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暖暖 http://www.xingyun.org.cn/?356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日志

我眼中的的文化地理

热度 2已有 605 次阅读2021-8-24 21:01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所读书目:《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 1版)(精)   作者:(美)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费尔曼     

译者:黄润华//韩慕康//孙颖;出版社:北京联合 

结束忙碌的一天,回想起好朋友今日说过的一句话“所有科学到最后都是玄学”,我说我持保留意见,为此我们放声大笑,最后不再争辩。

我是在想人的智慧真的有限,现有认知的以为绝对正确的事,未可知在多年以后会不会变成了那个“日心说”一样荒谬的错误,我们成了布鲁诺亦或伽利略。又禁不住感慨,还好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还好历史也不能假设!猛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对于地理学的热爱已经深入到我的灵魂,文化地理学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话题,今日所谈只是我的一点点天马行空般的遐想。

看到这一主题我的脑海中浮现一位身体单薄、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又善良敏感的老人,他站在一栋西式建筑前,眼神温和、神情坚定,我对他那样的熟悉,就像是我远方的朋友,一直在某个地方讲述他的故事 ,他就是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创始人。之所以感觉如此熟悉,是因为读了市面上所能买到的他的全部书籍,直击心灵的文字,娓娓道来,就像是在与他面对面聊天,他的地方感我想就是源于对文化地理学的深度理解,所以才可能同时获得心理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吧!那天与周尚意老师谈起段先生,周老师说段先生之所以如此热爱中国文化,与他有多国的生活经历有极大的关系,因为有了空间变换,所以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的美,我深表认同。




另一位,于我很是抽象,但绝对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塞缪尔·亨廷顿他的伟大作品之一《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留待日后慢慢的再去感悟吧!

在我看来,这两位对于文化地理的阐释完全不是同一风格,一位极具冲击性,让你读的酣畅淋漓,一位极具感染性,让你读的如同与作者置身一处,各有千秋吧!

不知为什么,一提到文化地理,就会唤起内心深处最最柔软的部分,总是心猿意马。我想去非洲的草原看看犀牛奔跑的样子,想去拉美看看土著人的生活,想去《瓦尔登湖畔与作者一起建筑房屋,想去林肯长大的那片森林和他一起伐木,想去《月亮与六便士的画家最后生活的地方送他一些药物,想去《偷书贼》莉泽尔生活的小镇,告诉鲁德:“那个夜晚将有空袭,去地下室吧!”,想和亚历山大洪堡一起去钦博拉索探险......想穿越的时空太多太多,想去感受那个时空的地域文化。

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地理学家对单个要素空间分布感兴趣,当然还是对文化区更感兴趣,文化区的概念很是有趣,地球表面上可共享、可识别而又独特的文化特征的人们所占据的部分即为文化区。要我说改成段老的“占据空间的地方儿”更有味道,随着全球化的脚步不断的向前,真怕所有的地方都被同质化,千篇一面,文化区也就不存在啦,独特性自然也就失去了。

关于人类与环境的作用,环境决定论已经被摒弃,环境只不过是通过某些要素反作用与人类。现代的世界文化泛区包括北美洲文化、欧洲文化、斯拉夫文化、伊斯兰文化、东亚文化、印巴次大陆文化、东南亚文化、澳大利亚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北美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太平洋文化,把这些泛文化区的格局观察一下会发现,基本是以海陆的分布为边界,符合文化传播包括创新的距离衰减原则,莱斯利怀特把文化看作是子系统的三分结构,即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子系统。农业革命造成农业社会前采猎文化与定居农耕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欧洲的殖民者就是以极大的优势控制了原有的猎采文化,并占据了原有的土著人的空间,是所有的文明中最具破坏性的。

文化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符号“语言、文字”,是作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种群文明的最大区别所在,因为有了语言,人类才能够更好地协作,组成一个个团队,更好地克服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有了文字才让我们的文化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

想转一首1000多年前的诗句,前无古人,估计后也不会有来者的值钱,来自章碣的“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因为公司的领导人发布了这个诗句,公司损失惨重,股值蒸发近一万个亿,这也是泛文化区的力量吧!反映在金钱上伤害更加更直接更加残暴!语言、文字从来都是强有力的武器,英语早期为了禁锢人的思想,精简词汇,以至于到现在都没有官方的词典解释英语,人们可以随意的创造名词。与我国的语言文字表述方式相差太多,例如:我国的“人民”一词,在英语中只能用“people表示,使用英语的人是很难理解“人民”这一词在我国的内涵的,人民指的是“创造历史、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所有社会基本成员的总称”,而不是泛指所有人故此用英语演讲很难表达慷慨激昂的情绪,语言应该作为反映地方文化的精髓吧!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1-8-24 21:23
文化地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一“没文化”的地理(这个很好验证:幸存者偏差,眼见未必真实)。许多人可能觉得人文地理不就是文化地理么,呵呵。至少在中国地理学会是两个独立的存在。
回复 长江口口 2021-8-25 09:19
写作就是让自己的文字表达更加严谨,可以修改完善一些文字表述的细节。与周尚意教授的谈话倒是值得记录一下?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5:10 , Processed in 0.0957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