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韵地理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2|回复: 3

[课堂教学]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1 2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2-11-17 17:16 编辑

1.1994课标
台北1997繁体转化

2.2012课标





3.


4.



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1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小结
一、主要结论
中国髙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与美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2)版是两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最新研究成果。两国课程标准都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汲取多方面的智慧制定而成。因此经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不足,并立足国情分析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借鉴美国先进的地理学和教育学理念,开拓我们的视野,为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思路。本文经过对比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从总体上看,中美两国地理课程标准都认同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且都认同地理学跨人文和自然两大领域。都认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学科后不仅仅是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更是能够拥有一种地理素养。
从中美两国制定课标的历程来看,制定课标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38。两国制定新课标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旧课标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是基于一定的历史阶段的。课标的制定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这样我们才能够为课标的制定提供新颖实用的案例和图片。
在地理课程标准总体框架上,相似之处:两课标都符合国际上对课程标准框架的要求:课程标准的框架都是分层次、分条目来安排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美国颁布的是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同--条标准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不同的解读,如标准二如何利用心理地图在空间环境里来组织有关人,地点和环境的信息(How to use mental maps to organize infbnnation about people,places,andenvironments in a spatial context)。0—K4的要求是根据记忆确定物理和人类特征的位置和排列。K4-8的要求是从记忆中识别并描述物理和人类特征的位置、模式和特征。K9-12的要求是从记忆中识别出人类和物理系统之间的位置、特征、模式和关系。同一条标准对于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让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有一个衔接。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我国在小学阶段并不设置地理课程,在初中设置两年地理课程,内容较少,难度较低。所以高中阶段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地理课程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在短短三年内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从而进行高等教育考试。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有相当的难度的,且我国颁布的是中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单独成册,在教学内容上容易发生知识的重复或者断裂,也容易使教师为了考试成绩过于关注本学段的课程要求,不去关注课程标准内容本身所蕴含的素养方面的问题39。从中看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不仅仅是髙中阶段的问题,是整个美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思维,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运用地理思维,心理地图去思考问题40,内化地理问题。我国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也包括了综合思维,但是没有美国地理课程标准阐述的详细。从课程内容上看,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部分与人文地理部分有一定的割裂,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今后的课标修订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结合起来,给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思想,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上看,美国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上胜于我国。地理空间能力是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和地理问题解决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41。因此培养地理空间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在培养空间能力上,我国课标并没有特意指定部分来说明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只是融合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模块中,存在感较弱,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此部分,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的阅读者不仅仅是教师和课程编写者,还包括学生和家长以及地理爱好者,因此美国地理课程标准通俗易懂,图片案例丰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整体上较为抽象概括化,学生难以理解,需要专业的地理老师解读。学生接触到的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者所理解的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二手知识”。不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难以自学。我国在制定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时应借鉴美国,注意细化课标内容丰富案例,不要过度抽象概括化,便于学生和地理爱好者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1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3 13: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理教学2019(10)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评述
顾绍琴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
摘要:2012年美国颁布了新版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本文主要从对比的视角来论述相对于1994年出版的美国地理课程标准,新版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标准内容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及意义是什么,从而给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美国        课程标准 地理课程标准
Review on Geography for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2012
Gu Shaoqin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的地理》自1994年颁布以来,渗透到地理课程的各个领域,从教科书编写到教学计划制定再到教师教育培训,对美国乃至世界地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由美国地理学会、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国家地理教育委员会组成的地理教育执行项目组对1994年出版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更新,在2012年9月颁布了第二版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的地理》为叙述方便,本文在阐述时将1994年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简称为旧课标,2012年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简称为新课标。
二新课程标准中的变化
本文主要从整体框架结构培养目标主体内容这三方面,论述相对于旧课标,新课标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以及意义是什么。
()框架结构更清晰简洁
从两版课程标准编排的整体框架结构来看,旧课标由八章构成,新课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见表1):
新课标第一部分对地理学科需要培养怎样的人,做了哪些改变,为什么要做出改变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主要由做地理地理内容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技能这四大部分组成。新课标在内容设置上把地理观点和技能分布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列出来突出强调地理技能和观点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增加了做地理'这部分内容,强调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删除了旧课标的第四章、第八章和结论部分。
总的来说,新课标的整体框架更为简洁,整体性更强。
1新旧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框架
旧课标①       
新课标②
序言       
第一部分
介绍:具有地理素养的人
第一章世界的地理观
新课标中哪些是新的?为什么?
第二章地理教育的组成
第二部分       
做地理:世界地理镜头
第三章地理技能和观点
多种方式看世界:地理观点
第四章地理主题
了解世界:地理内容知识
第五章国家地理课程标准K-4年级
问和回答关于世界的地理问题:地理技能
第六章国家地理课程标准5-8年级
第三部分
词汇
第七章国家地理课程标准9-12年级
索引
第八章地理学科的学生学习成就
9       
结论       
词汇       
[size=12.0000pt]
[size=12.0000pt]
附录       
[size=12.0000pt]
[size=12.0000pt]
(二)培养目标内涵的拓展和加深
旧课标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新课标总体目标在内容阐述上相对于旧课标没有较大改变,但其内涵却有了显著的拓展和加深。
旧课标要求具有地理素养的人能够理解内容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但在思维方式和技能方面没有提出具体要求。
新课标对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具有地理素养的人需要掌握:“事实性知识、心理地图和工具、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
具有地理素养的人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事实性知识,例如某地在什么地方,它的特征和环境是怎么样的;然后以事实性知识作为背景对其进行统整,形成丰富的心理地图,利用心理地图,把人和地点放置在一个大的生活环境嘲背景中去;最后通过运用地理工具和地理思维把事实性的知识和概念整合到一起。以全球化气候变化可能对佛罗里达海岸线产生的影响为例:具有地理素养的必须理解海平面的上涨率、沿海地区的海拔高程、人口分布密度、重要的基础设施分布(例如学校、医院、州际高速公路),建立不同强度飓风对风暴潮的影响程度的模型。在这些步骤中,用地图、图表和表格来分析数据,确定其在当地的影响范围(例如在佛罗里达关键地区)和对全州的影响(例如考虑到海岸、公路、电力线路等),利用地理思维把这些想法汇集在一个空间,用图表预测哪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④
)内容推陈出新
新课标对旧课标的主体内容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本文主要从内容的删减、增加和更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删繁就简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由原来的272页缩减到117页,删除了原有的“第四章地理的主题、第八章地理学科的学习成就动机和结论”这三部分内容。原有第四章的内容是对每一个标准下基础地理学科内容知识的介绍,这在以书本作为主要知识媒介的年代对学生和老师都曾有过积极的指导作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能很容易地从各种途径获取内容知识,所以新课标删除了介绍地理内容的部分,突出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纲要和指南作用。删除第八章以及结论部分,明确新课标的定位,聚焦学生和教师。
2.入新元
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新课标指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地理素养的公民不仅需要了解地理学科以内的内容知识,还必须能“做地理”。在旧课标中已经体现出“做地理”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具有地理素养的人要能把学习到的地理内容知识、地理观点以及技能应用到“做地理”中。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课标的修订更加突出强调如何在课堂中“做地理”。课标中列举了三个案例,下面笔者以其中一个案例为例,展现在课堂中“做地理”过程。
做地理:年级K-4
基于社区的观察和调査研究
赖斯先生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在星期二的早上到教室时很兴奋,因为在学校附近的拐角处新安装了一个交通红绿灯。赖斯先生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他可以利用地理观点和技能把学生对新的红绿灯的兴趣与下一周他镇将要教的社会研究课程中的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标1,2,3)联系起来。在社会研究课的那一天,学生讨论为什么在拐角处需要一个新的红绿灯,学生很关注步行到学校的安全问题。赖斯先生引导讨论和帮助他们确定其所关注的地理问题。学生问:在我们班的同学来或者去学校的路上有多少危险的路口?这些路口的位置在哪里?(问地理问题)学生讨论哪些因素会使路口更加危险或者危险较少,例如速度限制、单行线、交通的流量、人行横道、红绿灯和学校交通安全警卫。
赖斯先生让每个学生画来或者去学校的路线图,找出路线图上的每一个路口。然后让学生在接下来几天步行到学校的过程中,观察和标记在他们路线图上的路口的安全细节。(获得地理信息)在他们进行了实地观察活动后,学生利用网络找到了一张他们学校和附近区域的卫星图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轮流缩放地图中交叉点査看详细信息。
在这个研究的基础上,每两人一组,制定路口安全等级标准,分为危险或非常危险两个等级。然后学生在每个等级的路口建立标志,用相应的符号表示附近每个路口安全性水平,制作地图。(组织地理信息)当学生完成制作周边地图时,惊讶地发现在他们学校有两个非常危险的路口。
然后赖斯先生要求学生和班级其他同学进行一项调査,每天这个班级有多少同学经过这两个非常危险的路口,学生把从这两个路口调査得来的结果绘制成图表,发现每天有16-29名学生经过这两个非常危险的路口。(分析地理问题)这个班级的学生决定跟学校的领导见面讨论这两个非常危险的路口的问题。
最后。赖斯先生邀请学校校长来参观课堂,听学生使用他们自己创作的地图和表格陈述相关研究,阐述他们的发现。(回答地理问题)作为陈述的关键部分,学生提出了建议,对这些路口做出一些可能的改变,使这个路口危险性降低。在校长离开教室前,校长向学生保证会跟家长管理委员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讨论这两个非常危险的路口。
上述案例阐述了学生使用地理观点、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中“做地理”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活跃的探究过程,不是一个僵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形成过程,五项地理技能产生的次序不是按部就班的。在这期间可能会受到一些质疑,会在获得或组织地理信息的探究过程中交替出现。
3.稳中求变
新课标保留了原有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也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和调整。
⑴聚焦地理观点尊重个体化与多元化
在新旧版本所持有的地理观点中,空间观点和生态观点保持一致。新课标删除了旧课标中的历史观点和经济观点,着重强调地理学科特有的空间观点和生态观点,聚焦地理学科看待事物的视角。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尊重个体的差异和文化的多元性,去获得、理解和使用多种观点。“基于不同的生活经历,知道每个人有个人的观点,用多样的方式看世界,理解不同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意识到观点包括价值观、观点和信念;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考虑到一系列的观点,理解观点是会变化的。”⑥
2)更新地理知识内容,科学设计布局排版
新课标知识内容的构建和排版有了较大的调整。知识内容方面,对六个基本要素、十八条标准进行了微调;在排版设计方面,借鉴了学习科学的理论,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新课础续沿用六个基本要素和十八条标准(见表2)基本架构。内容的构建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地理标准1和标准8的标题进行了修订。标准1的新标题“如何利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展示、地理空间技术和空间思维去理解和交流信息”代替了旧课标中“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展示、工具和技术,以及从---空间观点获得、处理和报告资料”,用空“地理空间技术”'代替了原来的“工具和技术”。1994年,GPS和GIS还只为少数人使用,而如今每天都有数千万人利用各种终端设备査询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技术改变着我们理解世界的能力,增强了地理为个人或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性作用。地理空空间技术和地理空间思维的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重要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项目组对标准1进行了适当的修订。
标准8的标题是“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代替了原来的“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空间分布”,增加了“生物群落”,反映了在全球环境变化威胁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对区域范围内生物环境的关注,让学生了解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联系,知道人与环境的脆弱性和反复性,更多关注绿色世界。
2 新课标地理知识内容标准
[size=9.0000pt]要素1 [size=9.0000pt]空间意义中的世界
[size=9.0000pt]要素4人文系统
1.如何利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展示、地理空间技术和空间思维去理解和交流信息
2.如何在空间背景下使用心理地图组织人类、地方和环境信息
3.如何分析地表上的人类、地方和环境的空间组织
要素4人文系统
9.地表上人口的特征、分布和迁移
10.地球上文化组成的特征、分布和复杂性
11.地表上经济互依类型和关系
12.人类定居的过程、类型和作用
13.人类合作与冲突力量,如何影响地表的分化与支配
要素2地方和区域
4.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5.人类建立区域,以解释地球的复杂性
6.文化与经验如何影响人们对地方与区域看法
要素5环境与社会
14.人类的活动如何改变自然环境
15.自然系统如何影响人文系统
16.资源的意义、使用、分布和重要性的改变
3自然系统
7.形塑地表类型的自然营力
8.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在地球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6地理学的用途
17.如何应用地理学去解释过去
18.如何应用地理学去解释现在并计划未来
2地理知识内容排版设计
新课标地理知识内容的排版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旧课标主要采用纵向结构来组织安排知识知识内容,以年级段来划分,分为K-4、5-8,9-12三个学习阶段。例如在k-4年级,先后呈现了18个地理课标标准,在每个标准中叙述K-4年级的学生应该知道和理解什么,在其基础上学生可以做什么,然后5-8年级,最后9-12年级(见表3)。
3旧课标中地理知识内容排版设计
file:///C:/Users/8613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3292/wps1.png  新课标借鉴了学习科学的一致性、支架和智慧技能理论,通过纵横结构来排版设计,在横向上主要利用了支架理论,在纵向上利用了一致性和智慧技能。
  新课标十八条基本标准不是通过年级来划分,而是在同一页上展示在同一标准下三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的要求水平(见表4)。在同一标准内应用横向的编排结构,利用支架理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在统一标准内,不同年级段的不同要求,对不同年级段的要求层层深入,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什么样的基础上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具备了什么样的学习基础,从而清清楚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发展。
在垂直结构方面,每个标准基本的构架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介绍短文、知识说明、行为说明、案例。主要利用一致性和智慧技能组成编排设计。
新课标在每一个标准前都利用一篇短文明确展示了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在一定标准范围内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新课标中每个标准内容由几个主题统领,每个主题包含两个到四个知识说明,在每个知识说明下有两个到四个行为说明,行为说明的叙述方式相对于旧课标也发生了变化,主要采用学习科学中的智慧技能,每个行为说明都是利用可以观察、测量、评价的动词来描述学生应该能做什么,如“识别、描述、建构、分析、解释、对比、评价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不同的能力水平”。
旧课标很少关注内容标准和评价方案的一致性,而在新课程标准中一致性非常重要。所以,新课标改变了原先罗列多项学生应该知道的内容,然后罗列多项学生应该能做什么的表述方式,改为每一阶段结束后紧跟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内容、应该能做什么,内容陈述和行为描述相对应,体现了一致性的原则。
最后是三个学生能做的活动的例子,提供活动的目的不是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材料,让教师照搬着去做,而是通过活动的样例来说明教师在课堂中可能会做什么,体现了灵活性和自由度。
4新课标中地理知识内容排版设计的
基本的要素:空间中的世界
地理标准1: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展示、地理空间技术和空间思维理解和交流
K-4年级学生知道和理解
5-8年级学生知道和理解
9-12年级学生知道和理解
地理展示的性质和功能
地理展示的性质和功能
地理展示的性质和功能
1.地理展示的性质和功能——例如地图、地球仪、图表、表格、航空和其他照片、遥感图像和地理可视化的工具
1.使用不同地理展示——例如地图、地球仪、图表、航空和其他照片、遥感影像和地理可视化分析空间分布和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1.整合多个地理展示,如地图、地球仪、图表、航空和其他照片、遥感澎像和地理可视化回答地理问题的优点
因而学生可以
因而学生可以       
因而学生可以
A. 识别和描述属性
[size=10.5000pt]……
A. 分析和解释属性
[size=10.5000pt]……
A. 解释使用不同地理展示回答地理问题的好处
[size=10.5000pt]……
标准2
       
⑶融入“做地理”时间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组织地理信息、分析地理资料和回答地理问题。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利用3S技术在地理技能中的应用,例如收集数据的来源、组织、分析的工具等方面。在呈现的方式上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了一些变动,跟十八条课程标准组织的结构类似,改变了原来的分段式结构。
在地理技能中除了结构有显著的变化,另外就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做地理”改变了以往学生应该“知道和了解什么”,所以在知识的说明以及行为的描述上都明显突出“做”的过程(见表5)。
5新课标地理技能标准11
K-4学生应该知道和理解
5-9学生应该知道和理解
9-12学生应该知道和理解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1. 地理问题的特征
[size=10.5000pt]A.识别和描述地理和非地理问题之间的差异
1.地理问题的来源
A.确定地理议题,并从地理角度构建问题
1.制定地理问题的目的是在研究中回答问题
A.分析一个议题,并设计地理调查的问题
获得地理信息
获得地理信息
获得地理信息
1. 地理信息的特征
[size=10.5000pt]A.[size=10.5000pt]描述和分析地理信息的特征2.地理信息的来源
[size=10.5000pt]A.识别观测地图、地球仪和其他作为地理信息来源的地理展示
[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收集地理信息的过程解释哪些地理信息的来源是地理调查需要的
2. 一手和二手地理信息区别
[size=10.5000pt]A.解释一手和二手地理信息区别
[size=10.5000pt]1.[size=10.5000pt]评价地理信息价值和可靠性的标准
[size=10.5000pt]A.评价地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组织地理信息……
组织地理信息……
组织地理信息……
分析地理信息……
分析地理信息……
分析地理信息……
回答地理问题……       
回答地理问题……
回答地理问题……
三、研究结论
新课标总体框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较以往整体性增强,脉络更为清晰、简洁。新旧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内容阐述上没有做出很大变动,只是调整了叙述的顺序,新课标所体现出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要求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掌握地理内容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利用地理工具和地理思维把地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实际生活提供明智的问题解决策略。
在课程标准内容方面,新课标删繁就简,更聚焦于纲领性的指导,同时添加了新的元素“做地理”,强调在课堂中应用地理观点、知识内容和技能。新课标保持了原有版本中的六大要素和十八条标准,为了适应地理空间技术、空间思维以及全球环境的变化,对其中标准1和标准8进行了细微的改动,在新的时代融入了新的内容。地理知识内容的排版设计采用横纵结合的方式,更为合理和科学。地理技能改变了原来的学生“知道、了解什么”的陈述形式,采用学生能“做”什么的表达方式,与“做地理”遥相呼应。
参考文献
[1][8]Geography Education Standards Projec (GESP) .Geography for Life: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1994[S].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2][3][4][5][6][7][10][11 ]Geography Education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Project (GENIP) .Geography for Life: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2012[S].Washington DC: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9]Rutherford D J, Boehm R G.Round two:Standards Writ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Social Studies[J].Social Studies200495 (6) :231-233.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3-6-3 16:40 , Processed in 0.0463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