去欣赏大森林的美景。一些展现大自然生机勃勃景象的图片也出现在了体育类的书籍里。亚维农②的壁画展现了打猎、捕鱼和放鹰狩猎的场景。彩绘本的《最美时祷书》(Tres Riches Hceures1409-1415)描绘了追逐猎物的场景。北欧和中欧绘画里出现森林景观的时间,比南欧的同类绘画延续得更长。当意大利的画师们都致力于大型肖像画的创作之时,德国面画家阿尔特多费尔③创作了《乔治大战恶龙》(Landscape with st.George and the Dragon),画作中的主角圣·乔治几乎被隐没在了茂密的大森林里。

①Andre Chastel(ed.),The Genius of Leonardo da Vinci:Leonardo da Vinci on Arrand the Artist(New York:Orion Press,1961).

②Avignon,法国南部地名。—译者注

③Albrecht Altdorfer(1480-1538),德国画家和版画艺术家,多璃河画派的领导者,—译者注

   这幅画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机勃勃多样性的关注,表达出了“原始森林内部空间的厚实、稳固与沉静的气氛,这种气氛似乎只是被圣·乔治与恶龙的激斗稍稍打搅了一下而已。①”作者之所以选择森林作为战斗的背景,原因在于《圣经》认为森林是危险与邪恶的所在。作者对森林内部空间的细心观察,比如对阳光下树梢的精致描绘,都展现出了他对森林美学品质的敏锐描捉——森林与人相比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与视觉艺术类似,文学作品一开始主要集中于对花园、丰裕农场以及牧歌风景的鉴赏,过了很久才表达出对荒野的欣赏之情。最初,人们向往花园中的宁静平和,但后来打猎活动流行开来,它将贵族与阔太太们都带进了大森林里。花园是一种人工的艺术,它的设计和传达出的意象都表达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情结而不是真实的自然形态。在对农场与乡村景观的描绘中,环境的真实一面展现了出来。洛伦泽蒂画的圆形山丘上覆盖着小片树林和农田,这清晰地表现出了托斯卡纳地区的风景。《最美时祷书》中的多数月份都展现出了现实牧场上的细节,它们与奇异的山峰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乔凡尼·贝利尼②的作品《圣弗朗西斯》(St.Francis)中,我们看见了光芒四射的恋地之情。作品无意中展现出了真实的风景,却将圣·弗朗西斯从崎岖的维纳山搬迁至了更适宜于去衬托角色的风景当中,也就是由绿色的原野与整齐的树林所构成的前景那是对威尼斯风景的刻画,它与白云岩小丘所构成的背景相互衬托了起来③。

①Benjamin Rowland,J.Art in East and West(Boston :Beacon Press.1964),p.74.

②Giovanni Bellini(1427-1516),意大利威尼斯派画家。主要作品《在花园里苦恼》《小树与圣母像》《诸神之宴》。—译者注

③Turner,Vision of Landscape,p.60.

   学院派提倡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禁止人们去感知现实的世界。在英国,18世纪上半叶所谓的Augustan文学时期,作家们都是站在维吉尔和贺拉斯的视角去看待乡村世界的。英国的风景画家们也很少去描绘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典型的英国景观——切尔吞山②、科茨沃尔德③与肯特郡④。他们从事修业旅行回来就形式化地画出了那些风景。这种形式是从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1600-1682)、萨尔瓦多·罗萨(Salvator Rosa1617-1673)那儿继承下来的。充满古典气息的废墟、松树和柏树取代了英国本有的自然景观。盖恩斯伯勒(Gainsborough1727-1788)曾经创作了著名的油画《安德鲁斯夫妇》(Mr and Mrs Andrews);在这幅画的背景里,萨福克(Suffolk)的乡村景观散发着无穷魅力。他曾经被人们公认在鉴赏景色方面最在行,但即便是他,也渐渐放弃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转而去崇尚巧夺天工的造景技法,从而把萨福克描绘成了神话中的幻境⑤。荷兰的绘画对英国影响至深。荷兰人提倡近距离观察大自然,远离想象中的浪漫主义文学式景观。根据尼古拉·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的说法,克罗姆⑥与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都受到了17世纪荷兰风景画家的影响,那些画家把自己正直的品格融入到了其祖国的风物所激发出的情感里”。佩夫斯纳还说道:

②Chilterns,英国东南部的丘陵地带。——译者注

③Cotswolds,位于莎土比亚之乡的南面,此地具有浓郁的英国小镇风味。—一译者注

④Kent,位于英国东南部。——译者注

⑤Kemeth Clark,On the Paint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21(1935),pp.185-200.

⑥Crome(1768-1821).一位带着18世纪的艺术风格进入19世纪的英国画家。

自幼未受过文化教育。1803年他在家乡洛里奇创立了“洛里奇艺术家协会”,后人称之“洛里奇画派”,该画派致力于寻找将英国美术发展到完美境界的途径和方法。他的水彩和油画精美,面风深受荷兰派风景面家的影响,类似雷斯达尔。他对乡村的原野、沙丘,丛林、茅舍和小河等散发泥士气息的景色倾注了毕生精力。——译者注

  “荷兰与英国的气候相似,靠近大海、空气清澈。加尔丁(Girtin)、透钠(Turner)、克罗姆和康斯特布尔都转向了对氛围的研究,令英国每天的风景都显得活泼,充满生气。同时他们发展出了一种开放的写生技艺以诠释不断变化中的自然界。”

   当环境现实与宗教热情或者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恋地情结就会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贝利尼从基督教博爱的视角去看待大自然,于是没有一件事物可以被轻贱的。从驴子的耳朵到岩石的缝隙,都被鲜明而准确地刻画了出来。他的作品里有一股雨后乡村的清新之感。如果说它们看起来是古朴的,是因为它们沐浴在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光芒里,脱离了现实环境中的雨雪风霜和日月晦明,这与现代风景画是不同的。另一方面,莱昂纳多(Leonardo)则用科学的眼光来描绘大自然,他所画的动物、山峰都体现出深厚的解剖学和地质学功底。②

①Nikolaus Pevesner,The Englishness of English Art(New York;Praeger.1956),pp.149-150.

②Kenneth Clark,Landsacape into  Art(London John Murray.1949.

   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自然都没有引起欧洲富裕阶层的兴趣,从那以后才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观察大自然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女士们和先生们,在沿着海滩漫步的时会检起一块卵石或化石来观察,会记录植物与天气的状况。艺术家与文学家竞相效仿科学家,也想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去观看大自然,拿卢克·霍华德①来说,他所画的各种各样的云就有很大的影响力。1803年,霍华德设计出一种浓缩气化物的分类方法,此工作不仅仅影响到了当时尚在雏形的气象学,也影响到了整个时代的审美感。德国的歌德得知此事后,还写诗描绘了最新分类出来的云——层云、卷云和卷积云。自然哲学家兼业余科学家卡尔·古斯塔夫斯·卡洛斯(Carl Gustavus Carus1789-1869)在他的小册子《关于风景画的九封书信》(Nine Letters on Landscape Painting)里呼吁同辈人要致力于研究天气和地质规律。卡洛斯的观点也影响了像克劳森·达尔(Clausen Dahl1788-1857)、卡尔·布莱辛(Karl Ferdinand Blechen1789-1840)这样的德国著名风景画师。比如说,布莱辛先前热衷于隐居着修道士与游侠的浪漫主义景观,而后转向了对大自然的研究②。在英国,霍华德的分类方法使得约翰·康斯特布尔的注意力转向了天空和云彩,并刻画出了云彩的多种形态。他在一份手稿里写道:“182295日早上10点,遥望东南方,凛冽的寒风从西边吹了过去。刚刚出现的明亮的灰色云层飞快地掠过了河床,悬在中途的半空中,十分契合地映衬着奥斯明顿的海岸。”在1835年的一封书信里,他写道:“三十年后的今天,相对于姊妹艺术③来讲,科学成为我思想里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地质学的研究。④”尤其是这句话里体现出的科学超然有一定的误导性,因为康斯特布尔也同样会在深深的宗教意识中去亲近、了解大自然。像华兹华茨一样,自然界对于康斯特布尔来讲,就是对上帝旨意的揭示,怀抱着谦卑的心灵描绘自然景观是对真理与道德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

① Luke Howard(1772-1864),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世纪英国制药学家,业余气象学家。在今天以其对云的分类工作而闻名于世。—译者注

②Kurt Badt.John Constable's Clouds,trans,Stanley Godman(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50).

③在西方文艺理论中,诗歌与绝画一向被称为是姊妹艺术。一译者注

④L.C.W.Bonacina,John Constable's Centenary:His Position as a Painter of Weather.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corological Socirty,63(1937).pp.483-460.

中国的环境与恋地情结

  中国的地貌风光与欧洲的大相径庭。欧洲北部和西部的农场地区大体上呈现出了波浪式的地形。和缓的起伏与不同类型的冰川沉积物结合在一起,而较高的陡崖又显现出了基岩坡面。宽阔谷地当中的肥沃农场与草原覆盖的丘陵搭配在一起,土层深厚的地区还生长着一片片茂密的阔叶林。相反,中国的地形缺乏平缓的起伏,除非是在偏远的地区,否则很少有广阔的草原点缀着树丛的景观,中国的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两种相对极端的地形里:冲积平原和陡峭山地。山地由于缺乏宽广的山前平地就显得比实际的更为高大峻峭,冲积扇看起来直接向山脉的侧翼蔓延而上。唯有四川盆地是聚集了大量人口的非冲积平原,小地形内的相对高差可达千米,比欧洲西部的坡地显得更为崎岖。

   但与欧洲相同的是,中国人通过诗词传达出的对某一个地区的自然情感比可视艺术要早得多。从汉代以来,诗词就蕴含了对特定地方的情感表达,并采用了像“登柳州城楼”①或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②这样的题目。这些诗词简洁明了,相比起来,英国描写大自然的诗歌情趣就要差远了。乔纳森·斯威夫特③曾公然批评英国的诗歌风格,认为它们“冗长无趣、平淡乏味,为什么会这样!”中国的诗词比绘画更能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情怀。诗人有时会抓住画家容易忽视掉的易逝景观,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日照香炉生紫烟”。诗人也会关注乡村景色并记录村庄中的日常事件,这些都是常常被画家们所忽略的。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写他回归田园时的经历: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他在花园里浸步,时而驻足观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④。

①全名为《登柳州城楼寄漳丁封连四州》,是柳宗元写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的诗,——译者注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的诗。—译者注

③Jonathan Swift(1667-1745),英国一爱尔兰作家,讽刺文学大师。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等。—译者注

④Tao Yuan-ming,The Return,see Robert Payne(ed.),The White Pony:An Anthology of Chinese Poetry(New York:Mentor,1960),p.144.

   陶渊明的诗是具象化的。这样的意象能唤起被语言渲染过的景观图像——云彩在山间飘荡,宁静的村舍里,诗人怜惜地扶着一棵孤松。在其后500年,这样的意象才出现在了绘画当中。在陶渊明的时代,景观在诗歌中得到了图像化描述,才凸显出重要性,但景观的描绘方式却不是自然主义式的。甚至到了唐代,云彩的画法依然是生硬、刻板的,山峰只是呈现为象征性的尖顶,亭台楼阁与人物活动位于前方,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直到宋代初年,纯粹对对景观的描绘才出现,并力图去捕捉一个地方的特质。但当时的艺术家们却并不背着画架外出写生,去实地记录一个地方的事物。相反,他们只是在几个时辰或好几天里亲临大自然,在那里徜徉,吸收天精地华,之后才返回画室进行创作①。对他们来讲大自然只是在道家神秘主义的方式下去经历的对象,但这种方式并不妨碍他们以分析性的态度去观察大自然。生活在11世纪的郭熙②认为,艺术家不能仅仅只是将景观复制在纸张上。例如,他不赞成生活于浙江或江苏的画家总是去展现中国东南地区的贫瘠景观,而生活于西北的画家屡屡画出巍巍昆仑。另一方面,他也推崇准确观察大自然的态度,他在《林泉高致》里的言辞仿似一名地理学者:

①Michael Sullivan,The Birth of Landscape Painting in China(bERKELEYAND los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2

②郭熙(约1000一的1080),北宋面画家、绘画理论家

山有戴土,山有戴石。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木有在山,木有在水。在山者,土厚之处有千尺之松;在水者,土薄处有数尺之檗。水有流水,石有盘石;水有瀑布,石有怪石。瀑布练飞于林表,怪石虎蹲于路隅。雨有欲雨,雪有欲雪;雨有大雨,雪有大雪;雨有雨霁,雪有雪霁;风有急风,云有归云;风有大风,云有轻云。大风有吹沙走石之势,轻云有薄罗引素之容。店舍依溪不依水冲,依溪以近水,不依水冲以为害。或有依水冲者,水虽冲之,必无水害处也。

中国人把描绘地理景观的艺术形式称为“山水画”。他们从陡立的山峰与扇状的平原这两种典型的地貌形态之交合中抽象出了风景画里的垂直与水平两条主轴。此二元素,山与水,在宗教和美学的价值观上并非处于同等的地位。尽管道家强调“上善若水”,但山依然占据着优先地位。山峰特有的孤立性是水域和平原所没有的。中国有“五岳”说法,但河流就没有如此崇高的意境了(这与印度的情况是不同的)。把信仰倾注在山体里,是中国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基础,这尤其体现在陕西华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著名山峰,以及南方地区的很多名胜当中。若将这些山峰拍成照片,看起来就像是出自某位大师的手笔②。中国艺术家并非意图展示真实的地质形态,但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景物里的某些代表性元素,并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约瑟夫·尼达姆(Joseph Nedham)认为他在中国的风景画里能找到大量的地质要素,像单斜、背斜、河流冲蚀谷地、海蚀谷地、U形冰蚀谷以及喀斯特地貌③。

①Kuo Hsi,An Essay on Landscape Painting,trans.Shio Sakanishi(London:John Murray,1935),pp.54-55.

②Author de Carle Sowerby,Nature in Chinese Art (New York:John Day company.1940),pp.153-168.

③Joseph Needham,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9).IIl,pp.592-598.

中国的造园艺术是一门与绘画和诗歌十分相近的艺术。在这三种艺术形式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萨满教、道教与佛教的影响因素,就像绘画一样,园林景观艺术也强调垂直山体与水平方向水体和平地之间的相互村托关系。在西方观察家们看来,运用风化的石灰岩块来表现山体似乎显得不够真实。这一套园林组合的形式与欧美人对真实景观的体验相去甚远。然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戎(Malte-Brun1775-1826)却挑剔中国人的园林缺乏想象力,说它们只是对大自然形象的精确模仿而已,这一说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能在花园与空地的布局形式中发现一种美的话,那是因为真实的自然界以一种奇特却颇有图像化的方式被复制了下来。石头摇摇欲坠地悬在半空中,桥梁横亘在鸿沟之上,矮小的冷杉生长在陡峭的崖壁上,宽阔的湖面、奔腾的激流、泛起泡沫的瀑布,以及矗立在这一片乱糟糟东西当中的锥形宝塔——中国的宏大景观就是这样,同时其微观园林也是这样。

①Conrad Malte-Brun,A System of University Geography, trans J.G. Pereval(Boston: Samuel waker. 1834)I,413

(记号:本章结束中文版p194页,全书正文p373页,刚好一半)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8 17:55 , Processed in 0.1010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