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www.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8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第一篇第五章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已有 287 次阅读2019-2-14 20:28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这是第一篇的第五章
第一篇 什么是地理学
  第一章 地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对象及其基本特性
        第二节 地理学的性质
        第三节 地理学在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定位
        第四节 地理学的科学性解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理学的概念与思想争论聚集
       第一节 地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地理学的主题、核心与地理性问题
       第三节 地理学思想争论聚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理学的构架与关联
      第一节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地理学的学科关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理学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第二节 地理学的数学和现代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节 地理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
     第四节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第一节 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第二节 地理学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
      第四节 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地理学思想的特质
     在前四章研讨的基础上,本章从地理学的视角、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学的思维、地理学的原则几个方面对地理学的内涵和地理学思想的特质进行进一步评述。


第一节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而,学科之间的彼此参透与叠置,仅仅依据学科对象差异的识辨尚不能准确把握学科的特点。每一门学科都存在其特有的视角,这种视角源自于学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带有“学科共同体”的“基本共享范式”的特点。地理学的不同研究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地理学的视角。


一、环境论与人地关系论视角
    环境论是人类思想中最古老而又从未消失过的观念。不管是古希腊学者们早期的环境论,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环境论始终根植于人类的意识与文化之中。人是自然界发展演变的产物,人的本质之一是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作为自然的人和生物的人,不能够超越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其中最基本的法则是,只有与生存环境长期协调适应的种群才能生存与发展。莫里尔(R.L.Morrill)认为,如果不能通过简化的达尔文主义对环境决定论的详细机制进行解释,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环境确实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景观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和各种机遇。尽管环境决定论存在内在的不足而备受批判,但环境论始终是地理学家之所以成为地理学家的“根基”。
    地理学并不排斥对人类社会和人文环境、自然和自然环境的分别研究,但地理学高度关注于在“地理环境”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框架下,对人-地交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从“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来探讨地理事象是地理学基本功能的一部分,显然地理学不应只局限于“分布”或“差异”的研究。研究事象发生在何处并不是地理学特有的功能,其他学科的研究亦涉及分布问题。地理学研究的焦点在于“空间”或“地域”,其完整的研究过程是空间的结构与分布、空间作用、空间过程,地理学者必须对空间地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但此种洞察力并非地理学所独有,地质学、海洋、气象等其他地球科学也持这种观点。地理学研究的特质在于:地理学是从空间分布(或空间差异)的角度,综合研究特定空间地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各门自然科学侧重于自然,而对人或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关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学科也研究人文环境,但较少涉及分布,更少讨论自然。如果只单纯地研究自然或人文要素,则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毫无立足之地,因为这些领域早已被其他学科所占有。人地关系论就构成了地理学的基本视角:
    环境-社会动态。这个学科分支也许反映了地理学最长期以来的关注,因此也是一种丰富的知识传承,它所研究的关系——联系着社会与生物环境的动态,目前不仅是地理学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学科、决策者和公众日益紧迫的关注。虽然本领域地理学家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包含在三个重叠的研究领域: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反应(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二、区域
-空间论的视角
    地理学面临着的一个尴尬现实是,所有的自然要素与人文-社会要素均成为其他学科独立的研究对象。那么,留给地理学的地盘是什么?事实上,康德早就对这一问题寻找过答案,地理学是从空间地域角度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研究。这就是通过地方、区域和不同空间尺度来透视世界的地理学方法。地理学的区域与空间关联的视角提供了一套独特的地理分析框架:它包含地理学的一组基本簇群概念—位置、区位、地点、地方、不同尺度区域、区域类型、分布与差异、空间结构、空间关联、空间过程、场域与空间组织等;既注重对实体性、具体性区域的综合性和独特性分析,同时也采用区位分析和空间分析手段强调空间模式化、理论化研究;既关注于均质区域和功能性区域的理论模式分析,同时也重视多种空间要素嵌套的复合空间的共轭性和共存性研究;它提供了地理建设、规划、实践中应坚持的“因地制宜”原则,任何空间政策的实施都不应做概括性处理,而应小心谨慎地依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做适当的调整。《重新发现地理学》一书强调了地方的垂直综合与地方间的水平联系:
    地理学的要旨是了解十分多样的过程和现象时“区位要紧”。的确,地理学对区位的重视提供了看待过程与现象的横断方式,而其他学科倾向于孤立看待。地理学家偏重于研究“真实世界”中赋予某地特征的各种现象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从属性质,地理学家还寻求了解各地方间的相互关系,如加强差异性或增加相似性的人流、物流和思想流。换言之,地理学家既研究界定地方特征的“垂直”综合,也研究地方间的“水平”联系,地理学家还着重研究这些关系小尺度(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些关系的研究使地理学家能够注意各地方和过程的复杂性,而其他学科对此如果有所注意,常常也只在摘要中简单提及(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三、
综合的视角
   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它强调的是对复杂地理事象进行综合研究。在《重新发现地理学》一书中,将“综合”一词解读为:是指地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试图超越传统上把各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分离的边界,借以对选定的现象进行广泛分析。这样的研究不仅受益于借用其他学科常常用以单独处理某个问题的一种分析思想,而且受益于对不同学科研究同一现象的各种方法的反义与矛盾的彻底研究。
    地理要素及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是地理学能够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与前提,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为地理学的综合提供了必备条件。图5.1展现了多维关联性作用下的地理学综合领域:人文要素与人文环境的综合、社会要素与社会环境的综合、自然生态要素与自然环境的综合以及人文-社会-自然等一系列地理变量的作用关系与综合;地点、地方、区域、全球不同尺度间的空间关联与水平综合;地方与区域地理要素的垂直综合(区域综合);区域地理学与系统地理学的关联与综合;地理要素(或地理系统)过程的关联与综合;不同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关联与时空耦合。
      地理学者要致力于打破学科的各种界线和壁垒,致力于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壁垒,致力于地理学的统一学科的发展
      对于同一海滩游泳场来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主题。地质学对海岸岩石的年代结构感兴趣;水文学家则注重于洋流和水体运动;生物学对滩涂、海滨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有兴趣;社会学多将注意点放在海滩人群活动及其关系考察上;环境学者关注于近海污染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经济学家考虑的是海滩游泳场的边际成本以及最大的运营收益;而地理学者则从事海滩的自然条件、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以了解对游客的影响力
     如果一个地区的地理学由一组科学家来记,每人写一章,地质学家写岩石章节,植物学家写植物生命,气象学家写气候,统计学家写人口状况,经济学家写经济条件,那么地理学家将失去什么?这样的描写肯定不会考虑到事象之间的所有相互关联。例如,很容易看到气候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关系和农业生产条件有重要的关系,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不仅由于经济因素,也因为这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它的人口潜力和它的历史和政治的发展(Jensn1999)。
    地理学能够强力的吸引人之处,并不在于它采取单纯的世界观或社会观,而在于它关心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涉及真实世界的人文自然界现象。另外它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于它的广泛性以及对学生许多技能方法的培训。它不但训练学生在观念及经验两方面确认复杂问题中所含的要素,并进而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Jensn1999)。


四、地理学的空间表述
     地理学空间表述方法与地理学核心概念—位置、方向、区位、区域、分布、差异、类型、场域与空间相互作用、过程变化等紧密相关。地理学空间表述可以是图像的、数学的、数字的、模型的、语言的,或这些方法的某种组合。早在地理学的前科学时期,地图学就是地理学的标志性组成部分。地理学的空间表述需要多种相关学科的支撑,同时又是当代高新技术集中展现的一个领域。
      “从事空间表述研究的地理学家使用许多其他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并同那些领域的同行互相交流,包括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测量学、土木工科学、认知科学、形式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符号学和语言学等。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产生空间表述的统一方法,设计表述世界复杂性的实用工具,以利于对多样化的信息和视角进行综合”(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2002)。
      在遥感、全球通信网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统计学、数学模型、现代制图学、多媒体可视化等支撑下,空间属性的获取、分析、空间表述已步入低成本的大众化时代。地理学空间表述这一巨大变革将强有力地驱动地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同时也提升公众对地理学更高层次的理解。

P86第二节地理学的基本特点

     在上述各章节讨论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从地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地理学的功能价值角度,对地理学的基本特性进行总结。
1)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地球表层系统是人类迄今为止经验认知的最复杂的巨系统,自然要素之间、人文与社会要素之间、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存在复杂的关联作用。西蒙丝(Simmons,1993)指出,随着时间尺度由短期到长期、空间尺度由近域到远域、生物复杂性梯度由个体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度量和预测的困难程度不断增加。地理学是一门应对、处理、诠释与解释复杂性的学科。这一特点使得地理学整体发展的不成熟,属成长型学科,同时也赋予了地理学的丰富内涵、生机与活力。地理学对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求地理学工作者:突破牛顿粒子的、机械的、绝对的时空观念模式,更多地采取量子力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世界图景观念;既注重实体分析,更强调关系-场域研究;既注重表象结构解析,更重视深层结构与机制解释;既关注稳定性、连续性、确定性,更关注于突变、分岔、偶然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要求地理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结论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谦逊的态度,以减少对政策决策和社会理解的误导。
2)整体性与关联性整体性指的是地表自然和人文诸种地理要素的关联互动作用。德国古典哲学将其表述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用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体性和关联性强调的是子系统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地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象同属于地表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把任何地理区域或现象作单独处理,必将造成忽略整体的缺陷。整体性与关联性提供了地理学对复杂系统研究的思维模式,成为地理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根源”所在,构成了地理学得以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詹姆斯在《地理学思想史》中写道:“地理学一向具有一种整体高于局部的传统信念,因此它是研究不同来源事物中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部分的系统。”
3)地域性与差异性地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它是地表多样性、差异性、相似性的统一。地理区域是由相互关联的地理要素和过程组成的地理综合体。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依据不同的原则,可将地理系统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地域单元(图5.2)。根据空间尺度,可在纵向上分为全球、洲际或大区、国家、地区、小区、斑等地域层次单元;在横向上构成同一尺度或同类型的空间关联;按研究的主体特性,可分为自然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人文地域系统。地理学既研究不同等级类型系统的结构、功能、组织、稳定性、动态性、关联性(各界面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也要从事地区与地区间、不同地域层次间的关系及差异性分析。地域性与差异性要求地理学者:关注地球表层的自然与人文事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关注地方、城市、区域、国家的独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制度、发展历史的差异性;关注地方知识与地方文化在解决地方问题上的重要性;要求城市与区域规划、空间决策与政策必须因地因时而制宜。
4)变动性与时空耦合性地理学十分强调空间观念,但同时高度注重对“时间动态”和时空耦合性的探讨。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其每一瞬间负载着和沉积着过去,又孕育着和蕴涵着未来,构成区域历史的过去、现在、未来的通合。受达尔文进化论和现代系统科学思想的影响,现代地理学更加重视“动态过程-响应”研究。正是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动态变化特征,赋予了地理学永不枯竭的研究主题。
5)交叉性与综合性地理学作为研究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与哲学、数学、系统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分支学科构成了广泛的关联和交叉。在学科高度分化、彼此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地理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数学和系统科学等形成了强固的联系。地理学广泛的关联性与交叉性决定了地理学的综合性。乔治(George Gerland)指出:“地理学之所以能和其他科学相区别,乃在于它具有综合的本质。”作为地理学本质特性的综合性,赋予了地理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尤其是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要义、核心和最高境界在于“综合”;全球与区域环境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源于诸多要素作用下的不协调态,卓有成效的解决还在于综合把握问题和综合性解决方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地理学工作者个人的和社会的财富。
6)应用实践性地理学从古至今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个人、家庭、民族、国家、人类社会生存于特定的地理世界中。地理知识伴随了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地缘政治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成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地理学素有“安邦治国”的学问称谓。地理学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存环境、适应选择生存环境、优化设计生存环境、综合性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知识体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环境破坏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退化、地力衰减、民族矛盾、文化冲突、贫困化与地区差距、城市“病”等。这些都是人地关系问题、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地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P88第三节地理学的思维特质

     地理学作为一门人类文明的古老知识学问,作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以其特有的思维特质,成为人类思想体系、智慧结晶的基本元素之一。如同人类其他思维模式一样,地理思维提供人类不可缺少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思想方式。每一门基础性学科都提供了一种(或几种)主导性思维方式,如哲学的形而上与反省性思维、数学和物理学的数理逻辑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系统思维、历史学的动态-过程-演化-阶段思维、社会学的批判性思维和规范性思维、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与综合性思维。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人类的思维体系,包括分析性思维、综合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反省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空间性思维、时间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事实上,世界的整体性与知识统合性使得各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在不同学科之间借鉴、交流成为学科之间交融的最高、最重要的层次。
    与地理思维密切相关的表达术语是地理想象力geographical imagination。地理想象力是一组与地理学对象与性质、地理学主题与基本概念、地理学特质与地理学原则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对地方、空间、景观、时空耦合性、人地关系、空间规划设计的一种敏感性、领悟力,并与地理空间-地域-社会相关联的综合性思维模式。哈维把米尔斯的社会想象相对应,认为地理想象能够使个人去认识空间和地区在他们自己经历过程中的作用,去协调他们看得见的周围空间,去认识个人之间与组织之间的事物关联如何受到分离他们的空间的影响,去评价发生在其他地区的事件的关联性,去创造性地使用和改造空间以及正确地评价由他人创造的空间的意义。
     与地理想象相近的其他术语还包括空间认知力、空间图示、意识空间和地理意象。地理意象(geographical mental images)是一种具有空间形象感的地理形象思维模式,形成于认识者知觉映象的能动感性认识。运用认知科学理论来分析地理学对象研究的整个过程,可获得关于地理研究过程的认知图式(鲁学军和承继成,1998),见图5.3
     巴朗斯基指出:地理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第一,离不开地区,做出自己的判断是在地图上;第二,有条理的、综合的思维不限制在一个‘因素’或‘部门’的范围中。地理学的学科交性和综合性特点使得地理学的思维还兼有一种多种思维集成的特点,即地理学在对不同主题的研究中,针对主题或所探求问题的特点,可以变换地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或集成几种思维方式,如对激进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而言,更青睐于批判性思维、规范性思维、直觉性思维。
专栏5.1保罗·克拉瓦尔对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的阐述
《地理学思想史》中,保罗·克拉瓦尔(2007)用了一章的篇幅来阐述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的特质、两者的互动关系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克拉瓦尔认为,分析性的思维始于描述现实,并试图透过因果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推理知识为人类行动效率的必要基础。由于理性思维的成功,在最近两个世纪里许多人尝试着扩大分析取向的范畴:其想法是推导出全面性的标准,再为行动找出部分的标准(分解-还原)。为了达到这个结果,发展出功效主义(utilitarian)和实证主义(positivism)。分析性思维随时间演进而发展,它依赖一种“假设-演绎”(hypothetic deductive)的方法学。基于观察与经验,因果关系链上一个相关假设首先被猜想出来,接着被测试,由此产生许多推导结果。分析性思维的唯一限制来自于它不能创造价值、设立标准以及将目标按轻重排序。从康德时期起,西方哲学家普遍认识到科学中分析性思维的限制:伦理学和美学的标准必须奠基于其他原则。规范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从分析开始,而直接出自于对某种真理的掌握而后建立主要原则,因此各种抵达真相之核心(heart of reality)的方式未必相同。规范性思维依赖于对真相的直觉,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应用它而不是在于逐步发现它。分析性与规范性空间思想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影响,地理学的分析性与规范性空间思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克拉瓦尔认识到分析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对地理学发展空间思想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地理学(社会学也一样)研究中,围绕“价值中立”这一问题,长期存在两种基本的思想取向:实证主义强调“价值中立”或“去价值化”的观点,人文主义、诠释社会学则强调人的价值、意义、目的、文化、宗教以及沟通、交流、理解的重要性。显然,这两种视角对地理学都重要,既对立又互补。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深刻地影响到地理学者的地理“世界观”——看待地理世界的观点与方式,影响到“地理学者之眼”(geographer's eye)。地理学的思维特质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它既与地理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关,又受哲学、科学的“世界图景”和“范式转变”的影响。地理学的思维特质在地理学的不同主题、不同学派上呈现出不同的差异。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对人类行为的“理性假设”和对人的“抽象与概括”,推进了地理学的环境论、土地利用形态、景观论、空间分析、理论模式研究,地理学表现出很强的自然科学化倾向。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现象学、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人本主义等哲学思潮影响,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重点转向于对“人的百态”和“人的社会”的理解,地理学呈现出很强的社会科学化倾向。
    地理学的思维特质也影响和决定着地理学者的技能。保罗·克拉瓦尔(2007)指出,“地理学者的技能(the geographer's craft)一方面来自禀赋,另一方面是经过训练,他们能解读一般人因专注细节而忽略的整体特性。地理学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此种‘地理学者之眼’的训练。经过野外调查后的景观分析以及对不同尺度制作的地形图、地质图的判读扮演了核心角色”。同样地,地理学不同学派的技能培训的重点亦各不相同。对区域地理学者而言,强调实地调查、地方垂直综合研究、类比对比分析;对空间学派而言,则更多地注重于演绎、假设、模式、模拟、计量、验证。地理学的多主题性,客观上加大了地理学技能综合培养的难度

P91第四节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从现代地理学角度,将洪堡、李特尔创立的地理学原则总结为六大原则,并进一步对其内涵提出新的诠释。这六大原则成为地理学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1)整体性原则地理世界是一个有机与无机、人文与自然、空间与时间、实物与关系、潜存与现存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存在大量对立的、互补的或耦合的地理事象及其复杂的关联作用。洪堡强调自然要素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复杂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李特尔的基本人地观念是寻求“整合性”。地理学研究必须从整体中观察事物的特性,从各种事象的互相关联中把握整体属性。
2)综合性原则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广泛的关联交叉性,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综合性原则。地理学要实现空间/时间、地域/要素、自然/社会/人文、地方垂直综合与地方间水平综合,必须广泛地吸取、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并与之互动。与现代数学、现代系统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深度结合是地理学综合研究能力提升的关键。
3)地域性原则地球表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分布不均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特点。洪堡认为,世界的每一部分(单元整体)都是世界自然整体的统一性的反映,强调全球的唯一性和整体对局部区域的支配作用。李特尔认为,作为整体的特定区域都有其本身特性和既定价值,强调区域的独特性和对全球系统的贡献。地域性原则是全球整体性、区域独特性、区域关联性的统一。
4)时空耦合性原则地理学高度关注于地点、地方、区域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强调时间观点。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要求地理学坚持时空耦合性原则:既关注于“共时性”地理空间,又关注于“历时性”地理空间;既关注于地理系统(环境)过去和现在的系统状态、行为和相互作用,又关注于未来可能的趋势;强调空间与过程分析相统一。
5)因果性原则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或统一性意味着地理事象存在因果联系。洪堡认为,研究地表的各种事象必须由其因究其果,这样才能明了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事实。李特尔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并不像其他科学“追求事物原理”那样,而是限于形成地表特征的各种事象的相互关系。在地理研究中,搜集到的经验材料无非是因果现象和随机现象两类。与传统的因果决定论不同,地理学的因果性原则是区域与区域互动、要素与整体互动、原因与结果互动、关系与实体互动、现象与符号互动以及偶然性与现实性、潜存与现存、结构与机制、在场(此在)与不在场(彼在)的统一。
6)人地相关原则当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刚从地理学脱离时,李特尔就敏锐地感到分化对地理学产生的影响:“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相关。”李特尔进一步阐述了与这一原则有关的协调(coordination)、相关(relationship)、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以及组织原理(organizing principle)等概念。时至今日,地球科学已高度分化。前面所述五条原则,对其他地学或生物学等也可以适用。只有与人地相关原则结合构成一组“基本原则集”,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并与其他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相区别


本章小结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不同尺度空间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整体性与关联性、地域性与差异性、变动性与时间耦合性、人地相关性与非对称性、广泛的学科关联性和交叉性以及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地理学研究应遵循六大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时空耦合性原则、因果原则和人地相关原则。上述原则的确立有助于消除地理学研究中要素与区域、专题与系统、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等一系列二元性矛盾的纠缠和隔阂。在科学高度发达、纵横交错、彼此渗透的今天,单一性质(原则与方法)已不足以识辨出学科的特点,需要从一组特征“群”中去认识、把握学科的独特性。地理学各原则的互补统一构成了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地理学的对象和科学特点决定了地理学在科学体系中和实践应用中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地理学总体上是一门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然而,地理学的对象和科学特点也造成地理学长期陷入困境之中。如何加强综合性、减弱破碎性,如何实现地理学理论方法的重大突破,如何保障地理学的学科目标、研究内容与其他科学、决策者、普通大众的沟通,提升地理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可程度,需要每一位地理学工作者不懈努力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5 03:38 , Processed in 0.0787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