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www.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地理是不是经世致用的科学

已有 354 次阅读2020-2-1 10:42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44083-1-1.html
作为地理学科的掌门人中科院院士傅伯杰(前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现任监事长)曾有《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发表于[J]. 地理学报 , 2017, 72 (11): 1923- 1932. (参见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44083-1-1.html)
文中傅院士写道:
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体现为地理学研究具有多维、动态的视角。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其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地表环境、地球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的动态研究,即环境动态研究;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动态研究,聚焦环境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三是对区域、流域等研究区域的综合分析
进而提出:
地理学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理念引领了当代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科学已进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阶段[10]。同时,日益复杂的人地关系所孕育的重大社会需求为地理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亟需地理学解决资源、环境和发展面临的众多复杂问题[11]。在此背景下,地理学正在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0]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I). 地理学报, 1996, 51(4): 350-354.]
[11]  [陆大道. 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 地理学报, 2015, 70(10): 1539-1551.] 
大数据、可视化和虚拟现实为研究复杂的地理学问题提供了重要工具。大数据可以比较精细刻画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变化。例如在人文现象分析中,通过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识别热点地区,进而为公共设施布局、交通网络构筑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模拟和室外观测相结合,将室外观测的地理过程数据与数字化的降雨量、植被覆盖、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等要素相结合,进而在计算机上进行智能化、可视化的模拟,为决策提供服务
地理学是经世致用的,既要在理论上发展,又要在服务与决策上发展。
2016年8月中国地理学会成功主办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作为四年一次的大会,这是国际地理学联合会成立一百年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联合大会,也是国际地理学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显示出中国地理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但是,中国地理学研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仍需要提升。在未来的研究中,亟待通过理论与技术方法的攻关,提高解析复杂地理现象的能力,更加有效实现中国地理学服务于科学决策的价值。
在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之际,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院士在《地理学报》著文“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
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清晰地将近代地理学与传统舆地学分离开来,以独立学科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地理学报》的创刊,则使中外地理学家们在中国开始享有高水准的专业学术窗口。这是中国地理学界仁人志士对“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思潮的实践。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老一代地理学家艰苦奋斗,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家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认知还主要停留在权力高层与专业学术圈内,但为后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火种,也为唤醒普通民众的地理科学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回顾历史,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地理学报》的创办可谓是中国地理科学的发轫,自此成为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值此中国地理学会创立110周年、《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之际,深入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发展,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地理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地理学会及其会员,在领军人物竺可桢先生带领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在学科和学术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篇核心是宣扬《地理学报》的,但是自然要涉及中国地学会以及前期的重要人物而文章对丁文江和张其昀(能提到这位大陆称之为蒋的御用文人,已经是进步了)语焉不详,而对倡导人文地理创办“地理知识”(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前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李旭旦却鲜有提及。
谈经世致用似乎还是有点远。

2003年非典后期搜狐网有一个报道:
非典预警地理信息系统上岗”http://news.sohu.com/28/26/news210382628.shtml
由中科院等多家单位协作攻关的国家非典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本周已投入运行。该系统可在空间和时间上对非典确诊和疑似两类病人及密切接触者,按照不同指标和空间位置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并在地图上标定空间位置。
    另悉,研究人员还完成了北京市非典疫情控制与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将北京市18000余名与非典密切接触人群的情况调查表进行数据录入和空间化信息处理,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空间信息分析能力
同期《现代科学仪器》2003年 第4期发表了“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http://www.doc88.com/p-3708098480721.html另参见: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HYF200307001014.htm 《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SARS预防与控制”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材料》2003年)《遥感学报)2003第9期  “SARS 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 http://www.doc88.com/p-3909074140848.html
和“高访问量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_解决方案”(http://www.docin.com/p-725106689.html&dpage=1&key=SARS%E6%80%8E%E4%B9%88%E6%B2%BB)
国家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http://www.doc88.com/p-9962679641052.html
中科院的相关报道:
地理资源所紧急启动“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控制与预警信息系统”项目http://www.cas.cn/zt/kjzt/fdgx/ggqy/200305/t20030502_1709483.shtml
院地合作开发“SARS控制与预警地理信息系统”http://www.cas.cn/hzjl/ydhz/hzdt/200305/t20030504_1701049.shtml
遥感所非典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被45家媒体采用http://www.cas.cn/zt/kjzt/fdgx/fzdt/200305/t20030526_1710000.shtml
而在地方上还有: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30日电 记者吴坤胜报道:“非典控制预警地理信息系统”近日投入内蒙古自治区的非典防治
http://news.sohu.com/25/87/news209638725.shtml
为加强自治区防治非典应急和提高诊治非典的总体水平,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紧急启动的“防治非典应急指挥、远程会诊暨网络办公系统”项目,仅用一周就研究开发成功。作为SARS控制预警地理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查询和档案整理的工具,该系统能快速摸清呼市地区非典确诊、疑似等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空间分布,可对潜在的传染区进行预测,为政府指挥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非典控制预警地理信息系统”项目还包括“防治非典应急指挥及远程会诊系统”和“应对非典网络办公系统”。据了解,在非典防治结束后,这套系统将可用于应对其它突发事件
 呼和浩特市非典(SARS)疫情控制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研制(http://www.docin.com/p-101998838.html&dpage=1&key=%E9%9D%9E%E5%85%B8%E6%80%8E%E4%B9%88%E6%B2%BB)
这是几篇论文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优秀论文)基于个体的医院内SARS时空传播模拟研究http://www.doc88.com/p-049654026271.html

基于GIS的SARS流行环境因素分析与信息系统研究http://www.doc88.com/p-5783011352196.html
https://wenku.baidu.com/view/9db72b8102d276a200292e81.html
ttp://www.doc88.com/p-940523101322.html

基于GIS的全国SARS疫情分区分期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DQ200307001059.htm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0-2-1 10:46
宋代地理学 经世致用http://www.360doc.cn/article/16431031_738371311.html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6:07 , Processed in 0.0761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