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追梦人生 http://www.xingyun.org.cn/?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有梦追梦,我愿用一生期待。

日志

我为教育狂

已有 484 次阅读2003-11-27 12:02 |个人分类:读有所思

[转自中国教师报]
 我为教育狂(上)    2003-10-15 《中国教师报》
 □ 本报记者 康 丽 
 “我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教育思想家,是人类教育史上继孔子、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杜威之后的第六个思想家。”
 “我发现了教育的本质,这将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个人实在很普通,但话语却那么惊人,简直让人无法置信。可是看着他的眼睛,又像孩子一样纯净,不夹杂任何杂质。让人相信他不是在夸耀,而是在认真地陈述一个事实。但这些话一出口,谁不把他当作疯子?坐在他对面的我,虽然怀着一肚子的疑问,却没能这么想。
 他叫柯领,一个与你我完全一样的普通人,租住在成都市郊一个5层楼上,没有成家立业,没有买房购车,也没有工作,他所拥有的只有时刻不离身的书籍。每个走进柯领屋子的人都会惊讶,到处都是书,那些书层层累积起来,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很多人都会说,你有这么多书,比大学教授还多呢。听到这些话,柯领像个坐拥书城的国王,笑得像个孩子。
 他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思考者,也就是我们今日所常常提到的民间思想家。没人给他提供各种便利资源,没人给他维持生存的薪水,没人给他什么荣誉奖励。柯领孤独一人走着自己的路。
 他思考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那就是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从最初无意中选中这个难题,到现在论文《教育本质的新视角》的发表、《生命教育学》等专著的即将出版,柯领的教育理念在慢慢地形成之中。他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教育的本质,解决了世界难题,而这个发现一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和世界性的革命,将彻底改变三个领域,人学、心理学、教育学。柯领是如此坚信自己的发现,正如信徒们对耶稣的深信不疑。因为,这个发现是他经过了18年的思索,经过无数次的批判和超越才得到的。
 从22岁到40岁,18年的黄金岁月。22岁时的柯领,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是大家崇拜的赚钱偶像,是同学心中的演讲好手。可是今天,无论是当年的同学还是后来的学生,都已经过上有车有房的“好生活”,可他还寄居在郊区的房子里,每天与这些书为伴,靠远在美国的母亲寄钱过日子,还不能“独立”,这是痛苦还是幸福?这是屈辱还是坚守,岁月不能给出答案,似乎找寻也已经没有了意义。

 
 “做世界级的教育家”
   
 1963年,柯领出生在四川乐山。没过多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虽然它让很多人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但在柯领看来,却歪打正着让他有机会接触大自然,读了一次圆满的“自然之书”和“艺术之书”。为此,他甚至认为,人在12岁之前所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尽情地自由玩耍,让身体得到健康的成长。另外就是充分感受艺术,让心灵得到健康的成长。其他逻辑色彩较浓的知识12岁以后再学也不迟。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柯领总结出来的,当时的柯领还只是一个整日忙着钓鱼、养鸡的小孩子,跟着母亲学吹口琴是他最大的乐趣。但在1978年的除夕夜,一件小事情使他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
 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欢聚一堂,姐姐无意中说道:“别看柯领长得牛高马大,今年就要高中毕业了,却连小学的通分都不会。”叔叔姑姑们听了,很是震惊,就出了几道最简单的通分题给柯领演算,但他却只做对了一道。众目睽睽之下,柯领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他决定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为此他重新从高一念起,15岁了,他才真正地读了“书本之书”。
 1982年,念了4年高中的柯领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80年代的中国,是中国的又一次“文艺复兴”。初到大学的柯领像一个贫穷的乡巴佬走进了知识的大观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在柯领看来,这是他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间,“跟城市里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以前学得太多,有的都厌学了,但是我太缺乏知识了,小时候该玩的全都玩了,到了大学,我几乎就像猛虎下山,以加速度发展,我感到越来越饱满,有种幸福的感觉。”在他到处去听讲座,发疯般地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产生了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柯领成为了重庆大学的风云人物。在系里一次歌咏比赛中,柯领偶然发现有很多人都不识谱。于是从小喜好音乐的柯领毛遂自荐,当起了老师,没想到竟然得到了好评。这给了柯领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也让他看到了机会。没过多久,校园的宣传栏便贴出了一张音乐鉴赏海报。同学对音乐的热情响应完全出乎柯领的意料,200多人的教室人山人海,柯领的才能在这次讲课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认识柯领的人都对他说,老柯,你天生有讲课的才能,上讲台比在下面更疯狂,更有精神。演讲结束后,很多学生追上讲台要柯领的联系方式,这才明白他原来是个普通的大二学生。
 音乐讲座成功了,柯领又举办了音乐培训班。柯领因此成了学校里不多的学生“万元户”。有的同学甚至开玩笑说,“当培训班开始的时候,就证明柯领没钱了。”还有的人说,“如果柯领向全校发出100封求爱信,肯定会受到120封回信。”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他实在太有名了,太有活力和朝气了。
 柯领把这些都当作是迈向成功道路的一种锻炼和考验,他满怀信心,因为前面是一个无比灿烂的梦想。但是人生的奇特在于,它永不会按照一种模式和轨迹平稳发展。就在1984年,柯领遭遇到了人生的一次重大变故。
 那时,在别人看来,柯领可谓是春风得意,但是柯领的心却沉浸在痛苦中。先是专业课成绩一落千丈,接着是初恋的失败,而最大的打击是理想的破灭。随着阅历的增长,柯领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适合做他原来设想中的政治家,但他为此付出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还有身体健康的代价!两年的理想,现在看来不过是浪费时间和可笑的傻气。梦一旦醒来,又该去向哪里?
 音乐培训班的经历让柯领看到了新的希望,既然每个人都认为我讲课不错,为什么我不当老师呢?而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因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的这句名言激励着柯领。一个理想消失了,新的理想又开始了,既然要从事教育行业,就要做世界级的教育家,柯领这样想。而当时他对教育几乎是一无所知的,除了课余时旁听到的一点教育学常识。

 漫漫长路何时尽 

 柯领下决心要写一本代表中国人,能够影响世界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教育学名著。他把这本书命名为《潜能教育学》,分为教育论、教学论、学习论三部分。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他风雨无阻地跑到重师去听课,把赚来的钱全投入到买书中去,一年就花了近4000元。
 毕业即将来临,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分配奔波忙碌。但柯领却出乎大家意料地想做老师,幸运的是,刚好当时重庆大学社会科学系急需老师,经过讨论,校领导和社科系系主任都同意柯领留校做老师。 
 可是命运在给柯领机会的同时,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半个月后,留校名额被别人占据,柯领失去了做教师的机会,被强制分到了老家乐山。
 老师做不成了,难道就这样回乐山?我的教育家梦想就这样完了?柯领不服气,他做出了一个更惊人、更大胆的决定——拒绝分配,自谋职业。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好好的大学生,毕业就是干部待遇,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老师们都劝他,可是柯领铁了心要摆脱体制的束缚,“我对这个社会绝望了,像我这么有‘锋芒’的人,如果到了单位,就像活泼元素突然投到了惰性气体,很快就被淹没改变了。搞研究锋芒很重要,如果没有锋芒,没有气,我就完了。”
 为了有搞学问的“气”,为了保持自己的锋芒,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柯领放弃了一切,从家教做起,为自己的教育研究做准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没有单位,摆脱体制的潇洒不过是转瞬即逝,现实的困窘和惨淡很快就显露出来。没有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无可奈何,柯领只有向自己远在美国的母亲求助。可是母亲的钱要两个月后才能到来,这两个月该怎么办?柯领想到了做家教。事实证明,即使是做家教,他做得也比别人成功。
 柯领请人写了14张海报,上书4个大字:“为了孩子”,后面是一个问号和惊叹号,红纸黑字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别出心裁的海报广告给柯领带来了生意,一个火锅店老板雇佣了他。
 家教的头两个月,柯领和孩子一本书都没有看,玩遍了重庆的每个角落。而柯领有意识带着孩子来到重大,让他感受大学校园的美好。接着,他们又来到了柯领那个汗牛充栋的书屋,这下子可把这个小孩震住了,无形中对知识产生了好奇和敬畏!柯领看到孩子似乎有学习的兴趣了,就单独和孩子的老师见面,要求老师这段时间多多鼓励这个曾经厌学的孩子。双管齐下,这个曾经赶走无数家教的小调皮终于在柯领的“感召”下“改邪归正”了。
 从这次家教经历中,柯领深深感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正待开掘。他不满足仅仅做家教了,他想做更大的事情,进一步实行自己的教育实践。1989年,用母亲寄来的钱,柯领创办了重庆市学习潜能研究中心,其实就是高考补习班。他向每个来询问的家长作出承诺,听课一个月,不满意可以随时走人。他的法宝就是:高考成功=学习心态+学习方法+解题训练,他深信:当时的高考补习班所拥有的是解题训练,而他多了学习心态和方法,这是最重要的,但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解题由专业老师负责,柯领负责的是学生的心态训练。他充满魅力、风趣幽默的讲课给无数高考重压下的孩子们以美的享受。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大家,只要从现在做起永远不会太晚。信念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那一年,柯领办的高考培训班升学率高达50%,仅仅一年,柯领赚了近一万元。
 正当潜能培训班已经闯出了名头,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柯领继续招生时,他却停止办学了。似乎柯领有种“怪僻”,总是在事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选择离开,在别人最看好他的时候选择放弃,可是他却毫不在意,一样朝气蓬勃地把眼光瞄准了下一个方向,而这一切的转变都是为了他的教育之梦。
 1991年,异国的母亲思子心切,三番五次催促柯领来美定居。无可奈何之下,事母至孝的柯领从重庆来到成都,想了解一下出国事宜。但这一来,柯领非但没有出去,反而做起了四川爱达经理学院的教务长,因为柯领本意本不在出国。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继续自己《潜能教育学》的第二部分“教学论”的写作。
 实践的准备似乎已经足够了,但这时的柯领反而更痛苦了。这种痛苦来自于生命本身的追问,对自我的拷打,对教育本质的质询。越来越多的实践让柯领迷惑了,我到底在做什么?我的潜能教育学何时才能真正完成?他越看自己写的东西越厌恶,抄袭,全都是抄袭!到底哪一句是自己的创造,是自己的语言?柯领很清楚,如果不解决一个根本问题,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这个问题就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众说纷纭,柯领曾经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才知道这是教育界的难题,是世界级难题,还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解释。
 世界难题?老师的回答没有吓倒柯领,反而激起了他强烈的兴趣。他认为,中国的大学者太少了,只有从“世界难题”出发,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才能出现大学者和大思想家;解决了这个问题,自己的教育研究才能真正进行下去;做世界级的教育家,就必须要创新!为此他把自己的《潜能教育学》改名为《生命教育学》,因为在柯领看来,教育不仅是开发人的潜能,更是让生命幸福起来,充实起来。它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是如此重大,柯领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就愈发显得急迫了!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5 21:12 , Processed in 0.0679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