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秋季学期和2025年春季学期,我的高二和高一教学年。这一年我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高一带了一个美术班,高二带了一个物化地选考走班。跨年级的苦吃得够够的。跨年级的辛苦感在何时最强烈呢?应该是在智学网上完成一个年级的阅卷任务后,还要完成另一个年级的阅卷任务;是在周日晚上备完一个年级的试卷讲评后,还要备另一个年级的试卷讲评;是在艰难地备完一个年级的课后,还要备另一个年级“难备”的课。这是跨年级失去的吧。2025年7月24日下午15:40上完本学期最后一节课,终于可以在教学计划表上打一个大大的对勾了。我活着渡过这一学期了。
有失就有得,我得到的是什么呢?一年内可以再思考后再上一遍新课。第二遍的新课,教学内容设计明显更合格(目前我心中的合格),课堂教学自信更强,更让我欣喜的是:我开始有精力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了。第一遍的新课,我不自觉地只能“盯”着自己的教学设计去推进课堂教学,我完全不能去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内容。第一个“得到”是反思后再实践的机会,第二个“得到”是命题能力的锻炼。高一命题机会更多,这让我在选题组卷上更熟练。老师们请不要笑话我,第一年选题组卷对我来说都很艰难。花了大量时间在题海中选题、在初稿审核再审核稿中编排试题以及修改参考答案,并且在每次开考前30分钟还会“提心吊胆”,担心会有格式或者知识错误。苦于没有选题思路让我的选题组卷很艰难,会熬夜赶交题的截止日期。后来备课组长见证了一次我“极限”(卡着复印试卷时间)交题后,都会贴心安排我与另一位新老师一起选题。而这一年,我是高一所有考试的命题人,仅1次月考和2次周考不是命题人(因为与高二命题任务重合了),并且高二下我第一次作为月考的命题人和周考的唯一命题人。作为唯一命题人的7月高二下周考,在题目质量上进步很大,我自己也更有信心,完全不会有之前的“提心吊胆”。
这个暑假我要开始高三的原创命题了,这是命题能力上质的提升了,我也很兴奋自己可以量变到质变。当然原创命题的路也需要量的积累,自己给自己加油。这一年我总是给自己加油,鼓励自己继续备课,继续选题,继续做题,继续去面对。会因为畏难而不敢迈出第一步,特别是第一次上的新课。一定要“听”老师们(龙老师、安老师、李老师、吴老师、胡老师、陈老师、党老师,七老师等等)讲一遍我才自信地去上新课。“听”是打了引号,因为我唯一可以“听”全的是安迎老师互联网上的课,而其他老师是看实习生的听课笔记或者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我又很幸运,有优秀的地理课听,有优秀的地理听课笔记借鉴,有优秀的地理知识讲解片段听。
这一年开始喜欢手写教案了,一年下来有了两沓手写教案(一沓高一的,一沓高二的);“课前分享”的名称编码,成了珍贵的与岁月对话的记录。
2025年春季学期备课草稿图
2025年春季学期课前分享之识24节气文件夹图
2025年春季学期课前分享之地理思维文件夹图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7-27 07:03 , Processed in 0.0765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