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长江口口 http://www.xingyun.org.cn/?14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菩提本非树,我本非菩提。忙忙不碌碌,无为无不为。

日志

在逼仄的空间里自言自语

热度 1已有 804 次阅读2017-10-31 17:17 |个人分类:思绪如风|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读书

——读布罗茨基的《小于一》

    一份读书笔记。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小于一》(Less Than One),不由自主地就想到那个哥德巴赫猜想,1+1的数论问题。这样的联想的确很荒谬,因为这本书展现给我们的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这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里面收集了一些他对文学、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记录、评论和思考,是一个作家的随笔集。

读了几页就难以放下手,里面的叙述和文字有着非常的冷静和超脱。

可是,作者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奇怪的书名呢?

一、严肃的内容和作者的奇特经历

全书436页,翻开书的目录,里面有18篇文章,或长或短。除了一些标准的对诗人的评论文章外,还有就是随笔散文。包括对自己的成长的叙述,如第一篇《小于一》;对父母的回忆《一个半房间》;对他生活过的城市圣彼得堡的回忆《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以及历史笔记和游记《逃离拜占庭》等;和公开场合的演讲《毕业典礼致词》。

《小于一》是一部散文集,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也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一部私人回忆录,是对历史和当今时代的深刻沉思。第一篇《小于一》和最后一篇《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城市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

布罗茨基的经历极具传奇性,因此自传成分不仅包含了对诗歌的评论,还有对社会和政治的评论,尤其是对极权制度的评论。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诗人、散文家,生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一个犹太家庭,15岁辍学谋生,很早开始写诗并发表于苏联地下刊物。1964年受苏联政府当局审讯,因“社会寄生虫”罪获刑五年,并被流放至西伯利亚。1972年被苏联政府当局强制遣送离境,随后前往美国定居,先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继而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86年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论悲伤与理智》等。

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在苏联因“社会寄生虫”罪获刑五年(多么奇葩的罪名!)最后被驱逐出境,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把这些与书及作者相关的戏剧性遭遇放在一起,自然就有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元素,不免让人生出一些好奇之心来——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布罗茨基,到底能说些什么?

二、被压迫的个体“小于一”

布罗茨基在书中的许多场合,表达了对极权体制的蔑视,用的却是极为冷静的、自言自语的语气。这些文章包括《小于一》、《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论独裁》、《空中灾难》《一个半房间》等。

在第一篇文章《小于一》中,有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给文章取名的意图和想法:

 “一个孩子对父母控制他感到不满,与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时的恐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是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你也许是小于一个”。布罗茨基就是从这里引申出“小于一”,在极权体制下的普通民众、艺术家……或者说,所有人,都是缺乏独立人格和安全感的个体,他们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人,连一个都不是,“小于一”。

布罗茨基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那时斯大林大清洗接近尾声,二次世界大战刚刚拉开帷幕,无处不在的列宁与斯大林画像,他感受到到生活的极端压抑,“约三代俄罗斯人都住在集体公寓和逼仄的空间里” 。

布罗茨基在《一个半房间》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国家:“特别擅长基因剪接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它的双手总是沾满鲜血,因为它总是在实验如何分离和瘫痪那个负责你的意志力的细胞。”

而在《论独裁》里更是进一步明确说:“独裁制度正是这样:为你构建你的生命,它这样做的时候总是尽量一丝不苟,显然比一个民主政体做到好多了。还有,它是为你好而这样做的,因为在人群中展示个人主义可能是有害的。”不用说,在这样的极权体制下,个人永远是“小于一”的,必要时他们最好“等于零",布罗茨基提到的几位同胞的不幸命运就是最好的例证。而真正的艺术家、作家,他们天生就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者,是极权体制的敌人,他们不会满足于“小于一”的处境。

阿赫玛托娃本人虽然幸运地寿终正寝,但她的苦难一点也不比别人少,第一任丈夫被处决,第三任丈夫死于古拉格,儿子三次被捕,彼得堡围困时期的经历了严峻的饥谨岁月,40年代末又被批判以及开除出作协。1941831日,茨维塔耶娃这个自愿返回祖国的女诗人在孤立的,极端痛苦中自缢身亡。1933年,曼德尔施塔姆因写诗讽刺斯大林,次年即遭逮捕和流放,最后悲惨地死在远东的转运营,极权体制对艺术家、作家的伤害真可谓謦竹难书。

三、面对极端强大的恶绝不言败

书中的一篇演讲稿,布罗茨基写给威廉斯学院1984级毕业生的《毕业典礼致词》,也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

生活之中,恶的东西无处不在:“无论你们选择做多么勇敢或谨慎的人,在你们一生的过程中,都一定会与所谓的恶进行实际的接触。我指的不是某本哥特式小说的所有物,而是,说得客气些,一种你们无法控制的可触摸的社会现实。无论多么品性良好或精于计算,都难以避免这种遭遇。事实上,你越是计算,越是谨慎,这邂逅的可能性就越大,冲击力也就越强烈。这就是生命的结构,即我们认为是恶的东西有能力做到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原因之一是它往往会以善的面目出现。”

作者还例举了非暴力抵抗的成功例子,证明在力量悬殊,一个人一开始就处于无望的劣势的情况,照样有获胜的可能性。

“我还想给你们灌输这样一种想法,即只要你仍有皮肤、里衣、外衣和两腿,你就还不能言败,无论胜算多少。”

要有“这样一种希望,即受害者永远会比恶棍更富有发明才干,更富有独创思想,更富有进取心。因此受害者也许有胜利的机会。”

四、小众精英读物成了畅销书

《小于一》中文简体全译本20149月面市,让此书的编辑曹洁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的文学评论,原本以为属于小众精英读物,想不到出版2个月就有变成畅销书的趋势。”在新京报、南都、新浪、腾讯等各家媒体的图书榜上,《小于一》节节攀升,并且被评为新京报2014文学类年度好书。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提到: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布罗茨基)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

美国《图书馆杂志》评论:(本书)展现出作者用英语写作的高超能力,文笔灵动,饱含智慧……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

《小于一》这样一部散文集,可以看成是作者在逼仄生存空间里的自言自语,那些自述生平的文章,很容易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广泛的共鸣。

无论恶的力量如何残忍,如何不可一世,仍然可以坚信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音乐、绘画、小说、诗歌……在苦难的时候是陪伴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支持我们信念的强大力量,也将最终成为灿烂笑容的组成部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燕南飞 2017-11-1 16:08
只要你仍有皮肤、里衣、外衣和两腿,你就还不能言败,无论胜算多少。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6 04:28 , Processed in 0.0772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