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0|回复: 8

分界线上的对话——2014穿越秦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7 0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1-27 08:33 编辑

地理行知录.jpg
地理行知录 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不能转帖,去公号看吧。
分界线上的对话——2014穿越秦岭(连载一)
原创:石岩公学 唐友能 地理行知录 11月11日



一、地理教师聊秦岭
在户外徒步圈子里,鳌太线的名气很大,不光是因为它的风光绝美,更是因为穿越难度大,在这条户外线路上死了好些人,这种妖艳的气质吸引了无数喜欢冒险的驴友趋之若鹜。在中国地理话语圈子里,秦岭的名气就更大了,只要谈论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就无法绕过秦岭这个关键词。哈哈,这就巧了,威廉、hairu516、拉姆三哥们儿既是长期同行的驴友,又是深圳的三位高中地理教师,所以我们对秦岭就有了共同的兴趣。在策划穿越年保玉则的一次碰头会上,我们三人聊起了秦岭。
Hairu516:“威廉,捋一捋究竟有多少地理指标线用到了秦岭?”
威廉:“这个我熟,刚刚教完高三呢,我要啰嗦了,别嫌哈: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一月均温0℃等温线、≥10℃4500℃等值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值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亚热带红壤黄壤与温带综壤分界线……”。
拉姆:“打住,打住,地理教久了,这些分界线都听腻了。饭桌上说吃的,秦岭还是饮食文化的分界线,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哈哈!”
Hairu516:“是啊,这些界线的确定都使用秦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威廉:“我觉得是因为它影响温度的分布,秦岭南北气温有很大的不同。”
Hairu516:“对,因为在温度分布上,秦岭阻挡南北气流交换,暖湿空气北上在这里受阻,也阻挡南下的冷空气,秦岭南北两侧的气温有明显不同。”
威廉:“是的,因为温度是划分气候区的重要依据,也是形成植被、土壤及其自然综合体的依据,温度不同,农作物也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就随之不同了。”
拉姆:“我比较关心人文现象。除了饮食,秦岭还是不是其他人类活动的界线呢?”
Hairu516:“当然是。历史上,秦岭南面的封国对中原的朝贡要求也是很低的,不用说在地方割据的时期,更是山高皇帝远了。秦岭成了巴蜀与中原之间的人文屏障。”
拉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七次伐魏,都没有成功,也是秦岭的阻隔,交通不便的原因吧。”
Hairu516:“我专门研究过诸葛亮的进军线路。长安位于汉中市的东北,但是蜀军几乎都是向西北经过祁山,绕过秦岭最高的主脉——鳌太线,进入渭河流域后与魏国决战,而不是直接从汉中向北或者向东北过秦岭直取长安。蜀国大将魏延曾献计,通过东北向的子午道直接攻击长安,因为秦岭山地沟峪通道太险要,一旦遇阻,军队将会进退两难,弄不好会全军覆没。诸葛亮肩负国家重任,不敢弄险,而选择向西北绕过鳌太线,稳扎稳打,从西面的祁山进军,或者以褒斜道进军佯攻,大军经过难度最小的陈仓(宝鸡市)道进军关中。”
威廉:“哇,两个三国迷!”
拉姆:“这也看出,秦岭确是一条地道的人文界线,原因就是交通阻隔。”
Hairu516:“秦岭最高峰太白山主峰3767米,整个山脉超过3000米的山峰都集中在鳌太线上,超过3500米的山峰分布在太白山主峰附近,也就是说秦岭在中国的山脉中比较勉强地挤进了高山的行列,但并不算高大,真的能阻挡南北气流交换么?”
拉姆:“我也有这个疑问,秦岭的主脉鳌太线东西长度不过百公里,向东延伸的部分也就是河南的伏牛山,其高度就更低了,再往东就是坦荡的黄淮平原,即使它的高度能够起到阻挡南北气流交换的作用,但是它的长度也远远不够啊?东部平原区域,地理上常常以淮河为界分南北,淮河作为一条平原上的河流,总没有阻挡气流的作用吧,为什么也成了分界线呢?”
威廉:“有道理,看来以秦岭能阻挡气流交换而作为南北分界线,理由还是有些不充分,有待进一步讨论,好像作为人文界线没有多大问题。”
拉姆:“穿越年保玉则后,这个暑假还有时间,何不去穿越秦岭呢?”
威廉:“好啊,从青海回来经过西安,顺便穿越秦岭!”威廉兴奋起来。
hairu516:“穿越秦岭可不是个小动作,难度不低。”
拉姆:“现在掌握的路线资料有多少?”
威廉:“好像有东西穿越和南北穿越两种走法。”
Hairu516:“一般驴友都是选择东西穿越,就是常说的鳌太线穿越,六天路程,大约120公里,从秦岭北面的宝鸡市太白县东面的塘口村上鳌山,沿着秦岭主脊线向东,走到太白山之后,从文公庙下到北坡的鹦鸽镇,这是驴友圈里比较顶级的自虐线路。另一种走法是南北穿越,从秦岭南坡的厚畛子镇上山,汇合到主脊线后,翻越太白山主峰,再从文公庙下到北坡山麓的鹦鸽镇。”
威廉:“我们不要太自虐,就做南北穿吧?”
拉姆:“是的,我们主要是要感受一下南北地理分界线的魅力,南北穿越更适合我们。”
Hairu516:“那好,我来做地图!”
威廉:“除我们仨,还要不要多约几个人?”
拉姆:“约吧,不过我们这个穿越带有专业性,最好把队伍控制在十人以下比较合适。”
hairu516:“好,我们在磨房约伴贴子里面加上南北穿越秦岭。”
(待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10: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分界意义
李双双1,2,[url=mailto: lss40609010@126.com][/url], 芦佳玉1,2, 延军平1,2,[url=mailto: yanjp@snnu.edu.cn][/url], 刘宪锋1,2, 孔锋3, 王娟4
摘要
关键词: 气温;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中国南北过渡带; 秦岭山地;
1 引言

1951-2012年全球地表温度升温速率为0.12 ℃/10 a,中国地表升温速率为0.23 ℃/10 a,气候变暖导致中国温度带明显北移[1,2,3,4]。其中,亚热带北界在112°E以东地区变动明显(淮河沿线),112°E以西地区受到地形的影响(秦岭南北),并没有发生明显北移[5]。由于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意义,许多学者对变暖背景下秦岭南北热量资源、生态适应、极端降水、气温变化、水文特征等做了细致的研究[6,7,8,9,10,11]。在已有研究中,多数学者选择分水岭作为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差异性的分界依据,以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作为生态—气候分界的研究相对较少[12]。刘胤汉先生主张以“略阳—黑河坝—马道—金水河—宁陕—柴家坪—山阳—竹林关—商南”连线,划分陕西省内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自然地带分界,既符合秦岭地区自然地域分异,也不会阻断秦岭南坡垂直自然规律[13]。从气候分析角度看,选取秦岭南麓或分水岭作为分界方案,导致秦岭南北相差数十个气象站点,势必会影响区域气候特征的认知[1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秦岭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呈现4个新特征:① 全球气温长期变暖毋容置疑[15]。2016年,大气CO2浓度、北极海冰面积、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均突破历史记录,并且2017年将持续或多发热浪、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16];② 全球增暖存在“停滞”现象。随着气候观测资料的延长,更加明确地证实增速减缓的实事,增温停滞机制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问题[17];③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运行,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源,解决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问题。秦岭南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势必会提到新的高度;④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建立西咸新区,成为第7个国家级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和快速经济发展叠加,使得秦岭南北城市带的气候风险日益增加。由于前期秦岭地区气温变化研究时段多集中于1960-2010年。因此,有必要结合最新气候资料,再认识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回答“秦岭南北是否出现变暖停滞”、“秦岭南北气温变化是否维持同步”、“北亚热带北界是否突破秦岭山脉”等科学问题。基于此,利用1970-2015年秦岭南北70个站点气温数据,辅以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秦岭山地气候分界意义,以期为认识自然生态、农业生产与气候变暖的响应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2 资料来源与方法2.1 资料来源

秦岭西起甘肃东南,东至河南伏牛山,是中国南北地理的主要分界线,也是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区[12]。秦岭北坡陡峻,南坡平缓,南北跨越近200 km。本文以秦岭山脉、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作为分界,将秦岭南北过渡带划分为3个子区域:秦岭以北、秦岭南坡和汉江谷地。其中,秦岭以北包括26个气象站,秦岭南坡有17个气象站,汉江谷地有27个气象站点(图1)。



图1 秦岭南北研究范围及气象站点分布Fig. 1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of Qinling Mountains


本文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候数据共享网和陕西省气象局,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将研究时段确定为1970-2015年。依据陕西省基层台站简史,宝鸡县气象站建立于1972年12月,2003年撤县建区后为陈仓区,宝鸡县气象站名留用,本文宝鸡县数据时段为:1973年10月-2015年12月;城固气象站1957年5月建站,1971年迁址城固县谢家井村南,由于迁站导致资料散失,其数据时段为:1971年1月-2015年12月。同理,湖北十堰和山西永济两个气象站点起始时间分别为:1971年1月和1972年1月。



2.2 研究方法

2.2.1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在目标数据序列中加入白噪音序列,构建“增噪信号”时间序列集合,将其分解为:不同尺度的窄谱波动和长期变化趋势[18]。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相比,EEMD从数据自身出发,有良好的自适性,可用于非线性和非平稳的气候要素趋势分析。然而引入白噪音存在副作用,会影响分解信息的物理意义解读。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ESMD),是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的最新发展,可解决EEMD分解中的“模态叠加”问题,已被应用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19]。在此,本文对秦岭南北气温变化序列进行ESMD信息分解,以分析气温序列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特征。


2.2.2 趋势项分量方差贡献率 计算趋势项分量对原气温序列的方差贡献率,可识别长期变暖趋势和多年代际震荡信息在气温变化过程中主导作用。具体方法为:① 计算原始序列Ti均方差,记为S;② 原始序列Ti 减去趋势项Ri,并计算不含气候趋势的温度序列yi均方差,记为S1;③ 趋势项(Ri)对原序列的方差贡献率为:SSr = (S-S1)/S×100%。


2.2.3 基于DEM的1月气温空间插值 秦岭山区地形复杂,气温受垂直地带性影响明显。不考虑海拔因素,会导致秦岭南北气温空间插值的不确定性[20]。参考已有研究[9],利用海拔高度辅助空间插值,提高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空间分析的准确性。具体方法为:① 气候海拔订正。利用秦岭南北气温垂直递减率,将区域站点气温数据订正到海平面高度。其中,秦岭1月份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432 ℃/100 m,北坡为0.349 ℃/100 m;② 气温空间插值。利用ArcGIS空间插值模块中S-Kriging进行插值,然后将矢量插值结果转为格网数据,栅格分辨率为30 m×30 m;利用DEM数据,分别对秦岭南北气温进行栅格计算,形成4个不同年代气温分布栅格数据;③ 提取0 ℃等温线。对插值结果进行精度检验,提取秦岭南北1月0 ℃等温线;进而以秦岭南坡1000 m等高线为参照,对比不同年代等温线变化特征。


2.2.4 秦岭南北温度带指标 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秦岭具有划分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地理意义[7]。参考郑景云等《中国气候区域新方案》的区划原则[21],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 ≥ 10 ℃的天数(积温日数)作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作为辅助指标,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亚热带北界是否突破秦岭山脉,以及1月份0 ℃等温线时空响应特征(表1)。


表1 秦岭南北温度带指标体系及其标准Tab. 1 Criteria of temperature zones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3 结果分析3.1 秦岭南北气温时间变化特征

通过ESMD方法,滤除气温序列年际波动变化后,秦岭南北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呈现出典型的“非线性、非平稳、阶梯状”的增温过程(图2)。具体变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 1970-1993年为第一阶梯,以1984年为转折点,前期波动下降,后期小幅波动上升,整体呈现低位平稳波动;② 1994-2002年为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过渡时段,气温呈现快速上升;③ 2003-2015年为第二阶梯,气温维持高位波动,且在2005-2012年呈现6年波动下降,增幅速率有所减缓,与全球变暖“停滞”趋势相符合。从长期趋势变化对气温变化贡献率看,ESMD趋势项在秦岭南北气温变化贡献率整体不高,三个分区贡献率分别为:汉江谷地(27.5%)< 秦岭南坡(30.5%)< 秦岭以北(36.5%),说明秦岭南北气温变化以年际波动为主导,并未呈现明显的线性增暖趋势。



图2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变化特征Fig. 2 Variations of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70-2015


利用11年滑动相关方法,对秦岭南北三个分区气温变化同步性进行分析(图2d)。结果表明:① 秦岭南坡与秦岭以北气温相关系数变化范围为0.91~0.98,与汉江谷地气温相关系数变化范围为0.92~0.99,进一步说明秦岭南北地区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三个分区在宏观趋势上差异性较小;② 秦岭南北三个分区气温相关性具有阶段性。其中,1970-1983年秦岭南坡与秦岭以北相关性高于汉江谷地;1984-2003年整个区域气温变化相关程度发生转折,相关系数呈现上升趋势且在1993年达到峰值,随后波动下降直到2002年跌至谷值,此阶段秦岭南坡与汉江谷地气温变化相关性高于秦岭以北地区;2004-2015年秦岭南北地区气温变化相关呈现增加趋势,秦岭南坡与秦岭以北地区相关性再次高于汉江谷地。可以看出,在快速增温期,秦岭南坡与汉江谷地气温变化更为相似;在低位波动期和增温停滞期则与之相反,秦岭南坡与秦岭以北气温变化更为相似。



3.2 秦岭南北气温空间变化特征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图3)。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个研究区域气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秦岭以北增温明显高于秦岭以南;东段以秦岭分水岭为分界,西段以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为分界,气温趋势变化呈现“同步增温,南北分异”的响应特征;分界线以北地区气温变幅具有一致性,增温速率中值与均值相同,均为0.58 ℃/10 a;分界线以南地区气温增幅具有差异性,秦岭南坡增温速率中值为:0.43 ℃/10 a,均值为0.40 ℃/10 a,汉江谷地增温速率中值为0.36 ℃/10 a,均值为0.32 ℃/10 a,并且增温空间格局呈现出两个低值中心:“西乡—安康盆地交界”低值中心、“商丹盆地”低值中心,两者相对其他区域,气温增速相对较慢。



图3 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空间变化趋势Fig. 3 Spatial change of temperature tendency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70-2015


1970-2015年秦岭南北增温空间分异,可能与东亚夏季对流层温度年代转折有关[22]。20世纪90年代初,东亚夏季对流层南北向温差发生年代际减弱,表现为1992年之后中国35°N以南地区对流层温度年代际变冷,中心位置位于长江流域;35°N以北地区对流层温度年代际变暖,中心位于中国西北—蒙古地区。关中地区位于35°N过渡区,陕南地区位于35°N以南地区。东亚夏季对流层平均温度年代际转折,对陕南地区快速增温具有削弱作用,对关中地区快速增温则具有放大作用。



3.3 秦岭山地气候分界线意义

3.3.1 秦岭南北1月0 ℃等温线变化 秦岭南北近期1月份0 ℃等温线空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响应差异(图4)。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图4 秦岭1月份> 0 ℃区域空间变化特征Fig. 4 Spatial change of January average temperature above 0 ℃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① 20世纪70年代,1月份0 ℃等温线位于秦岭南麓。以分水岭为界,秦岭以南低于0 ℃区域面积比重为47.0%,秦岭以北低于0 ℃区域面积比重为100%。


② 20世纪80年代,1月份0 ℃等温线较70年代出现北移,但是北移幅度不明显。秦岭以南低于0 ℃区域面积比重下降为45.7%,秦岭以北地区则减少到97.3%,“周至—户县”一带出现0 ℃等温线的“飞地”。


③ 20世纪90年代,1月份0 ℃等温线位置持续北偏,秦岭以北和秦岭以南低于0 ℃区域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为94.0%和43.5%,“周至—户县”一带0 ℃等温线范围不断扩大。


④ 2001-2015年,秦岭以北低于0 ℃区域面积比重减少至84.3%,并且西安地区0 ℃等温线范围不断扩大,且与宝鸡地区相连形成一个更大的“飞地”。与此同时,秦岭以南地区低于0 ℃区域比重也持续下降为40.1%。


依据气温海拔递减规律,以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位置为参照,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2001-2015年秦岭南坡1月份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略)。结果表明,① 20世纪70年代和2001-2015年秦岭南坡1月份0 ℃等温线位置相对一致,均分布于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附近,佐证了康慕谊等依据植物垂直带谱,判断秦岭南坡大部分应属于暖温带,北亚热带北界位于秦岭南麓海拔1000 m附近的结论[12];② 以107°E和109°E两条经线,将秦岭南坡1月0 ℃等温线划分为东、中、西三段,对比等温线位置相对变化。20世纪70年代,秦岭南坡1月0 ℃等温线东段位置在秦岭南坡1000 m之下,西段和中段则略低于1000 m等高线,其规律与1970-1993年秦岭南北气温维持低位波动规律相符,也符合刘胤汉先生实地考察“北亚热带北界位于秦岭南坡”的结论;2001-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增温有所减缓,但是整体维持高位波动。秦岭南坡1月0 ℃等温线西段和中段位置超过1000 m等高线,东段位置逐渐接近1000 m等高线。


由于空间插值存在不确定性,以站点尺度为视角,再次确认秦岭南北地区1月温度变化规律的可信性(图5)。结果表明:① 秦岭以北地区1月份气温整体位于0 ℃以下,秦岭南坡属于过渡地带,并存在明显的年代转折,汉江谷地1月份气温整体位于0 ℃以上;② 在年代变化上,1993-2002年秦岭南北1月份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3-2015年气温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年代性转折在秦岭南坡1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体现的尤为突出;③ 在空间变化上,对比1970-1998年和1999-2015年秦岭南北各站点1月气温变化,以“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江谷地”顺序排列站点。可以清楚看到,相比于1970-1998年,1999-2015年秦岭南北1月气温明显上升。1998年之前,秦岭以北多数站点,包括秦岭南坡的洛南、卢氏、成县、康县、徽县、两当和凤县等7个站点,1月气温低于0 ℃以下;1998年之后,秦岭南坡的徽县、两当、凤县,包括秦岭以北的西安、宝鸡地区,1月气温明显超过0 ℃,其他区域1月份气温仍处于0 ℃以下。



图5 1970-2015年秦岭南北1月气温变化特征Fig. 5 Changes of January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70-2015



图6 1970-2015年秦岭南北≥ 10 ℃积温天数变化特征Fig. 6 Changes of the cumulative departure of the number of days above 10 ℃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70-2015


可以看出,全球变暖背景下,秦岭南北地区1月份0 ℃等温线呈现不同的响应规律。秦岭南坡1月份0 ℃等温线沿山地上升,秦岭以北1月份0 ℃等温线将出现“飞地式”的延展,形成汉江谷地冷月气温逐渐升高;处于过渡带性质的秦岭南坡则由“偏冷”格局转为21世纪初的“偏暖”主导;秦岭以北虽有部分城市,部分年份冷月气温突破0 ℃,但是冷月气温整体偏低的格局并未改变。从冷月气温角度看,秦岭气候分界意义依然明显。


3.3.2 秦岭南北≥ 10 ℃积温日数变化 日平均气温≥ 10 ℃的日数是划分温度带的主导指标,不但可以反映气候水平地带性,也可有效表现气候的垂直地带性[21]。在此,绘制秦岭南北各站点1970-2015年日平均气温≥ 10 ℃积温日数热图,图中绿色表示积温天数 ≤ 220 d,指示暖温带变化特征;白色表示积温天数范围在220~240 d,指示北亚热带变化特征;红色表示积温天数>240 d,指示亚热带变化特征。由于气候是一种平均态的反映,结合秦岭南北≥ 10 ℃积温天数年代变化规律,对比1970-1984年、1985-1997年、1998-2015年三个时期各站点积温趋势变化特征(图6)。


结果表明:① 1970-1997年,秦岭以北和秦岭南坡≥ 10 ℃积温天数多在220 d以下,汉江谷地西北部积温天数在220~240 d之间,汉江谷地东南积温天数则在240 d之上,说明秦岭以北和秦岭南坡处于暖温带,汉江谷地大分部区域为北亚热带,这与秦岭南坡作为北亚热带北界结论具有一致性;② 对比1970-1984年和1985-1997年两个时期,发现秦岭南北积温天数变化并不明显,说明秦岭南坡作为北亚热带北界的作用,稳定且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③ 1998-2015年,秦岭南北3个区域≥ 10 ℃积温天数均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秦岭以北积温天数在220 d以上,但是低于240 d;秦岭南坡积温天数也超过220 d,并且这些站点主要分布于秦岭南坡的中段;对于汉江谷地而言,积温天数则整体超过240 d,已纳入亚热带范围。


郑景云等对比1970-2000年和1981-2010年中国东部温度带变化,发现亚热带北界中段已经从洞庭湖平原北移至汉江平原的南部[21]。通过本文分析发现,近年来亚热带北界中段仍在北移,汉江谷地已包含在亚热带范围之内;结合秦岭南北地区1月份0 ℃等温线响应规律,以≥ 10 ℃积温天数作为判断标准,近期秦岭南坡作为北亚热带北界作用逐渐减弱,但是并未完全消失;由于秦岭山地阻断效应,秦岭以北地区以“跨越式”进入北亚热带范围;以1月份0 ℃等温线作为判断标准,北亚热北界在秦岭南坡高度逐渐抬升,并维持在1000 m等高线附近,其分界作用依然明显。秦岭以北除城市地区气温相对较高外,大部分区域1月份气温仍维持在0 ℃以下,说明仍处于暖温带的范围。




4 结论与讨论4.1 结论

基于秦岭南北70个气象站点气温数据,利用ESMD方法、空间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对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秦岭山地的气候分界意义。得到结论如下:


(1)在年代变化上,1970-2015年秦岭南北气温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共同呈现出“非平稳、非线性、阶梯状”的增暖过程,年代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70-1993年为平稳波动期,1994-2002年为快速上升期,2003-2015年为增速减缓期。ESMD信息分解结果表明,秦岭南北气温变化以年际波动为主导,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增暖趋势。


(2)在空间变化上,秦岭南北气温变化趋势呈现“同步增温,南北分异”。东段以分水岭为分界,西段以秦岭南麓1000 m等高线为分界,界线以北气温空间变化具有一致性,界线以南地区则呈现两个增温低值中心,即“西乡—安康盆地交界”低值中心、“商丹盆地”低值中心。秦岭南北增温“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异,可能与20世纪90年代初东亚夏季对流层温度、中部型ENSO事件活跃、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转折有密切的关系。


(3)在分界变化上,20世纪70年代,北亚热带北界维持在秦岭南麓1000 m附近,与前期研究“秦岭南北分界线应在秦岭南麓1000 m附近”的结论一致;同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山地作为气候分界线的作用依然明显,但是南北响应方式存在差异。其中,秦岭以南,北亚热带北界沿山地“垂直上升”,汉江谷地热量资源增加明显;秦岭以北,尽管以城市带为中心,增温区域呈现“飞地式”延展,但是冷月气温偏低的格局并未改变。



4.2 讨论

关于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的驱动机制,以及深入认识中国南北过渡带自然地理系统对全球变化动态响应,未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


(1)在自然因素影响方面,全球气温变化驱动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即人类活动、太阳辐射、大气溶胶及ENSO[23]。相关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ENSO周期发生年代际转折,逐渐由1979-1992年5~6年周期占主导,转变为1993-2004年的2~3年周期占主导[22]。受全球环流影响,1992年后ENSO衰减年发生在夏季频次逐渐减少,ENSO发展年对气温变化影响增加,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初秦岭南北气温变化年代际转折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青藏高原冬季积雪也发生明显的年代际转变,与中部型ENSO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4]。当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偏多时,中部型ENSO多为冷相位;反之,冬季积雪为偏少时,中部型ENSO多为暖相位。1993-2012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偏多年为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和2008年,异常偏少年为1994年、2001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24]。对比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年,秦岭南北呈次年气温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当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偏少时,无论秦岭以北、秦岭南坡,还是汉江谷地,次年气温明显偏高(表2)。也就是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跃变,导致春夏季热源异常,加之与ENSO事件配合,引起区域环流变化,可能也是20世纪90年代初秦岭南北气温变化年代际转折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需要结合ENSO和青藏高原积雪变化,深入分析两者对秦岭南北气温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表2 1993-2015年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秦岭南北次年气温响应关系Tab.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winter snow cover and next year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1993-2015

(2)在人类活动影响方面,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小气候造成影响[25]。通过秦岭南北1月份0 ℃等温线空间格局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秦岭以北出现以城市为中心呈现增温“飞地”,证明了城市化在小尺度上对气候变化的作用。但是本文并未探讨城市化对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影响,在今后研究中应该更加重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关注城市热岛效应对极端高温事件的放大作用。


(3)秦岭南北分界线问题,需要结合植被生态、气候水文和山地遥感观测,进行持续跟进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秦岭南坡1月份0 ℃等温线沿山地上升,秦岭以北等温线出现“飞地式”变化,这与白红英等考虑地形因素,得出1959-2009年秦岭地区1月份0 ℃等温线平均上升高度为143.7 m结论一致[9]。由于前期研究资料限制,秦岭南北长期变暖,短期增温“停滞”现象并不突出。随着观测资料时间延长,2005-2012年秦岭南北地区气温呈现连续6年波动下降,2013-2015年气温有所回升,但是幅度不大。也就是说,2000年起秦岭南北地区增温停滞维持16年,北亚热带北界附近地区,生态、水文特征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未来变化趋势又是怎样?需要收集最新的气候、土壤、植被、水文调查数据,给出定性和定量评价。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Reference[url=]View Option[/url]



[1]
Qin Dahe.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7): 874-883.[本文引用:1] [CJCR: 1.791]
[秦大河. 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7): 874-883.] DOI:10.11820/dlkxjz.2014.07.002     
[2]
Bian Juanjuan, Hao Zhixin, Zheng Jingyun, et al.The shift on boundary of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rom 1951 to 2010.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7): 1179-1187.[本文引用:1] [JCR: 1.343]
[卞娟娟, 郝志新, 郑景云, 等. 1951-2010年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移动. 地理研究, 2013, 32(7): 1179-1187.]
[3]
Dai Shengpei, Li Hailiang, Luo Hongxia, et al.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10 ℃ in Southern China from 1960 to 2011.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5): 650-660.[本文引用:1] [CJCR: 3.304]
[戴声佩, 李海亮, 罗红霞, 等. 1960-2011年华南地区界限温度10 ℃积温时空变化分析. 地理学报, 2014, 69(5): 650-660.]
[4]
Zheng Du, Wu Shaohong, Yin Yunhe, et al.Frontiers in terrestrial system research in China under global change.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9): 1475-1483.[本文引用:1] [CJCR: 3.304]
[郑度, 吴绍洪, 尹云鹤, 等.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前沿. 地理学报, 2016, 71(9): 1475-2483.]
[5]
Wu Shaohong, Liu Wenzheng, Pan Tao, et al.Amplitude and velocity of the shifts in the Chinese terrestrial surface regions from 1960 to 2011.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6, 61(19): 2187-2197.[本文引用:1]
[吴绍洪, 刘文政, 潘韬, 等. 1960-2011年中国陆地表层区域变动幅度与速率. 科学通报, 2016, 61(19): 2187-2197.]
[6]
Yan Junping, Zheng Yu.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ponse over the northern and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1, 20(5): 576-582.[本文引用:1] [JCR: 1.343]
[延军平, 郑宇. 秦岭南北地区环境变化响应比较研究. 地理研究, 2001, 20(5): 576-582.]
[7]
Zhou Qi, Bian Juanjuan, Zheng Jingyun.Vari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region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 from 1951 to 2009.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9): 1211-1218.[本文引用:2] [CJCR: 3.304]
[周旗, 卞娟娟, 郑景云. 秦岭南北1951-2009年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 地理学报, 2011, 66(9): 1211-1218.]
[8]
Ma Xinping, Bai Hongying, Feng Haipeng, et al.Runoff var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ompared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of Qinling Mountains during 52 years. Arid Land Geography, 2013, 36(6): 1032-1040.[本文引用:1] [CJCR: 1.773]
[马新萍, 白红英, 冯海鹏, 等. 52 a来秦岭南北径流变化对比及影响因素. 干旱区地理, 2013, 36(6): 1032-1040.]
[9]
Bai Hongying, Ma Xinping, Gao Xiang, et al.Variations in January temperature and 0 ℃ isothermal curve in Qinling mountains based on DEM.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11): 1443-1450.[本文引用:3] [CJCR: 3.304]
[白红英, 马新萍, 高翔, 等. 基于DEM的秦岭山地1月气温及0 ℃等温线变化. 地理学报, 2012, 67(11): 1443-1450.]
[10]
Jiang Chong, Mu Xingmin, Wang Fei, et al.Analysi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and surrounding area during 1960-2012.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6, 392: 155-167. DOI:10.1016/j.quaint.2015.04.018      [本文引用:1] [JCR: 2.163]
[11]
Wang Zhao, Luo Hui, Li Yali, et al.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emperatures over the Qinling Mountains in the past 50 years.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2016, 27(1): 85-94.[本文引用:1] [CJCR: 1.474]
[王钊, 罗慧, 李亚丽, 等. 近50年秦岭南北不均匀增温及对城市化响应. 应用气象学报, 2016, 27(1): 85-94.] DOI:10.11898/1001-7313.20160109     
[12]
Kang Muyi, Zhu Yuan.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geo-ecological boundary in Qinling Range.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7): 2774-2784.[本文引用:3]
[康慕谊, 朱源. 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论证. 生态学报, 2007, 27(7): 2774-2784.]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7.07.014     
[13]
Liu Yansui, Wang Yanglin, Fu Bojie.Liu Yinhan geography thoughts and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7): 776-781.[本文引用:1] [CJCR: 3.304]
[刘彦随, 王仰麟, 傅伯杰. 刘胤汉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 地理学报, 2007, 62(7): 776-781.] DOI:10.3321/j.issn:0375-5444.2007.07.010     
[14]
Li Shuangshuang, Yan Junping, Wan Jia.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Qinling mountain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7): 853-858.[本文引用:1] [CJCR: 2.498]
[李双双, 延军平, 万佳. 全球气候变化下秦岭南北气温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2012, 32(7): 853-858.]
[15]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to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本文引用:1]
[16]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17. WMO statement on the 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in 2016 [EB/OL]. 2017-01-18.2017-05-14].[本文引用:1]
[17]
Lin Xiaopei, Xu Lixiao, Li Jianping, et al.Research on the global warming hiatus.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6, 31(10): 995-1000.[本文引用:1] [CJCR: 1.16]
[林霄沛, 许丽晓, 李建平, 等. 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与机理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16, 31(10): 995-1000.] DOI:10.11867/j.issn.1001-8166.2016.10.0995.     
[18]
Wu Zhaohua, Huang N E.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 noise-assisted data analysis method.Advances in Adaptive Data Analysis, 2009,1(1): 1-41.DOI:10.1142/S1793536909000047      [本文引用:1]
[19]
Wang Jinliang, Li Zongjun.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The New Way of Data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Exploration.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5.[本文引用:1]
[王金良, 李宗军.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 数据分析与科学探索的新途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0]
Zhai Danping, Bai Hongying, Qin Jin, et al.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air temperature lapse rates in Mt. Taibai, Central Qinling Mountain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9): 1587-1595.[本文引用:1] [CJCR: 3.304]
[翟丹平, 白红英, 秦进, 等. 秦岭太白山气温直减率时空差异性研究. 地理学报, 2016, 71(9): 1587-1595.]
[21]
Zheng Jingyun, Bian Juanjuan, Ge Quansheng, et al.The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or 1981-2010. China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30): 3088-3099.[本文引用:3] [CJCR: 0.543]
[郑景云, 卞娟娟, 葛全胜, 等. 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 科学通报, 2013, 58(30): 3088-3099.] DOI:10.1360/972012-1491     
[22]
Zhang Lixia, Zhou Tianjun.Decadal variation around early 1990s,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change of ENSO period.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5, 45(9): 1394-1408.[本文引用:2] [JCR: 2.058][CJCR: 0.812]
[张丽霞, 周天军. 20世纪90年代初东亚夏季对流层温差的年代际转折及成因.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5, 45(9): 1394-1408.]
[23]
Su Jingzhi, Wen Min, Ding Yihu, et al.Hiatus of global warming: A review. Chinse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2016, 40(6): 1143-1153.[本文引用:1]
[苏京志, 温敏, 丁一汇, 等. 全球变暖趋缓研究进展. 大气科学, 2016, 40(6): 1143-1153.] DOI:10.3878/j.issn.1006-9895.1512.15242     
[24]
Zhan Ruifen, Ding Yihui, Wu Liguang, et al.Role of ENSO in the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winter snow cover and Northwest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frequency.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6, 46(10): 1358-1370.[本文引用:2] [JCR: 2.058][CJCR: 0.812]
[占瑞芬, 丁一汇, 吴立广, 等. ENSO在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关系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6, 46(10): 1358-1370.]
[25]
Schulze H, Langenberg H.Climate science: Urban heat.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8): 553-553.DOI:10.1038/ngeo2219      [本文引用:1] [JCR: 14.391]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8-12-23 19:21 编辑

秦岭最深处 这座海拔最高小城私藏一个静美的香格里拉

2018年12月22日










在陕西有座不起眼的小县城,被誉为“秦岭里的香格里拉”;

“秦岭里的香格里拉”

凭借“高颜值+好气质+真实力”等绝佳的条件,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

摄影/闭眼缄默

他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良好的地区,绿色植被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89.5%;

摄影/jingkai

作为陕西境内最高、最绿、最凉、最年轻、最奇的“五最之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太白县

他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7.7℃,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和冬赏瑞雪的最佳胜地;

太白县

他是陕西最后的香巴拉,秦岭深处的世外桃源,这里就是陕西宝鸡太白县。

来源/新陕网

| 这里的四季,都是如此迷人

春季,漫山遍野的山花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

太白县

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度假之胜地。

太白县

秋季,红叶满山,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太白县

冬季,雪雾浓重,天地相接,雪花漫舞,白绿相间,煞是迷人。

太白县

01

黄柏塬,上天恩赐的洁净之地在这片地域辽阔、风光旖旎的地方,有清秀的山、灵动的水有松涛激荡的原始森林林海……

黄柏塬

而黄柏塬的秋冬,是一幅实实在在的长卷风景油画,随着你的视野,渐渐展开她美丽无比的画卷。

摄影/jingkai

尤其是冬天来这里一定要看这里的冰瀑,非常的有魅力,也是拍大片的好机会。

摄影/胡纬

冬季的黄柏塬更是“山前桃花山后雪”太白的生动写照。这里雪虽不及北方下得轰轰烈烈,却独有“江南雪”的细腻与柔美,别有一番韵味。

摄影/闭眼缄默

黄柏塬自驾游路:1 宝鸡---潘家湾(潘太路)---太白县城---太洋公路---黄柏塬镇---大箭沟风景区---核桃坪原始森林(潘太路只限小车通行)2 西安---西宝高速眉县出口---姜眉公路---太白县城---太洋公路---黄柏塬镇---大箭沟风景区---核桃坪原始森林

02

青峰峡国家森林公园青峰峡森林公园,位于太白县桃川镇,公园以雄、奇、险、秀、幽、神秘而闻名,景色兼有幽谷、孤峰、瀑布、绝壁、石海、石河、森林之美,有“童话世界”的美誉。

摄影/zh147369

这里一年四季都非常的美,尤其是秋冬季节,云遮雾绕。五彩缤纷的红叶与瀑布、云雾相结合,让这里透露出一份诗意的美。

摄影/超级流浪家

冬季的青峰峡显得更为萧条些,在这里可以听雪之韵律,看雪花纷飞,赏青峰冰雕等。

摄影/zh147369

自驾路线:西安—西姜村高架桥—京昆高速公路—郭家山隧道—G210—G316—喜熨路——青峰峡景区

03

药王谷,太白山的隐居之地药王谷是一个神奇美丽的秦岭世外桃园,景区自然风光怡人,石锅瀑布蔚为壮观,飞瀑彩虹神奇而美丽。相传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的隐居研修之地。

药王谷

夏季这里是避暑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太白山原生态的美。

药王谷

而冬天来这里一定要看这里的冰瀑,非常的壮观,也是拍大片的好机会。

药王谷

自驾游路线:

宝鸡---潘家湾(潘太路)---太白县城---姜眉公路---药王谷风景区(潘太路只限小车通行)2.西安---西宝高速眉县出口---姜眉公路---药王谷风景区3.汉中---褒河水库---姜眉公路---太白县城---姜眉公路---药王谷风景区

04

大岭云海

大岭子位于太白县城南45公里的太洋公路上,海拔2400米,距黄柏塬27公里。山上植被丰茂,树木荫郁,雨过天晴时,山腰云涛汹涌,气势壮观。

大岭云海

站在太洋公路边即可一览脚下的众山,黑黛色的山脉从横交错,气势磅礴。犹如仙境;晚看夕阳,则彩霞滚滚,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诱人。

摄影/Sandy_ev

如果说你见过许多美丽的云海,大岭云海的气势与霸气,是别的地方云海不能所比拟的,电视剧《非常大总统》曾在这里拍摄孙中山俯瞰祖国的万里河山的景色。

大岭云海

推荐路线:西安—太白县—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高山草甸---大岭云海05

鳌山,最佳旅游路线之一鳌山,称西太白,海拔3476米,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二高峰,与第一高峰太白山遥相呼应,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的诗句赞美鳌山。

鳌山

鳌山和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为原始的区域,是从黄柏塬探秘穿越“全国最佳6条户外运动线路之一”。

鳌山

踏着诗仙李白的足迹,观光武帝刘秀练兵之马蹄窝,鳌山将向您揭开神秘的面纱。

鳌山

地址: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推荐自驾公路:太洋公路(太白县——洋县),穿越秦岭腹地,跨越两个大景区,太白山景区和华阳古镇景区,串起了太白山——黄柏塬——华阳古镇等,一路风景,美不胜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1-7-23 1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6 17:57 , Processed in 0.1025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