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2|回复: 3

[读书推荐] 教书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0 14: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4-20 14:54 编辑

http://wenku.baidu.com/view/b9639c6f27d3240c8447ef24.html
余文森:试论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匠 能师 人师


漫话教书匠
http://www.docin.com/p-472289599.html
陈桂生
学术论文

《师道实话》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桂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1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5-29 18:45 编辑

http://opencla.cctv.com/2015/07/20/VIDE1437384805678945.s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15: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12-13 15:59 编辑

我反对——教师是教育进步最大的阻碍力量

                                             2015-07-01  韩甫  新校长传媒

之所以说是“十分遗憾”地读到这篇文章,原因在于,从“新校长传媒”的公众号开办之初到现在,其推出的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都颇有建树,语气中肯并观点新颖,但可惜的是,魏忠先生这一篇将如此重大罪责归咎于教师的文章,其语气却处处显出调侃与讥讽,其立论的逻辑也往往出现偏差,在文章中,我甚至感到魏忠先生难以为继的阻涩。

同时,炫耀自身,也成为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我个人而言,本不愿就此文多说,本来就是如此,一篇公众号文章,读过也就读过了,本不算一回事,若去计较,倒是显得自己缺乏一点胸襟(当然,本人从来也不曾有什么大的胸襟,所以,在本文中,本人也语含讥讽与调侃,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若是其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倒也罢了,却偏偏是个人很看好的,认为是当今中国谈论教育的为数不多的“新教育传媒”的公众号,于是个人又觉得,还是有必要驳一驳的。

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这本是众人都清楚的一个事实;教育既然出了问题,教师也就必然有着问题,这本也是题中之意。教育出的问题,可不可以谈?可以谈。那么教师出的问题,可不可以谈?也可以谈。我个人也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一些谈论教师以及教育问题的文章,但是,我们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谈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帮助我们的教育和教师认识到问题,改变现状,而不是如魏忠先生在其大作的末尾所呼吁的那样“所以,拜托老师,别再毁我们的孩子,您只要做一个快乐的负责任的老师就够了”云云。似乎,在魏忠先生,一位名列博士且担任过IT企业高管的人看来,老师教书一生就是在毁他的孩子,这倒颇有些像市井闲人玩笑时所谓的教师总是“毁人不倦”一样了。

魏博士在文章中从九大方面论述了当下教师存在的毛病(他认为这九大毛病就是教师阻碍教育进步的罪证),其最终的结论竟然是这个,颇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就比如,一个老中医,摇头晃脑给病人说了一大段脉象,说了半天寸又如何,关又如何,尺又如何,待到病人听得头晕目眩之时,该老中医手捻着胡须,慢条斯理地说:“你已无救,回去等死去吧。”我想,魏博士既然能写出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应该是对教育以及教师的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但是,读完之后,我发现,并无。不仅无,其中的某些逻辑甚至都成问题。以下,便主要针对魏博士的具体文章谈一谈。



魏博士说“从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教师职业的人都具有部分‘反创新情愫’”,在文章中,魏博士首先讲了自己之所以当教师,是因为“父亲遗命”(此点很重要,这说明魏博士并非自愿选择教师职业),然后,当然地就将自己和“标准教师”(魏博士给大多数教师取的新名字,而与“标准教师”相对应的概念,魏博士称之为“精英人士”)划下了一道分界线,这道分界线当然就表明了魏博士没有把自己划入“标准教师”的行列,这当然是为后面的方便论述张目,当然,也看出了魏博士的一点点优越感。

魏博士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自己当了“奉命教师”,因为“做了一辈子专家的他(指魏博士的父亲)知道,面对社会的创新压力,教师是最好的避风港”。另外一个例子是许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的人寻找魏博士帮忙找个教师的工作,特别又举了一对东南大学的博士情侣是如何找魏博士帮忙找个教师的岗位的事例。于是,魏博士开始“反躬自省”,说“自己到大学是希望创新,希望将自己多年的高管经验带到学校,还是‘反创新’的寻求稳定的因素起关键作用?”再然后,魏博士说到了“那些真正进了学校当老师的人,无论各方面如何优秀,总体来说,寻求稳定和自在,不愿面对世界越来越快的节奏和竞争,是基本共同的元素”,魏博士这样就得出了结论:“我们的创新社会,所需要的人,往往就不是老师喜欢的,和起到关键作用的”,并说“我们的学校、学校的教师,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守治学、过去之学”(原文即是病句,此引用不作任何修改)。

在这一段的论述中,魏博士把所有的社会压力,诸如生存压力均解释为了“创新压力”,似乎只要是想当教师的人,就一定是为了逃避“面对社会的创新压力”,对其父的话的理解是如此,对其他找魏博士帮忙进学校的人,魏博士的理解也是如此。我们知道,教师职业和公务员职业、医护职业等一样,其有一点即是工作的相对稳定,比较不容易失业,这对生存压力的缓解有一定的好处,若说逃避,也仅仅是避免了失业的危险,这与是否创新构不成因果联系。换句话说,生存压力大的人,比如颠沛流离的人可能创新;生存压力小的人,比如生活稳定的人也可能创新。若按照魏博士的理解来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那岂不是人人都是创新型人才了?这不是显而易见的谬论吗?



魏博士说“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教师,比学生、家长和教育官员,在创新驱动视野下,更加倾向是既得利益者”。在这个部分的论述中,魏博士主要讲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说普通教师是极其不正常的,因为他们和“院长和校长”相比没有“行政岗位”,没有“压力、责任以及规范性”,所以受到的牵制就少,于是人也就更加不正常了,并且说“正如社会和家庭,谁能不负责任和不顾其它呢?但教师可以”。另一层内容是谈“一个普通教师刚刚升任处长院长,或者是一个普通教师负责一项非常有‘油水’的项目,一旦有‘贪污’的机会”,他们会“坚决毫不犹豫地抓住”。

在这样的两层内容讲述过后,魏博士说“事实上,不仅贪婪,教师更是既得利益者”,然后魏博士还“做过一个初步的统计”,“单就课时和改作业的量来说,每周工作时间是美国教师的2/5”(我搞不清楚魏博士这个比较的到底是中美中小学教师的课时和改作业的量还是每周的工作时间)以及“中国的公立大学老师,其课业负担不到美国公立大学的1/2,中国的私立大学的负担要大得多”,然后魏博士在毫无逻辑推理的情况下,得出了以下结论:“都说教育改革困难,其实大家都没说到点子上,最难动的奶酪就是教师这个群体。中国教育的惨痛代价就是给教师赋予了非常多的知识传授本身之外的道德压力和行政压力。而作为对冲,他们又享受了不该享受的远比他们的学生毕业以后要小得多的工作压力”。

说实话,这个段落,本人读了好几遍,不知魏博士到底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在魏博士的第一层内容里,魏博士认为只有“行政岗位”才有“压力、责任和规范性”,由于普通教师没有院长和校长一样的行政岗位,所以普通教师就没有“压力、责任和规范性”,就不是正常的人,对“社会和家庭”就“不负责任和不顾其它”。这是什么逻辑?完全逻辑不通嘛。

在第二层内容中,魏博士又说了当普通教师升了职,当了处长和院长什么的,就表现出贪腐的一面。那我要问了,您刚才说普通教师和校长院长比由于没有行政岗位,所以没有压力、责任和规范性,就不正常,那么,一个普通教师有了行政岗位,按照您的说法,应该就具有了压力、责任和规范性了吧?那怎么又贪腐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没有压力、责任和规范性”以及“贪污”的问题,到底是普通教师的问题呢,还是什么问题?我想,跟教师两个字大概关联不大吧?

再者,我不知道魏博士的“他们又享受了不该享受的远比他们的学生毕业以后要小得多的工作压力”这个结论又从何而来?每个行业,由于行业的不同特性,其工作压力我们其实很难去进行量化的比较,换句话说,压力应该是属于心理感知范畴,我们很难说一个写小说的人压力大还是一个政府官员的压力大,因为其属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类的事物无法进行比较,这是个常识问题。

同时,魏博士在这个部分的末尾引用了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的话说“我们的大学,只有3%左右是致用之学,绝大多数教师,是安身立命之学,是过去之学”。我个人当然书读得不多,没有查到张謇这句话的原文出处,但我想,张謇这句话大概还是在抨击清末那种仍旧以儒学修身立命为基础的教育现状吧?而魏博士却用这一句引言就断定了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只是一个找工作的应聘者,根本不是学生需要的‘改变世界的人’”。

很奇怪的结论。



魏博士说“从行业分布来看,似乎找不到比教师更加安逸和不愿面对现实社会的群体了”。在讨论这个论断中,魏博士的逻辑更加可笑了,他说教师是无趣的,因为“很少有像教师这个行业,他们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就只有教师。教师的朋友是教师,这是一个很奇特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加安逸和不愿面对现实。”

我不知道魏博士这个教师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就只有教师这个结论有没有过调查研究。本人即是一个长年在一线的教师,我的朋友和生活圈子里不是教师的简直大有人在嘛,不敢说各行各业都有,但也包含了好几个行业,有做媒体的,有写作的,有做生意的,好多呢。其次,就算教师的朋友是教师,这也是正常的,在同行业中,更加有聊的内容,更加容易相互理解,在娱乐圈,之所以称之为一个圈儿,就是因为这里面的许多人其实都是朋友关系嘛,演员有演员的朋友,有导演的朋友,我相信魏博士在做IT高管的时候,您身边也有许多做IT的,或是做生意开公司的朋友吧?为什么在你们那儿是正常的现象,到了教师这里就不正常了呢,就非得得出一个教师“更加安逸和不愿面对现实”的结论呢?

魏博士进而说了,“教师教的是大千世界,然而却并不愿意面对当今的世界。”其理由竟然是教师“愿意读书”,还说“教师愿意读书,读的书却与企业界和社会绝对不同。事实上,教师更愿意读教师写的书,教师更愿意读过去经典的书。相对于企业界在现实旅行,思想家在灵魂旅行,教师却在‘中世纪’旅行”。这里面的逻辑也很奇怪,教师因学科的不同,而需要阅读不同学科的书籍,韩愈说“术业有专攻”嘛。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在小学教数学,或是一个在中学教历史,或是一个在大学教古汉语的教师一定要读企业界要读的书,我在这里之所以只提企业界,是我压根儿不懂得魏博士提到的与企业界并列的“社会”读的到底是什么书。

并且,在魏博士那里,教师更愿意读过去的经典的书也成了一项罪名,乔布斯已死,算是一个过去的人吧?若乔布斯写了一本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经典的书,那到底是该读还是不该读呢?读了魏博士的文章,看到案头摆放着的好多“过去经典的书”,我都有些不敢读了。但是魏博士刚才不是还举了清末张謇的话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吗?那张謇的书到底要不要读呢?不仅如此,在魏博士文章的开头,不是还举了好些书吗?诸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之类,敢问魏博士,这些书在下作为教师可能一读?

魏博士写这些的目的,其实只是想得出他马上要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各行各业,被创新者打败,失败者都会反思为什么失败,都会心痛得信服口服(估计是心服口服,原文如此,引用不作修改)。而只有教师,用一个借口应对万般责难:我们是教知识,我们是教理论的!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会说‘我的理论没有错’。正是因为不面对创新、躲避现实可以成为教师的避风港,因此至今中国没有一个英语老师会惊厥于新东方模式,也不会有英语老师学习新东方模式,因为英语语法永远不会错的。”

在这个结论中,我们看到魏博士是何其的振振有辞,魏博士先说教师不认错的一个借口,那就是教师教授的知识是理论,于是得出了教师不面对创新并且躲避现实,这意思是不是说教师教授的知识应该创新?那魏博士可否将牛顿三大定律先来一下创新,看能否给学生讲出个四大定律来?而后又以英语老师教授英语语法来和新东方模式进行比较,不得不提醒您一下了,我相信新东方教给学生的语法和学校英语老师教给学生的语法肯定是同一套语法,学校英语教学和新东方教学的区别不在于教授知识的不一样,而在于教授方法的不一样,您现在谈论的是教法问题,而不是知识本身问题。

教师要做的创新工作,不在于知识的创新,而在于教法的创新。知识可不可以创新?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一般教师能够完成的,知识的创新,或者换个名称更为准确,应该教科研,而且是极端高级的科研。但教法的创新,一般教师是可以为之的,并且应该是鼓励教师在教法上进行大胆创新,所谓“教无定法”,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一名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进而才可能谈到下一步,即如何让学生批判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怀疑和批判,才是推动知识创新的第一步。牛顿说,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便是两层意思,一是他掌握了前人创造的知识,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思考。

但魏博士显然没有分清楚知识创新和教法创新。



魏博士说“抱怨和能力撕裂,成为教师不敢面对自我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最大问题”。在这个部分中,魏博士说中国的教师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待遇低,这本是事实,但魏博士马上便说,“抱怨归抱怨,而事实上总体来讲,教师的能力却是不敢恭维的”,并马上说“中小学老师就不说了,就说说大学老师……”这语气分明有一种大学老师尚且如此,中小学老师就更加不用说是能力低下的了。魏博士当即举例说他在美国一个很普通的州立大学访问的时候,老师上课用CAVAS,不用PPT,于是,得出了中国的老师“要是把多媒体教室关上,我还真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老师,尤其是技术老师,还能把课教下去?”并在最后,不无恶意地说“由于不能亲自干,又与社会脱节,其实中国的大学老师在教课的时候是很痛苦的:上课就像上坟、上课就像念经、燃烧了自己烧毁了别人、解剖麻雀却都是死麻雀”。

这个部分的意思其实十分明确,就是中国的教师能力低下,本就应该享受低等的待遇,何必抱怨。但是,我想问,到底是中国的教师能力低呢,还是中国有些教师能力低呢?这是全部和部分的问题,部分不能代表整体,这也是一个常识问题。比如,我在街上看到了一栋只有两层楼的楼房,我就能得出楼房都是只有两层楼这个结论吗?再有,您说大学老师在教课的时候是很痛苦的,但我看到的却不是如此,至少我的大学老师不是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教授我现代文学史的老师,上课的激情和享受,一直是我现在给学生上课想要达到的境界;我大学的美学老师,上课的儒雅范儿,也是深受学生们的羡慕和欢迎的。



魏博士说“从行业语言来看,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可怕的自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与创新隔离,甚至是反创新的”。在这个部分中,魏博士谈到了当前教育的一些问题,比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仍旧沿用的是苏联的教育模式,这个模式在对学生评价以及对教师评价上,都出现了问题,这是人所共知的。但魏博士为了将这个模式所出的问题延伸到教师身上,又说“对于中学教师,参加的培训多如牛毛,似乎和自己的教育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适应上级的检查和一轮又一轮花样翻新但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所谓教研;对于大学老师,似乎研究的课题高深得不得了,总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词汇来包装自己对于实践的无知,一旦获奖,文章发表,再也不会对自己的成果多看半个字”。那么,这到底是教师的问题呢,还是“上级”的问题呢?这是教师个体的问题呢,还是整个学术氛围、评价机制的问题呢?这怎么能够一竿子全打在教师身上呢?

文章还举到了某些全国的展示精品课程的网站,点击量低下,这似乎也成为了教师个体的罪过,魏博士颇有些自得地说“假如每个贡献资源的老师自己能够像我在博客上发表文章那样自恋个十次八次,也不至于这些平台如此冷清呀”。唉,何苦来哉,您的这篇文章我相信您已经自恋了十次八次了,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逻辑错误、现代汉语语法毛病以及错别字呢?



六、魏博士说“从实践情况来看,越是需要创新的行业,越是进步最快的行业,这个行业越是需要‘没有被教育所污染的人’”。在这个部分中,魏博士一如既往地抨击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教育现状,甚至几乎完全否定了三十年来的教育。面对魏博士这个抨击,每个教育人当然应该反躬自省,但是,就此否定三十年来教育取得的成就,是否偏颇?

魏博士继而指出:“教育,其实有很大的保健性质,也就是说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对于真正高端的和创新的东西,未必是教育能够解决的,即使教育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也是适合分析,支持而不是管理。IT 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个行业几乎一些成功的创新者都是退学生。美国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说上一个名校的前五位大学的学生取得成就的,比不上这个大学的高2倍;然而又有一项统计,说从这个学校退学的,成功比例高3倍;更离谱的统计还在后面,说由于偶然情况错误(生病、参军)没有被这个大学录取而没有读大学成功高5倍。”

教育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很常识性的问题。不能因为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就因此而否定教育的作用。魏博士举出了他熟悉的IT经济的发展的例子,说这个行业的一些成功的创新者几乎都是退学生,当然,IT业的事情我不了解,就像我并不了解隔壁邻居今晚吃什么上几次厕所一样,但魏博士之所以举出这个例子大概是想要证明小标题上的“越是需要创新的行业,越是进步最快的行业,这个行业越是需要‘没有被教育所污染的人’”这个观点,通过上下文的联系,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即“退学生”就是魏博士口中笔下所讲的“没有被教育所污染的人”。在这样的一个称谓中,魏博士对教育的作用做了清晰的界定,即教育是在污染人。而那群退学的人,即是没有被教育污染的人。虽然魏博士在本部分开头就说“没有人敢说不重视教育,没有人敢说读书不好”,但这样的称谓,难道不就是在说教育的无用么?不就是明明白白地说读书不好么?魏博士不仅认为教育无用,甚至已经认为了教育有害,因为它“污染人”。

教育,特别是当下的中国的教育,由于人口的众多,而教育的资源有限,甚至可以说是紧张,我们不可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能因为这个现实问题造就的后果,而就全盘否定教育的功效。一个理性的教育观察者或者说一个思考者,更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治本之策,先治治标也是可行的,若有这样的建议,也算是教育之幸,但可惜,魏博士却只管自己笔下的痛快,而忘却了写这样的文章所应有的担当。



魏博士说“在中国对创新最大的伤害在于,经过严格筛选智商潜质最强的200万高校教师,正在变得怨天尤人无所事事还振振有词。”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魏博士讲“这些人(高校教师)的精神状态整体来说并不好,比起国外一线处于教学和研究的博士级高学历群体,中国的多数教师总是在自然基金、社会基金、权威刊物、核心刊物、国外检索中打转,很少有人将教育视为生命,甚至很少有人像IT界那样、像医学界那样兢兢业业,本来应该是创新的主体,然而博士一毕业就投奔文章、获奖和科研经费的漩涡之中,本来是一毕业的博士生才有精力和才有可能和最新的科技保持同步,却必须等到8年左右拿到副教授才有硕士生辅助科研、毕业15年左右才能有博士生辅助科研,到那个年龄,早已训练得与行政官员无异。”

这个问题之前其实已经说过,现在再说其实已经是第二次了,不过,还是一问,这个现状的造成到底是教师之责,还是教师评价机制的问题?魏博士不断纠缠这个问题,妄图把这个责任归咎到教师身上,其实让我想到了一个孟子讲的故事(不好意思,这又是从“过去之书”上看来的):一个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人,罪过到底是刀呢还是拿刀杀人的人呢?

从这句“早已训练得与行政官员无异”可以看出,魏博士对“行政官员”还是颇为反感的,但回想您文章的开头那个部分,您不是还信誓旦旦地说“一旦有了行政岗位,压力和责任以及规范性、受到的牵制就更多了,其实,人也就更加正常了”吗?现在怎么又反感了呢?



魏博士说“面对创新,不再是教育重不重要,而是什么样的教育重不重要”,说实话,这句话我完全不知所云,姑且按照魏博士的原话照录在此。魏博士说“教育当然重要,在识字率很低的社会,普及文化本身就是创新。而当整个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如果有一种教育严格信守原教旨主义的传统信条,甚至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话,这种教育就是反人类的、反创新的,塔利班读经教育就是一例。当知识比较容易得到、信息过载的时候,基础教育少数普及作用不容小视,但更多的围绕创新的教育更加重要,而学校适应这种形态吗?老师适应这种形态吗?”

我的确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教育在“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甚至是“反人类的、反创新的”,甚至和塔利班一样了。但是我知道的是,人的成长是分为各个时期的,其智力发展水平也是不相同的,那么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实行不同阶段的教育,这是受到现代教育学普遍认可的。换句话说,9年义务教育主要针对6到12岁的儿童,中级教育主要针对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而高等教育主要针对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个时期,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不相同,知识深度也各自有异,我想这是在魏博士经常提到的美国也是这样的吧?

当然,魏博士指出,“教育不足所带来的风险,正在被教育过度所代替。当所有的教育都进行完快30岁了,已经远远超过了青年人激素和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哪有什么创造力可言?”那么魏博士认为,在多大年龄进行完所有的教育合适呢?可惜,通读全文,我没有看到魏博士讲这个问题。

魏博士的全文当然是要把阻碍创新的责任归咎到教师的头上,魏博士当然没有忘记这一点,他接下来就说,“这个时候的教师,往往拥有的较高的学位、一大把的年龄、再加上强大的经济压力和惶恐不安的新技术压力,如何面对学生的创新?”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我真是想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教师的年龄大、经济压力大等等压力又成了阻碍学生创新的绊脚石了。那么敢问魏博士,您老认为多大年龄的教师不会阻碍他的学生的创新呢?十岁?十五岁?还是二十岁合适?

魏博士紧接着还说“事实情况是,往往他们已经无法教20岁的年轻人了,20岁年轻人所学的东西很少是老师教会的了”。每一个人所学的东西,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讲授,另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对社会的观察、自己的有系统的或无系统的学习,学校教育并不是要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教给学生,这样教,是教不完的。不能说因为学生有一部分知识不是来源于教师,而就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功用,韩愈在《师说》里说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教师的功用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所谓教学教学,教师教的是学,学一方面是指学识,另一方面是指学习的方法。所以,教育界有句著名的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些都是常识。



魏博士说“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丧失,是教育学生创新问题的根节所在”。

魏博士一来就打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比方:“中国的教师,就像一个从来不工作的妇人,天天盼着先生能给自己买华丽的衣裳,然而已经结婚数年的半老徐娘的胃口,总是不能被巨大人数的财政支出所满足,因此她们抱怨、她们申诉,她们认为自己做了全部的家务、她们自己认为自己带了全部的孩子,还得不到充分的承认,极端不公平。而事实上,他们忘记了,钱是先生挣得。”

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师,魏博士是在哪儿见的。

魏博士继而指出:“教育的钱是创新挣的,在创新为导向的社会中,创新者们的步伐越来越与教育远离,而根节在于,教师这个群体,失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比起社会的各行各业,教师所处的失业的压力、经营的压力、创新的压力、工作不规律的压力最低,而他们所碰到的升职、职称、文章、考评的压力,基本与创新无关。很多老师25岁读的书和45岁没有什么不同,25岁教的东西和45岁也没有什么不同,25岁干事的方法与45岁更没有什么不同,于是慢慢失去了自我教育能力,越来越与整个社会脱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20年不进步的其它职业,如何过的体面的生活?可教师可以,还满怀不满,因此问题就出现了,一个不能自我教育的老师,其学生必然是不喜欢的。”

这里再次谈到了教师的创新问题,并且一竿子又打翻了一船人。其实魏博士的文章写到这里,虽然多次提到创新这个词,但是魏博士一直在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是创新,在魏博士的眼中,似乎跟教师有关的一切都不是创新,并且一再强调教师与社会脱节,其理由也很奇特,那是因为“很多老师25岁读的书和45岁没有什么不同,25岁教的东西和45岁也没有什么不同,25岁干事的方法与45岁更没有什么不同”,面对这个原因,我只能呵呵一下,再次想发问:魏博士,我在25岁的时候遇到了一篇课文叫《背影》,朱自清先生的名作,那我在45岁的时候,打开语文课本一看,哇,有《背影》,您说,我到底是该讲呢,还是不该讲呢?按照您事事要创新的原则——否则我可就是阻碍创新的罪人了——这篇《背影》我是不是应该讲成《正面》呢?

一个常识问题是,其实在之前我已经讲过了,教师的创新是在教法的层面,而不是知识的层面,单从讲授的知识内容来看,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教师是创新了还是没有创新,特别是在讲授自然科学上,当然在讲授诸如文学、历史学等文科科学上,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思想的解放和进步,对一些作家作品进行更具时代性的解读是可以的;对于历史而言,基于对古籍的进一步研究、考古的进一步发掘,以及某些官方档案的进一步解密,对一些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也是可以的。但这一切,严格来讲,并不是广大普通教师的责任和工作,因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并不具备深度科研的能力,这个能力,既是指学术研究能力,还包括调阅各种档案的能力,进入某个研究域的能力等等。

对魏博士的文章就简单分析到此。不难看出,魏博士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显然并没有考虑清楚,以致所举例证与所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不相符合,就是说,通过例证我们无法推导出魏博士的结论。例证与结论的关系,相信写过文章的人都明白,应该具有唯一的指向性,但可惜,魏博士的文章缺乏这种指向性,全文逻辑如本文所一一指出那样,基本是混乱的。

最后要说一句,魏博士既然已经是博士了,当然属于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也就当然属于其称为的那种“受到教育污染的人”,按照魏博士的逻辑,既然是“受到教育污染的人”,当然也就是被教师(教育)阻碍了创新能力的人,那么,说句不客气的话,您当然也就没有了创新的能力,所以,您的这篇文章也就不具备创新性。不好意思,这是用的您自己的逻辑。

算是“请君入瓮”吧。

2015年7月1日凌晨

附录:

                            教师是教育创新最大的阻碍力量

                                       魏忠(未来教育学者)

想写这一篇文章已经很久了,也许会得罪很多人,但是作为普通教师的一分子,为什么不能对身处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一个“标准”角色进行反思呢?既然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已经一百年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已经50年了、卢梭的《忏悔录》已经数百年了,作为一个中国的教师,为什么不能代表千百万丑陋的中国教师,向中国的学生和中国的教育和广大的纳税人道一声对不起呢?特别说明,本文指的教师是指我心目中的“标准教师”,哪些无怨无悔、潜心教育、潜心科研的精英人士,切莫对号入座,绝对不是指的你。
一、 从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具有部分反创新情愫
先把问题拉远一些,第一个论题是: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选择作为教师行业的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共同的不同于其它标准人群的“反创新的情愫”。2004年我获得博士学位,那时候太太办了现在的公司。2006年,我父亲去世,父亲临终之前的遗言,使得我走进了教师这个行业。他看我们两口子非常辛苦,考虑到我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希望我能够到大学当老师。其实我心里明白,老父亲虽然一生大智若愚、胸怀世界,但也绝非以天下为己任,能希望我进入大学当老师,做了一辈子专家的他知道,面对社会的创新压力,教师是最好的避风港。
后来当了老师,由于业务也是各个大学,飞快地与上海各种大学的各种专业建立不错的关系,”作为能人“,总是能接到外地的朋友托在上海找工作。其中,无论是硕士毕业,还是博士毕业的寻求帮助者,最大的愿望是找到教师这个行业。一次,我见到一对东南大学的博士情侣,送了很重的礼希望我帮忙。礼我心领了,我知道这份重礼对于他们这种家里农民又是独生子女,让孩子读到博士的家庭负担还是很重的。我看了他们的情况,条件非常好,两位非常实用技术的博士,已经有非常好的上海五百强企业希望聘用他们做研发。一对小情侣内向、学问并不十分出色。我问为什么非要去一个连硕士点都没有的学校当老师呢?他们告诉我,他们希望稳定,如果实在不行,宝钢也行,他们听说我和宝钢的领导有同学之谊,因为宝钢稳定。
面对这一对希望来到大上海实现自己梦想的年轻人,我突然像照妖镜一样照到了自己。我也不断地问自己,自己到大学是希望创新、希望将自己多年的高管经验带到学校,还是”反创新“的寻求稳定的因素起关键作用。很遗憾,我没有给自己好评价。
当今世界与过去不同,知识已经普及并且数码化,真正对知识有渴望的人未必进学校。工业革命以后,企业高度发达,想做研究,更不必非要进学校。那些真正进了学校当老师的人,无论各方面如何优秀,总体来说,寻求稳定和自在,不愿面对世界越来越快的节奏和竞争,是基本共同的元素。这样,问题就来了,我们的创新社会,所需要的人,往往就不是老师喜欢的,和起到关键作用的。
不信大家去问著名企业家、科学家,谁对他们的人生起到最大的作用,无论在各种媒体上,我已经将近30年很少听见”教师“这个字眼了。著名创业投资家袁岳说,创业和创新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不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喜欢风险的人,而我们的学校、学校的教师最大的问题,是保守治学、过去之学。
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教师比学生、家长和教育官员在创新驱动视野下,更加倾向是既得利益者
由于工作关系(教育企业老总),总是跟不同角色的大学、中学、小学老师打交道。同时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也总是对普通的教师怀有深深的感情。然而时间长了,我发现我这种作为普通教师才拥有的”道德优越感“启示是一个伪命题,相对于普通级教师,教辅人员、校长院长、教育行政官僚们似乎更像正常人,而天天盯着前面不满的那些教师呢,其实更像一个既得利益者,不仅生怕自己的那份少了,还盯着别人锅里的。
教师也是人,院长和校长也是教师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区别在于一旦有了行政岗位,压力和责任以及规范性、受到的牵制就更多了,其实,人也就更加正常了,正如社会和家庭,谁能不负责任和不顾其它呢?教师可以!
作为企业,非常难处理的事情就是面对客户向你伸手的时候,尤其是教育客户。但是,这些年至少在上海,无论各种校长、处长和院长以及非专职教师,事实上商业环境都已经非常好,很少听说销售员有这方面的困惑。但是最怕的是一个普通教师刚刚升任处长、院长,或者一个普通教师负责一项非常有”油水“的项目,这些年的经验,我似乎感觉教师这个群体一方面家乡领导们都贪污,一方面一旦有了”贪污“的机会,自己坚决毫不犹豫地抓住,比例要比非专职教师高数十倍。也就是说,作为标准样本库的中国教师,其行为就像一头饿狼一样难以对付,我甚至不能说:“好的占多数。”
事实上,不仅贪婪,教师更是既得利益者。我做过一个初步的统计,中国的中小学教师,单就课时和改作业的量来说,每周工作时间是美国教师的2/5,而中国的公立大学老师,其课业负担不到美国公立大学的1/2,中国的私立大学的负担要大得多。都说教育改革困难,其实大家都没说到点子上,最难动的奶酪就是教师这个群体。中国教育的惨痛代价就是教师赋予了非常多的知识传授本身之外的道德压力和行政压力,而作为对冲,他们又享受了不该享受的远比他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小得多的工作压力。
中国教育界的教辅人员比例、官员比例过高,权力过大,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比教师更加是既得利益者,相反我在不同学校呼吁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最积极的并不是教师反而是其它人。在一所学校遇到匪夷所思的现象,一个学校组织自愿参加的教育研讨会中,来的80个人全部不是普通教师。我自己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的讲座,在学校层面图书馆600人的会堂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学生、教务管理、外校的远超预期,而几乎同时发的一个通知,仅全校1000名教师能收到通知且都是很顺便的时间,到了临场只有5个人到场。
而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信号是,在2012年前后,我参加了13个不同种类的教师群,但都退掉了,因为到后面几乎都变成探讨如何投机取巧和抱怨待遇的场所;而这些年我见到的教育行政和院长校长们,几乎没有人提起这个议题的。事实上,我知道,在中国目前的制度设计和实际平均情况上,他们之间相比,他们之间的待遇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
清末著名的实业家张謇说:“我们的大学,只有3%左右是致用之学,绝大多数教师,是安身立命之学,是过去之学”。从这个角度上,绝大多数只是找一个工作的应聘者,根本不是学生需要的改变世界的人。
三、从行业分布来看,似乎找不到比教师更加安逸和不愿意面对现实社会的群体了
相对于教师的学生,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只要你当过老师,就有“半个爹”的心理优势。然而,我又观察到一个有趣的事情,也就是在中国,“师恩如父”的压力下,似乎毕业两年以后,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就彻底断裂,甚至成为普通朋友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同事间的关系和其它相交的各种关系。
教师无趣,是很多人不愿意回到老师身边的另外一个原因。无趣的原因是,很少有像教师这个行业,他们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就只有教师。教师的朋友是教师,这是一个很奇特的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他们更加安逸和不愿面对现实。
教师教的是大千世界,却并不愿意面对当今的世界。那么,愿意读书,就成为教师的共同特点。但是教师愿意读书,读的书却与企业界和社会绝对不同。事实上,教师更愿意读教师写的书,教师更愿意读过去经典的书。相对于企业界在现实旅行、思想家在灵魂旅行,教师却在中世纪旅行。
在中国各行各业,被创新者打败,失败者都会反思为什么失败,都会心疼于信服口服。只有教师,有一个接口可以面对万般:我们是教知识、我们是教理论的。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会说,我的理论没有错。正是因为不面对创新、躲避现实可以成为教师的避风港,因此至今中国没有一个英语老师会惊羡新东方模式,也不会有英语老师学习新东方模式,因为英语语法永远不会错的。
四、抱怨和能力撕裂,成为教师不敢面对自我和不敢面对现实的最大问题
读书和思想都是过去式,那么面对现实,教师也许是这个社会群体抱怨最大的群体了。教师的抱怨,往往来自于对院长、校长的待遇的意淫以及对社会待遇的意淫。总体来说,几乎全部人群都会认为自己的待遇“被平均”
了,这是由于中国的媒体和统计学家是语文老师教的原因。但是,教师的抱怨却是被贯出来的,因为这种抱怨,在一般的企业会马上得到负面的反馈,因此会被现实纠正。而教师所拥有的道德优越感,使得这种抱怨成为一种没有底线的抱怨。
抱怨还来自于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那就是,往往教师的学生工资比教师高得多,而师傅不如学生,抱怨就似乎成为正常的了。在社会上,学生工资不如师傅,在短期和一个公司内部出现并不频繁。但是,教师就不同。这种抱怨,中小学最厉害,虽然事实上相对于学习成绩和学历,大学老师要怨得多。那是因为,中小学老师与社会的接触更少,想象成分更多。
抱怨归抱怨,而事实上从总体来讲,教师的能力却是不敢恭维。中小学老师就不说了,就说说大学老师。我在美国一个很普通的州立大学访问的时候,看见老师教学生CAVAS,根本不用PPT,一边编程序,一边上课让学生看,这样的老师很普遍。而在中国的课堂,如今要是把多媒体教室关上,我还真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老师,尤其是技术老师,还能把课教下去?更别说亲自干了。由于不能亲自干,又与社会脱节,其实中国的大学老师在教课的时候是很痛苦的:上课就像上坟、上课就像念经、燃烧了自己烧毁了别人、解剖麻雀却都是死麻雀。
由于以上特点,在大街上你非常容易找到大学老师:头发花白、面容呆滞、声音嘶哑、偶然露出不屑的自信,对了一定是我所指的教师。
五、从行业语言来看,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可怕的自洽系统,这种系统不仅与创新隔离,甚至是反创新的
我非常喜欢和目前70多岁的老教师聊天,他们的一般情况是,在文革前读大学,文革期间下放或者下乡,文革后有机会回到大学,一般情况下发表的文章不怎么样,做过的项目却往往惊天动地,由于个人的经历和行业的经验,不仅了解技术的发展沿承,还了解社会和企业实际的情况,甚至对于人性都有过深刻的体验。而这10年的高校,这些人已然退场,接过接力棒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育体系相互猎杀中的获胜者。这些获胜者主宰了一个另样的教育生态。
1978年,在中国有过一个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奠定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而中国30多年的教育改革,天天在改,似乎越改越保守,其原因不在于中央不想改、教育工作者不愿意改,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改革的列车在错误的方向越开越快。在争论刚刚争论完“按过去方针办”还是“按既定方针办”的1978年,领导人的智慧使得全国人民不再唯上,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中国的教育,到底是以什么是检验好教育的唯一标准呢?大家也许认为唯分数、唯官僚、唯听话,其实彻底错了,在中国教育,即不是围绕高考、也不是围绕官僚,而是有一套完整保留苏式教育的错误方法在主导着教育界,这种主导之严密,甚至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官僚敢于提出质疑、这种体系甚至自成体系,不仅与就业无关、与高考无关,与创新完全背道而驰。
评定工资看年限、评定职称看论文、引进人才看获奖这是基础教育的情况,高等教育中要看刊物的档次、要看获奖的级别、要看国家自然基金还是省部级基金,这一切不仅与创新无关,与科研也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更和学生没有什么关系,知识的创造本来就在边缘地带产生,但是我们的学科门类早已被门阀控制,真正的创新往往根本和本学科毫无关系。近些年的一些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现象,和教育学专业也毫无关系。
以上中国教育的自洽系统导致了中国教师的自洽语言。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谈论学生、从来不谈论教法,也从来分不清楚不同流派的教育学派的沿承和矛盾,他们在一起一定在探讨你我的工资、岗位津贴、谁谁发表了一篇论文、谁谁拿到了国家课题,似乎学生和教学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对于中学老师,参加的培训多如牛毛,似乎和自己的教育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适应上级的检查和一轮又一轮花样翻新但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所谓教研;对于大学老师,似乎研究的课题高深的不得了,总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词汇来包装自己对于实践的无知,一旦获奖、文章发表,再也不会对自己的成果多看半个字。
一个诗人,诗是自己写的,会吟诵千遍爱不释手,但是作为教师的自洽系统,对自己的成果从来漠然处之,我很少有看到有教师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哪怕多两次的。国家这些年教育部门花了很多钱建精品课程库、资源库等等,我有一次去点击了某个花费不菲的平台,让我惊讶的是全国的平台竟然没有我一门课100个学生的点击量大,我在想,这些全国的示范平台,为争取到资金和项目打破头,假如每个贡献资源的老师自己能够像我在博客上发表文章那样自恋过10次八次,也不至于这些平台如此冷清呀。别说给别人看了,自己都不屑于看第二遍,正如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大学老师发表的论文一样,也从来不会看第二次,大家都觉得PAPER
很重要,没有不行,但是都知道很臭,厕所手纸而已。
这种自洽系统不仅无聊,还非常有害。每次学校进了新博士,男博士有才,女博士漂亮,我总是想年轻人来了,这个系统会好的。然而,我低估了这个自洽系统的同化能力。前几年还能说人话的女博士,一旦通过努力拿到了一个基金、写了两篇文章,那说话的腔调立刻不同了,虽然大家都明白一般情况下写论文、拿自然资金是怎么回事。等到再评到副教授、硕导,你再看这个教师,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物种,那腔调无以伦比。直到退休以后,教师回归生活,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才略微回归正常,因此我非常喜欢和进入暮年的教师打交道,拼搏中的教师不是人,他们想变成神。
8年教师生涯,在各个本科答辩、硕士答辩、博士答辩、学生评优现场,我见到了太多的教师的明争暗斗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实例,都是那些拼搏中的教师的行为。一个211大学的老师,就是因为某个学生曾经是对手的学生,而坚决取消了这个学生的直研资格;一个博士生答辩就是因为导师之间的争斗而故意被评不通过;一个面试的研究生被分错了考场到了竞争的面试组,本是最优秀的应试被评面试不及格而遗憾退场。相对于学校教师直接学会的“猎杀”技能,我倒在上海商场上见到的更多的是合作、容忍和事情看长远。当一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不以目标客户诉求为最终考核而变成惨烈的竞争的时候,这是一个猎杀场。
教师和学校这种自成体系的系统,不仅和客观世界缺乏互动,甚至还是反社会的、与社会隔离的。老师的老伴是老师,是教师群体最常见的情况,在这种系统中,不出错、不让对方抓住把柄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因此,如果有哪个老师胆敢创新、哪个学生胆敢违规,就会有一套大家都懂的家法一步一步当作紧箍咒去拴住这个脱缰的野马。在长三角某市某高级中学,某全国知名的信息学教师,每年总是能够带出来非常多的世界大奖的学生,该市教育局长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这个学校曾经有老师联名写信说这个老师好多次没参加升旗仪式。局长本来一句话“祖国在他心中”,巧妙解决这场危机,后来干脆在这个高中建立一个校中校,方才解决问题。原因为何?教师才是创新的阻碍力量,一个创新的教师,得罪的往往是不创新的老师,解决方法要靠行政手段,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常态。正因为创新的阻碍是教师,我们才需要真正的教育家。
六、从实践情况来看,越是需要创新的行业,越是进步最快的行业,这个行业越是需要“没有被教育所污染的人”
没有人敢说不重视教育、没有人敢说读书不好。人类历史的进步,波澜壮阔的是政治如海平面;波澜不惊的是政治如深深的海水;稳如泰山的是文化如同永远不动的海底。在70年前的中国,对于读书、对于教育,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积累的稳如泰山的词汇就像教育、读书这样的词汇,人们从来不会怀疑他们。然而,事实上海底也在发生变化,只是人们觉察慢而已。目前的教师,比起70年前,早已不是10%的识字群体和最优秀知识分子,已经基本成为被高考猎杀场所筛选的失败者,当今的中国教师,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中更不用说小学老师,还有多大比例能够敢自称自己是当初的佼佼者?
非佼佼者所控制的教育,我称为“精英空心化”的教育,并不可拍,人有各种才能、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非得精英似的治理,问题在于这些教师,还以精英的方式在治理学校。一个从来没强势过的人,一旦有了权力还自以为是的话,会体现出比精英更加极端的所谓方法。这些年我看到中国各地的高考状元县、状元校,我调查他们的校长,一个一个自称教育家,采用极端违反人性的方式在摧残学生,还获得了成功,这种纳粹氏的教育,来源于这校长教育成长经历中失败的竞争。同样,一些底子不怎么样,采用非常简单粗暴但有点心得的所谓教育家,一旦有点名气,就无限夸大这种教学方法,就像一对不成功的父母,用了12年的棍棒,终于将孩子送进重点大学一样,这样的人最有教育家情怀,也似乎最有教育心得。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谓的这些教学成果,是不能经过时间考验的,更是不能推广的。
然而,中国这30年的教育,正是被这样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家绑架的教育,正是讨好于高考的教育。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家弟兄四个,3个博士,爸妈从来不敢说教育方法。我见过一个大家公认的教育大家,培养了很多知名的学生,90多岁了,他说他“教了一辈子书,其实觉得老师挺无奈的,好学生教不坏、坏学生教不好,偶尔成功几个学生,完全是顺应人家天性,和我自己也没啥关系”。
教育,其实有很大的保健性质,也就是说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对于真正高端的和创新的东西,未必是教育能够解决的,即使教育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也是时候分析,支持而不是管理。IT
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个行业几乎一些成功的创新者都是退学学生。美国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说上一个名校的前五位大学的学生取得成就的,比不上这个大学的高2倍;然而又有一项统计,说从这个学校退学的,成功比例高3倍;更离谱的统计还在后面,说由于偶然情况错误(生病、参军)没有被这个大学录取而没有读大学成功高5倍。
为什么退学学生成为创业的主流,不仅美国,中国的企业家也有这个很奇特的现象。事实上,在创新这件事情上,无论什么筛选的老师,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方式能够证明创新的比例会高,也就是学校教育和创新的相关性很低。而有些情况,不仅仅是低,甚至是扼杀。在一个“学校扼杀创造力”的演讲中,一个学者指出,学校采用标准化的考核方式,会扼杀具有真正天才的人。我在上海做过20年IT
企业高管,发现5%最优秀的工程师,往往根本不是IT专业的或者根本没读过大学。教育的定式往往会伤害创新,而教育中的老师原本就不懂创新或者自己原先就是被创新竞赛中所淘汰的人。
1980年,我自己的哥哥参加高考,那一年我12岁,天天跟着那批哥哥们混。那一届哥哥们的同学,如今取得巨大成就的非常多,这在当地绝无仅有的一届。我回想起来,当时没有补习班、不知道如何准备高考是很重要的原因,更加重要的是,哥哥们的老师,都不是职业的老师,都是在文革中被打倒的知识分子,在教我哥哥他们之后,也不再当老师,后来有人当了省长。
后来,这个巨大国有工厂的子弟学校,教师专业化正规化管理,于是再也没有比较优秀的成群的优秀学生出现。
教育对于普及知识是有用的,但是对于创新的作用我们并没有搞得很清楚,大师无师,对于真正有创新精神的孩子,我们能够不害他们已属不易,但是过多的教师把自己的能力估得过高。常州市教育局局长发现一个多年的规律:常州一中的老师当年是考不上常州一中的,常州二中能够当老师的,也是当年考不上常州二中的,我们并不是说非得老师一定要比学生智商高,但是如果我们的老师教智力水平普遍超过自己的学生,奢谈创新并且振振有词,是很值得怀疑的。
七、在中国对创新最大的伤害在于,经过严格筛选智商潜质最强的200万高校教师,正在变得怨天尤人无所事事还振振有词
中国每年大学录取900万左右,4年就是3600万,按照1:17的师生比计算,就是170万,再算上研究生等,应该高校老师200万不到。按说,这200万教师,都是经过将近20年从小学到博士训练出来的最终获胜者。然而,这些人的精神状态整体来说并不好,比起国外一线处于教学和研究的博士级高学历群体,中国的多数教师总是在自然基金、社会基金、权威刊物、核心刊物、国外检索中打转,很少有人将教育视为生命,甚至很少有人像IT界那样、像医学界那样兢兢业业,本来应该是创新的主体,然而博士一毕业就投奔文章、获奖和科研经费的漩涡之中,本来是一毕业的博士生才有精力和才有可能和最新的科技保持同步,却必须等到8年左右拿到副教授才有硕士生辅助科研、毕业15年左右才能有博士生辅助科研,到那个年龄,早已训练得与行政官员无异。中间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去当处长、副处长。当这些处长副处长掌握权力的时候,就有机会去换取大量的科研经费和获奖以及在评教授副教授中获取先机。还有另外一种更加好的捷径,那就是以辅导员和当政干部的身份在职读硕士博士,这一类基本上不会上专业课更和专业创新无关的群体,获取教授的比例确实相当大的,得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岗位更加年轻和容易,这就是我们经常诟病的教育行政化,由于这一类人从来不教课或者不进行科研,他们的教授更容易让辛苦从底线走上来的教授不安,因此学校原本纯净简单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
复杂以后的大学关系,就变得人际关系异常脆弱,帮派、学派、门派互不买账,与中小学教师中有一类特级教师永远不教课一样,大学有一类教授永远也不会教课,但他们掌握了话语的主动权。而没有掌握主动权的教师,在暗暗较劲,等到一旦反手为雨,就会将权力运用在对付对手甚至对手的学生上,很少有宽容,脸上也很少见到他们的笑容。
中国教师,也是脸上最少有笑容的群体。
八、 面对创新,不再是教育重不重要,而是什么样的教育重不重要
教育当然重要,在识字率很低的社会,普及文化本身就是创新。而当整个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如果有一种教育严格信守原教旨主义的传统信条,甚至拒绝接受现代文明的话,这种教育就是反人类的、反创新的,塔利班读经教育就是一例。当知识比较容易得到、信息过载的时候,基础教育少数普及作用不容小视,但更多的围绕创新的教育更加重要,而学校适应这种形态吗?老师适应这种形态吗?
在上述的情况下,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基本普及12年基础教育,基本普及12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3年或者4年大学教育,甚至每年20%的硕士博士水平,真的那么有必要吗?教育不足所带来的风险,正在被教育过度所代替。当所有的教育都进行完快30岁了,已经远远超过了青年人激素和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哪有什么创造力可言?这个时候的教师,往往拥有的较高的学位、一大把的年龄、再加上强大的经济压力和惶恐不安的新技术压力,如何面对学生的创新?事实上,往往他们已经无法教20岁的年轻人了,20岁年轻人所学的东西很少是老师教会的了。
而一旦年轻人的想法与老师发生冲突,尤其是技术上的,我有很多年的经验,往往会是老师错而不是学生,这个时候,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老师运用非常得体的规则工具,对学生进行封杀,而最常用的规则工具就是:文档、字词、错别字、做事态度等等。
创新就这样,被扼杀了。
九、 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丧失,是教育学生创新问题的根节所在
美国的一个哲学家对女性有一个建议,要女性去工作而不是呆在家里,原因是只有工作才能接触社会,才能摒弃自己的不安,也才不会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家庭内部的一座房、一个孩子、一个先生,夫妻关系也更容易相处。
中国的教师,就像一个从来不工作的妇人,天天盼着先生能给自己买华丽的衣裳,然而已经结婚数年的半老徐娘的胃口,总是不能大数字的财政支出所满足,因此她们抱怨、她们申诉,她们认为自己做了全部的家务、她们自己认为自己带了全部的孩子,还得不到充分的承认,极端不公平。而事实上,他们忘记了,钱是先生挣的。
教育的钱是创新挣的,在创新为导向的社会中,创新者们的步伐越来越与教育远离,而根节在于,教师这个群体,失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比起社会的各行各业,教师所处的失业的压力、经营的压力、创新的压力、工作不规律的压力最低,而他们所碰到的晋级、职称、文章、考评的压力,基本与创新无关。很多老师25岁读的书和45岁没有什么不同,25岁教的东西和45岁也没有什么不同,25岁干事的方法与45岁更没有什么不同,于是慢慢失去了自我教育能力,越来越与整个社会脱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20年不进步的其它职业,如何过体面的生活?可教师可以,还满怀不满,因此问题就出现了,一个不能自我教育的老师,其学生必然是不喜欢的。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家庭妇女为了孩子,牺牲工作全职陪孩子读书,多数结果并不好,在中国不但与孩子和先生的关系处理不好,孩子的成绩也不行,如果是夫妻双方都没有工作的话,孩子的结果就更差。后来我发现反证也经常能够印证。一对非常优秀和忙碌的夫妻,即使没有时间陪孩子,只有和孩子一起生活,其孩子往往也非常优秀,其原因也在于孩子往往学习能力是从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继承,只有父母能保持自我不断提升,孩子也会学习这种方式。父母如此,教师如何呢?如果一个教师失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所管理的学生,是非常悲哀的。从小学到初中,我自己的女儿的家长会我是非常讨厌参加的,因为无论那些家长会所灌输的育儿理念、注意事项还是恐惧吹风,只能证明学校的无能、教师的无能,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指导我们的学生,而绑架家长而施压学生。而自从女儿出国学习后,每次我参加女儿学校的家长活动,就像回到了娘家,心情放松,而远不像在中国家长会那种到了婆家的感觉,一不小心就批评到自己的孩子了。
一个中国的孩子,从小学长到高中,通过老师的努力,孩子懂事了,但我有一个见到一个,阳光少了、阴郁多了、个子高了、幸福少了,在毫无创新老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成为痛苦的成年人,毫无娃娃时代的天分。
我以为原先这是全世界的普遍规律,后来我看了人家的孩子,发现长大后,人家依旧阳光灿烂、人家依旧童心十足。
拜托老师,别再毁我们的孩子,您只要做一个快乐的负责任的老师就够了、不需要您燃烧、也不需要您蜡烛、只需要您对得起您自己,因为您的45分钟除了教孩子外,更是您的生命;您教他们的东西,我认为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不会,而他们丢掉的,也许永远再也找不回来。

作者简介:
魏忠,博士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上海海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庚商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西安、苏州、珠海)执行董事。
魏忠博士曾在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0研究所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曾起草7个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后进入高校从事一线教学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研究工作。2011年魏忠博士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在此撰写了4本专著,在《校长》《中国西部教育》《上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专栏文章。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15: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12-13 15:12 编辑

朱永新:教师是教育之本2011-11-17    中国教育报
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
  确立完整、科学的教师价值观,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品质不是取决于学校建筑多么漂亮,教学设施多么先进,而是取决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素质如何。当前,努力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发展教育须优先发展教师
  教育是连接社会的过去和未来之纽带,我们今天为教育所做的一切,将从根本上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图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因此,他把教师的职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如何看待教师这一群体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改善、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价值。
  教师是社会特定的人群,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应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对于教师自身的个体价值相对不够重视。在重视个体发展的价值观念日渐显现的今天,我们已不能单纯地考虑教师的社会价值,而不考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关注如何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快乐。
  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有其崇高特性,我们应当倡导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感的同时,我们不能把教师抽象化为某种道德上完美的象征而忽略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为教师不仅要在学校中尽教师的职责,还得在家庭里尽父母、子女的责任,在社会上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教师同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也有着自己作为正常社会人的欲望和需要。如果他们不能够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不能够享受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无法真正发生的。
  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面临的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又要掌握形形色色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而变化,这些因素有些是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来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原理。难怪有人这样说:要把千万个天真、无知、调皮、淘气的学生都培养成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必须发挥艺术家的才干、设计师的精明、诗人的热情、哲学家的冷静、发明家的机敏,还要具有像工农一样吃苦耐劳与苦干实干的精神。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是由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一个好的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要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规划,对学生产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
  教师的劳动具有社会性,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联系着整个社会。教师的舞台不仅在三尺讲台、一角课堂,还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争取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教师通力合作,需要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教师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地投入。教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产品就是一批批人才。虽然教师的劳动凝结、物化在这些学生的能力当中,借助于学生的成果才能表现出来,但这些学生的质量却是未来社会的质量。因此,教师不仅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和新进展。一是教师资源整体配置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总量增加,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了69.9%、84%、87.3%。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更为明显。三是农村师资力量得到加强。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师范生实习支教等工作,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了补充和加强。四是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5.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仅2010年就培训了115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五是师德建设得到重视。通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与学习宣传等一系列师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措施,师德建设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师群体。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第一,最优秀的人才还没有真正进入教师队伍。最好的教育必须有最优秀的教师。在历史上,凡是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总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时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往往没有选择报考师范专业,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没有选择把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近年来虽然通过免费师范生、增加教师绩效工资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但情况并没有明显改观。
  第二,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我们采取的是相对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缺少吸引优秀大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渠道。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课程偏少,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5%。这些课程的设计,缺乏对教师成长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方面,对于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基本没有考虑。在教育技能的训练方面,机会则更少。
  第三,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目标偏离、机构单一、师资质量不高、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在培训目标方面,存在重学历提高,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师德提高;重不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轻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在机构设置方面,相对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庞大完善的教师培训进修网络,我们基本还局限在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中,明显表现出单一性的缺陷。在培训内容方面,大部分是重复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对已经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性不强。在培训机制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主研修、激励考核机制,强制性培训多,选择性培训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许多教师把参加继续教育看作是不得已而尽的义务。
  第四,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优秀教师数量紧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边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仍然明显。据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50个县的调查显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大。在许多农村学校,外语、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的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在城市,优秀教师集中在名牌学校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导致了学校差距的扩大和择校现象屡禁不止。
  第五,少数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工作的时间之长、要求之高、对象之复杂、压力之大,使许多教师产生了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是应试主义和市场主义合谋的结果,也导致了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命与知识之间的分离及自我与社会的隔离,从而制约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四个孩子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14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
  在崇尚鼓励、赏识孩子的现代教育理念下,“狼爸”特别的教育方式注定会引来许多关注,一如此前的美国“虎妈”。不过,“三天一顿打”真能打出孩子的成功吗?“打进北大”真能大量复制吗?虽然网上调查显示,对“狼爸”的支持者占了绝大多数,但在我看来,与其说很多人宁愿支持“狼爸”式教育,不如说这是在望子成龙迫切心态下,许多人因为教育方式迷茫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首先,进北大并不能代表绝对的成功。4个孩子3个被北大录取,这当然不是巧合,也应该与“狼爸”的惩罚教育有一定关系。可在目前的考试录取体制下,这最多只能代表他的那三个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德育、体育、身心健康等的发展状况如何,人们都不得而知。这不是以小人之心想象,也不是心怀叵测地诅咒,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棍棒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事实上,“狼爸”也承认,孩子在日记中写过“我没有快乐童年”。
  退一步讲,就算“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代表了一种成功,但这能进而成为一种具有复制意义的成功模式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在“狼爸”的家中,孩子们对打骂或许习以为常,如果简单地复制到其他家庭,或许一次棍棒之后,孩子就被打出了家门。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即便具体到家庭教育这个细微的层面,它同样需要与家庭生活大环境相适应的方式。这也正是成功的教育案例比比皆是,而我们却很难复制的重要原因。“狼爸”不可复制、“虎妈”不可复制,一味褒奖式教育同样不可简单复制。教育从来不是个复制过程,个性化教育、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不管是“打进北大”,还是“奖进北大”,都只是个案,可以关注、值得思考,却不可盲目东施效颦。


http://www.edu.cn/zong_he_11348/20111117/t20111117_707668.shtml

■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
■确立完整、科学的教师价值观,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了解教师劳动的特殊价值。

■ 朱永新
今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品质不是取决于学校建筑多么漂亮,教学设施多么先进,而是取决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素质如何。当前,努力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发展教育须优先发展教师
  教育是连接社会的过去和未来之纽带,我们今天为教育所做的一切,将从根本上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图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因此,他把教师的职业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温家宝总理也强调,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如何看待教师这一群体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改善、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教师是社会特定的人群,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应是辩证的、有机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对于教师自身的个体价值相对不够重视。在重视个体发展的价值观念日渐显现的今天,我们已不能单纯地考虑教师的社会价值,而不考虑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关注如何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快乐。
  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有其崇高特性,我们应当倡导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感的同时,我们不能把教师抽象化为某种道德上完美的象征而忽略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为教师不仅要在学校中尽教师的职责,还得在家庭里尽父母、子女的责任,在社会上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教师同样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也有着自己作为正常社会人的欲望和需要。如果他们不能够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不能够享受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无法真正发生的。
  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面临的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既要了解学生的共性,又要掌握形形色色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而变化,这些因素有些是难以预料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教育机智来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原理。难怪有人这样说:要把千万个天真、无知、调皮、淘气的学生都培养成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必须发挥艺术家的才干、设计师的精明、诗人的热情、哲学家的冷静、发明家的机敏,还要具有像工农一样吃苦耐劳与苦干实干的精神。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是由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一个好的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要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规划,对学生产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
  教师的劳动具有社会性,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联系着整个社会。教师的舞台不仅在三尺讲台、一角课堂,还要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争取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教师通力合作,需要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这种劳动需要教师用整个身心竭尽全力地投入。教师的劳动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劳动产品就是一批批人才。虽然教师的劳动凝结、物化在这些学生的能力当中,借助于学生的成果才能表现出来,但这些学生的质量却是未来社会的质量。因此,教师不仅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象。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和新进展。一是教师资源整体配置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总量增加,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到了69.9%、84%、87.3%。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更为明显。三是农村师资力量得到加强。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师范生实习支教等工作,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了补充和加强。四是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展开。中央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5.5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仅2010年就培训了115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五是师德建设得到重视。通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与学习宣传等一系列师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措施,师德建设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师群体。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第一,最优秀的人才还没有真正进入教师队伍。最好的教育必须有最优秀的教师。在历史上,凡是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总是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时期。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往往没有选择报考师范专业,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也没有选择把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近年来虽然通过免费师范生、增加教师绩效工资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但情况并没有明显改观。
  第二,教师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我们采取的是相对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缺少吸引优秀大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渠道。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课程偏少,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5%。这些课程的设计,缺乏对教师成长规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方面,对于教师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基本没有考虑。在教育技能的训练方面,机会则更少。
  第三,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备,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着目标偏离、机构单一、师资质量不高、内容陈旧、手段落后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在培训目标方面,存在重学历提高,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师德提高;重不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轻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在机构设置方面,相对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庞大完善的教师培训进修网络,我们基本还局限在大学、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中,明显表现出单一性的缺陷。在培训内容方面,大部分是重复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对已经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性不强。在培训机制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自主研修、激励考核机制,强制性培训多,选择性培训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许多教师把参加继续教育看作是不得已而尽的义务。
  第四,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优秀教师数量紧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边远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仍然明显。据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50个县的调查显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仍然非常大。在许多农村学校,外语、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的专任教师严重缺乏。在城市,优秀教师集中在名牌学校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导致了学校差距的扩大和择校现象屡禁不止。
  第五,少数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整体素质偏低。教师工作的时间之长、要求之高、对象之复杂、压力之大,使许多教师产生了倦怠感。这种职业倦怠是应试主义和市场主义合谋的结果,也导致了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生命与知识之间的分离及自我与社会的隔离,从而制约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任重道远
  强教必先强师。
  我国现有1700万名教育工作者,其中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有1390多万名。他们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人才规划纲要为主线,以农村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核心,以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着力破解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培养造就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工作思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
  第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短的一块板,农村教师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必须全力以赴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防止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同时源源不断地为农村输送优秀教师。应借鉴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完善和推进师范生的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继续把“国培计划”的经费主要用到农村教师的培训上,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550万名农村教师开展国家级的轮训;扩大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优秀退休教师资源,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补充的主渠道;扩大并且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的师资培养计划”;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鼓励对口交流,使每一所农村学校能够找到对口支持的城市学校。
  第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幼儿园的职生比(教职工与儿童比)为1∶17.8,其中城市为1∶9.7,县镇为1∶17.2,农村为1∶36.5,远远超出了《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的1∶7至1∶8的比例,幼儿教师的紧缺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地方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支持地方建设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实施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推动各地开展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颁布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
  第三,改革师范生的招生与培养办法,完善教师职业准入与管理制度。建议采取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同时培养教师的双轨制,吸引优秀高中生报考师范专业和优秀大学生选修师范课程,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第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质量。应该尽快出台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老三门,增加培养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增加课堂、课程、儿童发展、师生关系、教育研究、学业评价等实用性课程,增加教学实习的时间。
  第五,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缺乏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在德国,师资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要在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理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方可具备专职教师的聘任资格。而且,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还要经过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才能正式担任教师工作。如果工作不胜任,同样可以被辞退。和国外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相比较,我国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而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在一些著名的中小学设立培训基地,也可组建专门的教师研修中心,还可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教师继续教育网,把全国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优化和集中,把当代教育家们精彩的演讲和课堂教学等内容录制下来,为全国的培训机构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创建示范性网络研究社区,组建多类型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网上、网下结合,真实、虚拟结合的区域教师的研修活动。
  第六,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一方面要鼓励教师以优秀教师为榜样,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另一方面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教师是教育之本。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确立完整、科学的教师价值观,充分重视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7 03:50 , Processed in 0.19923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