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4|回复: 6

[其他资源] 人类生态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5 20: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1 16:04 编辑

与地理学最接近的一个学科
现代地理学的生态研究方向—人类生态学辨析
http://www.doc88.com/p-8465978567611.html
http://www.docin.com/p-1641164866.html



人类生态学原理 [Principles of Human Ecology]
陈勇 著
https://vdisk.weibo.com/s/FA8-2-H6cDxjP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030351104版次:1商品编码:11116772品牌: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包装:平装外文名称:Principles of Human Ecology开本:16开出版时间:2012-08-01用纸:胶版纸页数:219正文语种:中文



生态学的归宿——人类生态学
周鸿
https://t00y.com/file/3325717-159538299
pdf




人类生态学任文伟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22/154202352.shtm
http://www.readbooks.cc/book/15/detail_8122619.htm
任文伟,1971年8月出生,副教授,任职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年获复旦大学首届"世纪之星"青年骨干教师奖。2005年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冠深生命科学学者奖"。

人类生态学ppt

https://wenku.baidu.com/view/a9d20a4769eae009581becda.html


https://baike.so.com/doc/1722254-1820719.html



人类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07/7115133143001151.shtm
人类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文献、网络等多种手段采集了人类生态学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处理,形成了三次情报产品,阐述了人类生态学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人类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类生态学;现状;趋势;三次情报

1人类生态学国内研究现状
     
    人类生态学问题与中国古代“天人”问题极其相似。被称为“天人之学”的《易经》视为一个完备的人类生态学理论,是中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态学的宗旨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语)、德配天地(《易经》言),无为而治,清静修身,爱情惜物,尊重生命,是中国生态学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社会礼仪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是人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符合生态学原理的礼仪制度才是合理的,遵循生态学规律的伦理道德才是可靠的。人类生态学的原则概括为尊道重德,敬天爱人,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以四海为家,以万物为友。

     中国人类生态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一辈生态学家对中国人类生态学研究做出较大贡献。其中马世骏先生提出“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的理论,以及创立的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学术思想,为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人类生态中,推动了人类生态学在中国发展。
     云南大学周鸿教授是我国研究人类生态学最早的学者,对中国人类生态学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出版了14部专著,发表多篇论文,并率先开设人类生态学课程(《人类生态学》是新世纪出版的第一本知识内容全面系统、具有特色和创新的教材,主持5项人类生态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承了经典生态学方法,把人类生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类生态理论与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实践,独具特色。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教授从城市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类生态学进行了大量理论思考,把人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研究其对生态和经济生态格局、功能和过程的影响,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人类生态哲学和现代生态学思想结合起来,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火、土、木、金5类自然要素,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口、人力、人文、人心、人气5类人类生态要素,要素间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态关系。
      复旦大学郑师章、任文伟等把经典生态学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出基于经典生态学基础的人类生态学框架。
      台湾国立台南大学有关专家研究数千年文明兴衰过程,探讨了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出路、研究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环境正义和治理的途径等。
      中国人类生态学会(IHE,China)于1995年10月成立
     该学会从事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研究,旨在开展相关知识普及并服务于中国社会。宗旨是引导人们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多角度出发,综合人类发展的经验,总体了解,分析和解决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倡导人们树立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学会开展以下工作:人类生态学研究,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编辑出版专业书籍、学术刊物和通讯;实施社区改革、环境改造、文化保护及教学实验;开展学术交流并寻求国际合作,改善我国人类生态环境;发展会员、组织学术活动和专业培训,促进人类生态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等。
2人类生态学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人类生态学及其城市生态学术思想的芝加哥学派R.E.帕克与E.W.伯吉斯在《社会科学导论》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一词,开创了人类生态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基础。当时人类生态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是局部课题研究,无法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世人的瞩目,之后人类生态学经历了质的飞跃。全球性人类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科学界内部的思想动荡,以及相关学科的崛起,赋予人类生态学内涵发展动力,从而进入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多学科参与的城市生态的系统研究得以开展。此后建立了以城市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完整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解决人类生态问题被纳入全世界的一致行动。同年,罗马俱乐部公布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依据近70年来世界人口、资源、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资料,借助系统分析和电脑仿真技术,预测人类未来。从而使得有识之士把对人类前途的忧虑转化为行动,推动了人类生态学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1982年“内罗毕”宣言对世界环境现状表示关注,需要在全世界、各地区与各国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加紧努力,使人类生态学进一步得到重视,推动了学科发展。
      1985年,国际人类生态学会成立,标志着人类生态学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970年UNESC0第16次会议决定发起MAB计划,后未提出14个研究项目,确立了城市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方向,建立150多个研究基地,发挥了示范作用。MAB城市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初,研究考虑了人类生态、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和社会心理变量,被视为MAB城市研究的经典领域;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明确了4个研究领域并沿用至今;进入90年代,特殊研究方向包括海岸带城市生态研究、城市气候和土壤研究等。90年代末期,将生物圈保留与城市问题关联起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美国长期生态研究(LTER)网络,致力于5个核心领域的生态系统研究,于1980年成立LTER网络,该网络联络了20多个在生态系统研究的站点,覆盖从热带到极地、从海岸到内陆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1997年吸收了两个研究案例,首次对城市中的生态学研究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加以区分。尽管这项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推动城市生态学系统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是重要的实践领域,对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发挥重大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学正在从传统生物生态学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拓展和升华,研究重点转移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关系的可持续能力建设上。
3人类生态学发展趋势
(1)人口爆炸。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世界人口,在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及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当地人民对人口爆炸的危害仍缺乏认识及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人类生存条件日益恶化,国际社会的努力收效甚微。
(2)人口老龄化。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7%以上,该区域即进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已在多个发达国家出现。联合国预测,202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也将进入老龄社会,且将以更快速度加深人口老龄化。

      未来的环境是由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所组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将包括维持性、恢复性和创建性的综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注定会成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全球结成合作关系,形成新型的生态文化。生态学应该成为未来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存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生态学未来的归宿就是人类生态学。
4结语
      自然环境提供给人类的需要和满足是有限的,人类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限度;人对社会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备改造能力,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和限制;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发展需遵循有序、均衡、协调的发展规律,才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良性、全面、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论芝加哥学派城市生态学范式的局限[J].天津社会科学,2007(5):60~61.
[2]周鸿。人类生态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力。国外城市生态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1(3):210~211.
[4]林育真,付荣怒.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任文伟.人类生态学发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1(2):82~83.
[6]胡靖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研究现状综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8):130~131.



景观生态学
https://baike.so.com/doc/3035240-3200110.html

生态地理学
https://baike.so.com/doc/5859338-6072181.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着重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涉及人口动态、食物和能源供应,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试图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与措施。人类生态学概念从社会学和地理学两个方面提出,迄今已有60余年甚至更长的历史。1921年美国社会学者帕克((R.E. Park)在《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Humanecology一词(曾译为人文区位学)。1923年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H.H. Barrows)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他在美国地理学者协会会刊上发表了《人类生态学》一文,主张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地理学以弄清自然环境和人类分布、人类活动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作为目标”,“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较诸从环境的影响出发为明智”,人是中心论题,宣称地理学的中心课题是研究特定地区间的“人类生态学”。但当时没有得到地理学家的支持。1924~1926年美国社会生态学家麦肯齐(Me-Kenzin)尝试把植物生态和动物生态的概念运用于人类群落的研究,这一新学科被学术界命名为人类生态学,麦肯齐对人类生态学曾下过经典性的定义,即人类在受选择、分布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下的空间和时间关系。50~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生态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关注。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论出发再次引伸出人类生态学概念,认为人类生态学以前的人地关系只停留在地理哲学研究阶段;而现代的人地关系则注重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生态效应研究。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的人类生态学则注重于生态经济学研究。70年代以来有更多的人类生态学论著问世,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为目标的现代人类生态学。


从自然地理学到景观生态学,从人文地理学到人类生态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d40030102uzya.html
1977年冬天高考结束后,傅伯杰收到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录取通知书时,还“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以为这是学校误将“物理学”写成了“地理学”。 “刚开始对地理没什么概念。”傅伯杰回忆,因为文革期间很多课程都被取消了,他没怎么上过地理课。很快,他就发现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学的东西比较杂,但是都不深入。学地理的学生经常自嘲为“万金油”,并开玩笑说:“认识500个汉字就能学地理。” 但从大二大三开始,傅伯杰渐渐发现,地理学虽然学习面广且不深入,但恰恰要发挥其“综合”的特点,这种“综合”的思维方式吸引了他。他说:“地理之所以被认为是‘万金油’,那只是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系统,考虑问题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人文社会因素。复杂的问题要用复杂的方法来解决,科学还没有完全攻克复杂系统的问题,可探索的空间还很大。”


从景观格局到生态系统服务。1981年,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荷兰举行,景观生态学开始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景观生态学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它本质上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地理学一般只是研究地球表层的景观特征,加入生态学之后,可以解释景观背后的生态和地理过程。 1982年,傅伯杰看到了这次会议出版的论文集,他意识到这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1989年到1992年,是傅伯杰比较苦闷的一段时间。他从北京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应聘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
“景观生态学可以使地理学的研究更深入一步,可以回答我们所看到的地理景观格局为什么形成,会有什么生态效应。如果不这样研究,地理学没法深入。” 他写了一篇文章《地理学的新领域——景观生态学》,这是中国较早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章之一。后来,傅伯杰的研究逐渐走入景观生态学,深入到地理景观背后的过程和机理。

2013年8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11届国际生态学大会上,傅伯杰被邀请作“大会特邀报告”。国际生态学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生态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生态学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在这次会议上,傅伯杰当选国际生态学会副主席,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席位。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科学进展 第9卷第4期 1994年7月
http://www.doc88.com/p-7428812235680.html

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陈静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100871)提要从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趋势等方面讨论了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在
“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
为适应“21世纪议程”的主题一—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各有关学科应进一步配合,向着更高的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强调在解决上述重大问题中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携手共同探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规律和管理对策的必要性。
关键词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同时亦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当前,人类正生活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问题日益尖锐。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20年后,在1992年,又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第二次人类环境大会。这些事实充分表明,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和“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已列入“21世纪议程”。
“人类一环境系统”、“人类与环境关系”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历来是地球科学(尤其是地理学)、生态学、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的主题。人们称这是一些古老而又常青的论题、无可回避的论题。因为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其赖以生存的基点和舞台—地表自然环境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唯其如此,中外先哲都对这些切关宏旨的主题作过深沉的思考。近代,随着人类在愈益拓展着的深度和广度上向自然界进军,自然界的铁腕也愈益强劲地回敬人类。地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问题更加深切地引起世人注目2,并由此发展起若干新兴学科,如环境科学和人类生态学等。
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遭受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的现实,要求人们对历史的经验进行反思和重新总结,同时驱使人们去探讨和研究一系列全新的当代问题。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即属于此类问题,本文着重讨论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和“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研究”中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1地理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地理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不管是古老的地理学,抑或是年轻的地理学,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面,离不开人类生存的环境,离不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德国学者A.Hettner认为,地理学是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美国地理学家R.Hartshorne认为,“地理学最关心的是人文世界与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系”0。另一位美国著名地理学家G.P.Marsh在其所著《人与自然:或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地理学》一书中指出,“摆在这门引人注目的学科的新的耕耘者面前最为重要的理论可能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外部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进步的影响有多大多深的问题”。美国地理学家H.H.Borrows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查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在于研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反映。地理学的中心点正在从极端的自然方面稳步地转移到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把他们的论题规定为完全论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近40年来,我国地理学者对地理学的对象、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过多次讨论。目前,越来越多的我国地理学者的共识是: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兼顾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对人地关系的全面而精细的研究应成为现代地理学的任务和趋势。一般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有四大学派:区域学派,综合景观学派,生态一环境学派和数量、区位学派。现代地理学的生态一环境学派从生态环境角度,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变化规律和调控。由于此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F.Ratze与美国地理学者E.C.Semple在有关论著中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导致此学派在20年代和30年代在西方和苏联,50年代在我国都受到激烈的批判。但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出现,该学派克服了过去只重视研究“地”对“人”的单向作用和影响,而开始全面地研究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代地理学家、前国际地理学会主席Micheal John Wise在1980年于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的开幕词中指出,“由于一度忽略了人地关系的总把握,我们失去了应用其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如何去和谐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中国地理科学近期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1993年2月)已建议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调控研究”列为中国地理学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②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强度的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③人和地两大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④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⑤一定区域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根据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构和潜力,预测特定区域系统的演变趋势;⑥人地相关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⑦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区域人地关系发展的优化调控研究(。
2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和“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研究”
环境科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最快、尤其是普及迅速的学科。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环境科学的名词、术语从大学教科书和科技期刊进入了公众的日常词汇。它们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环境意识的有无和强弱已成为判断一国国民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没有环境学者的参与,将是不可思议的。在科学发展史上,只有少数几门学科能在开创以后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尽管如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学者对这门新学科的任务、目标和内容等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在这里仅拟列出国内外著名学者的一些代表性认识。
美国地理学家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1973)在其合著的《环境地学一一自然系统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环境科学其大部分内容并不是新的,而是源于一系列传统学科: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这门学科之所以“新”,主要是“新”在它的观点上,“新”在它把地球上的各个系统看成是一个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尤其是“新”在它把人类看成是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指出,“人类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人类与自然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和人类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前者属地球科学的内容,后者属生态科学的内容。在这里,地球科学和生态科学是相互支持的?.
Samuel N.Luoma的观点与上述类似。他在《环境科学导论》(1984)一书中写道:“环境科学的内容和资料几乎均来源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内容,但环境科学却不是上述学科的汇集与拼合。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在于它应用整体观和系统论研究上述学科所研究的现象和过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具体地说,环境科学不仅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且研究社会、经济和文化对生物圈的影响,也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过程的影响。
G.Tyler Miller所著《环境与生存》(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一书是一本已再版六次(1975,1979,1982,1985,1988和1990)具广泛影响的环境科学概论性著作。本书虽未对环境科学的对象和任务等进行专门讨论,但从全书内容看,作者专执地阐述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系列重大挑战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退化和污染等。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协调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时应遵循的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原理、原则和定律10。
环境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在国际上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早在环境科学开始迅猛发展的本世纪70年代,我国不少学者,尤其是地理学者和生态学者,就对新兴的环境科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等进行过广泛的讨论。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1983)指出,“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P。刘培桐(1982)指出,“环境科学是以‘人类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一环境系统’的发生、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1z)。
于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在上述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的性质作了较全面的概括。该卷的开篇文写道:“环境科学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在环境中和生物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积蓄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讨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等”,并指出,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第二,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向环境的输入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从而损坏环境质量。二是从环境中获取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以保障永恒利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列入环境保护的内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生态学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四,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调节并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
3人类生态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和“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研究”
早期的生态学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但到了本世纪后叶,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和认识上的飞跃。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引进了物理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人类生态学一词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早期的人类生态学有两个差异很大的概念。一个为人文地理学家所定义,认为人类生态学中的人类是指文明社会以前的人类。并认为,人类生态学研究无文化时期原始人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研究有文化人群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科称为文化生态学口。
另一个为社会学家所定义。192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城市社会学家R.E.Park等在《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一词,指出,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1925年,R.E.Park、E.W.Burgess和R.D.McKenzie三人合编的《城市》一书认为,城市的空间环境影响城市的居民生活。由于空间布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从解决城市环境入手。即社会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来解决。1926年,R.E.Park和E.W.Burgess又合编了《城市社区》文集。该书指出,“社”是指人群,“区”是指地区、空间、环境。
而在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在“人类一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深刻作用,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生态学重新兴起,成为界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它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属经济平衡范畴,又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开发与更新或排放与容纳的关系,属生态平衡范畴,所以人类生态学又被某些学者称之为生态经济学。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指出,生态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界(生物圈)相互关系的科学”,而不仅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科学,是包括自然在内的人文科学。
马世骏(1989)指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是90年代生态研究的重要方向”D。王发曾(1992)曾阐述他个人对人类生态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指出,人类生态学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汇合,以人类一环境生态系统为对象,以优化人类行为决策为中枢,以协调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为目标的现代科学)。
4适应“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各学科殊途同归,向更高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从对上面三门学科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尽管这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各有自己的起点和途程,尽管这些学科的学者在知识背景。科学兴趣、研究问题角度等方面均各有差别,但他们都看到了当前人类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都感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都希望自己的学科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所作为和作出较大贡献。因此,他们正行进在殊途同归的方向上,做着某些共同的事,研究着某些类似的问题。具体表现在:①都在认真思考自己学科的目标和任务,对其进行调整和给出更完善、合理和确切的定义;②为了达到新目标,都在努力从有关科学中吸取当代新兴理论和技术方法成果,都在促进自己的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这一历程导致了一个结果:使这些学科之间具备了某些共同特性,或正在具备这些共同特性。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不管什么学科,只要它研究“人类一环境系统”,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或研究“环境与发展”等问题,就必须遵循某些共同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其关键之点是必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与对其进行综合研究。
近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分化与综合阶段。众所周知,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早年被称为博物学(natural science)。18和19世纪的博物学主要沿着分析与分解的途径发展,于是生物学与地质学分道扬镰了。生物学又进一步分解为形态学、生理学、分类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地质学又被分解为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质构造学、地层学等。为了克服对整体研究的不足,到20世纪,许多学科又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这样就导致了许多新兴综合学科的诞生。与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有关的是,对生命和地球的研究又被综合在一起,导致了生态学的诞生,但早期的生态学有其局限性,它只重视环境对生命的作用和影响,而忽略了其反面。它仍然是环境与生物对立的二元观,它只是在小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综合。生态学在20世纪后半叶有了重大的发展和认识的飞跃。如前面所介绍,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并引进了物理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新概念,它是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综合1。
地理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在19世纪,统一地理学被分解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在进一步分化过程中,自然地理学被分化为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被分化为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等。经济地理学被分化为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和交通运输地理学等。同样,在本世纪后半叶,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一个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来势迅猛。由于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一—地球表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的现代地理学正在变成一门站在现代科学前沿的综合科学19。在这一形势下诞生的环境科学,其综合性就更是无可置疑的了。它既需要从其他学科吸取营养,以利于解决各种局部的具体的环境问题,更需要通过更高的层次来对一些涉及全局的,尤其是对一些涉及全球性的问题,进行总体的综合研究,使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达到彼此协调。
以上所述说明,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都强调对“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问题。对“经济与环境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这里,我们拟顺便强调一下在进行此类研究时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合作的必要性。目前,“人类一环境系统”的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必然地也将由人类承受其不良后果。在这里,“因”、“果”双方都是人,从这一点看,显然这一研究的性质属社会科学范畴。但实际上,这只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当前迫切需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加强对人类与环境互相作用机理和因果网络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这种理解就找不到对症下药的良策。由此可见,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管齐下,密切配合,两者缺一不可。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在有关环境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研究中,自然科学已走在社会科学的前头。从目前正在执行中的多项全球变化国际合作研究计划看,大多数内容属自然科学,只有个别属社会科学。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可能主要由下列原因引起:对自然科学的数据获取、处理方法及理论分析,在国际上已取得较一致的认识,而在社会科学界至今尚未在国际范围内建立起一致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尤其在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等方面又大相径庭,导致价值观和判断事物方面的多种矛盾。社会科学在国家和国际水平上的研究较自然科学弱的事实,迫切要求社会科学家迅速行动起来,提高对同心协力共同研究全球变化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与自然科学家一道共同探讨全球环境变化的规律和管理对策。
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人类今天所面临的情形是:一方面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不足以了解和控制其活动的一切后果;一方面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已引起自然平衡的严重失调。因此,就这种科学滞后于实际的情况而言,仅仅靠自然科学与技术并不能有力地解决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只有让各级政府和公众普遍省悟,认识到人类一环境系统是一个整体,并对各种破坏环境和破坏资源的行为,给以道德、经济和法律的制裁,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要形成这种共识,哲学和其他人文科学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科委社会发展科技司编,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文件汇编,1992年7月。
〔2]曹诗图.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3]赫特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
[4]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81.
[5]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2.
[6]巴罗斯.人类生态学.美国地理学会会刊.1923,13.
[7]地理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地理科学近期发展战略研究,1993年2月.
[8]Strahler A N and Strahler A H.Environmental Geoscience.Hamilton Publishing Company,1973.
[9]Luoma S N.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lssues.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4.
(10]Teller Miller Jr.Living in the Environment.Wadsworth Publishing House,1990.
(11]马世骏.展望九十年代的生态学.中国环境报,1989年5月18日.
(1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3]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73.
[14]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5]王发曾.人类生态学辨析.地球科学进展,1991,6(3):32-37.
[16]张昀.新地球观.地球科学进展,1992,7(1):57-64.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2 09:42 编辑

陈勇《人类生态学原理》(升级版本叫《人类生态学概论》)选读
内容简介
 人类生态学是一门融合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如何定位和构建这门学科,国内外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作者在总结国内外大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多年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完成本书。全书共分为三篇,14章。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生态学的主要学派和基础理论问题;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系统,共4章,重点讨论了人类通过不同生计活动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共5章,主要讨论了人类在高山、极地、干旱、湿热和疾病等不同环境压力因子(stressors)作用下的适应问题
本书为学术专著,可为从事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人口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其他关注人类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上述各专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陈勇教授是我的学生,在学术上,我们不时切磋也是朋友。20世纪90年代初我调入四川大学,由兰州大学地理学教授变为四川大学物理学教授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求知兴趣。当时,我除了在兰州大学招收自然地理专业的博上研究生外,在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和人口学专业也招收硕士研究生。作者是我调入四川大学后招收的第批人口学专业(人口地理研究方向)的硕研究生。我想当时我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定会感染这群青年研究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就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以后留校任教、多年后去中国科学院攻读自然地理专业博士、去剑桥大学做博士后访问的学术经历和学术研究中,都留下了烙印。还记得在硕士生阶段,作者就分别于1993和1994年在《经济地理》和《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上发表过用分形理论研究城市规模和城市结构的论文陈勇陈嵘艾南山李后强。1993,城市规模的分形研究,经济地理,13(3)48-53;陈勇艾南山,1994,城市结构的分形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0(4)35-41。难得的是,直到今日,这两篇在研究生阶段的入门习作还未间断受到国内学者引用。这两篇论文作者是主笔,合作者,除我之外,还有陈峰和李后强前者是我指导的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当时已是物理学年轻教授的李后强博士,正是我国分形理论研究的前沿学者。读作者书稿,引发回忆这段经历,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遇。对我来讲在这样的学术团队中,受益于学者间交流,也感受到教学相长。同样可以想到这对作者学术思想的形成也同样会有深远影响。今天作者完成的《人类生态学原理》,仅涉及面就很广,可以想到成书之艰难。从这本力作之中,是否也窥见作者多学科教育的素养?
不仅因为对人类生态学的理解有分歧,还由于学者本人的原因已出版的人类生态学书籍内容大相径庭。夏伟生的《人类生态学初探》,出版于1984年,成书还要更早。夏是才子,是我在兰州大学同一专业的学兄。由于受地理学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他就仅凭当时能够获得的有限文献写成此书。《人类生态学初探》岀版不久夏就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他留下的这本书由于出版时间早,虽然现在看来不论其广度还是其理论深度都有局限但是他就人类生态学的些基本问题探索的结论,至今还为后来的学者(包括我正为之写序的本作者)所引用。另外一本是约十年之后,1993年出版的徐建华和余庆余所著《人类生态系统》,名虽然未用人类生态学但从书的前言中,显见作者是把它作为一本人类生态学来编写的。徐建华是我在兰州大学招收的第一批自然地理硕士研究生,也是兰州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在数学地理方面,已是国内知名学者。他的《地理学的数学方法》已成国内地理学科研究生喜爱的教材,也是学者公认的数学地理优秀著作。这本书的合作者,余庆余是兰州大学数学教授(时任兰州大学副校长)泛函分析专家。假若我们把《人类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态学的数学方法来研读,也不是没有根据的。陈勇所著《人类生态学原理》,显然与前两本人类生态学著作不同。全书共三篇14章,上篇5章是关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中篇4章讨论了人类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而下篇5章讨论人类在不同环境压力因子作用下的适应问题。全书体系完整,构建了人类生态学理论的新框架,既体现作者对人类生态学的认识,也反映了当前人类生态学的中外研究最新成果。参考文献列于每章之末一时难于统计引的总数,但无疑十分丰富。除了论文之外,还有不少难得一见的中英文专著。作者有很高的英文素养,而剑桥一年,又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国内难于査找到的英文原著。这些都会使本书的读者,获得可信的新认识,又有助于对作者探索的判读。因此,这是一本颇具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好书
本书指出“人类生态学研究的主题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在国外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概念几乎同时提出”①。其实当人类进入到自觉人的阶段,人就开始有意识地去认识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人类最早形成的范畴之一。因而,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形成了各民族古代宗教、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直到现代哲学思想,也有它们的影响。这是人类生态学思想之源。“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命题。现在学界流行的认识是,天人合只是起源于中国儒家的孔孟学派。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人文地理学与天人合一思想”一文,对此做了新解。季先生认为这种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调,不但中国如此,古代东方思想也大多类此。印度古代思想派系繁多,比较雄厚的是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中国的“天”,印度称为“梵”,中国的“人,印度为,印度吠檀多派大师商羯罗的“不二一元论认为,真正实在的唯有最高本体梵,而作为现象界的我(小我)在本质上就是梵,因而是“梵我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古代日本和朝鲜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明确的,所以季先生总结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主导思想”②
、朝的哲学思想受中国影响,但古代中、印思想相合,其源来自何处?季先生未作回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中,池田介绍生物和环境是不可分的整体,和佛教中“依正不二”的概念是完全一致的。所谓“依正不二”,即“依报”(包括切的环境)和“正报”(生命主体)是不可分的一体。而汤因比认为,这种理念也是基督教以前希腊、罗马世界的世界观。①所以类似于中国的“天人合的世界观,是来自古代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这是人类思想最为久远的世界观不分东亚和希腊、罗马。如果现代的人类生态学循天人合一之源,那么这样的人类生态学就可能赞同“一元论”、“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流行的深生态学(deep ecology)理念是相合的
哲学思潮对人类的社会,对科学认识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即其表现结果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如,在上面援引的同一本书中汤因比认为人类开始有意识而且全面侵害“依正不二”的是犹太一神教的理念。据《创世纪》,这个神不仅是人和万物唯一的创造者,而且允许人类自由处置他所创造的万物(32页)。但是接受这种思想作为理论的人,实际是极少应用的,汤因比举出了两个人,耶稣和12世纪西欧基督教圣人弗兰西斯,“他们都反对人类榨取人类以外的自然34页)。实际也是这样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大规模对自然构成威胁,是发生在业革命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才能使人类能够成功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而参与“征服自然”的人群,却具有不同的理念和信仰。但是如果用一种思想“线性地(直接地)干预科学思想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远的如教会审判哥白尼、审判伽利略。谈到人类生态学,可以举例苏维埃时代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就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书名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对地理境决定论”做了批判,引发了苏联学术界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清算②。研究人地关系的人文地理学没有了生存空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对分离。虽然苏卡乔夫(CyKaueB)提出的“生物地理群落”被认为是对人类生态学的贡献但在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他的群落却是没有人类的自然群落。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学术思想然是受这种哲学思想统帅的。如果说这段时期的中国和苏联学术界没有正意义的人类生态学一点也不过分
上面论述的人类生态学,按照本书的界定,应属哲学学派的人类生态学(philosophical humanecology)③。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剧过去将人类和然截然分开而进行研究的做法不能满足人类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需求,“将人类的影响纳入生态系统中,而不是将这视为干扰因素进行研究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的迫切需要”④20世纪80年代鉴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深刻影响,马世骏等就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⑤。更进一步,O'Neill和Kahnn认为,自20世纪下半叶,人类与自然关系已十分密经济和生态系统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⑥。建国等提出在城市景观中,人类与人类
①汤因比池川大作著,春生等《展望二十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58,30页。
斯大林1938年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所写的内容,出单行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
③引自本书6页。
引自本书50页⑤马世俊,王如松1984社会-经济-自然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4(1):1-9
⑥O”Neill.V.Kahnn J R.Homo economus as a Keystone Species.Bioscicnce.2000,50(4):333—337
活动,无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都构成了景观的组成部分①。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影响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人类活动的干扰已经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②。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估计,今日哲学学派的人类生态学,几乎都持整体论(holism)③,自然,斯大林式的解释已成为历史。但是今日的世界人类生态问题并未因此而改观,世界环境问题依然(如果不是说更为的话)严峻。所以除了哲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还需要科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本书对哲学人类生态学,很少涉及,因此它的内容主要属于科学层面的人类生态学。
艾南心
2012年2月21日于成都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9/105572601.shtm

前言
人类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关系规律及相关问题的科学。作为一门理论,人类生态学在国外有近100年的历史。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人类生态学是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新的生态学时代的到来,于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发展起来,至今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我国,这门学科的发展还不到30年的历史。正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国人类生态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作为一门学科,人类生态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作为一门科学,人类生态学的许多基本问题尚未解决。科学哲学家库恩(T.S.Kuhn)在论述科学方法和性质时曾说过:一门科学在形成之前,其科学工作者没有范式或范型(paradigm),表现为对他们所从事学科的基本原理,甚至有关现象的看法完全不一致,经常争论;一门成熟的科学有自己特有的研究范式,即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使用相同的术语,遵循大致相同的研究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拓展人类的视野,加深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就这些方面而言,人类生态学距一门成熟的科学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正如前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M.Strong在Marten所著《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一书①(①Marlin,G.G.2001.Human Ecology:Basic concep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的序中所言: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人类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有其自身价值,然而,这门学科尚未成为具有成熟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现在是人类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其独特地位的重要学科的时候了。”为此,作者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对人类生态问题的不断探索和认识,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完成本书,期望推动人类生态学日完善。为了保证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两点:一是尽可能参阅国外最新硏究成果,凡是国内已有文献论述的本书则尽量节省版面力求给读者呈现耳目一新的内容;二是尽可能采用实证的方法从科学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尽避免陷入对哲学和伦理问题的争论。由于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所讨论问题的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难免有些问题讨论并不深入,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本书共分为篇,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包括第一五章,分别介绍了人类生态学的理论学派和相关理论、生物-文化进化与适应原理,人类种群生态原理、人类生态位、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相关理论;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包括第六九章分别介绍了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不同人类生计类型包括狩猎和釆集社会、草原和高山牧业、农业起源与自给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各章主要从生的现状、类型、特点和面临问题等角度进行论述;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包括第十~十四章分别介绍了人类对山地环境、极地环境、干旱(荒漠)环境和湿热环境的适应以及人类疾病生态等内容其中前4章主要从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特点、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的生理和形态适应、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的文化和行为适应,人类对特定自然环境中资源的利用等角度探讨了人类生态问题最后一章主要从人类疾病产生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疾病演化规律、人类流行病学转变特点、新型传染病产生的生态原因等角度对人类生态问题进行了讨论。纵观全书内容,上篇是关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利基本理论问题中篇重点讨论了人类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和改造问题下篇论述了人类在不同环境压力因子(stressors)作用下的适应问题。
虽然写作本书是作者多年的愿望,并经过了数年努力终于得以完成,但由于各种原因,原本打算更深入讨论的内容和部分已计划撰写的章节只能推迟到今后再版时补充。限于学识所限书中免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09: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前言
上篇人类生态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人类生态学理论与发展3
 第一节理论学派4
一、生物学派4
二、社会学派5
三、哲学学派6
 第二节相关理论与学说6
一、环境决定论7
二、环境可能论8
三、文化生态学9
四、生态人类学1
五、人类适应论1
六、行为生态学1
七、政治生态学11
 第三节几个基本问题及其判识12
一、空间尺度问题12
二、时间尺度问题14
三、复杂性问题15
四、脆弱性问题16
五、实证与规范问题17
六、市场与制度问题18
七、科学与社会问题18
 第四节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过去与新进展1!)
一、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过去19
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21
 参考文献23
第二章生物文化进化与适应28
 第节生物进化和适应的一般理论28
一、生物进化理论28
二、生物适应理论3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31
一、生物进化32
二、文化进化33
 第三节人类的适应36
一、形态与肤色适应37
二、生理适应39
三、文化适应42
四、行为适应44
五、适应类型的相互作用45
 参号文献46
第三章人类生态系统48
 第一生态系统理论……48
 第二节人类生态系统5
一、人类生态系统概念5
二、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52
三、人圣生态系统的功能54
四、人类生态糸统的特点55
五、人类生态系统的类型55
 第三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56
一、对乡村聚落及相关概念的理解56
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的概念56
三、乡村聚落生态糸统特点57
 第四城市(聚落)生态系统58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58
二、城市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59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59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6
 参务文献6()
第四章人类种群生态63
 第一打基本概念63
 第二节人类种饼动态63
 第节人类种群调节66
 第四节人口承载力71
一、人口承载力研究现状72
二、人口承载力K值可变条件下的人口增长模型73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最佳人口规模74
四、有关人口承载力研究的一些共识75
 参考文献76
第五章人类生态位79
 第一节生态位理论79
 第二节人类生态位81
 第三节人类生态位的应用与扩展83
一、在生态人类学中的应用83
二、人类生态位扩充理论85
三、人类生态位适宜度理论86
四、文化生态位构建理论86
 参考文献88
中篇环境与人类生计系统
第六章将猎和采集社会93
 第一节当今狩猎和采集社会现状93
 第二节狩猎和采集社会的分类94
 第三节当今狩猎和采集社会的特点96
一、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高、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96
二、社会流动性强,人口处于不断分散和聚合状态97
三、缺乏领导核心、社会组织松散98
四、人口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人口增长缓慢98
 第四节有关狩猎和采集人群凡个理论问题99
一、劳作强度与休闲99
二、资源供给与需求10
三、族群构成和土地所有制101
四、狩猎和采集对策与最优获食理论102
 参考文献103
第七章农业起源与自给农业104
 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04
一、农业起源的几种假说104
二、世界农业发源地105
三、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106
 第二节自给农业107
 第三节轮歇栽培农业108
一、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108
二、轮歇栽培农业分类11.
三、轮歇栽培农业的特点111
四、轮歇栽培农业的前景113
 参考文献114
第八章传统与现代牧业117
 第一节牧业的起源117
 第二节牧业分类119
 第三节传统牧业特点及类型119
一、草原游牧12
二、山地游牧123
三、定居牧业125
 第四节现代牧业的主要特点127
 第五节世界牧业面临的挑战和前景127
 参考文献129
第九章传统与现代集约农业13
第一节集约农业发展及相关理论13
第二节传统集约农业132
一、传统集约农业特点132
二、传统集约农业粗放化134
 第三节、现代集约农业134
一、发展概况135
二、现代集约农业特点135
三、现代集约农业的优势137
四、现代集约农业面临的问题137
 第四击集约农业未来发展138
 参考文献139
下篇人类对不同环境的适应
第十章人类对山地环境的适应143
 第…节山地生态环境特点144
一、垂直地带性规律明显144
二、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145
三、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145
、高山空气稀薄、大气含氧量低M6
 第二节山区人口分布及其社会属性和特征116
一、山区人口分布146
二、山区聚落和社区的分散性及与外界的封闭性149
三、山区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稳定性149
四、山区人口与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易损性15
 第三节山区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5()
 第四节人类对高山环境的适应152
一、对低氧环境的适应152
二、对低温寒冷的适应154
三、对低生物生产力的适应156
 参考文献158
第十—章人类对极地环境的适应16
第一节极地生态环境特点161
 第二节极地人口与原住居民163
一、阿留申人164
二、阿塔帕斯卡人165
三、楚克奇人165
四、因纽特人166
五、伊努皮亚人166
六、涅涅茨人167
七、萨米人167
八、尤皮克人168
 第三节人类对低温寒冷的适应169
 第四节人类对低生物环境的适应171
 第五节人类对极昼和极夜的适应172
 参考文献173
第十二章人类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174
 第一节荒漠生态系统特点175
 第二节人类对干热和干旱环境的适应177
一、生理和形态适应178
二、文化和行为适应178
 第三节人类对干旱荒漠区资源的利用18
参考文献182
第十三章人类对湿热环境的适应183
 第一节热带雨林自然环境183
 第二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85
一、植物物种极为丰富、优势物种不明显185
二、森林郁闭度高,群落层次复杂185
三、特有植物生态现象突出185
四、没有周期性的生长期和开花季节186
五、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186
六、生物生产力极高,群落演替速度快186
 第三节人类对湿热环境的适应187
一、生理和形态适应187
二、文化和行为适应188
三、对人口的适应性调节188
 第四节原住居民对热带资源的利用189
 参考文献191
第十四章人类疾病生态193
 第一节人类环境与疾病193
一、生物地球化学因子193
二、气候气象因子195
三、水文因子196
四、地形地貌因子196
五、土壤因子197
六、生物因子198
七、人文环境因子198
八、人类生态环境因子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时空性199
 第二节社会发展与人类疾病演化199
一、采集狩猎时期20
二、定居农业时期20
三、工业社会时期(现代农业时期)201
 第三肯人类流行病学转变202
一、Omran流行病学转变理论203
二、对()mran流行病学转变理论的补充及相关评述205
 第四节疾病生态学与新发传染疾病207
一、疾病生态学及其研究对象207
二、疾病生态学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207
三、疾病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一人畜共患病209
四、新发传染病及其主要生态因子21
 参考文献216
后记218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1-2 0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0-1-2 10:05 编辑

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 作者:谢觉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
http://www.readbooks.cc/buy/index.asp?bid=357881&fid=


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
谢觉民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美籍华裔著名学者主编,收入其本人及国内学者,包括季羡林国学大师在内的有关文章。文集第一部分为综述,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文地理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精辟地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及其哲理思想。第二部分,以黄河、江淮平原等有关区域方面的几篇文章,论述了区域环境自然和人文演变的人地关系问题。第三部分,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几篇文章,论述了城市地理研究的有关人地关系问题。第四部分,有关台风、地震、洪涉灾害的文章,简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人地关系因素。第五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论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有关环境伦理问题。
本书可供从事地理、环境、区域与城市规划的科研、管理工作者,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谢觉民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
ISBN7-03-006995-1
I. …Ⅱ.谢…Ⅲ.人文地理学-文集Ⅳ.K901-5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8)第24823
目录
前言
人文地理学与天人合一思想……季羡林(1)
人文地理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谢觉民(16)
从地缘政治走向地缘经济的政治地理学……艾南山(32)
黄河与人生…任美赞(47)
江淮平原的人文…邹逸麟(68)
珠江水域的人地关系…曾昭璇(91)
华南基塘生态农业的发展……钟功甫(101)
城镇发展和地理研究…谢觉民(108)
上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宁越敏彭再德(120)
中国古代城市(前期)的四个阶段……唐晓峰(134)
澳门——人地关系演变的典型案例……胡兆量(154)
城镇发展和地理研究……谢觉民(108)
上海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宁越敏彭再德(120)
中国古代城市(前期)的四个阶段……唐晓蜂(134)
澳门—人地关系演变的典型案例……胡兆量(154)
台湾的台风与水稻种植…谢觉民(171)
地震灾害与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谢觉民谢广林(175)
中国的洪涝灾害析……戴昌达(183)
长江水灾与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庄国泰(199)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陆大道(207)
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原则……王净王露(216)
临江仙一小议天人合一人地观……阐家奖(228)
前言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结构的一门学问。它和自然地理相应并立,而且交光互影,密不可分。正如自然地理有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分科一样,人文地理有人口、聚落、交通、产业等分科。
人文地理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然而,人类的社会活动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因此有关人地关系也就有不同的观点,而随之也有不同的人地学说。16世纪以前的东方或者西方,不少的思想家和地理学家对人地关系就有各种说法,尤其在地理大发现以后,人们对地球有了新的认识,并随欧洲的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地关系则有了更新的观点。
在人类穴居荒野、茹毛饮血的发展初期,人们相信,人的一生是由神支配的。18世纪中叶以后,受达尔文(Charles Darwin)进化论物种竞择的影响,人们认为人的生活活动的支配者,应去向自然环境求解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0-1-9 19: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环境关系,这和本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视角、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4 13:33 , Processed in 0.1040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