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武宫歪树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693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应该这样安排三年一贯制的初中地理教学

热度 11已有 925 次阅读2011-8-25 19:03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初中地理, 一贯制, 教学

最近几年被高深的教改理论弄得晕头转向,我觉得自己非常愚钝,搞不清楚那些复杂的东西,但是搞得清楚简单的东西。
初中地理教学的顺序安排我以为是简单的东西,应该这样安排:
初一从乡土地理开始启蒙地理。
我们现在的初一地理从经纬线开始,讲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相信许许多多的地理教师都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太难了,12、3岁的孩子们学不懂啊,学起来难啊,经常出现初一同学们的平均分只有三四十分。
初一从同学们身边的地理讲起,以我们四川为例,初一地理应该是《四川地理》,或者是《西南地理》。
讲经纬线就不讲经纬线的来龙去脉,只告诉学生,经线是南北线,四川东侧有东经108度,西侧有东经98度,成都附近为东经104度。纬线是东西线,直接告诉学生北纬30度经过四川中部,北侧有北纬34度,南侧有北纬27度。更复杂的经纬度暂时不讲,东西两半球的划分更不讲。
地形的基本概念引入后,就直接讲我们身边的地形,四川的地形,西南地区的地形等。气候也如法炮制,什么气温、降水、风等都与身边结合起来。收集当地气温降水资料绘制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图,肯定比绘制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图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像农业、工业、交通等都是身边的,学生学起来肯定更给力。
而我们现在的初一地理离学生太远了,大部分学生都成了学困生,这是中国地理界最大的悲哀啊!就相当于孩子出生是先认识父母还是先认识联合国秘书长。你说,孩子呱呱落地就让他(她)开始认识联合国秘书长、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总统,这些过后要认识胡书记主席、温总理总理。到最后也不教他(她)谁是父母,因为好多地方压根就没有乡土地理。
尊重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是最主要的。违背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就是误人子弟。原来我认为初一我教起来困难是我教得不好,是我无能,是我误人子弟。现在我知道了主要责任不在我。主要责任在行政主管部门的专家,是他们误人子弟。
误人子弟就是犯罪!
初二地理——中国地理
有了初一乡土地理的基础和初一地理各要素的启蒙,学生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比如四川的学生知道了自己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基础地理知识后,视野逐渐展开,进入到视野更加开阔的中国地理。
对于初二还是要讲经纬线、经纬度,也可以提东西两半球,告诉学生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我国东部先迎来黎明,新疆西部最后天亮,为初三世界地理进一步做准备。
这样安排是将学生比较难懂的这个难点分散,降低了梯度。也相当于经纬线、地球运动这一大块肉切成了几块,让学生慢慢消化,避免消化不良。
实际上,经纬线、经纬度、地球运动、时差等有那么重要吗?我看未必。当年我们读书时,老师说你算不来帐,怎么挣钱,被别人整了你也不知道(现在也还这样教)。但是现在挣钱的许多不算帐,许多做生意的,用计算器,或者秤上直接就有计算器,放上去,直接就显示出价钱了。那么这些商人怎么能赚钱呢?我觉得关键是人家懂得运作,知道怎么招揽生意——实际上就是学会了做人。我认识一位卖鱼的就是这样,他在那里卖鱼,过往的顾客他都在招呼,好像都和他很熟悉。他招呼人、说的话是那么自然、幽默、亲切,生意自然好得很,我觉得这就是会做生意、会做人,懂生意经。现在的经纬度许多手机都能读出来了,坐飞机到其他国家去,时差已经被算出来了,你只需调整一下表,这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不值得年年考试,还考得大家头晕目眩。地理素养最本质的地方还是认识地理环境,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人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人地关系,认识天人合一等等(表达肯定不准确,原谅我的冒失)。
中国疆域、中国政区、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河湖、中国农业、中国工业、中国交通等应该和现在的教材大同小异,无需大的调整。
初三地理——世界地理
地理是一门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有别于政治、历史等学科。地理教学不应该在中学阶段在中间一个很关键的年份中断一年。要中断也不该是地理学科。
初三世界地理可以将经纬线简单地归纳了,有了前两年的长时间学生一步一步地递减,相信在初三讲经纬线要好得多,因为我觉得经纬线和地球运动不是说学生就掌握不了,你要给学生一个逐渐接收、消耗的过程,在初一拿出来,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讲完了,怎么可能消化呢?要把学生当学生,学生不是专家,没有地理专家的地理素养,不可能在初一掌握好。还有一个关键的,本身地理课时就少,地位又偏低,怎么可能学会呢?如果大部分学生学会了,我反而觉得奇怪了。
插入一个小插曲。一天数学老师办公室两位老师在讨论区时,比如现在北京12点,伦敦4点,究竟北京更早还是伦敦更早?甲说:北京更早,北京在东边,太阳先出来。乙说:伦敦更早,因为北京都12点了,伦敦才早晨4点,肯定是4点更早。两位初中数学老师在办公室争论了一两节课,请来了语文老师来裁决,语文老师也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谁对。这时我到了,老师们像看到了救星,连忙让我这个地理老师来裁决。
我说:东边比西边早,东边先看到日出,西边后看到日出。时间数字大的地方比时间数字小的地方早,数字大多少就早多少个小时。
从这个小插曲可以看出,成年人对这个地球运动的时差都掌握得不好,你说初一的小孩子怎么理解呢?放在初三再来讲相对来讲就好多了。
对现在的世界地理放在初一,一方面学生学不懂,另一方面不敢展开,展开学生更不懂。
所以将世界地理放在初三,可以更加从容一些,而且可以在人文地理方面讲得更加仔细、丰富一点。地理绝对不是只有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等这些相对干涩的自然要素,地理更加丰富的是社会经济等人文要素,地理应该是更加鲜活的地理。
之所以现在的地理如此枯燥,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就是编书者地理素养不够,出版社应该抽调一些在中学地理教学一线地理教学中,课讲得生动、风趣、幽默的一些佼佼者参与其中。最了解学生的还是那些站在一线的老师们,脱离实际的地理专家应该远离教材的编写。地理教材应该有点科普书的味道才对,应该要能够看得通、看得懂。而我们现在的地理教材好多看不通了,好多知识在活动里,答案要老师自己去做出来(有些题老师也做不起),也有许多知识看不懂了,人性化也不够。
我们现在的教改不少地方搞得很变态,领导说讲10分钟,都讲10分钟。这不是搞一刀切吗?教育应该是个百花齐放的舞台,教无定法而有法,我不相信这有法就是只讲10分钟。不少地方搞讲练结合,少讲多练,美其名曰将时间还给学生,实际上我看就是应试教育搞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学生最后就是高分低能。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习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程特语)。
一刀切害人啊!当年学工学农,让学生下田,进工厂。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不能天天下田,进工厂。现在不让学生下田、进工厂了,学生连农作物都不认识了。课改改什么,我不是专家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走极端肯定是错的。
教改教改——请将简单的改好,别把学生们头脑搞晕了,别把老师们头脑搞晕了。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轻松、有趣、有味的过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别让学生在几岁、十几岁越学越恨学习。
不只一次看到高考最后一科结束,学生恶狠狠地将书本撒碎抛洒,然后恶狠狠地说——老子再也不做这些无聊的事了。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回复 dxw_qj 2011-8-25 19:54
赞同:简单好,干嘛非弄那么复杂,甚至是高深
回复 王智勇 2011-8-25 21:24
初中要简单的!常识的地理知识!
回复 fahai 2011-8-25 23:35
回复 长江口口 2011-8-26 00:20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别让学生在几岁、十几岁越学越恨学习。——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做教师、做家长的责任。
回复 fahai 2011-8-26 23:50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不是教教科书。
回复 锦江渔夫 2011-8-27 16:10
这样的安排才是符合学生空间认知规律的安排。有时我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安排呢?”或许这与政治介入教育有关。我们自读书以来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先有大家然后才有小家;相对于大家来说,小家永远是不重要的。这反映到地理教学安排上即世界——中国——乡土(或许有)。讲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也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我这儿有一套《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地理》,有意思的是美国教材中安排宇宙这部分内容时与我们教材中的顺序恰好相反。
回复 mablackhorse 2011-9-8 10:37
国外地理教学都是这样的
由近及远
回复 夕夕都成玦 2011-9-13 16:04
确实,像现在的初一小孩,提到他们身边的就很有兴趣,但提到其他,就显得兴致缺缺了
回复 洋洋洒洒╮ 2014-11-18 22:31
l老师写的太好了
回复 北纬30度 2015-2-13 16:55
初中地理,到底该怎么教
回复 wqp578 2017-9-16 20:37
兴趣真的很重要
回复 下礼拜九 2018-8-24 10:20
深有同感,深表赞同。我国的教科书大多数都不好看,阅读感极差。地理教科书的编排,根本不符合认知规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7 08:20 , Processed in 0.0709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