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9|回复: 14

[新课程区] 再回首-高考及科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0 1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0 19:17 编辑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6]  。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简称3+2,语数外+理化(或者政史))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8]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考试科目
https://www.sohu.com/a/152860764_173277
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X”方案。2001年这一方案扩展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
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其后在多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包括吉林。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微博)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文6理7”到“3+X”,都是考试科目上的调整,能够看出教育部门有两个基本想法,一个是通过调整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个是通过改革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录取还是以考生分数高低为依据。这种量化的、机械的考核方式,第一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第二发挥不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实际上(科目改革)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3: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5 12:30 编辑

1985年5月5日至20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5月19日,邓小平到会做了《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1985年5月27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9848-1-1.html


1986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 ... 9/200606/15687.html


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http://fl.bjdch.gov.cn/n2996035/n2996082/c5795852/content.html

1992年11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
http://www.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24731
http://www.ruiwen.com/news/1487.htm
《课程.教材.教法》                   1992年10期                  
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9849-1-1.html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http://www.moe.gov.cn/s78/A02/zf ... 619/tnull_1314.html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 ... 19/200407/1316.html



1999年6月13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9年6月15~18日,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9850-1-1.html

2001年5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 ... _16/200105/132.html

2001年6月  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 ... 09/200412/4672.html

2010第四次全教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9851-1-1.html
2010-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 ... 8/201008/93704.html


教基二[2016]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3693-1-1.html

2017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 ... 0170925_315201.html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https://wenku.baidu.com/view/15d1bbc44028915f804dc2f7.html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

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2001年,颁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小结:

1、五十年代特别是解放初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大众教育和工农教育。

2.60年代至90年代,重新回到具有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

3.第八次课程改革出现新的动向:素质教育为基本取向的课程改革。


规模最大的2次:学习苏联教育学,形成新中国教育模式。最近一次:概念重建(从教育思想和课程范式转型的角度说,是第二次)——钟启泉:要进行“新一轮强有力的概念重建运动。”



58年之前教育大众化“知识”,58-78强调行(曾有口号:知识越多越反动),78-85拨乱反正普九,只能算文革前的教育的恢复和发展,算不上改革,85开始倡导能力(素质教育本质是提高能力),最近的一次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为目标。知、行、能、素,四次而已。再压缩一下实际就是知识本位和素养(人)本位。教育的对象不是知识而是人。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9: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0 19:21 编辑

高考40余年珍贵老照片曝光!你参加高考是哪一年?http://www.sohu.com/a/234592802_479702




1977—2017 高考40年的变迁
https://www.sohu.com/a/152860764_173277

1977年

恢复高考载入教育史



1977年12月11日,上海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稿件《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提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要求是“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这则消息让密切关注高考的人们雀跃不已。

其实在此之前,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已经传出。

当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很多人将这次讲话看成对于恢复高考的暗示。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

检索教育部网站上的教育50年大事记,恢复高考前后很多时间节点可以记入新中国教育史。

6月29日至7月15日,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在太原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8月4日,教育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

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招生工作的文件。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简称“高考”)。

1977年的冬天,中断了11年的高考重启。从11月28日到12月25日,这次高考的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

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570万人,最终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5%。

之后高考录取率开始上扬,1985年达到35%后开始小幅回落,1991年降至21%后开始继续增加,于1996年达到40%,接下来的1997年和1998年小幅下降,至1999年一下跃至56%。从1999年开始,高考的录取率始终在56%以上,在2012年和2013年录取率为75%。

伴随着录取率的变化,高考逐渐成为我们身边的热点话题,每一次与高考有关的改革都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1981年

科目改革“文6理7”到“3+X”



文6理7的高考安排表

历年中,针对高考科目的改革次数最多。

1977年,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1981年,高考科目变为文科6门(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科7门(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1991年,湖南、海南、云南三省,在高中会考的基础上进行了高考改革实验,将原本的文科6门、理科7门改为“四组四门”:第一组是语文、政治、历史、外语,第二组是语文、数学、物理、外语,第三组是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是语文、数学、地理、外语。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参加有关科目的四门考试,但不得兼报两组。史称“三南方案”,但因过于强调学生个性,而且录取太过复杂,仅实施了一年。

1994年,原国家教委(1985年6月设立,1998年3月更名为教育部)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又推出了“高考3+2”科目改革,即文科“语数外+历史、政治”,理科“语数外+物理、化学”。

1997年,原国家教委决定,高考科目组开始试行“3+X”方案,并于1999年在广东率先试行。所谓“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2000年,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也开始施行“3+X”方案。2001年这一方案扩展到18个省、市、自治区。2002年,全国全面实行。

在改革之初,“X”有多种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其后在多个省、市、自治区实行,包括吉林。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微博)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文6理7”到“3+X”,都是考试科目上的调整,能够看出教育部门有两个基本想法,一个是通过调整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一个是通过改革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录取还是以考生分数高低为依据。这种量化的、机械的考核方式,第一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第二发挥不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实际上(科目改革)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1989年

命题改革,标准化考试到分省命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五级计分法,标准化考试曾被冷落。1981年至1985年,教育部研究后,确定广东省开始进行标准化考试的试验。

经过广东省1985年至1988年的试验,原国家教委1989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规划》。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标准,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目的、命题、施测、评分、计分、分数解释等都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1990年的《人民日报》对当年开始广泛推行的标准化考试进行了报道,称“这是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当时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主任杨学为,据其介绍,实行标准化考试的科目,试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答案写在另一张卡片上,另一部分是“主观题”,答案写在试卷上。选择题的答题卡由计算机扫描阅卷计分,主观题由阅卷人评分,两者相加,即是该科考试的成绩。当年的标准化考试,选择题所占分数,9科平均约50%。

在1985年同时进行的改革,还有对分省命题的尝试。上海市率先试行自主命题,至2002年,北京市也获得了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单独命题权。2004年,教育部扩大分省自主命题范围,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9个省市开始分省命题探索。至2012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其余15个省区市采用国家统一命题。

除引入标准化考试和分省命题的尝试,这些年来,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改革举措还有很多。如2002年,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2004年全国共有15个省区市实行计算机网上阅卷。

1997年

招生改革 从“定向”到“并轨”



高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考试,二录取。38年来,高考招生制度也经历多次改变,从最初的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最终取消自费生,实行“并轨”。

198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1985年,原国家教委规定,高校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称“双轨制”。

1987年的7月12日和8月12日,《人民日报》对上海高校招收自费生进行报道。7月12日的标题为《上海高等学校收费走读生教学情况的调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其中总结改革经验时,将“实现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列入其中。一个月后的报道标题是《上海高校招生新热门 三千青年报考自费生》,“报考自费生的人,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但均须参加统一高考。”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原则上要缴纳国家规定培养经费的三分之二以上。

“双轨制”首先被人们质疑公平性,因分数相差很大,很多人认为就是在“花钱买分”。

1994年,37所重点院校成为招生收费并轨制的试点,“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开始建立。

1996年,高校试行招生“并轨”,取消招收自费生,“自费生”逐渐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同时高校的学费开始增加。

2000年,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也开始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彻底完成。

2007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校园。

2003年

从“保送生”到“自主招生”



除了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是对全国“统考统招”制度的改革和探索。

1984年,我国进行保送生试点改革。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扩大试点。

当年保送生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部分有特殊才能或特别优秀的学生,通过推荐、选拔和考察,免予参加高考,直接录取。其意义在于弥补统一招生考试分数一切的不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送生制度其实是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一个突破,虽然这种突破所产生的影响很小,“保送生制度意味着人们其实能够接受其他的合理的标准,而不完全凭分数。”

1986年8月1日,《人民日报》曾刊发新华社稿件,其中对一些学校片面追求考分的倾向进行了批判,同时对上海高教部门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做法进行了赞扬,“由中学保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试进入大学学习;对在某一学科上智力超常的冒尖学生,由学校或知名人士推荐,招生单位组织专家小组对学生进行面试复核,择优录取”,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储朝晖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保送过程中出现了“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很多中学为了提高上名校的升学率,让那些真正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考取,而稍差一些的学生则通过保送进入大学。”

于是教育部在1999年规定,保送生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并从2001年起,将每年保送生规模从两万人压缩至5000人。

保送生制度之后,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要求各高校进行自主考试与面试,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与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28所;2005年扩大到42所;2006年,扩大到53所,并且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2003年

获赞改革 高考提前+春季高考



其实在历次高考改革中,这些与技术有关的改革,争议最少。而2001年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及2003年将考试时间提前至更为凉爽的6月,更是获得了一片赞扬。

对于高考时间固定于6月7日、8日、9日,熊丙奇觉得还可以商榷,“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当双休日和高考重合的时候,当天交通状况比较好,而一旦高考遭遇工作日,交通拥堵,就会造成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我一直在呼吁,把高考时间调整到6月份的第一个双休日,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答复说要论证,但直到现在为止,始终没有答案。”

2000年开始,春季高考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试点,形成普通高校每年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模式。但从2004年开始,内蒙古、安徽和北京先后取消,目前只有上海还在继续试行春季高考。

2015~2017年

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



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关注。前不久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的云南,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统一高考改革。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招考改革方案。截至目前,除新疆外,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内,全国已有30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疆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尚未公布,但是,据当地媒体近日报道,新疆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将于2019年开始实施,届时,自2019年新入学高一新生起,学考成绩将纳入高考成绩。

从全国来看,除上海、浙江这两个高考改革试点于2014年最先启动外,其余省份的高考改革启动时间集中于2017年至2019年。

其中,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6省份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

作为全国性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上海、浙江2014年启动的高考改革将在2017年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今年高考,浙江、上海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除语数英3个主要科目外,其他3门选考科目,上海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则采取 “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两地外语(课程)考试均为一年两考。两地高中生最多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并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两地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则有所不同。浙江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上海的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则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为70分。

在高考改革中,合并录取批次也是一大亮点。上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前不久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云南明确,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此外,其他多地今年也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北京、河南等地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海南和山东则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

西藏则明确,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普通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20: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初期至1959年,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其中地理学科为必考科目之一。1954年高考开始分文、理两大类,地理科被归入文科类,试卷满分为100分。1955年又将考试科目分理工、农医、文史政治财经三大类,地理科被作为文史政治财经类的考试科目。
  1959年以后到1965年,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时数大量减少,地理科未被列为高考科目。1966年到1976年,随全国取消高考而不考。
  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分为理工农医和文科两大类,地理科被列入文科类考试科目中,单独命题,满分为100分。
  1990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变化,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实行“3+2”高考改革,1995年全国各地高考科目全部实行了“3+2”方案,取消地理科目的考试,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学者的广泛关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发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1 3号文件,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广东省首先开始试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地理科作为“x”中的一项被列入高考科目范围,标志着地理科又重新出现在高考科目的队列中。随着“3+x”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陆续推广和实施,这无疑对中学地理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试题容量的变化趋势
  建国后,随着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高考试题的容量不断增加。从表l可以看出,首先是试题数量不断增加;其次是试卷页数、文字数量(以电脑统计为准)不断增加.试题的容量大大增加;第三是图表数量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高考地理试卷的图表数量较少,而且基本上是直接引用书本上的原图,80年代以后,图表使用量增多,1990年竟达到18幅。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卷很少直接引用书本上的现成图表,大部分是出题者经过加工或者创新而成,反映出地理高考对图表运用能力的考查不断加强,也体现出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试题题型结构的变化趋势
  地理高考试题建国初期主要是填充题、填图题和简答题,形式简单以考查书本知识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试题类型丰富多样,有填充题、读图填图题、判断是非题、名词解释、改错题、选择题、简述题、综合题,但仍然以传统题型为主,纯知识题型的考查仍然是当时考试的重点;80年代中后期,选择题的比例不断上升,到目前为止,已成为地理高考中的一种最主要题型。从表2中可以看出,90年代至今选择题的分数比例一直在50%左右;90年代以后,另一个高考地理主要题型就是综合题,它集读图、填图、析图、简答、论述、分析应用于一体,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已成为现在地理高考的又一重要题型。1990年至今,地理高考基本上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题型为主。
  3.试题知识结构的变化趋势
  1984年以前的地理高考命题主要是以考查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而系统地理的内容考查很少,基本上没有涉及到系统地理的内容。1984年之后,高中专门开设了系统地理为主的高中地理教材,高考地理命题中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不断增加,至1990年其比例已接近70%。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3年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比例为28:122。近年来的地理试卷中,纯粹单一的区域地理试题比例很少,初中地理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仅作为一种地理知识素质来要求,在高考试卷中起着知识载体的作用。
  4.试题智能结构的变化趋势
  高考地理命题,在1985年以前,主要是以考查知识记忆为主的知识型题型,考查能力题型很少见。1985年以来,以考查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思维为主的能力题型开始出现,随后其比例不断上升,至1990年前后,考查能力题型的比重已超过知识题型的比重,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地理高考题型。从表4可看出高考试题中考查能力型题型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单一的以记忆知识为主的题型已越来越少,如2000年广东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6%,2003年全国高考地理单科试卷能力题型的比例占89.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中学地理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地去面对高考,正确地理解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变化的关系,从高考命题变化中体会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指导高考备考的复习,把握高考的改革、变化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4: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2 14:07 编辑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通知
教基〔2002〕7号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配合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的改革举措,我部组织部分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进行了调整,重新修订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版)》,调整了课时。现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希望各地认真组织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学习、研究,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精神。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做好师资培训、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等工作,全面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发单行本,供各地订购、使用。

附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教育部关于全国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通知
教基函[200l]3号
    1996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制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十二个学科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并于1997年秋季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我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的精神,针对试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新课程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于2000年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原两省一市的基础上。江苏、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安徽、青海等省也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套课程方案。同时,全国统一使用了普通高中语文、思想政治两个学科教学大纲的试验修订版;2001年全国统一使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试验修订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经研究,我部决定从200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全国使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需要将教材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且工作量较大的省、自治区可延迟到2003年。届时,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将停止使用。
    为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我部将于2001年和2002年组织《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各学科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国家级培训,各地要根据我部对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当地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计划,做好师资培训、教学仪器、教学配套改革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尤其要做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特别是校长和教师的省级和地市级培训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使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计划于2月底以前报我部备案。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
??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语文等十二个学科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各学科教材(以下统称为"课程方案"),并于          1997年在江西、山西省和天津市进行试验。经过两年多的试验,该套课程方案受到试验省、市师生以及专家的肯定和普遍好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我部组织专家进一步修改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现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印发给你们。?2000年进行普通高中课程试验的地方要充分研究《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的精神,并做好师资培训、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教学改革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仍执行《实行每周40小时标准工作制后调整全日制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意见》(教基厅[1995]10号)的地方,要认真学习领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精神,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制订,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相衔接,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中。本课程计划体现国家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编订各科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本课程计划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本课程计划按照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各地学校实际,合理安排课程,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既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学习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2.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3. 具有健康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4.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5.具有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一定的择业能力,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做出恰当的选择。?         
  二、 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选修课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 ?
  (一)课程安排?
  1. 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0-11周;机动时间1-2周。? 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6周,复习考试12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         
  2. 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 课程设置表? 学科周课时累计*必修、选修授?课时数总授课时数 政治必修6192192 语文必修12384384 外语必修12384384          数学必修8280 选修2~452~104332~384 信息技术必修270 选修27070~140 物理必修4.5158 选修5148158~306          化学必修4140 选修4.5131140~271 生物必修3105 选修378105~183 历史必修3105 选修4.5131105~236          地理必修3105 选修4104105~209 体育和保健必修6192192 艺术(音乐、美术)必修39696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必修9288288 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 一般应利用校外时间安排 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地方和学校选修课11~19340~566          注:周课时累计指各学科每学年周课时之和。
          (二)课程设置说明?
  1.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修习。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为拓宽和增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学校除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选修课外,地方和学校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也应创造条件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         
  2.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进行。  3.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 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 、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         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 件。  6.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职业技术类课程,可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中安排。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修习。?
  7.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原则上每周1课时,可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中安排,并且要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
  8.学校要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俱 乐部、兴趣小组等课外、校外活动。?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实施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主要涉及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         
  1.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 和开放性。课程实施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开发课程         资源方面的巨大潜力,引导和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在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应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         展;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3.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根据学习内容和目         标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 的过程。?
  4. 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         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实施课程评价的关键。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同时,课程评价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它可以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师生改进教和学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课程评价应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正确地确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加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1.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考试方式和组织命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对待考试结果。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认真分析考试结果,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说明,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不允许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
  2.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或其他形式的毕业考试都要坚持毕业水平考试的性质,要依照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或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科会考应在学科必修内容的教学活动全部结束后进行。?
  3.要利用学分制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各地要指导学校制订相应的学分制实施办法,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毕业。?
  五、课程管理? 普通高中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颁布各学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本课程计划的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完善地方课程,并对综合实践活动和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给予全面的指导。?         
  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方案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地方课程,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及由学校安排的选修课资源,办出学校特色。学校对课程的具体安排需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摘要)     

       
一、培养目标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责任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民主和法制精神,学习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         ;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2、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解决问题;         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4、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5、具有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一定的择业能力,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做出恰当的选择。
              
二、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         、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
(一)课程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0-11周;机动时间1-2周。
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第三年级上课26周,复习考试12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
2、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课程设置表
课程
周课时累计*
必修、选修授课时数
总授课时数
思想政治
必修
6
192
192
语文
必修
12
384
384
外语
必修
12
384
384
数学
必修
8
280
332-384
选修
2-4
52-104
信息技术
必修
2
70
70-140
选修
2
70
物理
必修
4.5
158
158-306
选修
5
148
化学
必修
4
140
140-271
选修
4.5
131
生物
必修
3
105
105-183
选修
3
78
历史
必修
3
105
105-236
选修
4.5
131
地理
必修
3
105
105-209
选修
4
104
体育和保健
必修
6
192
192
艺术(音乐、美术)
必修
3
96
96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必修
9
288
288
劳动技术教育
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
一般应利用校外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
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地方和学校选修课
11-19
340-566
(二)课程设置说明
1、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为拓宽和增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学校除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选修课外,地方和学校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也应创造条件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
2、时事政策教育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进行。
3、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
4、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         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         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
5、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职业技术类课程,可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中安排。学生可结合个人兴趣和需要选择修习。
6、校、班、团等集体活动原则上每周1课时,可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中安排,并且要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
7、学校要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俱乐部、兴趣小组等课外、校外活动。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涉及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组织等因素。
1、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         和开放性。课程实施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在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资源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应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3、课程实施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课程评价应根据普通高中         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正确地确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加自尊和自信,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1、考试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考试结果。
2、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或其他形式的毕业考试都要坚持毕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3、要利用学分制管理综合实践活动。
              
五、课程管理
普通高中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学校对课程的具体安排需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关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补充通知


教基厅[2000]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2000年1月31日,我部印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教基[2000]3号),现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计划”)的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1、课程计划中“体育和保健”课程名称更正为“体育与健康”。
  2、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各学校必须贯彻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3、在学校安排的每周三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应有一课时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
  请各地按照上述意见,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并做好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配备以及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〇〇年八月四日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5: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
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教基[2003]6号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001/201404/167349.htm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我部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并分别经教育部党组和课程标准专家审议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实验将于2004年秋季在部分省市进行,拟参加课程实验的地区要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并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全面的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组织好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精心组织实验工作。有关课程实验的具体事宜将另行通知。
  附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略)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略)
教育部
二OO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附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2.课程设置及其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计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
  (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三、课程内容
  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国家通过制订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要结合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学校课程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5: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7: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5 19:39 编辑

国家考试中心 地理学科新掌门

【恢复高考40周年(24)】史辰羲:恢复高考40年地理学科能力要求的发展变化:以几道典型难题为例

作者:史辰羲,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2017-10-10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7年第10期第13—17页。http://www.sohu.com/a/197182981_50744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11/19/37288455_694136854.shtml


教育部考试中心解读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2x1uk.html


2016年10月27日,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解读报告会在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举行。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命题一处处长李勇分别介绍了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地理学科分会场,教育部考试中心地理学科秘书史辰羲老师从地理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修订要点和地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举措等两个大的方面与我区各地州(市)的地理教研人员、一线教师进行了交流,并回答了一线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

注重分析 规避模式——例谈2013年高考地理两道试题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 (9)

张亚南 史辰羲

国家考试管理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理教学》  2013年18期  
掌握新技术  理解新概念——远离地理信息技术考查误区   史辰羲   张亚南   


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6-09-21  作者:任子朝

    教育部考试中心任子朝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GFA 111006)课题组主要成员:柳博、张开、陈昂、单旭峰、程力、赵静宇、李勇、巫阳朔、史辰羲。 http://onsgep.moe.edu.cn/edoas2/ ... 933031392&location=


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校报电子版北京大学2009年12月26日 - 黄赟(08硕) 史辰羲(05博)

北京大学200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初取名单公示说明

本着招生工作中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现将我校(不含医学部)200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初取(包括硕士、直攻博)名单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欢迎广大群众监督。如有问题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反映。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7  传真:(010)62751356 电子邮箱:zhywei@pku.edu.cn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04.10.21

系所号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姓名 学位 毕业院校 毕业专业 语种 类别 成绩 名次 基数 备注

013 环境学院 070522 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史辰羲 直博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英语 六级 通过 1 56  

(八卦:05年直博,准80后吧,属于地理专业,非教育专业,目前是助理研究员,学科秘书,自然不能和前任张亚南研究员相比了,张亚南是命题处处长,文综组负责人,湘教版教材主编)

第三届考试中心青年论坛召开 - 中国教育考试网

本次论坛围绕“高考试题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建设研究”两大主题,命题一处的李勇、赵静宇、史辰羲、单旭峰、程力和题库建设


八卦:

衡水二中的100个动人故事(87):平凡师者幸福滋味长
http://m.sohu.com/a/237989703_100158610
在一所学校,备课组长直接负责着一个学科的教学,其站位、高度、责任、素养等直接影响着本学科的教学水平。因而,从2008年担任地理备课组长起,郭顺就深知自身责任重大。
十载心血投注于地理教学,郭顺探究高考试题的能力日渐成熟。在2015和2016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地理命题组长张亚楠老师进入了她的视野。利用互联网,郭顺找到了所有有关张亚楠的讲座和著作,从中细心提取出相关信息,指导高三的备考复习。因此到了2017年,在教育部考试中心解读当年高考考试大纲的文章中,郭顺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咦,怎么教育部考试中心地理学科换负责人了?换成了史辰羲老师。”这让她吃了一惊:“这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又是什么呢?”接下来的几天里,郭顺不断搜索史辰羲老师的简历和论文,并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好好整理下西南地区尤其是横断山区的植被和灾害问题,相关的试题要融入备考复习中。”郭顺指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高考试题揭晓,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的一组试题与郭老师编制的习题考查内容相同,试题答案更是完全一致。面对领导、老师的赞许,郭顺微笑着说:“我一直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_张亚南

http://pic.chinawenben.com/upload/q7jxbx5qbb18do7k3k5ajvv3_1.png


袁书淇  课程教材教法2010.7

国家命题与地方命题地理高考趋势解读_图文_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973ef7b46137ee06eff918a6.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27 21:31 编辑

“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9830-1-1.html



高考改革 公平科学选才
——新高考招生录取改革述评
发布时间:2018-03-10作者:本报记者 万玉凤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3/t20180310_1016851.html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诸暨市海亮高中考点,考生考前互相加油鼓劲。(资料图片)

■教育一年来 两会特稿10

对高考改革来说,2017年是一个特殊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高考恢复40周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迎来了首次新高考。

2014年9月,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中国吹响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力度最大的一轮高考改革的号角,也勾勒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新的蓝图。

高考改革向来“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次高考制度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作为当年两个全国试点地区,上海、浙江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也于2017年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之后改革将陆续在全国铺开。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高考改革正向着这些蓝图目标探索前行,中央部署的各项重大改革任务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行高考招生录取新模式

2017年7月,上海市某高中学生白晓舒按新高考的“3+3”模式考取了同济大学。根据3年前推出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上海新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除了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传统高考科目外,还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6门科目中任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折算成相应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在“3+3”模式下,理论上上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科目组合。据统计,实践中,上海、浙江两地超过七成的学生打破了原高考文科、理科的固定科目组合,选择了新的科目组合,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为了帮助学生合理“选科”,上海不少高中设置了“生涯规划课程”。以上海嘉定一中为例,除班主任外,还为学生安排了“职业生涯导师”。此外,该校还邀请各界专业人士到学校讲课,多方位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

与“选科”相伴的是“走班”,高中改变了原来行政班“齐步走”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逐步推进,学生自主选课、个性化学习更为普遍。回顾高中3年,白晓舒对“走班”印象深刻,多的时候一天要走“五六回”“抱着超多书奔波在走廊里”“一下课赶紧跑去别的教室”。

高考结束后,白晓舒凭借高考分数填报并入围同济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最后顺利过关。同济大学是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试点院校之一,要求在面试环节认真参考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未经面试不得录取。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上海、浙江均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高校招生中参考使用,使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

第三方专业评估显示,中学校长、教师普遍认为,这一轮高考改革目标明确、方向正确,尤其是在促进招考公平、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2017年8月,甘肃籍残疾考生魏祥如愿带着母亲走进了清华大学,开启人生新旅程。和魏祥一样,河北考生庞众望也是受益于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

据统计,2017年,教育部持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重点高校共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10万人,较2016年增加8500人,增长9.3%。

为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教育部继续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7年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2016年的5个百分点降至4个百分点左右。

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已全部出台政策并启动实施,2017年报名人数15万人,较2016年增长25%。

与此同时,教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依法治考,依法治招,群众对高考权威性、公平性的认可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严肃招生纪律,提出“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等,并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保障高考稳定,考风考纪进一步向好,考场违规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部、省、高校和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2017年公开特殊类型考生信息12万人次。严厉查处了个别地方自主招生资格造假以及体育、艺术类违规招生案件,确保考试招生风清气正。

人才选拔方式更加科学规范

已在工厂当了4年工人的刘涛怎么也没想到,没摸过一天普通高中教材的他,2017年能通过“技能高考”进入高校。

随着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大力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模式更趋完善,2017年各地分类招考计划比例已超过50%,成为主渠道,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搭建起了沟通衔接的“立交桥”。

伴随高考综合改革的进程,考试评价的素质教育导向也在不断强化。教育部完成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促进高中课程改革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效衔接。在高考命题方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充分发挥命题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加强国家教育考试题库建设,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人才选拔方式上,也更加科学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人数大幅减少,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全部调减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到35个,减幅63%。全国具有加分资格人数逐年大幅减少,2017年比上年减少11万人。自主招生考录程序更加严格规范,选拔更加科学有效,招生人数约占高校招生总规模的2%。

录取方式持续改进优化,31个省份已全部实行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生志愿填报的盲目性。高考分批次录取,人为地把大学安排在不同批次,既制造了学校间的不平等竞争,也催生出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及社会的“学历歧视”。2017年,进一步推进减少录取批次改革,22个省份取消了本科第三批次,上海、浙江、山东、海南合并本科一、二批次。

2017年,新高考改革在上海、浙江平稳落地。如何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第二批改革试点,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我们充满期待。

高考新实践

上海:志愿填报首按“院校专业组”

2017年,上海市本科批次志愿填报与投档体现三大变化,即投档单位首次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时间由高考前改为高考成绩公布后,征求志愿次数由一次改为两次。

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本科志愿,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平行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4个专业志愿。

“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自主设置,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

考生须对照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填报志愿,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一门与拟报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一致,即满足填报该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对于不限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考生在填报时无科目限制。(董少校)

浙江: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

从2017级高中学生起,浙江省学考与选考实行分卷考试,考试安排在每年1月、6月举行。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各科目学考须于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每科一次机会,不合格可继续报考。学生高三起参加选考科目考试,相应科目学考合格方能报考该科目的选考。外语首次考试“一考两用”,成绩既用于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2015级、2016级高中学生学考选考办法保持不变。

为确保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与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当某些科目选考人数少于保障数量时,以保障数量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保障数量按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其中,物理科目保障数量按高校授理学、工学学位专业2013年至2017年在浙江高考录取的平均人数确定为6.5万人。这是满足省内外高校在浙江选拔培养理工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的生源所需。当其他科目出现类似情况时,参照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保障机制适用于各年级段学生。(蒋亦丰)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

新时代为高考改革带来新机遇

本报讯(记者 齐林泉 李萍)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就新高考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倪闽景认为,当前我国高考综合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技术支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地提供、走班制引发的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地各部门系统解决。

倪闽景特别指出,与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时代背景不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新高考改革也迎来新的机遇。“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机会。”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有助于高考招录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他介绍,上海专门搭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化平台。这一平台的信息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可以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多元参考,也能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指引。

全国政协委员韩平:

用正确教育观为高考改革扩航

本报讯(记者 齐林泉 李萍)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就新高考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韩平认为,新高考改革经过几年实践探索,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改变教育理念的问题。他指出,改革过程中,存在校长、教师以及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不理解改革或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存在学校不主动作为而是被动接受的现象。一些学校仍旧以一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应对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使改革的举措很难真正落地,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应试教育现象,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加剧。这也加大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新高考改革的质疑。牢记并落实改革初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新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十分重要。

韩平希望,社会对新高考改革能抱有宽容的心态。“教育改革的结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请给教育一点时间,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氛围,共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政策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等4个改革配套文件。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10日第6版 版名:新征程·跨越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
发布时间:2018-03-10作者:本报记者 齐林泉 李萍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3/t20180310_1016844.html

3月3日,倪闽景(中)、韩平(左)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演播室,就“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的话题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右)专访。本报记者 张劲松 摄



扫二维码回看访谈视频

高考改革牵动着千家万户,更是改变育人模式、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一个关键点。经过持续三年的有力推动,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浙江两地,在高考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了突破。2018年,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将继续有序铺开。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称为“硬骨头”的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演播室,围绕“新高考改革如何稳妥推进”的话题接受了中国教育报记者专访。

●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高考改革的全局性、复杂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保持定力,每向前走一步,就可以为中小学素质教育、高校人才选拔和招录创造一个更好更大的空间。

●韩平(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现在的高考改革目标和路径都已明确,需要教育人坚定信念,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担当。改革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破解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轮改革圆满收官,得到老百姓认可

记者:过去三年,新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上海、浙江作为首批试点省市,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倪闽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下,上海从2014年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逐渐建立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改革制度,在教、考、招三方面都形成了系列性的制度。

在学校教育方面,上海新高考制度给予孩子们更多选择权。走班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上海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开始实行“走班制”。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得以实施并形成较大影响力,全市超过94%的学校有学生生涯规划课程。

在考试方面尤其是英语科目有很大突破,不仅实行一年两考制度,而且突破了“哑巴英语”的考试方式,通过人机对话来更为精准地测评英语听说能力。

在招生方面,上海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划分,将二者合并。这一做法,对高校特色办学会产生很好的导向。同时,以学科组平行志愿的方式招生,给了孩子们更大的选择权。

从这次高考改革整体反响看,老百姓和考生们是有获得感的。

韩平:2014年,浙江省根据国务院要求,坚持三个方面:一是育人为本,二是科学选才,三是确保公平。经过三年实践,最大成就就是初步推进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

一是设计了多元升学通道。这些通道有四类,即传统的统一考试招生、高职提前招生、高校自主考试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这四种通道大大丰富了每一名学生的选择,对于育人公平与高校科学选择都大有裨益。

二是改变了“一考定终身”制度。在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外语科目和其他选考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取两次考试成绩中的一次成绩作为高考成绩。这一做法,增加了考试的组织管理难度,也对高中的教学安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学生来说,心理压力比原先大大减少。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调查,对于两次考试机会的设计,教师的满意度达到了72%,而学生的满意度更高,达到了87.2%。

三是增加了学生选择权。浙江的选考科目采取“7选3”模式。这一模式使得考试时间可选、高校选拔的专业可选,再加上升学通道可选,学生选择权大有改善。传统的文理分科的选法,在我省2014级的学生中,实际占比都不到22%。

四是推进了“两依据、一参考”落地。国务院文件中提到了“两依据、一参考”,也就是说,高校已经在采取多要素量化合成的招录模式,即综合统一考试成绩与高校自主综合测评成绩以及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考试成绩和表现来进行招录。这一模式,改变了原先只看分、不看人的情况。

记者:在首轮改革过程中,曾不时出现质疑声,实际上是对新高考改革的一种集体焦虑。上海、浙江两地是如何用实绩来回应的?

倪闽景:高考改革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如果从局部出发,它肯定有一些问题,但站在全局考虑,对一些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认识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实际上,上海这次新高考改革接受了按照国际标准方式进行的一些评估,包括第三方评估、教育部委派专家进行的专项评估和媒体独立评估。从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看,各方对上海这次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肯定的。

韩平:高考改革是一项重大改革,有争议、有反对都是正常的。新高考改革是具有颠覆性的,它推动基础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与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当前的教育教学不改,是很难实现的。高考改革就是要发挥这个引领的作用。

现在,浙江和上海的学生“一生一课表”,打破了原来的行政班模式。从“学生不动老师动”到现在“老师不动学生动”,这是实行走班制带来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教育系统内外都很难适应,自然会有议论和质疑。全社会都接受这一新常态是需要时间的,更需要用高考改革的成效来证明改革方向及其逻辑的正确性。

现在回看这轮高考改革,可谓圆满收官。招生录取工作呈现“两高一低”的态势,即投档率高、匹配度高、退档率低,说明得到了老百姓认可。

借鉴试点经验,啃下“硬骨头”

记者:2018年新高考改革将全面铺开,不少省份进入试点,上海和浙江两地在改革探索的实践中,有哪些可以和其他省份分享的经验?

倪闽景:从上海角度来看,第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个意识、坚持群众观念。这是改革成功政治方面的保证。第二条是上海的主政者们高度重视这项改革。改革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是在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推进下实施的。第三条是顶层设计和稳妥实施之间的结合。高考改革时间较长,牵涉面较广,所以顶层设计很关键。在实施时更需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风险评估并及时排除。第四条是依靠高中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虽然,新高考改革看上去只是高考的改革,但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课程调整、教师编制、教师培训以及很多实验室的建设。第五条是高校的支持。上海的高考改革工作,不仅得到了上海市内高校的支持,而且得到了全国高校的支持。

韩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只是教育的事情,它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浙江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有四个“贯穿始终”: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贯穿始终。在高考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听取高考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在一线指挥,保证了高考改革工作顺利往前推进。二是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配合贯穿始终。教师编制、学校经费等都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全省11个地市89个县市区,都需要保持一个声音、一个步调向前走。三是认真谋划与严慎细实贯穿始终。这次的高考改革没有可借鉴的范本,是全新的改革。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总方案在2014年9月19号发布后,紧接着又出台了20几个配套文件,在顶层设计之外,通过方方面面的指导,保障高考改革的平稳推进。四是宣传、培训、指导贯穿始终。高考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的各个环节,都要深入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

记者:“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被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称之为“硬骨头”,你们认为它的“硬”体现在哪些方面?

倪闽景:高考改革有其自身特点,具有导向性。从改革的复杂性来看,高考改革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个“硬骨头”。

从当前面临的挑战来看,具体的困难应包括技术问题。如,如何采集学生平时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性活动的真实数据,并把它合成起来,成为高校招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考虑实践场地问题,需要找到既可保证学生安全又能让学生学到东西的地方。

师资也是“硬骨头”。传统的教学是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但实行“走班制”后,“一生一课表一课题”,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室以及专业更细分的教师。同时,也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教师编制方面面向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对教师编制进行统筹。

高考改革的全局性、复杂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保持定力,每向前走一步,就可以为中小学素质教育、高校人才选拔和招录创造一个更好更大的空间。

韩平: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新高考改革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校长、教师以及一些家长教育理念落后,不理解改革,或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存在学校不主动作为而是被动接受的现象。一些学校仍旧以一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应对新高考,最终导致改革举措很难真正落地。改革过程中,还出现了新的应试教育现象,学生学业负担反而加剧,这也是社会对新高考有质疑的原因。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十分重要。

其次,新高考改革的资源保障还有待跟进。原来的教育资源保障,建立在学校规模基础上,文理分科和行政班相对固定,数量和结构因此也是确定的。但实行选课走班后,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如,原先浙江理科考生占比65%,文科考生占比35%。但这次选考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占比36%,富余出来的物理教师就面临着转岗问题,而地理、技术学科的师资却很紧缺。教室的配置是另一个问题。根据走班需求进行测算,班级与教室最低配比1:1.3,走班才能“走”起来,多数学校教室条件跟不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编制问题、经费问题、标准问题,需要系统来解决。

再其次,这次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较多,招生制度改革相对较少。实际上,招生才是高考改革的指挥棒。招生的指挥棒没有动起来,要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会相对困难。当然,这并不是说高校不愿意,而是有多种因素制约。

改革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智慧和勇气

记者:当前,新高考改革继续推进,但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环境以及涉及区域和阶段性任务,都已有明显改变,这会对改革产生哪些影响?

倪闽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应地,老百姓对于教育会更加重视,对高考的要求会更加多样化。这是新一轮高考改革一个重要的背景变化。原来只关注高考公平性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还要更多关注高考的科学性以及公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时,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学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兴趣爱好、发展方向,整个教育过程会逐渐明晰。这也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了多元参考,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指引。

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强国战略,所以高考改革应体现这样的方向:通过新高考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勇挑重担,为了国家发展需要努力学习。这也是时代大背景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韩平:社会背景的变化,对推进高考改革是非常有利的。目前,社会对高考改革的认同度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高考改革提供了一个努力方向。此外,高校自主权的增大,也会有利于推进多元招录制度。

记者:进入新时代,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这个新任务,两位有哪些期待?

倪闽景:我预判未来新高考改革会有三个变化。一是从重分数到重综合素养。这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是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招生的需要。二是从重考试到重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仅仅是新高考改革中的一部分,高校考试招生方面,引导效应会更明显。招生实际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体现高校的价值判断。在这一点上,新高考改革的确应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当然,高校招生中公平性如何体现,如何让老百姓接受综合素质的概念等问题,需要时间来解决。三是从重选拔到重培养。考生进入高校以后的培养比选拔更为重要。高校应非常清晰地指出:学生选择本校相应专业,相应会得到什么样的机会,学校将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方式。这个转变,对于整个新高考的改革和招生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新高考改革是第一步,它会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和变化。

韩平:现在的高考改革目标和路径都已明确,需要教育人坚定信念,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和担当。改革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破解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也希望社会对新高考改革抱有宽容的态度和心态。请给教育一点时间,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革氛围,共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本报记者 齐林泉 李萍)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10日第5版 版名:新征程·访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高考改革走到了哪儿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21_1120328.html
发布时间:2018-06-21作者: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视觉中国 供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是近期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结果到底怎么样?面对哪些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考验智慧,亦呼唤答案。——编者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结题评审会在上海举行。该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主持,现场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以中央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完善国家高考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对配合全国各地推广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高考改革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课题组进行了诊断和解答。

评价—— 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课题组认为,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预期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预期,并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大规模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课题组发现,这一预期得到了相当好的实现,考生、家长和教师认可度很高。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或者是根据他们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来决定的,而且社会上普遍担心的考生会为了拿到高分不顾学习兴趣而“避难就易”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课题组发现,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他们现在所求学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这是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课题组认为,这一预期也得到较好的实现。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

从上海了解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文科一个理科或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文理交叉率在80%左右。对文理不分会降低数学区分度的普遍担心也没有发生。课题组表示,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即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新高考改革还希望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而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个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课题组认为,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而且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因此,新高考改革的这一预期未能得到较好的实现。

建议—— 注重程序和内涵,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浙江高考改革都是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在操作中极有可能出现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虽然相差一分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的现象。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显然是不能忽视的。课题组建议,压缩等级数量,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课题组还表示,中学的“教”、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功能不同,作用阶段也不同,但必须前后呼应,避免各自为政。为此,课题组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走班制的建立、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准备。而在考试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同时,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选科和选考是整个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

目前,改革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存在明显缺口。课题组表示,其中,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从短期看,高中学校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潮汐”现象。从长期看,高中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同时,区域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在这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浙江都尚有压力,其他省份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更需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因此,课题组建议提高高中办学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袁振国告诉记者,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遇到了五个方面的挑战。针对相关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新高考下,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但数据表明,仍有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课题组建议,注重程序和内涵,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避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用或误用。具体而言,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第二,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的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第四,程序设计要能够保证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效。

启示—— 破解教师“潮汐”现象,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

课题组认为,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推开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

“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是课题组给出的第一个建议。课题组认为,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潮汐”现象,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另一方面,可以区域为单位,如一个学区、一个集团或一个区域教育局等,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统一排摸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并做好支持和保障,进行区域内统筹。同时,教室需要改扩建30%左右,一是增加普通教室,二是重建创新实验室。此外,办学经费须增加20%至30%。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编制的增加、学生走班后各项日常费用支出和新购置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多数上海高中校长认为,所增加的经费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与管理的需要。

高考改革的一大预期是缓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是由于功利动机带来的学校“抢跑”问题也随之产生。课题组认为,要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具体而言,应该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而“选考”新政倒逼高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而实施走班制教学,从而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课题组建议,提高适应新高考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首先,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共同体,学校要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明晰教学班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再其次,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并制订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排课与选课系统,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此外,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建议,科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开考,并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一次,英语考试也可以暂时安排一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而且,可以把等级考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1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14_1111355.html
高考40年 制度变革显初心发布时间:2018-06-14作者:刘海峰 刘亮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世纪70年代北京高考考点一景,希望洋溢在考生脸上。资料图片

教育前沿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

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亿万名中国青年的共同经历与深刻记忆,是激发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制度支柱和原初动力。高考对于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经济起飞、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开放40年

恢复高考意义重大

1977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转折点,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史上一个最具标志性的事件。

对于教育战线来说,1977年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突破口。它是破除教育界“两个估计”思想枷锁的序曲,被“文革”破坏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秩序也因此由混乱转向正常。社会选材理念不再以出身论高下,注重学识重新成为选材理念,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广大知识青年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和奋斗意识被点燃了,并由此具有了公平竞争、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在“两个凡是”的极左思潮尚未打破的情况下,高考制度开始恢复,其意义远超出教育领域,它对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其他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后续改革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

重温40年

高考改革历程艰辛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78年至1984年为制度恢复期,高考制度一边恢复和发展,一边开始初步改革。1978年为夏季考试,秋季入学。从1978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高考命题权上收至教育部,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1977年只有4门考试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语文、数学、政治、理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科高考科目增至7门,文科增至6门。1978年公布或通知考生成绩,且考生可以申请查卷。

这个时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初步有所突破,传统的“统招统分”体制开始向“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发展。为避免仅凭分数选材,1978年国家提出“打破常规选人才”的招生工作意见。省市学科学习竞赛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不经高考直接根据志愿进入高校;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招生委员会推荐优秀人才,高校对这些被推荐者进行考核后决定是否录取。这是后来的保送生政策的缘起。

1985年至1998年为改革调整期,国家开始全面探索高考改革路径,改革或调整传统高考制度中的诸多要素。比如,逐渐改变国家计划招生和免费上学制度;突破了全国统一命题方式,并强调命题要注意考查考生的能力;标准化考试、电脑评卷和标准分制度逐步施行;高考科目数量总体趋于减少;高校自主录取权进一步扩大。

1999年至2013年为扩招发展期,以扩招为特征和中心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来说,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左右骤然增加到54%左右,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同年2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试点并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考试方式、高考次数、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等也在不断调整或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更加均衡、公平,2008年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异地高考”因为2012年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出台,成为高考改革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接下来,各省陆续制定了“异地高考”方案。

2014年至今为试点深化期,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开始试水。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考改革由此进入新阶段。本次改革既考虑了促进公平又考虑了科学选材,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关考试招生特别是高考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改革,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细看40年

高考改革不断“变脸”

改革开放40年,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还是教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间,高考镌刻着一代代学子的记忆,也镌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砥砺前行的印迹。40年间,高考不断在“变脸”。

考试时间有变。1977年的高考在12月份进行,1978年则在夏季,后来大部分年份固定在7月7、8、9日,2003年开始改为6月7、8日。

高考命题与评卷组织有变。1977年是分省命题,各地级市评卷。其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分省命题却由各地区评卷的高考。1978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分省评卷。1985年,上海市单独命题,接下来分省命题制度得到推开,2004年11个省市分省命题,后来最多扩展至16个省份自主命题。2015年,又恢复到全国统一命题,到2016年,26个省份回归到全国统一命题。

报考条件有变。1977、1978年,规定高考报考年龄不超过25岁,部分放宽到30岁。但从入学之后新生的年龄差来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为了尽可能让“老三届”考生有更多机会,实际报考中超过30岁的考生大有人在。直到1980年以后,“25岁以下”和“未婚”的限制条件才逐渐在高考报名环节被长期执行。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01年,这两个限制条件被取消,高考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考试题型有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考中大部分采用记忆类题型和填充题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变化更大,每年都吸引很多社会关注。高考作文一开始为写记叙文或读后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材料作文,近年来,作文命题更加多样化。其实,无论如何变化,目的都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考查学生的素质。

高考科目有变。除前述科目变化外,1999年高考科目逐渐发展为“3+X”,后来各省份逐渐固定为“3(语、数、外)+2(文综、理综)”。2014年,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浙江,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这表面上看是考试科目改革,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招生的科目要求、不同选考科目成绩的等值和换算、选科人数等。

录取方式有变。1977年实行的是分段录取,1984年开始实行分批录取,1999年开始实行网上录取。网上录取不仅比原来各高校招生人员奔赴各省份录取现场调阅纸质档案录取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挡住了招生中的不正之风。2008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开始实行,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榜。2015年,开始逐渐合并录取批次,2017年有些省份合并了本科二批、三批录取批次。继2016年上海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后,2017年山东、海南等地将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不在录取中区分高校的等级。

总体来说,与考试技术相关的高考改革,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如网上阅卷、网上录取等。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

总览40年

高考改革初心不变

从恢复高考初期的制度设计,到今天的改革,高考多变。但是,高考也有不变。

仍采用总分录取模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根本,虽然总分录取模式有“唯分数论”之嫌,但它最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便是一个例证。

仍采用分省定额录取模式。高考制度一直秉持“区域公平”原则,通过区域配额调控各地考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招生录取倾斜政策。因为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分数远低于一些人口大省与考生大省,该政策饱受批评。在高考录取中,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是两难选择,加上各地发展不均衡,分省定额录取模式沿用至今。也正因为分省定额录取模式,全国统一命题或分省命题,抑或全国统一命题但使用不同考卷,都不会影响高考录取大格局。

高考竞争依然激烈。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高考录取率仅4.8%,2017年则高达80%以上。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断攀升,于2002年达15%,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6年已达4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时,便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40年来,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没变,考生和家长的紧张程度没变。上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是高考竞争的主要表现。

统一考试依然重要。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等,意在弥补完全依靠高考分数录取的不足,但这些招生方式在总的招生中占比不高。随着将来这些方式比重加大,统一考试成绩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名牌大学的价值观不会变,诚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考试应该还是中国高校招生的主要依据,统考成绩依然重要。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名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40年来,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材、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考制度面临不少挑战,但它的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改革开放40年,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必将在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保障教育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峰 刘亮,单位: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刘海峰系该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考制度改革研究”[16JJD880029]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14日第6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导学生从“做题”到“做人做事”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解析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
发布时间:2018-06-09作者:本报记者 万玉凤 柯进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09_1105081.html
继浙江、上海率先实现新高考平稳落地后,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正有序推进。2018年高考释放了哪些信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中国教育报特邀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从不同视角对2018年高考试题进行解析。

高考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育人功能,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的共识,这也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彰显素质教育鲜明导向。

志于道,崇于德:突出高考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导向

高考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本质问题,不断增强考试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与理想追求;增强文化浸润,以深厚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今年高考试题的明显特征。

首先,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高考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与学科知识自然融合,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到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答案编制的全过程,体现鲜明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党章有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促使学生领悟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四个自信”。

试题选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方法和国家民族情怀。试题重点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战略安排等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1题,选取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论述,考查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形成和创立历史条件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创新是科学品格的道理。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2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创新性论断为材料,引导学生领悟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试题紧扣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扎实培养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守法用法,在生活中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9题以宪法修改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16题,以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为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重要成果,促进学生运用和培养法治思维。

其次,彰显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与理想追求。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高考坚持不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学生青春奋斗提供正确价值引领、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为实现青春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说,试题强调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考查,助力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洞察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如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40题以甘祖昌的感人事迹为材料,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甘祖昌将军一生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中国人有自身的独特精神世界,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伟大民族精神。高考命题将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考试内容中,增强试卷的精神感召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比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以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素材,充分展现了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拓进取。

再其次,增强文化浸润,以深厚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考试题通过精心选材,将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试卷的鲜明底色,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浸润,进而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并激励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化人之本,也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2018年高考试题致力于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礼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7题呈现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Ⅲ卷第26题叙述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脉络,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及认识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党和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积累的时代精华,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激励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倍加珍惜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0题通过美国记者对抗日根据地的描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基层民主、减租减息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制度保证,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熔铸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018年高考试题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试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促进正能量的传播。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0题,以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农村改革为背景,要求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的科学内涵,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

精于艺,笃于行: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凸显人才选拔重点

高考聚焦能力考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发展综合素质,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考查的能力不仅要涵盖学习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认知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理念相辅相成,也是素质教育在高考中的具体落实和生动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指出,提升认知能力,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注重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体现创新意识,鼓励主动思考,学会创造,突出这三方面的考查,是今年高考试题的共同特点。

首先,提升认知能力,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今年高考加大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语文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选取唐代诗人王建的《精卫词》,最后一句“愿我身死子还生”可能是作者的口吻,也可能是精卫的口吻,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并从文中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试题打破传统设问模式,要求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是理性质疑和选择,主动分析各类论断中包含的立场、假设。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高考试题从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等方面对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认知能力进行考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学生都会面对浩瀚驳杂的信息海洋,学生需要具备迅速有效地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高考试题采用多样化文本和图表的呈现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高考注重对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语文、英语的阅读、语用、作文等相关试题。英语全国Ⅱ卷要求学生写一则观看电影的英文通知,全国Ⅲ卷要求学生向外国朋友介绍本校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考查学生使用英语书面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使用学科术语准确表达与阐释,也是体现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注重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试题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发展阶段特点中的具体实例,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是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如数学全国Ⅱ卷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采用真实数据,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4题、全国Ⅱ卷第24题以烟花弹的爆炸和上升、轻微交通事故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重要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许多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高考试题深入发掘其中的学科内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16题以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又如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8题,选取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的封面文章为素材,考查核移植技术及应用。再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6题以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反映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成就。

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也是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向。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3题、Ⅲ卷第3至5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举措等,考查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8题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Ⅰ卷第7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对象,考查回收废旧电池中金属的方法,体现了化学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贡献。

再其次,体现创新意识,鼓励主动思考,学会创造。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高考命题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广的视野,旨在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品质。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2题材料选取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情节不仅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和大航海时代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重大史实,也折射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许多历史文化现象。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入手发现历史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进行思维发散。

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数学全国Ⅲ卷第18题增加对数据解释的开放性,要求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并获得结论,试题答案不唯一,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

发于内,形于貌:引导科学备考,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高考作为衔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在教育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考内容改革的深化和试题考查的方法,对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有重要影响。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依据考试大纲,鼓励“课内功夫”;强调知识内化,助益融会贯通;加强灵活考查,促进真懂会用,这三方面明显体现了今年高考试题的积极导向。

首先,依据考试大纲,鼓励“课内功夫”。考试大纲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选才要求和高中教育目标的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依据考试大纲命题,是实现教、学、考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促进教学、引导素质教育的作用。2018年高考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规定,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引导高中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纲超量的教与学,促进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高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高考注重主干内容的考查。例如,物理学科以基本物理规律为重点,要求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整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学科以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考查学生对主干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6题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考点,考查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Ⅲ卷第31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理解。

高考试题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重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例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9题考查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过程中实验操作名称;Ⅲ卷第22题通过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

其次,强调知识内化,助益融会贯通。高考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选拔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突破了单纯的“知识”“能力”或“素养”立意的线性思维,形成了兼具继承与发展、贯通整体且有机的考查目标体系。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指出,高考强调“必备知识”,并不是进行点对点的单纯知识考查,也不是将它们进行孤立和割裂,更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高考试题将“必备知识”的考查目标置于广阔、丰富的情境中,与能力、素养等考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内化,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建构、融会贯通和迁移,从而形成具有内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例如,高考语文对名篇名句的考查,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而是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如全国Ⅰ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学生所调动的知识需要从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获得。文科综合试题通过创设鲜活的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促进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改变机械记忆倾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如全国Ⅰ卷第24题通过启发学生联系墨家思想代表当时下层劳动群众利益的已有知识,得出《墨子》包含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结论,而不是机械考查《墨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再其次,加强灵活考查,促进真懂会用。高考通过增强试题的灵活性,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减少大量刷题、机械训练的效果,让真懂会用的学生脱颖而出,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语文全国Ⅰ卷、Ⅲ卷的第21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进行考核,需要学生“读”懂构图特点,分析关键词与思考路径间的整体关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又如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6题以近年发表的有机化学研究论文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将新的化学反应与已有的反应相结合,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22题以常见的课堂小实验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据介绍,基于新时代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研发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明确高考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和核心功能;“四层”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通过明确考查内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做出回答;“四翼”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通过明确考查要求,对如何培养人和怎样提升素质做出回答。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高考坚持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统一,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真懂会用,助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9日第1版 版名:逐梦·2018高考特别报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0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时代命题
——专家解析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
发布时间:2018-06-09作者:本报记者 柴葳 王家源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09_1105082.html

6月8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体现了哪些新理念、新特点?各部分有哪些创新之处?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及部分地理、思想政治、历史一线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高考文综试题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把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

聚焦立德树人,助力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今年的试题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等突出的学科特征。”看过今年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后,辽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崔慧娟说。

崔慧娟举例说,全国Ⅱ卷第40题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全国Ⅲ卷第38题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全国Ⅰ卷第39题宪法修改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国Ⅰ卷第40题就如何发扬小岗村的创新精神提出建议等问题设计,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价值取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助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记者注意到,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有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引导学生领悟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工作,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把考试内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考不仅是人才选拔的试金石,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崔慧娟说,今年是教育部普通高中2017年版课程标准制定实施后的首次高考,对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将对新高考、新课标和新课程的渐次落地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

激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

“如何体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定位,如何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拓展高考的功能,是人们对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的普遍期待。”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正高级历史教师李成顺说,2018年高考文综Ⅰ卷的历史试题,细细品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成顺举例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第41题的3段历史材料,通过乡约制度和村民自治把古代、近代、现代中国贯穿起来,通过解答该题,考生既可以了解古代中国对道德教化的重视,也可以理解近现代民主在中国乡村发展的历程。

“考试本身就是教育,考试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李成顺注意到,纵观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没有一道题目是在考查对史实简单的再认再现,而是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论从史出的能力,“教师教和学生学必须打破教材的束缚,把单纯的学习知识转移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并重上来,注重对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

北京去年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于2020年实行新高考“3+3模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认为,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与前几年相比风格统一、过渡平稳。

“创新方面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第37题。”李晓风说,这道题第1问5选2作答,第3问是开放性试题,表现出了更强的灵活性,为此后历史学科等级性考试提供了探索经验。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历史学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他们信仰的指引。”这位命题专家说,历史学科在考试内容选取上注意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通过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唯物史观,考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备品格,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启迪学生成为中国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地理:

紧扣新时代主题,突出核心素养考查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地理考题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促进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凸显。

“今年的地理试题很有意思,以全国Ⅰ卷为例,两个关于河流的主题,既有通过总体情境创设考查考生理性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又有具体到黑龙江乌裕尔河一条河流的情境,来考查考生的高阶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地理特级教师戴申卫认为,今年地理试题总体质量很高,有很强的代入感,既有利于考查考生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又有利于推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积极转变。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说,今年地理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考生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全国Ⅰ卷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还是全国Ⅱ卷文综第43题、全国Ⅲ卷文综第3至5题涉及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都是对考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的考查。

戴申卫坦言,对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并不容易,今年的地理试题恰恰覆盖了这些方面。

“出题的很多背景材料都取材于现实中的动态性、两难性的劣构问题,有效避免了以往基于良构问题而带来的高分低能现象。”戴申卫说。(本报记者 柴葳 王家源)

本报北京6月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9日第2版 版名:逐梦·2018高考特别报道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5: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27 22:16 编辑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高考试题水平划分研究



摘要
摘 要: 文章选取2014--2016年北京卷,全国卷Ⅰ、Ⅱ、Ⅲ及大纲卷的地理题目,根据四个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角度,进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研究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地理...

出版源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评价程菊https://wenku.baidu.com/view/daecfc4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5.html




国家考试中心 课题《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成果https://wenku.baidu.com/view/474e2b7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f.html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18教学建议https://wenku.baidu.com/view/0ff10e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5.html


从核心素养视角评析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深圳龙岗区教研室 郭芳英https://wenku.baidu.com/view/c4f17f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c.html从核心素养的视角看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https://wenku.baidu.com/view/d1602e1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4.html


高考地理试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角度探析——以小尺度区域地理试题为例(地理教学2016.24)https://wenku.baidu.com/view/6f210d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5.html

从学科素养视角例谈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  地理教育 2015.7

https://wenku.baidu.com/view/0ff10e4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5.html

《地理教学》                   2016年24期                  





浅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以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为例


【摘要】:地理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获得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技能与方法,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能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地理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在涵养,由地理知识、能力、方法、观念与态度等组成。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缜密的地理思维,满足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渗透地理学科素养是行之有效的考查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有机形式。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全国卷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观点”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备考建议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0f7410102vbpr.html


高中试题命制中如何体现地理核心素养
——试题命题立意变化探究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11941.html
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11941.html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近五年地理高考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论文http://www.doc88.com/p-7062594083690.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3 21:14 , Processed in 0.1306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