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大象无形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079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父亲的迎客柳

热度 22已有 1483 次阅读2015-10-9 08:34 |个人分类:旅游|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今年暑假回农村老家陪父母小住,白天在家乡的山上沟下乱转乱看。小时候穷得叮当响,发誓要离开这片土地,如今回来再看,家乡竟然有了些许美感。(当然亲切感一直存在)小时候光秃秃的山坡如今也披上了绿装,虽然还没有形成森林,但已经有发育森林的希望。乡民们曾经因为田埂上的几株野草而动辄大动干戈,现如今路边的草长得直叫人怀疑它里面是不是有蛇隐伏。虽然喜鹊,野鸽子,乌鸦等还没有完全恢复种群,但零星可见的几只和曾经一度的绝迹相比,已经让我欣喜不已,农村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在好转。

对于摄影我是完全的门外汉,也没有让我可以穷三代的单反可玩。一个还不如新式手机功能强大的卡片照相机就是我的全部行头,面对曾经熟悉的家乡风景风物一顿乱拍。因为我知道有些事物正在走向消亡,也许明天你只有在博物馆看了,甚至某些东西等我们意识到该把它收进博物馆时,它已经消失了。

相机中掠过一棵柳树的身姿,顿觉它太美太美。其形象和风姿让我立刻就把它与黄山迎客松联系起来,柳树为父亲30多年前所栽,我就叫他“父亲的迎客柳”吧。

 

拍照当时只觉很美,没想太多,更没有细细考究一下为何形成如此的旗形树冠。回来后始觉旗形树冠的形状奇特,开始思考是怎样形成的?我首先想到的是风向,当地盛行风以北风和南风为主,北风日更多一些,而该树的旗形恰向北侧迎风伸展,故风向说不成立。其次我想到光照,那南方才是向阳面,树冠该向南方优势生长才对,故光照说亦不成立。图片发到几个地理教师QQ群讨论,大家所议也不外乎风向说和光照说,最终还是莫衷一是。

旗形树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最终成为悬疑,没有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有留待下次回乡时继续考察。

国庆长假,是我记忆中10年来第一个全额假期,决定趁此机会回乡度假。

回乡第二天下午我出门去考察旗形树冠的形成原因,同时也拿着卡片相机以备取证。树就在家门口附近,走200多米就到了,远远的一望我不禁就笑了。这么简单的事就因为上次少看一眼,少观察周边环境,少思考一秒而成为悬疑。

就在这棵树的南边三四米处还有另一棵柳树,长得比这一棵稍粗大一些,也有旗形树冠,不过旗形树枝向南伸展,和我拍照关注过的那棵旗形恰好相反。因为旗形树冠发育没有那棵显著,被我上次拍照时所忽略。现在这两棵树放在一起观察,就豁然开朗了,既非盛行风也非太阳光照差异所致,而是因为生存竞争。

 



在这两棵树相邻的内侧,因为生存竞争的缘故,枝条的自由生长受到对方的竞争性抑制而没有充分生长。而在各自的另一侧则没有限制,枝条自由的充分地伸展,从而形成了旗形树冠。当我更进一步来到树跟前时,还发现两棵树相邻的内侧枝条曾被修剪过。显然柳树生长过程中,父亲也是充分利用了生存竞争的规律,把生长受到抑制的枝条进行修剪,而留下没有受到竞争的枝条,让其充分的生长。虽然父亲没有刻意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出发去修剪,却在无意中顺应了生物学规律而造就了这样一棵特别形状的柳树来。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以下启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缺少发现问题的敏锐,要随时随地的观察并思考生活中所见的事物和现象。分析问题一定要把中心事物或对象置于特定的环境中,离开特定环境的分析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回复 皖韦勇 2015-10-9 08:39
善于观察生活,质疑求证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
回复 梦江南 2015-10-9 08:47
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相信这种态度学生也会深受感染!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9 08:52
皖韦勇: 善于观察生活,质疑求证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
谢谢点评,质疑求证的态度远远不够啊!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9 08:53
梦江南: 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相信这种态度学生也会深受感染!
谢谢点评和指正,质疑求证的态度远远不够啊!
回复 长江口口 2015-10-9 11:59
老教师的严谨,排版多规范,多舒服,值得年轻人学习!
回复 李兴科 2015-10-9 12:02
书中的原理能解释什么现象,我想在生活实践才能明确。很多理论需要不断实践,反思,说明。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5-10-9 12:19
所以说“人定胜天”啊,哈哈哈!书中的理论也能被人类的双手给颠覆,凡事得因时因地制宜啊
回复 xiena523 2015-10-9 15:20
有启发性
回复 海之尘1991 2015-10-9 15:34
观察入微,地理也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现象的疑问
回复 yupan 2015-10-9 16:28
生活地理,名副其实!很值得学习!
回复 fangwaihuizhong 2015-10-9 16:29
学习了
回复 独孤先生 2015-10-9 19:52
很多东西本就是源于生活,作为教师,善于观察思考,善于回归生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精神值得学习啊!
回复 秦北小兵 2015-10-9 20:05
我一直在根据您的文章图片猜老师您是哪里的人。
山西?甘肃? 陕西?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9 20:56
秦北小兵: 我一直在根据您的文章图片猜老师您是哪里的人。
山西?甘肃? 陕西?
继续猜
回复 锦江渔夫 2015-10-9 21:17
可以看得出来空山先生是一位很善于反思的老师!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10 08:44
锦江渔夫: 可以看得出来空山先生是一位很善于反思的老师!
谢谢,其实我懒惰。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10 08:57
长江口口: 老教师的严谨,排版多规范,多舒服,值得年轻人学习!
     口口老师过誉了,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的最基本要求,就像一个人不是小偷不需要表扬一样。
回复 黔开州先富 2015-10-10 14:30
在父辈的世界里,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刻意“试图规划”成什么,总是不经意的随性而为。但往往就在这“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的“意想不到”。包括你“父亲的迎客松”。
回复 空山鸟语 2015-10-10 16:02
黔开州先富: 在父辈的世界里,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刻意“试图规划”成什么,总是不经意的随性而为。但往往就在这“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的“意想不到”。包括你“父亲的迎客松 ...
谢谢,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回复 张昕 2016-1-14 21:59
我也常回家看看,常回家拍照,可惜没有常回星韵写作,惭愧!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8 18:48 , Processed in 0.0618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