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1|回复: 2

[新课程区] 教育改革:躲不得更急不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2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25 21:28 编辑

教育改革:躲不得更急不得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6/15/content_437486.htm

    焦海洋 绘

    编者按

    5月18日,本报深度版刊发了《一位校长的困惑——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教育改革成败不可简单判定》两篇文章,连日来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读者普遍认为,教育改革可不可以允许失败,这不仅仅是一位校长的困惑,也是全国中小学校长的困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揭示了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我们再刊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访谈嘉宾:

    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长江学者,教授

    代蕊华: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夏青峰:    北京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本报记者 苏令

    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所以不允许失败;没有改革就没有进步,但任何改革都有失败的风险。对于许多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既是一个悖论,又是一个现实的困境。

    在不改革不行、改革失败了又无法承受的两难中,我们该何去何从?在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性面对改革的成败?怎样才能增大教育改革成功的概率?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记者对教育专家和校长进行了专访。

    “教育改革的失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育的失败”,更不能等同于“孩子的失败”

    记者:有人认为:“教育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但是,任何改革包括教育改革都有失败的风险,您怎么看?

    石中英:如果是从强调教育改革的伦理要求来说,这个观点是对的。这是因为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会改变教育的某些方面,并进而以一定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育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同,它不仅需要目标导向(改革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还需要伦理约束,即不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可预见的消极影响。

    但是,教育改革毕竟是目标导向的旨在变革教育实践的行为,它毫无疑问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有些条件可能还一时不具备或不理想。在这种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某一项教育改革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把这种情况称作“教育改革的失败”,那么教育改革失败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中外皆然。不过,“教育改革的失败”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育的失败”,更不能等同于“孩子的失败”。准确地说,“教育改革的失败”应该被理解为“某项旨在变革教育的行动没有达成它预期的目标”,而相关的教育实践依然在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向进行着。

    代蕊华:教育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改革,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发展,所以教育的改革一定要慎重,但这决不是教育不能改革的理由。事实上,历史上众多的教育改革,失败的案例要多于成功的案例。“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是我们的美好期待。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我们要形成“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有利氛围,大力支持符合教育规律的积极尝试与大胆探索。同时,要建立防范风险的有效机制,避免“瞎折腾”。

    夏青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反映的是人文关切;而“任何改革包括教育改革都有失败的风险”,体现的是科学态度。我认为,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看,而应视它们为矛盾的统一体。它提醒我们,面对活生生的人,面对没有机会再来一次的人生,面对可能会产生的教育改革失败,教育者在实施改革时,必须要持审慎态度,必须要切实遵循规律和以人为本,不能为改革而改革。

    各方面要求改革“速成”的期待,破坏了教育的宁静

    记者:许多人希望见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改革,但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效果可能要在多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您对这种期待教育改革“速成论”怎么看?

    石中英:“速成论”者的愿望可以理解,谁都希望教育改革能够一蹴而就,尽早达成目标。但是,“改革速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一些小小的教育改革也是如此。这不仅与教育工作的长效性有关,也与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有关。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说“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是“系统工程”。那种期望教育改革可以速成的观点尽管主观上可以理解,但是在客观上则增添了教育改革者的思想压力,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代蕊华:教育的确是慢的事业,但是各方面要求改革“速成”的期待,破坏了教育的这种宁静。毕竟,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社会的事。一些人关注短期的甚至功利化的改革目标,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解决教育改革“速成”的问题,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虽然学校是改革的重要主体,但仅仅靠学校,一时很难改变这种局面。

    夏青峰:教育改革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改革如果不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不回应现实的关切,就可能会面临中途夭折的危险。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尽量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抓手。脑中想着未来,但改变的应是当下,尤其是解决自己学校中非常突出的教育问题,不赶时髦不跟风,不脱离学校的实际;二是尽量大规划小步走。系统规划学校的教育改革,但一定要细分改革任务与实施步骤。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提升师生、家长与社会对改革的信心;三是尽量静悄悄地做。做教育改革,不是做给谁看的,尽量多一些安静探索的时间;四是学校搞教育改革最重要目的,不是去探索或者验证一个什么规律,而是真正地促进师生实实在在的发展。

    没有家长支持的教育改革很难成功

    记者:在一些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些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小白鼠”,对教育改革持对立态度。教育改革怎样才能获得家长的支持?

    代蕊华:学校所推行的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都不可能取得圆满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凡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改革,学校和家长的意见应该是统一的,谁都不希望学生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的改革举措上,学校和家长的意见往往又是矛盾的。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与家长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涵理解不一定一致,对如何实现健康成长方式的看法不一定一致,对于学生发展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认识也不一定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与家长在关注点上存在着差异。

    夏青峰:家长对教育改革的担忧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体会是,不要总是对家长大张旗鼓地喊改革,学校一喊改革,家长心中就会“打鼓”。我们要从解决小问题入手,从容易改变的地方着手,慢慢地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教育改革给孩子所带来的变化,家长自然而然地就会支持。我们要相信,家长与学校的根本方向是一致的,家长对教育改革的渴望是不低于教师的,但家长又是很现实的,我们需要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改革中的“实际获得”。

    石中英:一些教育改革之所以遭到家长的反对甚至抵制,原因还在于改革本身没有做好充分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没有促进家长的参与。从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经验看,教育改革应该促进家长参与,引领家长成为教育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建立更为积极的支持教育改革的家长和社区网络方面,我国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忽视教师的教育改革就是“折腾”

    记者: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一些教师成了教育改革的坚定反对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石中英: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改革的主体。他们身居教育实践一线,对于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最熟悉,对改革的内容与方向也最清楚。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总体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改革任务、动力都来自上级部门,教师在改革实践中往往被当作客体甚至是改革的对象。用一些老师们的话说:“一改革就折腾我们!”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错位,是导致他们反感甚至反对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改革中受到的支持不够。一项改革往往需要其他的条件,如参与改革的老师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条件支持,但是有的学校并不愿意给予老师更多的时间和条件支持,这就造成谁参与改革,谁就得付出更多,如付出休息时间、正常的生活时间,甚至要自己先垫付一些必需的费用等等。而且,参与不参与教育改革,在绩效分配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些原因,也是降低教师参与某项改革愿望的现实因素。

    代蕊华:缺乏教师的广泛理解与真正支持,几乎成了每一次教育改革失败的共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排除个别教师存在着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职业倦怠的状况,但更多的原因应是教师个体之外的因素,这至少应包括:第一,改革方案的设计没有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第二,改革方案用行政强制命令的方式实施,没有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性质;第三,改革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当某项改革既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损害教师的个体或群体利益时,教师的不理解、不支持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回避升学率谈教育改革是不现实的

    记者: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家长把升学率有没有提高,作为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这种单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的评价方式是否恰当?

    代蕊华:用升学率作为标准评价教育改革的成败,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实,用纸笔测试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体现教育的成效,哪怕这个测试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比如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动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上海两次参与都取得了全球遥遥领先的成绩,虽然可喜可贺,但我们所知道的PISA的结果,并不代表PISA的全部、教育的全部和学生的全部。虽然PISA测试经过科学的抽样,结果也反映了区域教育的整体状况,但整体的均衡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获得了各得其所的发展,好的结果也不意味着好的过程。

    石中英:将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肯定是非常片面的。但教育改革与升学率是否就一定相互排斥?应当说,这种负向的线性关系是不存在的。随着中考高考招生录取方式的变革,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包括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那种单纯、直接抓升学率的做法肯定会落伍,不改革倒是真会影响到孩子的升学竞争力,并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夏青峰:在当下的教育生态中,回避升学率谈教育改革是不现实的。由于教育改革而降低了升学率,家长肯定不干。教育改革是保障升学率甚至是提高升学率的,不能以降低升学率为代价。升学率降低了,学校教育改革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升学率,是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来获得,还是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获得?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关注升学率,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与机制的建立,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记者:评价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升学率,但也不能唯升学率。那么,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科学标准应该是什么?

    石中英:谈到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恐怕不好一概而论,因为改革的层次和类型非常多样。评价教育改革成败,关键要看教育改革设计中的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在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方面,还要看投入了多少条件或成本。一般情况下,投入的条件或成本越低越好。从根本上评价一项教育改革的成败,要看是否为孩子们的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孩子们的成长是否会因此受益。

    代蕊华:评价一项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我认为至少要关注三个方面的标准:第一,它是好的改革,能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第二,它是真的改革,不是追求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不是引用一些抽象概念或者西方理论的花架子,更不是打着改革的旗号而进行的自私自利的行动,而是基于学校中真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推进;第三,它是有效的改革,改革一定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是胡乱作为的“瞎折腾”,也不是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借口,只顾“摸石头”而忘记“过河”。

    教育改革的风险是可控的

    记者:改革总是有风险的,我们怎样才能把教育改革失败的风险降到最低?

    代蕊华:改革总是有风险的,教育改革也存在着风险,但我们要尽力把改革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首先,要提高改革的风险意识。要明确决策者的责任与担当,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并做好不同情景下的应对预案。

    其次,要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性。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活动,改革者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知识与能力,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再其次,要建立健全覆盖全程的纠错机制。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方案本身、方案执行人或者改革背景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往往会导致改革的失败,因而,要时时关注改革的进程,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纠正。

    石中英:教育是民生工程,教育改革的相关利益主体非常多,因此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当做到科学、民主和透明。

    所谓科学,就是改革目标、任务的设定,举措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改革效果的评价都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能拍脑袋决策或盲目地照搬照抄别处的经验

    所谓民主,就是改革要注重倾听不同层面尤其是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着改革的关键举措开展广泛的民主协商,哪怕对于一些反对的意见也要仔细倾听和认真研究,不要为了改革的速度而牺牲改革本身的民主性。

    所谓透明,是指改革的决策、执行、评价等环节都要透明,理念要公开,利益要公开,资料要公开,结果要公开,使教育改革在阳光下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非教育的因素对于改革本身的干扰和影响,从而降低改革的风险。

    另外,还要实行教育改革的问责机制,这样可以敦促改革的决策者、执行者和参与者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改革行为本身,最大限度地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责任主体不明以及对改革结果敷衍塞责的问题

    经验谈

    坚持以问题导向搞改革

    ■徐友礼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如何有效推进教育改革,尽可能地避免“失败”,改革的切入点、实施策略极为重要。始终以问题作为改革导向,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是避免改革出现偏差甚至失败的重要法则。

    潍坊市2001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了理念问题、教师能力不适应问题、考试评价问题、资源不足问题等,如何确保改革落到实处,时任局长李希贵提出要“关注问题背后的问题”,启动了校长职级制、高中考试录取和督导等改革。这些改革大多是制度的重建,但要确保改得到位,改得成功,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

    在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校长行政级别取消了,如何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来选校长?为此,我们建立起了校长后备人才制度和校长遴选制度。解决了选校长的问题,又遇到如何激励校长问题,我们又建立起了校长职级评定制度和职级薪酬工资制度,这其中校长职级评定怎么评,也是个新问题。我们又建立起个人申请、组织推荐、专家评鉴、同行评价、述职评议、公开公示等一系列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交流渠道不畅的问题又呈现出来,我们又建立起校长调任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制度规定。到目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促进和保障专家办学的制度体系。

    学校层面的改革也应该如此。什么是好学校大家也有共识,任务很明确: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的路径也很清晰:丰富课程选择,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是改什么、如何改。最可行、可靠的改革,还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问题导向,步步为营,逐步深化。这样的改革不但不会出现所谓的“失败”,而且会渐入佳境,逐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潍坊这几年涌现出的昌乐二中、广文中学、海尔希望小学等一大批教改先进典型,都是坚持了问题导向。这也是我们潍坊这些年改革的重要经验。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教育改革应回归教育本质

    ■张金豹(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校长)

    教育改革非常复杂,关系孩子一生,失败不起,失败不得。但任何改革都会有一个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有一个认识与再认识的过程,过程中的反复不能定性为失败,因为它不是最终的结果,也许正是成功的开始。

    我校在探索合作性教学模式过程中,历时四年,无数次的模仿、失败,反思、再试验、再失败,再反思、再实践,最终收获成功,可谓艰辛曲折,甚至压力巨大,但我们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影响,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是一种自信与能力,这就是改革成功的价值了。

    教育改革是一次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改革,任何追求形式上的改革注定会失败,任何追求速成、立竿见影的改革也注定会失败。只有改革动机与目的正确了,只有在改革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的改革才会成功。

    我校在历时五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没有否定。但我们更明白,改革要改掉的是传统课堂中满堂灌、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我校在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有模式不唯模式,并提出了“三个不同”:不同时间采取不同方法,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我们灵活和实事求是地处理改革中的问题,成功地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优势的结合,确保了改革的成功。

    教育评价应该是绿色的,绿色的评价应该是回归教育的本质,体现对人的培养上来。而唯分数的功利性教育评价不仅让教育失去了本源,危害了教育,对教育改革而言更是危害甚大。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看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价值:课堂上知识生成是通过学生们自主探究、展示与表达出来的,与教师灌输的和被动地接受知识截然不同,这就是改革的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自信、那种激情,这也是改革的价值;他们享受了学习的快乐,提高了能力,这更是改革的价值。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校长)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2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25 21:54 编辑

一位校长的困惑——
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5/18/content_435703.htm

    焦海洋 绘

    编者按

    教育改革可不可以允许失败,一直是争辩不休的话题。我们今天刊发的这篇报道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一位小学校长的来稿,他以亲身经历和思考,试图揭示这一令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话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之难。难就难在改革的可能受益者往往扮演着双面人角色,一面喊着改革,一面惧怕改革失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刊发在此,也期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厉佳旭(作者系浙江宁波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该文同步刊于2015年第9期《人民教育》)

    “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

    “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

    前不久,到一所学校去考察。这所学校及其校长以务实的课改理论和经验,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听了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和两节示范课后,我提出到教学楼看看老师们的常态课。孰料校长面露难色,说:“我们要听课,是必须提前一天和老师打招呼的。”我提出疑问:“您所倡导的课改理念和我所听到的两节展示课,我特别认同,我想了解一下,全校老师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努力进行这样的改革。”

    这位校长坦言,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多年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曾尝试在全校各学科层面推开,推行不久,家长就给当地政府领导写信,反对把学生当“试验品”。政府领导担心教育“失败不起”,劝他“稳妥”为好。领导还善意提醒他:“你不搞课改还好,一搞万一搞出了群体事件,得不偿失。”他迫于无奈,只好不了了之。现在,仅有一部分教师跟着他搞课改。

    “那段时间,我很苦恼,为什么我们那么多沉闷、乏味、低效甚至看起来不负责任的课堂,家长和一些教育者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们想推进教育改革却备受质疑和阻拦?善意的教育改革能失败到哪里去?不就是担心成绩暂时有点滑坡或者提高不明显吗?”这位校长无奈地说。

    他只说对了一半——即使是在两年或者三年后,最终能够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心等待和理性支持呢?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否则,就是“失败”。

    我校曾推行小班化课堂改革实践,要求教师尝试把课堂学习权还给学生,少教多学,少讲多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结果引来一片质疑和阻拦。有的来自内部,也有的来自家长。有一些家长在论坛发帖,并联名到学校来阻拦。我们坦率面对,主动邀请意见强烈的家长前来沟通。有家长质问说: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有更多的家长则质疑:“既然课改那么好,为什么其他学校不搞改革,为什么许多名校不搞改革?”

    实际上,我们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转变思想、理念和作风,接受新的变化和革新,比起家长来,还要艰难和被动得多。据说,不少学校课改项目遭到家长和社会反对,推行不下去,主要是一部分思想还没有想通的教师从中发挥了负面作用。还有的则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顾虑重重,畏缩不前,导致校长和老师们不敢“轻举妄动”。不少地区的课改或虎头蛇尾,或中途夭折,或徒有形式,就与此有关。

    我所知道的一个县,课改实践一度蓬勃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即便是极为薄弱的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也乐于学习,勇于展示,赢得了省内各地同行的高度敬重。但是,据说因为课改后连续两年该县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在本地区的排名中“不够理想”,有关部门和领导私下里就给课改紧急刹车,导致一些抱有教育理想与激情的课改先锋校长纷纷出走——被临近地区挖走。

    “不允许失败”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绊马索

    有些人,怀着满腔激情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但在遭遇种种质疑和阻拦之后,纷纷偃旗息鼓,知难而退。

    “教育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人。”

    尽管不知道这个观点从何而来、由谁而起。但流行了多年后,仿佛已经成了“常识”和“常理”,我们丝毫不曾怀疑,也不敢轻易质疑。

    如果,这个“失败”,指的是教育的全局性的失败(比如,纳粹主义教育),或者是给学生——哪怕是个别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根本性的伤害,那么这个观点理当得到无条件尊重。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第一立场。涉及到“人”的问题,如何强调其重要性和严肃性都不为过。任何在教育上的轻率态度和浮躁的作风,都应当得到制止。

    从当前的教育语境分析,我国的教育改革并不存在上述性质严重的“失败”。人们所谓的“失败”,通常指某些方面的成效或成绩(特别是学习成绩,尤其是升学率)不如预期的那样理想或显著。

    显然,太多的人只是偷换了“失败”的概念,借着“教育不允许失败”的名义,来反对和阻止任何希图改善教育的变革和努力。

    有些人,一方面对教育现状深感不满,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改革与尝试心怀警惕。有些人,怀着满腔激情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但在遭遇种种质疑和阻拦之后,纷纷偃旗息鼓,知难而退。

    由于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大胆的质疑,“教育不允许失败”这个看似无可辩驳的观点,吓阻了多少激流勇进的身影。它业已成为一道绊马索,横亘在我们面前。

    实际上,教育失败从来不曾消失过,它一直伴随着教育的成功,也追随着教育的前进步伐,当然还伴随着教育者的成长。尊重这个科学“常识”与“常理”非常重要。

    可是,每年,从县市级到省级、国家级,有大量的教育科研项目立项,又有大量的项目结题。看看那些结题报告,每一个都“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有数据,有案例,“人证物证”一大堆,看起来无可辩驳,却鲜有提及研究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存在的缺憾、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有位教科所所长在应邀作课题成果鉴定后坦言:如果中国的教育科研都如此成功,没有失败,甚至几乎没有缺憾,那么,中国的教育问题哪会那么多?这是不是教育上的一种浮夸风?

    如果有人仅仅拿“教育不允许失败”来劝诫任何从事或者管理教育者,要敬畏教育这个职业,要慎重行事,要认真面对任何涉及教育的问题,力戒草率马虎、急功近利,无可厚非。但以我愚见,当今中国,向教育的陈规陋习、落后观念和陈腐经验以及积弊顽疾发起挑战的人,敢于尝试、勇于改革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在教育这个领域做些改革,需要拿出极大勇气,忍受很多委屈,做出很多牺牲。如同当下的社会经济改革,没有一点“壮士断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不允许教育失败”是一种美好幻想

    或许,不允许教育失败,和不承认教育失败一样,都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幻想和怯弱的教育自欺。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而作为科学,我们发现和利用其规律的过程从来都是难以一帆风顺的。教育还是社会上的一种职业和专业,任何职业和专业在其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无数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失败”的尝试——这些失败,通常并不是全面的失败,而是局部的不理想、暂时的困难和多走了几步弯路。

    但是,“不允许”教育失败,并不意味着教育没有失败。

    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毫不客气地指责教育者这种对“失败”近乎“洁癖”的习惯:“学校一直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不可救药的市中心的学校还是久负盛名的大学的研究生院,大家有一个共识:学生有了成绩,功劳是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没有成绩,问题一定出在学生身上。虽然措辞不同,有人说他们‘太笨’,有人说他们‘文化劣势’或‘学习低能’,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学校和老师只会对好的结果负责。”他表面上在探讨孩子为什么失败,其实在探讨学校和老师教育为何失败,认为失败在于不敢面对和承认教育自身的失败。

    同样是美国的威廉·格拉瑟博士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中,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运用“现实治疗”理论痛陈当代教育之弊病,他认为正是学校的失败制造了太多的失败的学生,而教育的过失则是学校失败的主因。

    令人惊讶的是,在许多人看来异常“成功”的美国,却有那么多探讨教育失败的书籍。而且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痛感教育的“失败”,还特意推动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而奥巴马同样认为美国的教学质量正逐步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认为中印的学生比美国的学生更加勤奋和努力,所以支持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清除不合格教师,增加万名理工科教师,并称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而在我国,许多人动辄拿美国教育为例来表达对当下中国教育的不满,而在面对教育部门、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所做的教育改革和尝试的时候,却又动辄以“教育不允许失败”来横加指责或制止,实在令人费解。

    或许,不允许教育失败,和不承认教育失败一样,都是一种美好的教育幻想和怯弱的教育自欺。

    不能因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便裹足不前,以为裹足不前反倒好像就没有了失败,那委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大失败”了。

    任何一种事业,在发展和变革中难免要走一些弯路,出现一些“失败”。允许失败不会引发更多的失败,不允许失败也不意味着会减少失败。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国家之所以倡导教育改革,正是基于对教育现实中种种弊端的清醒认识和对教育乃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忧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这个以“变革”为主旋律的信息时代,我们不改革,将没有出路。

    改革,必将有暂时的失败或失误。教育可以允许失败,只是不能允许严重失败;教育可以失败,只是不允许故意和随意失败;教育必然会有失败,只是不能轻视和无视失败;教育难免会有失败,只是我们不能让任何失败白白浪费。

    当然,什么是教育的成功和失败,也还值得商榷。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其成败评价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包含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行、学科知识、生活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许多人看来,判断成败的因素只有一个: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在这种功利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改革无疑将会寸步难行。

    人类的教育历史证明,任何一种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的诞生,都是对现实的教育失败或缺陷的一种超越与完善。从来没有无失败的教育和教育者,也从来没有无失败的教育改革。

    教育不改革,将无法走出低效的泥潭。但是,要改革,则必须先给教育松松绑,特别是要在思想和理念上,敢于突破原有的缺乏科学依据的禁区和藩篱,要特别注意那些以教育的名义设置的种种藩篱。如果教育的忌讳太多,教育改革就会举步维艰。没有教育思想的大胆解放,何来教育改革的百花齐放?

    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失败便裹足不前,以为裹足不前好像就没有了失败,那委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而且是“大失败”了。

    2013年4月,上海市政府在提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草案)》中明确:“对依照本决定规定程序决策、实施改革创新,而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且未谋取私利的,在政府绩效考核中对有关部门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不予追究行政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抱着善良的愿望,积极实施改革创新的人们,可以允许失败。对此,新华社记者仇逸在《京华时报》撰文指出:“给一次失败的机会,给一次纠错的尝试,相信改革之路会越走越宽。”

    可以相信,只有当我们学会对教育改革多一些包容,教育成功才会越来越多,而且教育成功之路,会越来越广阔和多样。

    (作者系浙江宁波镇海区立人中学校长。该文同步刊于2015年第9期《人民教育》)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2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5-6-25 22:03 编辑

教育改革成败不可简单判定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5/18/content_435702.htm
    ■褚宏启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目前,教育改革进入关键期、深水区,改革的难度加大,风险也加大。如何认识改革的成败、是否允许改革的失败、要不要持续推进改革,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如何评价教育改革成败

    评价教育改革成败,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关注几点:

    一是看改革是否达成了原定目标。教育改革会出现偏差,有时会完全偏离原定改革目标,有时会部分偏离;有时会出现“改革表面化”现象,相关政策和举措只是被“象征性执行”,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实现改革目标;有时还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形成“替代式执行”,导致改革落空。这些表现,都可以视为改革的失败或者部分失败。

    二是看改革是否取得了其他未预料到的结果。需要特别关注改革的附带效果即非预期的、预料之外的改革效果。某些教育改革出现附带效果是难免的,而在人们的印象中,附带效果似乎带有贬义,但实际上它并非总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附带效果不管是否有利,都是综合评价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某项教学改革并没有达到原定的“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改革目标,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我们也可以认为此项改革不是失败的。

    现实中,有些改革的确实现了原定的改革目标,按道理讲可以认为是成功的,但是此项改革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带来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改革的收益与带来的问题相比微乎其微甚至是负值,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此项改革就是成功的。在实际教育改革中,此种情况并不少见。

    三是利益相关者是否对于改革的效果满意。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利益相关者的范围极广,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目标群体、直接受益者、直接管理(实施)者、资源提供者、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学生、家长对于教育改革是否满意,成为衡量某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尺度。而利益相关者甚至是同一类利益相关者,如家长,对于教育的看法未必一致,即便相对一致,也未必正确。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是根据上述三点判断教育改革的成败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可能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如一些区域和学校为单纯追求升学率而进行的改革),这种改革越成功,教育就越失败,这类改革一开始就是失败的;有些家长判断教育改革成败的标准是错误的,家长对于改革越满意,改革可能就越失败。

    因此,必须用更上位、更基本的标准,来统帅种类繁多、多如牛毛的教育改革活动。这个标准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任何教育改革,如果其目标或者其过程或者其结果,与此标准有违,我们就很难说此项改革是成功的。

    是否应该宽容“教育改革失败”

    不能简单地以“是”与“否”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教育改革的失败,是不能允许的,也是不能宽容的,而是要实行问责制,予以严厉追究责任的。在有些区域性的教育改革以及学校改革中,有些改革是个别领导随意任性、主观决策、好大喜功、追求错误政绩观的产物,改革过处伤痕累累,问题丛生,后患多多。所以,允许失败不一定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些决策者、管理者任性用权的最佳借口。

    同时,我们又应该对一些改革持积极的宽容态度,特别是要鼓励教师在课堂层面的微观探索。

    教育有其特殊性,判断其改革成败应该非常慎重。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有些维度如品德、审美素养等很难评价衡量;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教育具有长效性,很难在短期内衡量教育成败。

    因此,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翔实的数据,而不是肤浅的感知,来判定教育改革的成败。另外,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教育的长效性决定我们不能以急功近利的心态论教育成败,要给教育改革留出充分的时间去持续推进、去收获最后的硕果。

    任何改革都有风险,改革本身就有不确定性。谁也不想失败,关键是,一旦失败或者局部失败,不要急于放弃改革,而是要以科学精神用科学方法找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进而予以改进。失败是成功之母,成败往往连为一体,而且短期内很难断言成败。因此,宽容很有必要,宽容的本质是等待,是不要心急和焦虑。

    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容易失败

    以下四种教育改革容易失败:

    一是改革方案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存在问题。往往有的教育改革目标过于理想化,有的目标不够清晰,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只是一种广义的教育要求,难以有系统化的教育成果检测指标,在实施中学校以及教师对改革要求的理解各不相同,这种改革效果自然不会好。

    二是改革对执行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一些改革对执行者的创新性和能动性的要求过高,如一些学校对于本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教师难以胜任,导致改革停滞。

    三是改革的实施资源和环境条件不佳。教育改革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源,特别是充足的经费、良好的教育设施设备、过硬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推进改革的学校文化,然而现实中这些因素往往并不理想,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障碍或困难因素。而且,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涉及到整个社会的问题,对此的忽视极易造成教育改革的效果不理想。

    另外,密集推进教育改革也容易导致改革失败或者低效,因为密集的改革使得改革的资源条件严重稀释和短缺,使得某项改革难以持续,从而难以积淀成“成功”的成果。

    要使教育改革走向成功,要提高教育改革的成功率,除加强执行者能力建设、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以外,最为重要的是提高教育改革的理性化、科学化程度,理性地推进改革。

    在改革开始前,不要随意决策,要花大力气、用长时间做好教育改革方案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切勿使教育改革仓促上马。需要大力提高教育改革方案的科学性。

    同时,也需要提高教育改革决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民主化可以充分了解民意民情,可以充分利用民智,法治化可以遏制教育决策中的一言堂、个人专断等“人治”现象,这些都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化。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是产生合理的教育改革方案的前提,是有效有序推进教育改革的利器,当前亟待加强。只有如此,才能减少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折腾,才能真正减少教育改革的失败,才能获得更多的更大的教育改革成功。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6:46 , Processed in 0.0971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