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6|回复: 29

[新课程区] 读龙泉博士论文有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4 1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3 16:12 编辑

(原版为pdf,这是一个转换为word的学习版本,于 2019.7.13更新。在此再次感谢龙大侠所做的研究工作和为大家提供的学习便利。)
这是原版

本想静静来读,但有些资料还是发上来比较好些。

龙大侠在论文后面附了295部(篇)中外参考文献。一些重要的文献网上能找到的且符合论坛要求的(<10M)附录于下:




摘要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效用。深入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地理教育质量。本研究从价值哲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和内涵,界定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类型与层次,构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尔斐法优化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并开发了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记录表。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分析,以及开展大规模学生问卷调查,归纳了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课堂教学策略。全文包括以下基本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了本研究期望解决的主要问题,采取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规划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重要梳理了学科育人价值和课堂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 从这些文献中归纳了相关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评述,理清了困扰本研究的几个疑点,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地理学科的属性与功能。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其育人价值的源泉,地理学科特殊的学科属性和思维方式等是其独特育人价值的基础。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点的综合学科,在研究对象上既包括地球表层系统的自然要素, 也包括社会要素,研究方法上也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使地理学科在认识复杂世界具有独特价值。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最具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科所能获得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构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参考。
     第三章的重点是构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构建部分。本章从价值哲学角度深入探讨了地理学科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具有客观性与主体性、个体性与多样性、历史性与发展性的特点。理解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有必要厘清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与独特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从满足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需求角度可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划分为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三大类。本章还结合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深入探讨了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是从学科育人价值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本章首先构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理论框架”,然后通过特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最后以该理论框题为依据,开发了相关观察表和问卷,分别开展课堂观察和学生问卷。通过对 23 份教学设计、3 节不同内容的课堂实录和 4600 余份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归纳了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在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第五章重点是提出促进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课堂教学策略。本章以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研究为基础,有选择性的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教学策略。在认识价值实现方面,重点阐释了概念同化、任务驱动、决策教学、时空结合等教学策略;在道德价值实现方面,重点阐释了角色扮演、道德讨论等教学策略;在审美价值实现方面,重点阐释了明理探源、文化寻踪等教学策略。
       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总结和反思。对本研究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17: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5 11:01 编辑

红字为论文内容)绪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正如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20/116924857.shtm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251902301&uk=2686762467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https://wenku.baidu.com/view/ad3730de376baf1ffd4fade7.html
顾明远: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105/c49157-28012466.html)
2美国高质量委员会在1983 年发布了《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著名报告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一册)http://vdisk.weibo.com/s/cncCfq7rzCemb)
http://www.doc88.com/p-3384315739059.html
因为内容觉得对于今天我们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因此文字识别发在了http://www.xingyun.org.cn/blog-266-13889470.html


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知识的创造与积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知识创造不再是少数学术精英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知识的创造者,人类的知识总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互联网为每一个人搭建了平等分享知识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快捷的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将来,子女受教育的方式也许比受教育内容的多少更重要

http://vdisk.weibo.com/s/up0CkGV_Zz26X
4特殊领域的专业知识远远超过一组一般性问题解决技能;它还需要组织有序的概念知识和探究过程
人是如何学习的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031/138298541.shtm

https://pdf608.ctfile.com/fs/14537924-20499759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4: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5 15:52 编辑

绪论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书籍作者:
夸美纽斯

书籍出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籍页数:
264

书籍ISBN:
9787504118905

书籍人气:
28211



















《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参见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8998-1-1.html暑假充电贴9楼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16/107037496.shtm


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


作者:黄甫全,王本陆 主编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
页数:523    版本:2
定价:45.00 元
ISBN-10:7504125164
ISBN-13:978750412516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5 16:08 编辑

绪论第三节 研究架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6: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5 19:14 编辑

第一章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综述第一节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 杜威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209/12302740.shtm

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刘军霞,韩军青.地理教育价值及我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95-98.


上海市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https://www.taodocs.com/p-30821676.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19: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7 21:43 编辑

第一章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综述

第二节 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31/8116003114001116.shtm

李家清教授根据地理课程内容的差异性来对教学策略进行分类,他依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差异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他认为自然地理属于自然学科,重在研究地球表层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重在研究空间分布,强调空间关系,因此多采取研究学习、实验观察、野外考察等策略;人文地理则强调案例教学和决策教学;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因此要注重地图教学法、区域比较法和区域综合分析法、引导探究法; 高中区域发展教学则强调构建心理地图是强化区域背景知识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学是区域发展教学的主导方法。
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8-235.



第三节 研究评述
潘玉君,武友德.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J].科学学研究,2003(5)
http://www.doc88.com/p-2347391448928.html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CSDN200509002024.htm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参见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11565-1-1.html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参见http://www.xingyun.org.cn/thread-6443-1-1.html

De Souza A R, Downs R M. 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1994. Executive Summary.[M].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1994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
https://wenku.baidu.com/view/20a48b2ec281e53a5902ff2c.html

户清丽,李家清.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设计初探[J].地理教学,2012(24
http://www.docin.com/p-639575508.html

1-2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相关研究主要观点一览表
研究者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相关研究主要观点
褚亚平①
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在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防上的重要作用、对中学生升入上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的作用。
吴国本、潘玉君②
哲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曹琦③
德育中的价值、生产建设中的价值、国防上的价值、升学后继续学习的价值、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袁书琪④
“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公民
素养教育功能、地方发展教育功能、综合思维教育功能、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林宪生⑤
环境教育、承接契合点文化、正确认识科学与技术、开发创造
力、形成全球观念、学会认知。
张亚南⑥
思维价值、实用价值
仲小敏⑦
认知价值、可持续发展教育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公民教育价值、生活教育价值。
刘军霞、韩军青⑧
空间意识的培养、全球意识的培养、环境意识的培养、爱国意识的培养、战略意识的培养、辩证思维的培养、国民素质的培养。
黄成林⑨
知识价值、素质教育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价值、社会
实践价值。

李家清⑩
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地理生存能力和学习能
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
郭锋涛11
系统思维、人地协调观、时空观、乡土情怀、相互依存观、空
间技术能力、环保意识、欣赏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龙泉.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与内涵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94-298.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24/158471654.shtm


在教学规律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被称为哲学主义,或者叫经验主义,主要是采取归纳的方法,就是从实践中归纳教学规律。另一种被称为科学主义,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揭示教学的规律
皮连生.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5)
https://wenku.baidu.com/view/b5d8fbf3e87101f69f319594.html皮连生教授曾经对他们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哲学主义(经验主义)的研究思路具有这样三个优点:第一,它能对教育实践提供一般的原则性指导;第二,其中的许多论述反映了教育与教学规律;第三,能及时反映社会需要。科学主义的研究思路也有三个优点:第一,它的概念一般经过严格定义,由这些概念构成的原理含义清晰;第二,学习论是描述式的,而教学论是处方式的,它明确告诉教师做什么和如何做, 可操作性强;第三,用这样的理论培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相对较快

论六步三段两分支教学过程模型https://www.docin.com/p-1698721715.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7-5 2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老师和贾老师都是读书人.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wen 发表于 2019-7-5 22:49
龙老师和贾老师都是读书人.

文老师才是真正读书人,我是许久不读书的人了,感谢汤老师把我拉回读的行列在滥竽充数。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2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9 16:55 编辑

第二章 地理学科的属性与核心素养
第一节 地理学科的性质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8)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0/113023235.shtm

人文地理传统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归纳法(见图 2-5 所示①)这种经验主义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观察现象的定性描述和从当事人的视角进行解释。但是这种研究方式由于归纳是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


1990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很多人文地理的研究往往行不通,就是因为如果忽视了人的作用, 忽视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就难以理解社会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和空间规律。例如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无论是一个工厂的选址,还是一条铁路线的规划,事实上是一个决策的过程。决策需要依据对行为目的、行为条件、行为影响等的综合分析,但是无论依靠何种理论来做出决策,事实上都不能排除作为决策者的人的个人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知识储备、价值判断, 甚至个人兴趣、家乡情感等都会影响到决策结果。因此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人的行为意义

[美]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M].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 [美]杰弗里·马丁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地理学思想史
译者: 成一农
出版年: 2008
页数: 750
定价: 65.00元
装帧: 平装16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
ISBN: 978720807813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6)
https://wenku.baidu.com/view/ee4d483610661ed9ad51f361.html

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1(4)
http://www.docin.com/p-148299158.html
随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不断加深,知识内容不断丰富,人类开始对知识按照性质进行分类,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学科。对知识的分类和由此产生的学科导致对世界的研究更加的专业和深入,但是同时也使作为整体的世界被分解为支离破碎来理解。从不同学科去理解作为整体的、综合的世界,难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地理学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视角来看世界地理学科关注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采取综合的研究方法来解释世界,这是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

钱学森等人进一步指出,而对于地理系统这样一个复杂巨系统的研究采取传统的培根式还原法是行不通的,而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3-10.

https://wenku.baidu.com/view/7433cb92dd88d0d233d46ada.html
http://www.doc88.com/p-708895806529.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2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1 09:33 编辑

第二节 地理学科的思维特点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有人说历史是从时间的视角看世界,地理是从空间的视角看世界,这就反映出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看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一个学科的研究行为(包括研究方法选择)起决定作用。地理学科思维方式也是地理作为教学科目育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作者: 克拉瓦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9
页数: 369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301127469




法国学者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从西方地理传统的角度,依据重要地理概念的形成将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描述性传统阶段(19 世纪以前,地图学、区域描述)、解释性传统阶段(19 世纪至 20 世纪 50 年代,人与自然关系、区位及系统理论)、人本主义传统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民族地理学和空间思想分析)。(如图 2-9 所示③)








地理学思想史








我国地理学家刘盛佳先生的《地理学思想史》对我国古代地理学的贡献记述篇幅很大,弥补了西方中心主义地理学思想史关于古代东方的地理学贡献记录的空缺。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洪堡被公认为自然地理学和植物地理学之父,他丰富的考察经历使其能从差异性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他能够将一种自然现象与同一区域的另一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他甚至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等温线图;李特尔被公认为人文地理学之父, 他创立了比较地理学,按区域系统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通过比较、归纳,发现一般性规律。近代时期的地理学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世界的描述,而是要解释世界。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J].地理学报,2004(6)







地理学方法论

作者: 蔡运龙 / 叶超 / 陈彦光 / 阙维民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9
页数: 333
定价: 88.00元
丛书: 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
ISBN: 9787030308887
































《重新发现地理》一书中将地理视角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地方、空间和尺度的透镜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二是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三是应用图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知的方法的空间表述。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黄润华译.重新发现地理学[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2
重新发现地理学

作者: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 编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副标题: 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
译者: 黄润华
出版年: 2002-12
页数: 318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7719833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328/97504179.shtm












































































叶超,蔡运龙.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元论的演变及其透析[J].地理研究,2012(5)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计量革命”对地理学影响深远,这场地理思维方式的变革事实上是系统地理实证主义思维方式的升级,“计量革命”的支持者反对区域地理描述性的研究,在继承系统地理“解释”的传统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使地理成为真正的“科学”。但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地理学又涌现了激进主义、人文主义、行
为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潮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7-9 1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星韵福州会议上的发言,主要是想从舍勒的价值伦理学角度对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另一种探讨。和龙老师的思路不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20: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2 07:15 编辑

第三节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20/116924857.shtm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50年纪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996
https://www.taodocs.com/p-49046950.html

200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发展教育的核心素养:来自一些国际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一书

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
http://www.sohu.com/a/115371286_479635



查有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十年课改基本失败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是为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而存在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能够获得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反映了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是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具体内容的重要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1 15:36 编辑

第三章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相关概念辨析


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需要通过其育人价值来得到延续与传播, 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是其育人价值的源泉与基础。
科学价值需要通过育人价值来得到延续与传播。一方面,地理科学研究队伍需要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中学地理教学固然是为了绝大多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培养一部分学生从事地理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为高等院校和专业学校输送人才,也是它面临的历史重任。

[阅注GEONET]作为知识分类的地理学科(地理科学)与地理教学,在中国是就像父子反目兄弟分家一样,家长(或者兄长)严重看不起那个小儿科(副科),而逆来顺受的小儿也从不攀附高高在上的兄长(怕嫌弃说自己去沾光)。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偶尔当亲戚去参加家庭聚会(地理大会)刷个存在感。地理学科在中学被称为副科(主科自然是语数外,令加理科的物理文科的历史,现在的新高考3+1+2,就是体现,地理在最后的2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实,在中学以往的文理分科考试中,地理属于属于文科,而在大学地理属于理科,基本不招收文科的学生。而大学地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之后除了师范类有一小部分从事中小学地理教学,而大部分中小学地理老师来自非地理专业,地理教师岗位只是一个饭碗,一个职业,一个与地理事业几乎不相干的职业。我也曾非常认同龙大侠所说:我们是地理教学工作者不是地理专家。我也非常认同李万龙所说:我们教的是一群年轻人,而不是教的一个学科,更不是教的地理学科,我们只不过是用地理培育人,所以育人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要把眼睛总是盯着知识。。。。。。]


个人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向” 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①例如满足自身对地理环境的好奇心和满足其生活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与《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的“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②这一目标是一致的。学生立志要成为一个地理学家,与地理教育要培养一部分学生从事地理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为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输送地理人才的取向是一致的。将地理学科作为有些类型考试的考试科目,本身就体现了“现代公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这一社会价值导向,因此即使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个人需求也是对某种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可见,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从个人的价值取向内容上看,总是具有社会内容的社会导向、课程目标、国家需求、人生意义等问题,绝不是没有社会内容的纯个人的问题;从个人的价值取向性质上看, 总是具有社会规范的好与坏、对与错、理想与现实、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问题,绝不是与社会无关的个人问题。
地理学科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体现地理学科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并不是纯个人的问题,个人价值目标总是趋向一定的社会价值理想;社会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个人价值的认同。因此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密不可分的。在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时候,要从个人价值角度去认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多样性,也要从社会价值角度去认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稳定性和指向性。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5: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1 16:11 编辑

第二节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一、客观性与主体性

地理学科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它以空间的视角看待世界,这是地理学科独有的,客观存在的独特视角。对于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地理学科不仅仅关注它们的空间分布,更关注它们之间的空间联系,通过空间分析去发现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地理学科的空间视角,不同于几何学中的空间视角,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结构及其性质,研究空间中的点线面之间的数学关系。地理学科的空间视角是从的空间关系去认识地球表面的各种要素,因此常常用空间分布、空间比较、空间叠加的方式去认识地球表面各要素的关系。“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独有的,客观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作为一个教学科目,地理学科在教学中具有“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价值。
地理学科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功能,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和地理情感等。这既是社会对未来公民的需求,也是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未来公民的需求。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表述,而不是对教师行为的表述;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学生当前发展水平与期望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为依据。

二、个体性与多样性
学生的需求的个体性差异也就决定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多样性,从目的性价值开看,主要包括地理学科要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 科学探索的需要,文化的需要等多个方面。
三、历史性与发展性
1986 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在关注“双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这一目标。1992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将能力要求明确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地理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1996 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增加了“能够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和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的能力要求。在 2000 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有增加了“通过地理实践活动, 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2000  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地理探究能力”并强调“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的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进行判断和评价。由此可以看出,“能力”作为地理课程目标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深化。②2001  年和 2003年颁布的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进行了细化。“知识与技能”作为地理课程的基础目标,延续了地理课程重视“双基”的传统,但是不再使用“比较系统的&#8943;&#8943;基础知识”的提法。“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的关键目标,是以往的课程目标中都没有出现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以往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的继承和发展,但比以往的“德育”目标更充实、更全面。恢复了关于激发“兴趣和动机”的培养目标,同时注重国家意识、全球意识、地理审美、可持续发展观念等③。这些地理课程目标的变化都传递了社会价值导向的重构,同时每次课程改革的结果都会导致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困惑,都对地理学科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导向的趋向一致,这种困惑才会消减。但是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到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导向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在这种矛盾的不断转化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不断发展。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16: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2 15:51 编辑

第三节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
一、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类型划分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类型结构


(一)认识价值
地理学科的认识价值包括了地理知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等的价值。
1.地理知识价值
地理事实是指地理事物的实际状况,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景观、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等。
地理事实在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必须知道一些事实,作为现代公民必须具有一定的“一般常识”
其次,地理事实性知识为其他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地理事实是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甚至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
最后,地理事实作为一个专业化知识,对于一个地理学习者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概念是反映了一类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共同特征。


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习得有两种主要型式,即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美]D.P.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0.


地理原理使地理学科从描述性学科走向解释性学科,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地理原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从感性走向理性,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地理表象认识其形成机理;其次,地理原理往往通过对大量的观测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来获得,通过地理原理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地理原理蕴含有地理思维的智慧,能够培养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看待世界。

2.区域认知价值
区域认知是人们为了认知和实践的需要,将地球表面按照不同尺度、不同特征和不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认知的过程。区域认知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从空间的视角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以空间的视角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途径,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认知方式之一。从育人角度看,区域认知价值包括:第一,帮助学生从空间的视角来观察、研究和表达世界。空间视角是地理学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学生通过区域认知理解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空间差异、空间联系和空间交流。第二,帮助学生从不同空间尺度来理解区域特征和区域结构,学会在认识区域时,根据不同的认知目的,选择合适的认知尺度。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区域各自然和人文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区域特征和区域结构。第四, 帮助学生理解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导致区域间的物质、能量、人口等处于不断的交流中,使得区域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五,帮助学生认识到区域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区域间的交流不断改变区域内部要素和区域结构,使得区域不断演化。第六,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差异性,理解区域特征和区域结构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综合思维价值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处理纷繁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所采取的思维方式。虽然地理学也借用了自然地理的分析的方法,社会学科的质性研究方法,但是最具学科特点的综合思维方式仍然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力工具。综合思维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三个维度。

要素综合是考虑到各种地理现象都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由简单到复杂,通过要素综合才能正确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



时空综合是指能够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去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时空综合体现了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性和动态性。

地方综合是指能够从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影响来认识区域特征以及区域人地关系,地方综合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 地理实践价值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最终必须应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最终必须应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地理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地理技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方法理解地理环境的规律与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从活动的形式看,可以分为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①(如图 3-12 所示)。这里所谈到的“实践”,不是认识论中的“实践”,并不是用地理知识来改造世界,而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通过在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认识世界的能力。
①  龙泉.试论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J].地理教学,2016(21):4-6.

构建与直接经验的联系

有学者认为最早的地图学可能就是人类在石壁上刻画的狩猎路线。早期的地理学基本属于这种描叙性的科学,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而是要通过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来揭示其背后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并利用它们去预测地理环境未来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地理情境,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分析和综合等活动方式来探究地理规律和原理,有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脱离生产生活实践的不足,构建地理学习与直接经验的联系。

体验地理科学研究过程
人类在探索地球表面系统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构建了地理知识体系,还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地理学科观察世界的视角、研究世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地理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方法体系的价值甚至超过地理知识本身。
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不是直接获取地理知识,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要通过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借助地理工具、技术和方法来探寻地理知识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验地理学家的发现过程。
地理实践活动是知识生产逻辑与知识学习逻辑的统一,能够满足学生体验地理科学研究过程的需要。
关注地理学科实际应用

地理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地理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实践,地理学科只有应用于与实际生产生活才能真正体现其学科育人价值。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从理性角度向学生揭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地理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比地理课本知识更加复杂的地理问题,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延续和补充。③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国民经济建设方面看,天气预报与服务、工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城市选址与规划、跨区域资源调配、产业布局与转移、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科;从日常生活方面看,规划旅游线路、选择合理消费方式、查询道路拥堵、查询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等都需要用到地理知识。
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进行观察、操作、练习、搜寻、思索、判断和分析等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技能
地理学科技能地理技能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一定地理问题研究任务的活动方式,它由一系列的连续性动作和内部语言构成。地理学科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熟练操作各种地理技术的一系列动作技能;二是学习者头脑中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等的归纳、分析、概括、抽象和综合等智力活动能力。

操作各种地理技术的技能属于动作技能。地理技术包括开展地理学习、研究和交流所使用的各种地图、图表、器具和计算机软件等。

促进教学过程交往活动
教学交往说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杜威认为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
地理实践关注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地理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调查、归纳和分析等获取直接经验,体验地理科学研究过程,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技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交往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道德价值
地理学科的道德价值是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利用地理观点审视人类和自身行为的需求,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关心国家、民族和家乡的发展,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等。具体而言又包括人地关系教育价值、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和国际理解教育价值。
1. 人地关系教育价值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高中地理教育把人地协调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加以贯彻。①所谓人地协调观,就是让学生既要认识到“地对人的影响”,也要认识到“人对地的影响”,最终认识“如何实现人与地的协调”,只有认识了人地协调观才能做到人类活动的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发表了《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的报告
2007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IGU-CGE) 发布了《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宣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
https://wenku.baidu.com/view/cc00337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d.html

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通过教育创造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未来
http://www.doc88.com/p-4651078049078.html

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412/20/6714594_109150679.shtml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缘起、国际比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概念框架建立研究》中提出了发展主题、人口主题、公平主题、多样性主题、相互依赖、环境主题、资源和能源主题等七大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主题

http://www.esdinchina.org/newsitem/270964855


2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地理学科家国情怀教育主要侧重于国情教育、国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等
家国情怀教育是要通过国情、国策、国力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地理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位置范围、领土构成、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区域差异、产业布局、环境问题等,使学生认识我国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3.国际理解教育价值
国际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认同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性都是人类文化多样的表现,并能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与他国沟通和共同行动。国际理解教育即以教育活动为途径,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种族、宗教信仰或不同国家、地区间人们的了解与沟通,加强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提出“地理教 育特别注意宣扬国际间、种族间和宗教集团间的谅解、容忍和友谊”。并将其归纳为以下七个 方面:在各个教育阶段里,都体现国际度量和全球观点;了解和尊重所有民族,他们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注意到人民之间和国家之间日益增强的全球性相互依存关系;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注意到个人、社团和国家相互之间不仅拥有权利,也承担着义务;了解国际团结和合作的必要;为参与解决社区、国家以至全世界的问题作好准备。
(三)审美价值
地理学科的审美价值是地理学科满足学生自然审美和文化审美的需求。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认识地表系统各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性和有序性,体验地理环境的秩序与科学之美;认识人类生产活动和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体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创造之美。具体而言又包括自然审美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

1自然审美价值

地理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欣赏自然之美,不再仅仅满足于各种自然景观的形式上的美,更能从各种地表事物的时空关系体会自然的秩序和逻辑之美,从地理现象的成因去体会各种自然景观的科学之美。
形式美是自然地理景观最朴素、最直观、最大众化的美感。
无论是否学习地理学,都能够欣赏自然景观的形式美。但是这种只关注于自然景观的形状、颜色等外在美的审美知识最表层的美。地理学科能够帮助学生从自然景观的性质、特征、成因和发展过程去理解自然美。
认识它们的形成过程,了解它们的过去与现在,就使审美活动超脱于自然景观静态的空间欣赏,从动态的角度去感知和体验自然景观的生命过程,此为自然美欣赏的“物史”层次的审美活动。
2. 文化审美价值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山水画南北差异,与画家的生活环境与密切联系,北方山地多陡峻,水热条件不足,植被覆盖差,山石文理显露(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南方多丘陵,地形起伏和缓,水热条件好,山体多为草树覆盖(如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龙宿郊民图》)。不同的生活环境给画家的艺术创作带来不同的灵感,最终影响作品的风格。通过地理学科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理解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体验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讨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是本研究的重要的理论构建部分。本节主要是从价值哲学关于价值内涵、价值分类、价值层次等理论出发,初步构建了地理学科育人
价值体系。通过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具有客观性与主体性、个体性与多样性、历史性与发展性的特点。为了避免地理学科育人价值陷入“不可知论”和研究的泛化,本节重点从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和独特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方面讨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在分析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和内涵的基础上,第三节重点讨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分类的依据,以及不同类型价值之间的层次问题,最后初步提出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并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具体内容作了说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5: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2 16:09 编辑

第四章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现状审视

本章一方面是对上一章初步构建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章提出基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策略做准备。

第一节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诊断工具开发一、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理论框架的初步构建

(一)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1.学科性原则
2.指向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二)一、二级指标的设定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三个方面: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二级指标要能突出地理的学科性。
认识价值划分为地理知识价值、区域认知价值、综合思维价值和地理实践价值等四个方面。
地理知识价值是满足学生增长地理知识的需要,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认识世界的内容,包括地理事实性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区域认知价值是满足学生用地理学科的方法认识世界的需要,空间视角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地理学科采取空间比较、空间综合、空间分析的方法来认识世界的空间关系,并通过对区域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区域开发的得失。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由于地理学科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地球表层系统,不同区域都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区域特征,并在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地理道德价值又分为人地关系教育价值、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和国际理解教育价值等三个二级指标。人地关系教育价值是满足学生从人地协调角度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类活动合理性的需求,引导学生以可持续发展观念来认识人类活动。家国情怀教育价值是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认识我国的国情、国力和国策等,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并评价祖国和家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理解教育价值是满足学生增强国际视野,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需要, 地理学科能够帮助学生认同世界各国文化差异性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三)三级指标的设定

4-2 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一级
二级
具体表现
A认识价值
A1 地理知识价值
A11 能够识别和记住一些地理名称、现象和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A12能够用准确的地理概念表达观点。
A13能够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

A2 区域认知价值
A21 具有从空间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A22能够从自然和人文特征来描述区域特征。
A23知道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区域间的差异性。
A24能够解释和评价区域开发利用的得失。
A3 综合思维价值
A31 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A32能够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来综合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33 能够从地方和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
素对区域特征的影响。

A4 地理实践价值
A41具有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A42 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或计划。
A43 能够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如地图、地理仪器设备、信息技术
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B道德价值
B1 人地关系教育价值
B11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B12 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B13能够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来评价人类活动。
B2 家国情怀教育价值
B21 知道祖国的位置范围、领土构成、资源禀赋和人口状况等基本国情。
B22关注祖国和家乡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B3 国际理解教育价值
B31能够认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
B32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
C审美价值
C1 自然审美价值
C11具有欣赏自然景观的兴趣和习惯。
C12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视角欣赏自然景观。
C13具有用地理原理解释自然景观的意识。
C2 文化审美价值
C21具有欣赏文化景观的兴趣和习惯。
C22能够理解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C23具有用地理观点理解文化景观的意识。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理论框架的专家问卷



4-6 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指标体系修订表
二级
具体表现
A
认识价
A1
地理知识价值
A1-1 能够识别和记忆一些日常地理名词、现象和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A1-2 能够用准确的地理概念表达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A1-3 能够用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和过
程。


A1-4 能够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开展获取、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等的
地理实践活动。
A2
区域认知价值
A2-1 具有从空间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习惯。A2-2 能够从不同尺度归纳区域特征。
A2-3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性和区域间联系。
A2-4 能够解释和评价区域开发利用的得失。
A3
综合思维价值
A3-1 能够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A3-2 能够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来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3-3 能够从地方和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
文要素对区域特征的影响。
B
道德价值
B1 家国情怀教育价值
B1-1 热爱祖国和家乡,具有较强的国家和家乡归属感。B1-2 关注祖国和家乡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B2 国际理解教
育价值
B2-1 能够认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B2-2 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
B3 人地观念教育价值
B3-1 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B3-2 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B3-3 能够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来评价人类活动。
C
审美价
C1
自然审美价值
C1-1 具有欣赏自然景观的兴趣和习惯。
C1-2 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视角欣赏自然景观。
C2
文化审美价值
C2-1 具有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C2-2 能够理解不同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指标体系解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6: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2 16:23 编辑

第二节 基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框架的构建

(一)调查分析的目的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关注了地理学价值的实现?
第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关注了哪些育人价值?
第三,教学行为是否有助于这些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调查分析的对象
地理学科按其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部分,不同部分不仅教学内容不同,而且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三)调查分析工具的开发
4-7 课堂主要教学行为分类及具体方式
课堂主要教学行为类别
教学行为的具体方式
呈现行为
语言呈示(a1)、文字呈示(a2)、声像呈示(a3)、动作呈
示(a4)
对话行为
讨论(b1)、问答(b2)
指导行为
阅读指导(c1)、练习指导(c2)、活动指导(c3)


二、基于教学设计的分析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意图和价值取向,即使是同样的内容,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价值取向等差异也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教学目标的分析
(一)课程标准解读
(二)课例教学目标评价
4-10《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育人价值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 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 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 通过水循环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1-3 A3-1 A1-4 B3-3
B3-2
A3-2
四、基于教学行为的分析
第三节 基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调查
一、“学生学习质量调查”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数据整体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类统计分析

本章通过构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审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现状分析的科学性,为了保证理论框架的合理性,采取特尔斐法对初步构建的理论框架进行了专家咨询,并对三级指标进行了修订。以该理论框架为依据,分别设计了教学观察表和学生调查问卷。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本研究抽取了 23 份及教学设计,分别从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
审美价值对这些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对 3 节教学录像课进行课堂观察,从其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行为选择方面进行了育人价值实现的分析。学生问卷调查考虑到地域差异性和学段差异性,问卷发放兼顾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兼顾了初中与高中学段,在  14

个省市自治区发放了学生问卷。通过对回收的 4623 份有效问卷的相关分析,采取整体统计和分类统计两种方式进行问卷分析。通过对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调查,我们发现一方面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课堂实录的分析,从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比较重视地理的认识价值,并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行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通过各种声像资料的展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关系和空间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在道德价值实现方面,重视结合身边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家国情怀教育价值的实现,但是在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实现方面教学行为显得单一,重视规范讲解和观念灌输,缺乏道德体验和道德判断;重视景观展示和景观欣赏,在对地理学科在自然和文化审美方面的独特功能发掘不够。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整体来看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地理学科。从地理育人价值的实现上看,学生对认识价值中的地理记忆认同度比较高,大多数学生有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够从区域差异的角度理解区际联系,在要素综合和区域综合方面的表现较好, 但是对正确运用地理概念的信心不足,在地理实践活动方面相对欠缺,时空综合方面的表现较差。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家国认同度较高,在文化尊重、人地关系和人地协调观念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在文化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的理解上存在局限性。在审美价值方面,学生对自然审美和文化审美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如何借助地理学科开展审美活动方面有待提升。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16: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3 11:41 编辑

第五章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第一节 实现地理认识价值的核心教学策略
5-1 基于认识价值的教学策略
认识价值
具体表现
教学策略
地理知识价值
A1-1 能够识别和记忆一些日常地理名词、现象和
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
地图应用,强化事物空间位置
A1-2 能够用准确的地理概念表达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概念同化,侧重地理知识形成
A1-3 能够用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和过程。
问题解决,关注地理知识应用
A1-4 能够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如地图、地理仪
器设备、信息技术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提高地理操作技能

区域认知价值
A2-1 具有从空间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
习惯。
空间分析,理解事物空间关系
A2-2能够从不同尺度归纳区域特征。
尺度迁移,认识不同尺度区域
A2-3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性和区域间联系。
区域比较,认识区域联系动力
A2-4 能够解释和评价区域开发利用的得失。
决策教学,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思维价值
A3-1 能够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
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要素综合,理解整体地理环境
A3-2 能够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来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时空结合,认识地理事物发展
A3-3 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的影响。
案例教学,理解区域整体发展
一、概念同化,侧重地理知识形成
二、任务驱动,提高地理操作技能

地理工具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手段,最具学科特色的地理工具就是地图,除此以外还有气温计、湿度计、罗盘、经纬仪等,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工具还包括 GPS 终端、GIS 软件等。
任务驱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非常少,主要在地理活动内容、野外实习内容和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突出了任务驱动法教学在操作类教学方面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会使用不同的地理工具,尤其是地图工具来解决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改变以往的“讲工具”,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用工具”,任务驱动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决策教学,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学科中的决策问题事实上是一种行为的选择,这不仅涉及到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应用,也涉及到学习者通过决策过程, 认识到自己的决策行为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思维价值,也体现了人地观念教育价值。

林培英教授比较了地理决策教学与其他学习形式的异同,指出了地理“决策”教学的研究意义,研究了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实施决策教学的主要环节③。户清丽博士认为地理决策教学包括选择决策问题、拟定决策方案、资料搜集与分析、初步形成决策、成果展示与评价、决策过程的反思与拓展等环节④。张玉芬⑤、余培刚⑥、张明⑦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决策教学的实践研究。从林培英教授提出决策教学是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选择后,在 2010 2014 年之间陆续出现了十来篇关于地理决策教学的研究,都是围绕人文地理中的人类活动“决策”过程来探讨地理决策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和环节等。
决策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在模式真实情境的复杂条件下的开展决策活动,有助于学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来综合考虑方案的选择。
地理学科在解决区域发展等综合性问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思维价值是地理学
科育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教学策略主要针对学生在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而提出的,意在让学生通过模拟现实的决策活动, 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被称为
“区位选择”的人文地理部分,实施上都是对人类活动的决策过程,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注重区位因素讲解,忽视综合决策过程。决策教学通过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综合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动态考虑区域环境的发展变化,并通过说明决策理由来展示自己的决策结果,这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价值,也体现人地观念教育价值。

四、时空结合,认识地理事物发展
时空结合教学策略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教学策略不仅强调从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来看世界,还强调从不同时空尺度来理解地理事物及其发展变化,有助于区域认知价值和综合思维价值的实现。区域认知价值和综合思维价值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内容,区域认知价值主要满足学生从空间视角看世界的需要,这不仅帮助从空间差异上认识世界,还要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认识区域特征;综合思维价值主要满足学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区域发展的需要。时空综合既是地理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也可以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第二节 实现地理道德价值的核心教学策略
5-2 基于道德价值的教学策略
道德价值
具体表现
教学策略

家国情怀教育价值
B1-1 热爱祖国和家乡,具有较强的国家和家乡
归属感。
角色扮演,提高社会认知水平
B1-2 能够评价祖国和家乡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家国实例,关注祖国家乡发展
国际理解教育价值
B2-1 能够认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文化比较,认识文化差异多样
B2-2 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
情景设置,体验异地文化习俗

人地观念教育价值
B3-1 能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
追根溯源,理解人地相互关系
B3-2 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道德讨论,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B3-3 能够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来评价人类活动。
正反对比,评价人类活动得失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11: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3 12:50 编辑

第二节 实现地理道德价值的核心教学策略
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也关注道德教育,但是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道德的理解过程看作智育的认知过程,这种状况使地理在道德价值方面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制约。
一、角色扮演,提高社会认知水平
只有对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有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也才能理解他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家国情怀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习者通过地理学科学习,具有较强的国家和家乡的归属感。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除了要对祖国和家乡的自然状况、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自身看作社会的重要一员,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去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构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通过选择合适的角色,对国家和家乡的发展表明自身的观点,是一种深入参与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

中学教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已经在角色扮演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与此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角色扮演教学的目的和价值,有的甚至将学生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课堂情景剧表演等也当作是角色扮演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需要学生站在社会不同利益攸关方的角度来体验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诉求
角色扮演教学,一般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创设合适的情景,一方面情景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充分参与讨论;另一方面,情景中要设置观点争论,不同角色代表具有观点冲突的利益攸关方,这是保证讨论能够进行的动力源泉。其次是角色的设置方法,可以是角色分配,即由教师(主持人)将学生分成两个或多个角色群体,也可以是自由角色选择,即由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身份开展讨论。第三,教师要把控讨论的方向, 一方面避免偏离主题,导致讨论内容过于宽泛,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引导双方形成一些共识。角色扮演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站在角色角度来看问题,体验角色的感受。
在不同角色的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要帮助双方(有时候是多方)找到共同点,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讨论所要达到的目的。最后,在开展角色扮演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清楚教师的自身定位,教师不是讲授者,而是讨论的主持人和引导者。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带观点,而是认真倾听双方的观点,并在其中起到引导沟通的作用。
角色扮演教学策略虽然主要针对地理家国情怀教育价值的实现而提出的,但是该策略也同样适用于人地观念教育价值和国际理解教育价值的实现。传统的家国情怀教育注重成就展示、道德知识灌输,而忽视情感体验。角色扮演教学策略是通过情景设置、角色分配、观点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角度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不同角色的利益关注点不同,导致不同社会角色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存在差异。学生通过深度参与角色扮演,可以体会到角色扮演教学策略也可以和决策教学策略相结合用于复杂情境的区位选择活动教学,模拟社会不同利益悠关方对某一具体建设活动的不同意见,以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二、道德讨论,提升价值判断能力
如学校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知识化”倾向一样,实际教学中仅仅是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一个知识进行讲解,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它更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道德规范。
道德讨论教学策略是针对目前偏重道德观点灌输和榜样激励,而忽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训练的现状。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和人地观念教育价值方面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3 13:25 编辑

第三节 实现地理审美价值的核心教学策略

我国地理课程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对审美教育没有做出明确要求,我国地理课程审美教育的长期缺失与地理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关。
5-3 基于审美价值的教学策略
审美价值
具体表现
教学策略
自然审美价值
C1-1 具有欣赏自然景观的兴趣和
习惯。
视觉感受,体验自然之形式美
C1-2 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视角欣赏自然景观。
明理探源,感受自然之科学美
文化审美价值
C2-1 具有欣赏不同地域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文化欣赏,体验文化之地域美
C2-2 能够理解不同地域文化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文化寻踪,理解文化地理内涵
地理学科的审美教育不仅仅关注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形态美,更关注探寻景观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扩展规律,体会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系统的绘画训练,也能欣赏一些美术作品,但是他只能体会画面的色彩、形态等浅表的美,而一个有美术史和美术风格知识的人能够从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技法和风格,能够欣赏到更深层次的艺术美。同样,地理学科也能帮助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欣赏从外在形式,深入到内在属性、机理和发展过程。
环境美学强调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没有排斥形式美,而是主张从科学的角度更深入的理解形式美。
明理探源教学策略是结合地理学科的审美功能,促使自然审美从感性审美走向理性审美的途径之一。总体而言,我国地理学科的审美教育起步晚,研究也不够深入,地理课堂的审美教育大多还是处于形式美欣赏的状态,如何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审美功能一直是困扰地理教学的问题。明理探源教学策略从形态赏析、成因探源、迁移想象等几个步骤让学生从自然景观的形式美深入到结构之美、科学之美,有助于地理学科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实现。
二、文化寻踪,理解文化地理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通常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风土人情、制度等。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人类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往往是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地域文化
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当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就是人口流动而导致的文化传播效应。地理学科的文化审美,不是艺术文化审美,而是要结合文化产生的地域特点来理解文化的内涵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地理学科的文化审美,不是艺术文化审美,而是要结合文化产生的地域特点来理解文化的内涵。

地理学认为文化总是与一定地域的地理环境相对应的,是地理环境的反映,地理学视角的文化审美本质上是人地关系协调观的体现。文化寻踪策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关系,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空间属性。

文化寻踪教学策略是针对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而提出的,它与明理探源教学策略非常相似, 都包括形式美欣赏、地理探源和迁移想象几个教学环节,但是前者更关注人地相互关系,后者更关注自然地理原理和规律在审美活动中的应用。文化审美是涉及到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并非只有地理学科关注文化审美,而地理学科的文化审美价值在于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来理解文化美。文化寻踪教学策略与人地协调观念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该教学策略不仅仅有助于文化审美价值的实现,也可应用于人地观念教育价值的实现。
本章小结
针对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本章提出了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在提出有关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时候,有两个考虑,一是并非以往的教学完全不重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相反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没有必要, 也不可能针对地理育人价值的表现逐项提出教学策略;二是教学策略本身具有综合性,一个教学策略不是针对单一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内容,而是往往综合体现多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基于以上考虑,在本章中有选择性的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主要是针对目前教学现状中在地理育人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本研究在构建“实现地理育人价值的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也结合了多年教学的经验,从研究思路上看,运用了科学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在认识价值实现方面,重点阐释了概念同化、任务驱动、决策教学、时空结合等教学策略;在道德价值实现方面, 重点阐释了角色扮演、道德讨论等教学策略;在审美价值实现方面,重点阐释了明理探源、文化寻踪等教学策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3 13: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9-7-13 15:50 编辑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本部分应该比较重要,而文字不多,所以全文粘贴过来了)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主要理论观点
(一)地理学科的属性和思维特点
地理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是唯一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基础性学科,它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这不仅决定了地理学科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地理学科的独特属性,以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地理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学科特色的思维方式是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是准确把握其内涵的基础,本研究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特点:客观性与主体性、个体性与多样性、历史性与发展性。客观性是由地理学科属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客观性来决定的,而价值是满足主体的需求,因此无法否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主体性。由于个体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育人价值也应该具有个体性,承认其个体性,就意味着必须要关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多样性。地理学科自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学习者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特点。
(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虽然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常常讨论的话题,但是却众说纷纭,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把握上分歧。要准确把握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就是要厘清以下三个关系: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是作为知识分类的地理学科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而育人价值是作为教学科目的地理学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地理学科作为学校的教学科目和其他学科具有一些共有的育人价值,这些属于一般价值,而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价值。每个学生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对于不同学生而言, 地理学科具有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个人价值,同时任何人的个人需求也是不法脱离社会需要的, 这些称之为社会价值。要准确把握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就必须区分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
地理学科作为学校教学科目要满足学生求真、求善和求美的需求,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包括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根据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还可以对这三类价值进行进一步细分,认识价值包括地理知识价值、区域认知价值、综合思维价值;道德价值包括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和人地观念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包括自然审美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由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效用,而需求是具有层次性的,因此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之间也存在层次性
二、主要实践观点
(一)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具体表现
在构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具体表现。在认知价值方面,将地理知识价值划分为地理记忆、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实践四个主要表现观测点;将区域认知价值划分为空间视角、尺度观念、区域差异与联系三个表现观测点; 将综合思维价值划分为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区域综合三个表现观测点。在道德价值方面,将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划分为家国认同、和关注家乡国家发展两个表现观测点将国际理解教育价值划分为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两个表现观测点;将人地观念教育价值划分为人地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念三个表现观测点。在审美价值方面,将自然审美价值划分为自然景观欣赏兴趣、自然景观欣赏方法两个表现观测点;将文化审美价值划分为文化景观欣赏兴趣、文化景观欣赏方法两个表现观测点。
(二)基于学科育人价值视角的课堂教学现状审视
通过对课堂实录的观察分析,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当前的地理课堂更关注认识价值,而对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关注程度不够。在认知价值方面,教师更偏重地理知识价值、区域认知价值和综合思维价值的实现,对地理实践价值重视不够。从认识价值实现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看,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多样,教师普遍重视利用各类地理图表和地理视频进行声像呈示,突出了地理学科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的特点,问答是课堂互动最主要的方式,通过问答交流教师能够高效的把握课堂的发展方向。在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实现方面,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行为相对单一,主要以语言呈示和问答为主,更关注道德规范和景观事实的讲授,而对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判断、审美意识、创美体验等相对欠缺。
(三)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学习结果现状审视
通过对全国 14 个省、市、自治区的 4623 份有效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归纳了目前中学生通过地理学科学习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方面的成果和问题。在地理知识价值方面,学生对地理记忆的认同度很高,大多数具有用地理原理解决问题的意识,但是准确运用地理概念和地理实践方面表现较差;在区域认知价值方面,学生对区域差异与联系的认识表现较好,但是在空间尺度和区域评价方面表现欠佳;在综合思维方面,学生在要素综合和区域综合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在时空综合方面存在不足。在家国情怀教育价值方面,学生比较关注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对自己的家乡和国家认同度较高,但是还需提升;在国际理解教育价值方面,学生在文化尊重方面表现较好,在文化理解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在人地观念教育价值方面的总体表现较好,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审美价值方面,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如何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实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及其诸要素的综合性考虑,提出一个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本研究认为不同的学科育人价值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审视,我们既看到了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目标出发,本研究尝试提出了部分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概念同化、任务驱动、决策教学、时空结合、角色扮演、道德讨论、明理探源、文化寻踪等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的提出为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
第二节 关于本研究的讨论
一、可能的创新点
(一)从价值哲学视角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讨论并非新话题,传统上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多是从经验总结和文本分析角度。经验总结有从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学科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推断的, 有从地理课程的功能角度进行归纳的,也有根据自己长期的地理教学实践进行总结的。文本分析有从我国或其他国家的课程标准的文本解析来归类的,有的是以教材作为文本研究内容。这些都为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对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价值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价值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研究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一方面有利于规范相关概念,提高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的学术严谨性;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借用价值哲学已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特点、分类和层次等本研究的思路为其他学科育人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利于构建基础教育价值体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二)从学科育人价值视角来审视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关于“什么是有效”这个问题,不同的人确有不同的看法,有效率、效果和效益等不同提法,这些显然都是我们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大家比较认同的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是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而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本研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角度来考察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课堂观察的研究时,在原来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这一维度的评价,与教学行为构成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三)为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学策略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一般有这样几个思路,一是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差异性选择教学策略;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选择教学策略;三是根据学习类型的差异性选择教学策略。这些思路都为教师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视角来选择教学策略。
二、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研究资料的挖掘还不够
本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广,为此本人收集了多方面的研究资料,即包括了学习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还包括价值哲学、教育哲学、美学等等。从主观上,我希望能够吃透这些研究资料,并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但是坦率的说,这与我的预期还存在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本人的学识与能力的有限,对多领域资料的综合把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有些领域的资料对我而言相对陌生,虽然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些陌生领域不断拖长了研究的周期,但是还是感觉很多资料没有充分挖掘,这对本研究的理论高度和深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具体表现还可进一步完善
在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体系深入到其具体表现时,既要以前面的理论构建为基础,又要结合本人 20 余年的教学经验,这一部分在研究时遇到了较大的困惑。虽然本人通过特尔菲法向专家咨询,38 位专家给我的文字性意见和建议都多达近万字,很多建议被采纳,但同时对一些条目的意见,专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使本人也陷入困惑中,最后有的只能采取折中方案。在各位专家的帮助之下,修订后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具体表现”应该比初稿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部分条目之间的界线仍不令人满意,还需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三)对于育人价值实现现状审视还可以更加深入
在对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虽然通过了对课堂实录的观察分析和全国
4600 余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但是仍感觉还不够深入。首先,三节来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教学视频虽然很具有代表性,但是毕竟观察的课时数有限,可能对于充分认识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还不够。其次,虽然也做了教师问卷调查,想从更大的教师样本分析中获取更多信息, 但是通过几轮的试测,问卷的信度都不高,最后只好舍弃了教师问卷调查的分析。最后,从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看,个别试题的信度不高,虽然这个影响不算太大,但是毕竟给现状审视部分带来了一些瑕疵。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出本人在教育研究方法论方面的欠缺,导致现状审视部分的研究留下稍许遗憾。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使该部分研究能够更加深入。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对地理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价等的影响重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本论文研究主题和篇幅的限制,很多问题虽然想到了,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 现将这些问题列在此处,既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也是给其他研究者的一个思路。
(一)百年来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变化研究
在本研究进行过程中,我已经关注到地理课程目标对育人价值要求的变化,而且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研究,将百年来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按照价值分类进行了整理,但是限于篇幅限制,部分研究内容从论文中删除了。这一个主题研究有利于厘清我国课程标准在学科育人价值的发展脉络梳理清楚,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功能。
(二)学科育人价值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对比研究
教材是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从学科育人价值角度来审视教材的编写,有利于优化中学地理教材, 提升教材的学科性和可教性。在一标多本的大背景下,对比研究不同版本对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有助于拓展对教材特色的认识,促进地理教材的优化。
(三)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师范生培养策略研究
教师是地理教学的实施者,地理教师对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地理师范生是未来的地理教师,提升地理师范生对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能够加强其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其作为未来地理教师的使命感,有助于其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四)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课堂评价一直以来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点,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依据和评价内容方面众说纷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为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加强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有助于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向性,有助于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五)构建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学业质量标准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一方面是明确不同学段地理学习应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也是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为依据构建地理学业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标准的指向性和科学性。
(六)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地理试题命制研究
试题具有诊断教学问题、评价学生学习质量、选拔学生等功能,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评价诊断工具。地理试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诊断结果的质量,加强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导向的地理试题命制研究,有助于提升地理试题命制质量。
(七)基于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地理课程按照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板块内容存在差异,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本文在研究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教学策略时,是从不同育人价值类型的角度出发来构建教学策略,对于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的差异性考虑不够,以后还可以从地理课程三个内容板块的视角来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八)国际视野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比较研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课程存在差异,这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学生发展需求上的差异性的体现。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课程标准出发,研究国际视野下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反思我国地理课程建设, 为我们完善和修订地理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著
[1] [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王兰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法]保罗·克拉瓦尔.地理学思想史 3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法]保罗·佩迪什.古代希腊人的地理学[M].蔡宗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美]D.P.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 [美]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9.
[7]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 [美]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M].成一农,王雪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美]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M].叶光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美]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 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1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人是如何学习的[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4][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5][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16][日]大河内一男,海后宗臣等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曲程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7][苏]Ю.K.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8][苏]斯米尔诺夫.心理学[M].朱智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9][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0][苏]伊·阿·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21][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2][英]萨拉·L·霍洛韦.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M].黄润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3]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4] 蔡运龙,Bill 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5] 蔡运龙,叶超,陈彦光等.地理学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6] 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7] 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8]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 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0] 陈佑清.教学论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1] 褚亚平,等编著.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2] 丁尧清.地理课程标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M].星球地图出版社.
[33] 樊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4] 冯伯麟.教育统计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5] 高俊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3(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6] 郭元祥.教育的立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37] 何齐宗.全球视野的教育理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8] 胡东芳.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9] 黄成林.地理教学论[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0]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42] 黄京鸿.新课程地理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4] 金应春,丘富科.中国地图史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5] 课程教材研究所.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地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6]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7] 李家清.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8]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9]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0] 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1] 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2] 李家清.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3]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5]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6] 吕达,周满声.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德国、法国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57] 吕达,周满声.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英国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8] 美国国家研究院,地学、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局.黄润华译.重新发现地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59]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0] 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1]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5]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6]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7]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8]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9]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0]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71]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3]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4]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5]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6] 王劲峰,孙英君,韩卫国,李新虎.空间分析引论[M].地理信息世界,20045).


[77] 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78] 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79] 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0] 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M].福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81] 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82]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83] 杨达源.自然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4] 杨鸿昌.教学心理讲话[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85] 叶宝明.人文地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6]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7]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8]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9] 袁书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0] 袁孝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1] 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93] 郑太年.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6-8.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96]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7]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98] 朱翔,陈民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I(必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5: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论文
[99][美]伯约恩·隆鲍格,奥里维耶·鲁宾.增长极限论[J].靖节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2003(3).
[100]安心.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初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2).
[101]贲丽丽.角色扮演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
[102]蔡宝来,车伟艳.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
[103]蔡伯元.贵和思想的现代价值[J].社会科学,1994(7).


[104]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6).
[105]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
[106]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的特征[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4).
[107]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
(4).
[108]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6).
[109]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J].地理学报,2004
(6).
[110]蔡运龙.《理论地理学》评介[J].地理学报,2015(12).
[111]蔡运龙.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5).
[112]曹琦.地理教育的价值[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6(Z1).
[113]曹诗图.文化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理,1994(2).
[114]曾繁仁.审美教育现代性初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115]曾小玉,陈健翔.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考察[J].教育研究,1986(12).
[116]陈梦稀.教学原则内涵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17]陈述彭.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J].地理学报,1991(1).
[118]陈向明.定性研究方法评介[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
[119]陈彦光,刘继生.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J].地理科学,2004(3).
[120]陈佑清.“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
[121]陈佑清.关于学习方式类型划分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122]陈佑清.教学过程的本土化探索:基于国内著名教学改革经验的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1).
[123]代志鹏.审美教育在高中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
[124]单勇.“角色扮演”活动在地理课堂应用的原则[J].地理教学,2005(2).
[125]杜书瀛.价值美学札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126]冯天瑜.地理环境与文化创造[J].理论月刊,1991(1).
[127]高巍.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关系解析[J].教育研究,2012(3).
[128]关景龙.对加强地理概念教学的几点认识和做法[J].课程·教材·教法,1986(10).
[129]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
[130]郭锋涛.中学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118.
[131]郭元祥,李炎清.论学生课程履历及其规约[J].课程·教材·教法,2016(2).
[132]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1).


[133]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134]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冯以浤译.地理学报,1993(4).
[135]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宣言[J].王民,蔚东英, 译.地理学报,2008(2).
[136]韩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5(12).
[137]韩宇捷,钱鹏,蒋庆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
[138]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 20 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
[139]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40]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141]贺勇.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与地理环境[J].艺术设计,2006(4).
[142]洪宝书.教学过程本质若干问题之我见[J].教育研究,1984(11).
[143]胡新天.以审美眼光和科学精神感受自然:自然地理审美初探[J].地理教育,2005(4).
[144]户清丽,李家清.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策略设计初探[J].地理教学,2012(24).
[145]户清丽.地理课堂教学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
[146]户清丽.高中人文地理决策教学实践探索[J].地理教学,2011(11).
[147]黄海澄.价值的分类:益、善、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6).
[148]黄庆高,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11).
[149]黄四林,左璜,莫雷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国际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150]贾澜.价值层次浅析[J].东岳论丛,1991(5).
[151]贾韫武.有关教学过程理论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4).
[152]江晔.地理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3(4).
[153]姜雪城.缺水城市竟造大“西湖”[N].人民日报,2005-7-20(6).
[154]姜永华.地理教学时空思维培养探讨[J].地理教育,2012(10).
[155]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
(6).
[156]靳玉乐,尹弘飚.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157]雷建国.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6(9).
[158]李保强.关于教学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齐鲁学刊,1996(2).
[159]李德顺.关于价值分类的再探讨——兼论“真、善、美”[J].天津社会科学,1986(3).
[160]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1998(6).
[161]李富荣.角色扮演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5(8).
[162]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163]李家清,户清丽.百年来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思想演进审视(上)[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1-2).
[164]李家清,龙泉.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
(9).
[165]李家清,姚泽阳,冯士季.我国学科教学论研究方法的现状透视与未来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4(5).
[166]李建华,周瑾平.价值概念的本质与分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5).
[167]李康.教学策略及其类型探析[J].西北师大学报,1994(3).
[168]李连科.关于价值的哲学分类[J].天津社会科学,1985(2).
[169]李其龙.交往教学论学派[J].外国教育资料,1989(6):18.
[170]李庆本.卡尔松与欣赏自然的三种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4(1).
[171]李双成,蔡运龙.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理研究,2005(1).
[172]李双成,王羊,蔡运龙.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J].地理学报,2010
(11).
[173]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8).
[174]李燕丽.学科价值的理论初探[J].科学导刊,2012(1)上.
[175]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Z].1948-12-10.
[176]梁惠燕.教学策略本质新探[J].教育导刊,2004(1).
[177]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6(3).
[178]林建华.家国情怀与民族凝聚力[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179]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
[180]林培英.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
[181]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10(6).
[182]林培英.我国大陆地理课程发展中课程目标变化的讨论[J].地理教育,2007(1).
[183]林茹琴.角色扮演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地理教育,2015(S2).
[184]林宪生.当代地理教育价值取向定位[C].上海: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 2001 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1.
[185]刘军霞,韩军青.地理教育价值及我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186]刘兰,陈澄,姚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
[J].课程·教材·教法.2006(7).
[187]刘霞,胡清芬,刘艳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188]刘晓明,姚玉红.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与教学主体观的演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189]刘学浩.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辅佐作用:与冯向东同志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1988
(1).
[190]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191]龙泉.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特点与内涵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
[192]龙泉.试论地理实践活动的价值[J].地理教学,2016(21).
[193]卢全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地理活动课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07(11).
[194]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195]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196]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1(4).
[197]穆文娟,石家锐.例析时空分析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5(15).
[198]南纪稳.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199]聂书鹏.决策教学研究:以美国社会科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00]潘存德.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7).
[201]潘玉君,武友德.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J].科学学研究,2003(5).
[202]裴新宁,刘新阳.为 21 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 2013(12).
[203]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04]彭小舟.试论地理中学生时空思维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2(9).
[205]皮连生.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5).
[206]蒲心文.教学过程本质新探[J].教育研究,1981(1).
[207]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6.
[208]钱学森.谈地理科学的内容与研究方法[J].地理学报,1991(3).
[209]申天恩.论学科本质及其三态表现形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
[210]石中英.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J].教书育人,2009(19).
[211]侍作兵,马占军.“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4
(10).
[212]苏富忠.价值的授受关系说[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213]孙方宏.地理教学中应注意时、空分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3(5).
[214]孙海平.地理概念获得的几种策略[J].地理教学,2012(20).
[215]孙立忠.缺水城市造大湖背后的政绩饥渴[N].中国青年报,2005-7-21.
[216]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217]谭顶良.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1995(5).
[218]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219]唐群,林培英.从历史文献看课程设计者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7).
[220]陶振宗.任务驱动,便于自学:高级中学选修教材《计算机教程(Windows 版)》简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8(8).
[221]万力维.学科:原指、延指、隐指[J].现代大学教育,2005(2).
[222]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1(1).
[223]王恩涌.文明起源的地理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224]王海明.价值释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25]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26]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主题[J].环境教育,2006(1).
[227]王能智,王守民.实施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3).
[228]王向东,高燕.学科视域下中学地理概念体系梳理和教学“原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229]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30]王晓柳,李宁玉等.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
(1).
[231]韦冬余.学科本质的再认识:学科史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2).
[232]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233]魏玫.谈地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地理教学,2006(7).
[234]文喆.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J].人民教育,2003(3-4).
[235]吴岱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
[236]吴殿廷.地理思维模式及其变化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2).
[237]吴刚平.知识分类视野下的记中学、做中学与悟中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3(6).
[238]吴国本,潘玉君.地理教育价值刍论[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0(6).
[239]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 2016(6).


[240]徐勤.从不同角度构建地理概念群[J].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2007(1).
[241]宣勇,凌健.“学科”考辩[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242]薛富兴.艾伦·卡尔松对形式主义的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43]薛富兴.自然美特性系统[J].美育学刊,2012(1).
[244]严成志.教学本质的对比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245]燕国材.论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J].教育科学研究,1993(4).
[246]叶超,蔡运龙.地理方法论变革的案例剖析[J].地理学报,2009(9).
[247]叶超,蔡运龙.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元论的演变及其透析[J].地理研究,2012(5).
[248]叶岱夫.我国的地理环境与审美意识[J].环境,1994(11).
[249]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
[250]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51]应龙根,宁越敏.空间数据:性质、影响和分析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5(1).
[252]余培刚,李接军.中学人文地理决策教学的探析:以“如何解决武汉交通拥堵问题”为例
[J].地理教育,2012(5).
[253]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254]袁孝亭.利用地理空间要素发展学生空间思维[J].课程·教材·教法,2009(8).
[255]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及其指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
(9).
[256]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J].中国社会科学,1990(3).
[257]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
[258]张连彬.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
[259]张明.人文地理教学中决策型情境的设计策略: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为例[J].地理教育,2011(12).
[260]张娜.DeSeCo 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261]张亚立.地理审美情趣教学与景观审美心理[J].地理教育,2004(1).
[262]张亚南.地理教育的价值[J].地理教育,2007(1).
[263]张玉芬.高中人文地理决策教学设计研究:以“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4).
[264]张兆芹.现代教学策略的制定与运用[J].教育导刊,1994(7):6.
[265]赵翠玲.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角色扮演活动策略[J].地理教学,2010(17).
[266]赵锋.怎样欣赏自然景观[J].地理教育,2006(4).
[267]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68]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269]赵霞.任务驱动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22).
[270]郑金洲.“教育口号”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271]郑磊,陈广花.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0).
[272]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73]仲小敏.简析现代中学地理课程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8).
[274]周维刚.论还原方法与还原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
[275]朱德生.价值与为人[J].党政干部学刊,2014(10).
[276]朱光潜.黑格尔美学的基本原理[J].哲学研究,1959(Z1).
[277]朱佩荣.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3(5).
[278]祖嘉合.从道德教育的特点看道德教育方法的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8-11 1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 习   中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8-12 1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真的受益匪浅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8-12 20: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属性——人的价值。学科属性——学科价值——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学科价值与人的价值的统一。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8-18 1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真应该好好静心学习。收获很多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9-29 23: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的地理书读得有点少啊。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10-22 21: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贾老师的分享,我要抓紧时间沉淀一下。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14: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继续读,读万卷书是为了行万里路。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18 17:33 , Processed in 0.1365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