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回复: 3

[教育技能] 教育部高考改革是为减负还是公平?北京新高考其实还是老一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1 19: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8月28日《北京晚报》刊登文章,澄清北京新高考仍然是以分数决定考生去向,主观评判标准只针对极少数学生。这可能是这几年高考改革中最耐人寻味的细节。
1
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等地试行后,考生、家长、学校、社会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舆论揣测教育部的改革方向是降低高考难度,疑似“减负”。
除了统考的语文、数学、英语兼顾文理外,剩下的“6选3模式”(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中任选3门)可以完全不顾文理分科,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科目参加考试,而且这3门还是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出题。
北京新高考照单全收,还强调英语可以考两次,取分数高的一次计入总分。
相比以往的高考,教育部主导的新高考似乎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但根据浙、沪学生的体验,考试频次提高,负担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倾向。
既然不是“减负”,新高考改革又是为了什么呢?
2
2020年新高考模式将在北京实施,意味着全国高考将进入“新常态”,也就是说,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形式将尘埃落定。
“北京模式”非同小可,而其中引发争议的“综合素质评价”让我们看到政策出台前后的博弈、妥协和欲言又止。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北京市教委在解读上述主观评估标准时一再辟谣,强调不是普遍适用。目的是,探索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
这种“试点”已经显得越来越微弱了。
2014年开始,以奥数、文艺、体育为代表的高考加分项逐步取消;
2015年5月发生的江苏、湖北“减招事件”中,教育主管部门再次强调招生指标向西部落后地区倾斜……
这些标志性事件的背后,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统领高考改革的“主旋律”。
3
其实,北京市教委抛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多半是给国内大学高招办看的,看似残存的“自主招生”的政策尺度。
在民国时期,大学“自主招生”曾有过先例。
那时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大学各自出题,学生只能到处参加不同学校的考试。被录取的人数非常有限,加上学费昂贵,大学基本上是贵族学校,一般的社会阶层只能望洋兴叹。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03年,教育部才批准全国90所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即便如此,大学得到的“自主权”非常有限,还是要服从高考成绩的指挥棒。
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后,“自主权”进一步收紧。
4
由此看来,新高考的基调已经确定,教育公平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呼应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国家整体战略。
教育部并没有放开高校招生自主权,国内大学仍然不能自行出题考核。
主观评估标准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形式上与“自主招生”相衔接。
以“北京模式”为代表的新高考其实没有脱离2014年出台的一系列以教育公平为导向的“回调”政策。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尚德在线教育海外合作高级总监,资深自媒体人,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书。

改革后北京高考成绩只占60%?北京市教委回应:系误读

牛伟坤/北京晚报

2018-08-28 16:42

字号


北京晚报8月28日讯,北京市教委日前对外公布了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关于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方面,方案指出,原则上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学生总成绩的60%;那么,这是否意味着2020年考生的高考成绩只占总成绩的60%呢?27日,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节目时对此作出了澄清。

姚林修表示,综合评价录取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这一误读,是有人对这两个概念作了混淆。北京市2020年高考采取的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的是语数外统一高考成绩450分加上三门等级性考试各100分,总分共75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参考。

而综合评价录取是改革后高考录取的一个渠道,是未来要向教育部申请的一种招生模式,这种模式依据统一高考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学校的面试成绩以及各中学对考生作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组成一种新的选拔方式。在这种选拔方式中,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有人理解成所有录取都以这种方式进行,这是不对的。”

姚林修解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是未来想探索的一种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也就是说,未来会选择很少的学校,拿出少量计划来进行试点,以求进一步拓宽选拔人才的途径。“这部分数量比较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要走统一高考录取这一渠道。”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对计划提交给高校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并负责公示和确认。

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参考。相关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正。目前在本市的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自主招生等类型招生中,招生学校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核和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原题《改革后高考成绩只占60%?》)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0: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爆料:9省市或将推迟启动新高考改革
新浪教育讯  原定于从2018年秋季入学新高一入学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的18个省市中,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市或将推迟一年启动。
  按原定计划,2014年,上海和浙江2个省市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试点;随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于2017年加入高考改革;2018年秋季新学期,广东、江苏、重庆等18个省份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到2018秋季开学,全国原本将有24个省份加入新高考。
  但据重点高中从事一线教学的王老师向新浪教育爆料,有9个省市或将推迟一年启动改革。
  暑假未安排新高一教师培训 9省市或推迟高考改革
  王老师发现,原计划于2019年加入新高考的18个省市中,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市还没有出台高考改革政策的相关文件。更重要的是,这些省市暑期并未安排对新高一教师的相关培训。
  按惯例,若这些省市2018年秋季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暑期将会对新高一教师做相应培训,但是,王老师在各省联系了几位一线任课教师询问情况,发现开学在即,这些省份并未安排新高一教师参加培训,由此推测,上述9个省份可能推迟启动新高考改革。
  洛阳教育局:上级政策暂未明确
  另外,根据某自媒体发布的河南洛阳某地区论坛帖子截图,有网友咨询今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是否参与高考改革,当地教育局在回复中提到,河南将在明年(2019年)进入新高考,这届新生将在高二分文理科。
某自媒体发布的截图(真假未知)

  新浪教育查证后发现,此条截图同样编号的问题下,回答为“上级政策尚未明确”(上面截图存疑)。也就是说,洛阳教育局到目前为止还未收到新高一启动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通知,这很可能是推迟新高考的信号。
新浪教育查证结果



  江苏或将采取3+2+4选1模式
  此外,据王老师了解,江苏的高考选考选科可能将采取“3+2+1”模式,但是没有正式文件出台。这种模式高考总分为750分,与浙江、上海语数外3门必考,再从6至7个辅科中选择3门的“3+3”模式不同。
  “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主科,语文数学每科满分150分,外语满分120分;“2”指的是物理+化学或历史+地理,每科满分120分。如果考生的“2”选择了物理+化学,那么就要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选1科;如果“2”选择的是历史+地理,就从由政治、物理、化学、生物4科任选1科,每科90分。
  新浪声明:截至发稿,暂未有官方通知或文件说明9省市将推迟新高考。此消息系网友爆料,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20: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
高考改革:“3+1+2”模式,大势所趋
2018-07-07
2014年国发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采取了“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选3门)——

近几年,高考制度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革。



6月2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在上海举行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结题评审会——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小编惊喜的发现,这个重大招标课题,竟然和动商平台提出的很多建议基本一致——

动商研究中心坚持立足体育、关心教育、关注健康,为社会热点问题把脉!体育和艺术纳入高考就是动商平台首先提出反复论证的,遗憾的是,至今还未被采纳······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王宗平主任为江苏高考设计的“3+2+1”(“3+1+2”模式)吧!

【江苏高考,建议采用:“3+2+1”模式,或者“3+1+2”模式】

一、“3+2+1”模式,总分750,8种组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2”,指“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门科目120分;

“1”,指在生物、地理和选择小组合以外的两门或“历史政治”或“物理化学”,共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一门,计90分。

二、“3+1+2”模式,总分740分,20种组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20分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

说明:如果严格按照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文件精神,全国只能是一盘棋,采用【“3+3”模式】,根本不需要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再兴师动众出台那些大同小异的“高考改革方案”。

第一个“3”,指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

第二个“3”,指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意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值得注意的是,供选择的科目不仅仅是六门,如浙江就是“7选3”.

“3+2+1”模式中的“1”,也可以是: 选“物理化学”组合的,在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技术、体育、艺术7门中选择1门; 选“历史政治”组合的,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艺术7门中选择1门


高考改革必须避免“拼爹定终生”

2018-08-30 11:18:26 来源: 红网 0 条评论


近日,北京发布了高考改革新方案,方案指出,2020年高考,原则上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学生总成绩的60%。方案一出,舆论哗然。随后,北京教委有关负责人回应称,有人误读新方案,并非所有人的录取都以这种方式录取,只在数量比较小的考生进行试点。(8月28日《北京晚报》)

也许确实有人误读,但是,有少部分人不必“一考定终生”,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上大学,是毫无异议的。两年后,这类考生高考成绩只占60%,综合素质评价可占40%,而后者就是引发热议的焦点所在。

我国恢复高考40年,为国家培养了巨量人才,成千上万的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改变了家庭,也改变了社会。尽管不断有人痛陈高考之弊端,呼吁进行改革,但高考的伟大贡献不容否定,谁也抹杀不了。可以说,没有40年高考,我国经济奇迹的发生是不可思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改变世界也毫不为过。

多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高考大纲、教材、命题、考试、录取等环节进行了持续、大量的改革,促进了高教事业的发展。但是,不必讳言的是,也有一些改革措施引发争议。如若干年前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除教育部规定的14项外,各地推出优惠政策190多项,加分项目弄虚作假严重,媒体屡有曝光,有违改革初衷。由于社会反映强烈,各地大部分加分政策已被取消。

又如,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通过高校自招的考生,可以降低10至60分被录取。问题是,一些自招加分项目,如学生论文、发明专利证书等,造假“生意”兴隆,只要出得起足够的钱,别人的论文或发明就可以成为考生的“专利”,且中介服务周到,俨然已成“黑色产业链”。如此自主招生,与“考家长”无异,招致诸多非议。

上述高考改革措施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是因为扰动了社会公平之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而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之核。没有高考公平就没有教育公平,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回到北京高考新方案,虽然实施细则没出台,但占比可高达40%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何确保考核公平性,值得高度关注。

从多年实践看,按照当今社会法治、诚信环境,想杜绝别有用心者打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主意,难上加难,弄虚作假在所难免,网友们担心高考从“一考定终生”时代,进入“拼爹定终生”新时代,或许并非危言耸听。这也是该方案引发舆论哗然的原因所在,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缜密论证,三思而行。

文/徐林生


北京市教委近日出台《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指出,2020年起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考试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本科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选考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750分。不分文理科。2019年,将本科一、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普通批;2021年,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实行一年两次听说机考。

  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根据《方案》,北京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包括13门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6选3”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其中,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13门。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后才能选择参加对应科目等级性考试。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自主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考试对象仅限当年参加本市统一高考的考生。2020年6月将进行首次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共5等,其中A等占15%,B等占40%,C等占30%,D等占14%,E等不超过1%。成绩在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每科成绩由5等细化为21级,其中A1为满分100分,E赋分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重要参考

  《方案》指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具体活动,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校每学期对计划提交给高校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并通过“综评平台”在校内公示,招生过程中将该档案提供给有关高校进行参考。

  英语实行一年两考

  《方案》显示,从2018年高考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前一年12月和当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在各科分值上,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不变,每门科目满分150分,三科总分450分。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三科总分300分。本科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此外,不同高校可在规定范围内,选择不同选考科目和选考要求。考生的选考科目须满足高校某专业的选科选考要求方可报考。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9-12 1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观察·任学宝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2018-07-11
高考综合改革的先行和试水——自上而下的方向引领
    伴随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将促使高中育人方式深刻转变,但双重改革任务给学校带来极大挑战。为帮助读者了解新高考制度的落实及新高考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情况,今约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围绕高考改革、育人模式、教研转型、学习方式和评价改革等内容分享他的思考和浙江省的经验。

  

    浙江省是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自2014年国家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围绕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引领”和“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两条路径开展试点工作。

    这次新高考改革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任务最艰巨的一次高考改革,对于教育管理部门是一次挑战:如何为学生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方向引领如何实现?浙江省通过4年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以分级分层培训为桥梁。组织包含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师等人员的培训,拉近改革政策与一线教师之间的距离,确保改革有基础、有实践。同时,不定期举行面向家长和学生的宣讲会,敦促师生、家长共同进步。

    以专题协同研究为突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学校适应新高考、深化课改的九大问题,完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修习安排、生涯规划、教学班管理制度、学生过程性评价,统筹安排学科教师、教师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资源保障等,还组织了100所学校分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

    以典型经验推广引路。建立教研员定点联系制度,加强对每一所学校的指导;挖掘学校典型案例,丰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指导和宣传学校优秀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新高考、新课改下统筹安排三年教学计划进行专题研究和指导;总结和指导新型教学组织管理模式,鼓励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升级,关注“走班制”下的教师评价和学生精准学习;建立以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将生涯规划重心放在学业规划上,以体验和咨询完善学生选择能力。

    以学科基地建设为途径。紧抓学科建设这一核心要义,将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学科。所有普通高中在各地市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下都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50所第一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和49所第二批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制订了学科课程建设方案,多样化的新高中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以资源建设为抓手。在指导、征集优质选修课程方面,鼓励教师投身课程开发建设,解决了改革初期资源匮乏问题,确保学生拥有选择权;建设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网络平台,征集优秀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群,提升课程质量;启动创新实验室和学科教室建设行动,资助普通高中建设专用教室。

    在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仍未完全树立,过度应试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尚有较大距离。二是制度设计存在局部技术性问题,比如原始学分转换成等级学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性问题,比如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导致教师需求的“潮汐”现象。

    让学生与家长有更大的教育获得感,应成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高考改革还需要在价值舆论引导、改革难题突破和教育治理能力提升上开展积极的对策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一,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避免设计“分分计较”的改革制度,利用政策引导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纠错机制,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研究、跟进和改进。

    第二,研究制定新的学校建设标准,为高考综合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第三,研究制定新的学校管理标准,对改革背景下的新教育教学常态进行指导;增派力量对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新模式进行研究,特别是对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等涉及新技术的新事物进行提早规划。

    第四,制订详细、具体、有层次的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层级教育工作者制订个性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实操性和有效性。

    第五,加大对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正面宣传和积极引导,加强跨区域督导巡视,针对改革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促进改革健康、顺利推进。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中心主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0 04:23 , Processed in 0.0990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