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滇中红剑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54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请正确认识云南旱情

热度 11已有 1463 次阅读2010-4-1 00:52

驳"天灾人祸"论——云南省长秦光荣要求正确认识云南旱情
                【资料来源:云南网】

3月31日上午,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曲靖宣威市召开。省长秦光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以历史数据和专家分析,力证云南干旱的客观成因,要求正确认识我省旱情,从这次特大旱灾中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下大决心,在全省吹响大干水利的号角,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的高潮,着力破解水对我省发展的制约。
秦光荣表示,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给全省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干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干旱在云南并不罕见,云南出现旱年的年份比较多,近几十年来更是频繁出现。他表示,云南自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便有水旱灾害的文字记载。千百年来,水旱相乘,伴随着云南历史的全过程。从1300——1900年的691年间,云南出现干旱年211次,平均每3.3年一次,其中大旱年76次,平均9.1年一次;小旱年135次,平均5.1年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也于1958年、1963年、1977年、1979年、1982年、1991年、1992年、1999年共发生8次严重干旱。云南大旱年多以冬春夏连旱,或春夏连旱为主要类型。可见干旱天气在云南并不罕见,云南出现旱年的年份比较多,近几十年来更是频繁出现。目前这次干旱是云南大旱历史上特别突出、特别严重的一次。
秦光荣指出,云南干旱的成因是多方面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影响。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属季风气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空气已经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二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情况增多,特别是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复杂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异常造成了云南持续干旱、受季风气候影响,全省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既不均匀,85%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的雨季,尤以6月至8月降水更多;11月到次年4月为旱季,其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左右。去年以来降水很少,这是因为印(度)——缅(甸)槽活动很弱,对水汽输送不利。另外,从去年秋冬季开始,青藏高原上的大气环流开始出现了明显异常,高原地区形成顽强的高气压气团,气压场偏低,挡住了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过来的暖湿气流,而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达到西南地区云贵高原腹地,冷暖气流难以交汇形成降水,所以降水偏少,导致干旱比往年严重得多。
三是复杂的地址构造影响。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也很大。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8%,岩溶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全省129个县(市、区)中,118个县(市、区)有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于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林君 2010-4-1 01:02
地理问题时常需要我们从更大的尺度上来分析。
回复 wen 2010-4-1 10:13
恩,这样都是大自然的错!
回复 chinasun 2010-4-1 15:26
“特别是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这才是罪魁祸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给予量刑。
回复 fahai 2010-4-1 16:15
云贵高原的自然环境是很恶劣的,很多地方石漠化非常严重,也不排除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影响就太微不足道了~
回复 卓国辉 2010-4-2 09:07
天灾呀
回复 向往神鹰 2010-4-15 13:08
这不是大自然的错,是人类的错,有些地方并不太适合生存。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3 16:36 , Processed in 0.0770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