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ABC12345600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46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海边初遇藤壶

已有 438 次阅读2016-2-25 09:46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此照片拍摄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海边,第一次发现这东西,觉得有点怪,回来家里查资料发知道它叫藤壶。

藤壶(Balanus),甲壳纲藤壶科。藤壶是附着在海边岩石上的一簇簇灰白色、有石灰质外壳的小动物。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常叫它"马牙"。藤壶不但能附着在礁石上,而且能附着在船体上,任凭风吹浪打也冲刷不掉。藤壶在每一次脱皮之后,就要分泌出一种粘性的藤壶初生胶,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

藤壶分布甚广, 鹅颈藤壶鹅颈藤壶几乎任何海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都可以发现其踪迹;它们数量繁多,常密集住在一起,成型后的藤壶是节肢动物中唯一行固着的动物。

在海岸边我们所看到的藤壶外型,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鹅颈型藤壶,它们经由一个不同长度、呈圆柱型的茎,附着在硬物上;另一种是圆椎型藤壶,它的外壳由复杂石灰质所组成,看上去像座火山缩小的外型。以上这两种型式的藤壶开孔部,都有一个由许多小骨片所形成活动壳盖,当水流经过孔部时,壳盖会打开,会由里面伸出呈羽状的触手,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由肌肉牵动开合,藤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等到退潮后,壳盖会紧紧地闭起,以防止体内的水份流失,及防御其它生物的侵扰。虽然藤壶有很坚硬的外壳保护,但海中的海星、海螺,及天上的海鸥,都会把它视为摄食对象。

药理作用:100%藤壶水煎液20ml/kg腹腔注射,显著提高小鼠负压耐缺氧能力。100%藤壶水煎醇溶液作用不显著。

科属分类:藤壶科

主治:胃痛吞酸;水火烫伤;小儿头疖;疔疮肿毒

生态环境:营固着生活,群栖于岩石相潮间带中潮区的上部,常形成白色的"藤壶带",尤以内湾盐度较低,水质澄清处分布较多。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取肉,鲜用。或取壳洗净,除去杂质即可。

资源分布: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功效分类:制酸止痛药;解毒疗疮药

性味:味咸;性凉

药材基源:为藤壶科动物白脊藤壶的肉或壳。

用法用量:内服:壳煎汤,30-60g。外用:肉适量,捣烂敷。

出处:《中华本草》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12:02 , Processed in 0.0774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