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9|回复: 1

[其他资源] 善恶地理观(李秀彬老师人文地理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0 16: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书,可能谈不上热销。但在旅行者中,这类书很畅销,因为在候车室或候机厅的书摊上不难找到:
  《北京人什么样?》、《阿拉上海人》、《别拿上海人说事》、《成都人》、《其实你不懂广东人》、《纵横天下湖南人》、《胆识+霸蛮——湖南人》、《湖南人凭什么》、《日本人凭什么》、《如此日本人》、《丑陋的日本人》、《解读山东人》、《我们江西人》、《我是东北人》、《俺们东北人》、《东北人是咋样的》、《精明的温州人》、《可怕的温州人》、《其实你不懂温州人》、《安徽人你为何沉默不语》。还有最初那本《河南人惹谁了》。
    讲演名家易中天,也出了一本《读城记》。说明对受众来讲,这是一个流行的话题;而对媒体呢,是一个卖座的选题。
    题目都很直白,内容显而易见。看看《性格地图》一书的提要:“两千多年前,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房间着衣起床了,在每个人的身上烙下了一个胎记,有一种东西与生俱来地植入了每个人的骨子里……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个中国人的性格地图。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性格基因。”
    文字中用了很多隐喻,有感染力。属于偏见吗?这些书中确实有地域歧视,但更多的是地域褒扬。
    《济南时报》报道:“《闯关东》的热播引起了老百姓的热烈反响,也让全国观众把赞扬的目光重新投向了山东人仁义宽厚、忠诚守信、有情有义、能屈能伸的优秀品格。山东电视台大型文化栏目《新杏坛》录制了专题节目《有情有义山东人》,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作家探讨山东人的性格,试图通过本次节目客观地分析山东人的精神气质。”
    此前,央视播出了10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之南》,反响不小。总策划杨晓民说:“不能否认,片子引起争论,一部分是由于它确实有为河南正名的作用。”这些作品中,充斥着对家乡、对祖国的自豪感。
    当然你会说:地域褒扬与地域歧视,原本就是一对互相依存的矛盾。褒扬本土可能以贬抑他乡为背景;歧视外地也可能以本乡的优越感为前提。在这里,天使与魔鬼是挎着胳膊的姐妹。
2005年深圳挂出地域歧视性横幅告示,几个河南籍公民将公安局告上了法庭。那个事件将普遍存在的地域歧视问题,推向了舆论焦点。如果说现实中的地域歧视,都是那些褒贬地域的书籍和影视作品造成的,肯定是言过其实了。其影响,并不一定比街言巷议威力更大。问题是,这些作品是现实存在的一种反映,代表了我们日常的话语。这些日常的话语交流,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渠道,因而可能是塑造和改变我们的地理认识和地理观念的一个重要力量。你如果同意这样的说法: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那么这些地理观念就值得重视。特别是地理学人,试图解释地表景观的差异和变化的各位。
    从地理信息和地理言说到地理观念,比如上面说的褒扬的和歧视的观念,中间显然存在一个伦理问题。需要一个地理伦理学,以便于讨论这些东西的好与坏、善与恶、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道德伦理评判,当然可以沿用一般的价值标准。地理学本身,是否为伦理学提供独特的视角呢?这要从地理学的源头考察。地理学的产生,源于人的两种需要。第一,人要迁徙,要出行,要开阔眼界拓展疆域,因此要知地理;第二个需要可能更基本,那就是人要栖居,要建设和维护家园,因而要熟知家所在的地儿,要知道这个地儿与其他地方的联系,还要知道改造家园的后果,也就是说:要了解人地关系,就要懂地理。第一种需要造就了地理学空间科学、区域差异及区域联系的传统;第二种需要成就了地理学方志、地文及人地关系的传统。
    这两个传统推演出两种伦理价值观:第一,用地理学视角,看到的世界是马赛克式的,是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相应地,容易让人形成差异性、多样性或多元性的世界观以及宽容性的伦理价值观念。第二,用地理学人地关系和区域联系的视角,看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看到自己行为对于家园的影响,这些对于居住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不那么容易,而了解这些可以增强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人地关系的伦理问题,也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区域差异性的视角,可能是地理学的独特贡献。如果以这个视角为立场(这也是目前流行的一个价值取向——和谐社会与多元文化),来构建地理价值观,那么起码包括下面几条:
    以大同思想为荣,以沙文主义为耻;
    以共同市场为荣,以地方保护为耻;
    以兼容并蓄为荣,以地域歧视为耻。
    看来,多了解地理,能使人道德提升。然而,这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具体的地理知识应该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上述这些作品中的观点,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吗?读者自有判断。倒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对于地理的认识,容易形成歧见或偏见?而地理观念又容易受成见的左右?
    在这个平坦化了的大迁徙时代,离不开地理信息的大交流,各种地理观念也少不了碰撞。地理观念的善恶,不能总被文学、图像、传说以及我们自身的情感和成见遮蔽着,其本身应该成为话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9-8-21 07: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5:06 , Processed in 0.0788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