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jiwei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344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师要学会经营自己

热度 2已有 830 次阅读2015-4-9 16:22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山西省, 阳泉市, 教研室, 好奇心, 开放性

作者: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教研室 胡涛海

  当今浮躁的社会一样,教学"一统"格局下得赶潮之风比较盛行,教师个性的失落比较厉害。你提倡电化教学,不管与所授内容有无关,都给你来上一段演示;你提倡小组讨论,本来一句话能回答的浅显的问题,也安排一番讨论;你提倡开放教学,他把整节课放给学生,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过去是满堂灌,提倡主体性教学,就来个满堂问;提倡开放性教学,不管什么内容,不创设情景氛围,不铺垫,不搭桥,一上来就来个满堂动。看教学内容,都是参考书的翻版,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自然也唤不起学生的情绪,更谈不上同学生心灵展开对话,千古动人的名篇,能给讲成干巴巴的几条筋,自己的嘴讲的不是自己的感悟或讲不出自己的感悟,你不讲学生还出于好奇心看看课文,你讲上两节三节,学生连课文也不看。翻翻教案,从三维目标开始,一直到后记,齐齐全全的,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的东西,都是给检查做的准备,好看不中用。写些论文,意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但文章搭的是公文的框架,标语口号式的语言,内容是早已人人皆知的官方意图,一看小标题,什么思想性、人文性,这"性"那"性",唯独没有自己的个性;什么专业化、知识化,这"化"那"化",唯独没有自己的活"化";什么预习法、演示法,这"法"那"法",唯独没有自己的想法做法。自己的笔流淌出的不是自己的声音。教师在辛辛苦苦的劳作中,竟把自己给弄丢了,或者说原先就没有跟自己照过面。

  找回失落的自己

  没有"自己"的教师,就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能在教学中创新?教学这种东西,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一句话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比"正确"的更有价值。如若课堂也成为模子的话,自然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怎能唤起学生的灵性?新世纪实际上是张扬个性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新课改,正急需个性化的教学,个性化的教学期待有个性的教师。我们教师是到了好好寻找寻找自己的时候了,真正找到自己。把失落的自己请回家,把丢失的个性找回来。

  古希腊的盛裴文德的一座古碑的基座上铭刻着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到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位古人刻下的,也不知道这位古人说这句话的确切目的,但这句话启迪了我们很多人,影响了我们很多人。看看今天能不能影响我们教师自己。

  找回自己实际是认识自己的有用处。爱尔兰有位作家叫布朗,一生下来就患瘫痪症,到5岁时还不能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双手和右脚都不能动弹。5岁的那一年一天,他妹妹用粉笔写字,他从中受到启发,忽而伸出左脚将粉笔夹住,在地上勾画起来,一年后学会写26个英文字母。从此母亲教他读书认字。后来他以坚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并开始作文和写诗。他把打字机放在地上,用左脚打字、上纸、下纸和整理稿纸。每打一张不知要消耗多少精力和时间。21岁时终于出版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16年后又出版了另一部小说《生不逢时》,成为国际畅销书,15个国家出版了他的著作,还改编成了电影。在他48年的短暂生涯中,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5部长篇和3部诗集,这些都是用一只左脚趾打成的。

  布朗这位令人感动的作家算是真正找到自己,发挥了自己仅能动的一只脚的优势,从而铸就了人生的辉煌。浑身都能动的我们,更应寻找寻找自己的最长处,在教学中,在新课程实施中,作点什么。应该认识自己,辨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想想在哪些方面打造自己,完善自我,适合哪种风格的教学。只要排除了你教学中的盲区,知道自己该把脚踏向何方,才可能会跨上成功的跳板。

  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彻纳曾写道:"人,一辈子中所进行的最漫长的旅程就是不断地找到自我。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了,那么无论你找到了别的什么,都没什么意义了。"这话确实值得我们为师者品味的。

  让自己站起来

  跪在别人的脚下以为发现巨人,这是弱者的普遍视角。如若你挺身而起,就会惊讶的发现,我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其实,不用说一般的教改成功者,就是一些名家、专家,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借鉴的;他们的许多教学环节与技巧,更是我们教师动脑想一想即可得,动手做一做即可行的。

  现在盛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激起了无数崇拜者的惊喜与羡慕。但说实话,作为引领我们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工作的名家,在理论上并没有独特的建树,在语文教改方面只是一棵"知识树",即知识系统化,只是换了种表述而已;教学上只是一个模式,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我们一般教师也能提出这些东西。然而魏书生只因为成为魏书生,他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而不是"理论"出来的。他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谁也明白的"教书育人"和"教是为了不教"的道理。他的论述像"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一样通俗易懂,那样切近规律;他的课堂教学是朴实的,但朴实的却令专家、令同行折服;他的报告是那样的激动人心,场场能引起同行的强烈共鸣。我们同魏书生确实有区别,但实际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我们同魏书生实际区别就在于一个"做"上。其实道理都懂,他做了,他潜心地去做了,我们没有去做或没做到,就这么简单。他在方方面面积累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张口说不完,我们做得不够,自然没说的,只能停留在现成的标语口号上。当然我们国人都习惯在"理论"层面游弋着、显示着、呼唤着。中国贩卖"理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真正缺的是摒弃形式、摒弃名利的经营者、实干家。教学也如此。从某种意义来说,理论的传递者并不伟大,伟大的应该是像魏书生那样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应该是勇于探索的教师。我们教师应有意的掂量掂量自己,看看我们在哪些方面会脱颖而出。成功永远取决于你做不做,而不是能不能。

  苏联有一个专门研究科学学的专家讲过这么一句话:"最可悲的是当一个人走向坟墓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我们不要再做这样的可悲者,要让糊涂的自己清醒,要让跪着的自己站起,坚信自己能行,在新课改中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

  用“心”经营自己

  要经营自己,就先要让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要随时思考教学的得与失。一堂课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遇到了一点麻烦,是怎么解决的;遭到了哪些挫折,当时痛苦的程度怎样,有怎样的感受。你把这些随时积累起来。你将选取自己最些最精彩的东西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那些震撼你自己心灵的东西,对读者也会自然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他不断摸索总结,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一生写了40多本书,1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

  笔者听过一些教师的比较好的课,写点东西用着的时候,由于记录的粗略,只好再找执教老师,想把那些细节找回来,然而,教师却早忘了,当时教师的临场的"火花",学生的精彩闪光点,竟没有一点痕迹留存在执教者的心里,有的连当时打印的教案也没留存。我当时很遗憾,当然遗憾的不仅仅是,找不到这些有用的教学细节。但也正好验证了长时间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有的教师有时课讲的很好,但有时却不怎样,公开课能上演精彩,随堂听课却会砸锅,确实在教学上没有用"心",只是当任务完成而已。这就是我们素质不错的教师进步不大的原因之一。

  我们成天泡在教学里的教师,遇到的精彩的东西,肯定是不会少的,遗憾的是我们没去捕捉。我们曾在摸索中有那么多困惑,那么多疑虑,没有去思考。笔者曾见我们的教师在迷惘中夸夸其谈,炒作着你是我非的见解,然而,或激动了一下,或兴奋了一时,或痛苦了一阵,不久就烟消云散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应该处处留心,可以说世上什么都能做学问,世上什么也能做成学问,何况教学这么大的事业。看来还得提醒大家记住一句谁也知道的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从积累教学现象、积累自己的感受、积累自己的思考开始,将自己有价值的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说不定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我们要真正用"心"去收集收集这些"珍珠,去串一串这条项链。

  不要再被考试盲目地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不要再被分数这块黑布蒙住我们的双眼、蒙住我们的心灵。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捧起一些教育教学专著,享受享受前人积淀了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品尝前人的睿智中,在和名家对话的顿悟时,体验体验豁然开朗的那种喜悦;提起笔来,尝试着在洁白的纸页上留下点自己的什么,让自己的心也舒坦舒坦。一句话试着用心经营经营自己。因为在教学这根链条上,离开教师自己的实践这一环,任何高超的理论、宏伟的蓝图都是一纸空文。

  打造自己的长处

  教师同任何人一样,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但各有各的长处。我们要借鉴奥运会冠军的金牌获得者的秘诀,充分发挥了自身长处,集中自己的优势,选定自己追求卓越的范围,大胆对许多美好的事情说"不",专精自己的最大的长处。要扬好自己的长,以自己的长而避自己的短,千万不要东施效颦,盲目的学别人,自己的长处没发挥,别人的精彩没学到,成为四不像。

  教学忌讳的正是这四不像,教师什么也有,什么也不通,什么也不精,最终是没特色。仅就课堂教学而言,有的教师知识底子厚,讲授有长处,就着力研究更有吸引力的讲授教学,以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练就讲得醉倒学生的本领,讲也同样能提高学生的素质,看你讲得水平如何,我们不能认同的是一些教师,讲得让学生睡着觉的讲;有的教师有表演才华,演讲有长处,那就着力打造情感教学,以情为突破口来启开学生的心扉;有的教师善于煽动学生、组织能力强,就多来点探究式的讨论;有的教师歌唱的长处,完全可以自称一派成为以唱代讲的教育家……

  我们知道,规律是不能创造的,你只能顺应,只要能贴近规律,任何方法都是好方法,方法是不过时的,就看你会不会启用、驾驭,要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不踩别人的脚印走,从自己起步,从"我"字开篇。

  我们倡导的是,理念要同新课改同步,方法要创新,提倡多尝试适合学生的活动、讨论、探究的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有生命里的传统教法而另起炉灶,并不是抛弃教师的拿手绝活,走马灯似的换方法,而是提倡新旧教法巧妙融合。尤其是在新课改实验中或以后开展的什么什么新实验中,我们不要照搬,不要移植,而是要学会嫁接,只有好方法嫁接在自己的长处上,才能真正开新花,结新果。

  演绎自己的独特

  人云亦云,一文不值;一家之言,无价之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提倡教师有独立的见解,要有独特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我们教师要靠自己的学识站立,还要具有怀疑"正确"与批判"真理"的胆略,靠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而闪光。事实也证明,很多卓越的教师都是"一家之言""特立独行"的。当然在成功之前,他们的这种"独特"常常被视为"异端",是不为人接受的,他们的经历都是坎坷的,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也正是他们的"独特",让他们顶住巨大的压力而坚持下来,直到成功。远的不说,当今王泽钊老师的艰难经历就是一个最好诠释。

  在新课改实验中,尝试打破教学旧的格式,不囿于教参的束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去演绎精彩,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要娴熟把握,有独到的见解,从而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达到"扬弃"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才可能在教学中随意挥洒、新颖别致、皆成佳境,才可能围绕教学宗旨进行多彩多姿、千姿万化的创新活动。才能创设出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特别感觉,创设出让学生对你所上的课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才能够灵活自如、出神入化,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

  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教师首先要认识你自己,读懂你自己。我们到底有多少对手,到底有多少条路子,恐怕我们说不清楚。但有一个对手,正是我们自己;有一条路子,那就是勇于走你自己的路。说实话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工作环境,但我们要尝试着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展示自我形象,实现自我价值!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收笔掩卷之际,还是摘几句积累的名言与为师者共勉吧!"认识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做你自己",这是哲学家奥里欧斯说的。"做真实的你",这是莎士比亚说的。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hzgui_001 2015-4-9 20:26
竟把自己给弄丢了……
好一碗鸡汤!
好极了!!
回复 jiwei 2015-4-13 17:21
好东西共分享
回复 tiantang 2015-4-20 17:56
让自己站起来
  跪在别人的脚下以为发现巨人,这是弱者的普遍视角。如若你挺身而起,就会惊讶的发现,我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其实,不用说一般的教改成功者,就是一些名家、专家,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借鉴的;他们的许多教学环节与技巧,更是我们教师动脑想一想即可得,动手做一做即可行的。只有站起来,才会感觉更爽新!
回复 tiantang 2015-4-20 17:58
认识你自己,读懂你自己。我们无权选择我们的工作环境,但我们要尝试着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展示自我形象,实现自我价值!真正的自我解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19:55 , Processed in 0.0561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