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8|回复: 7

[课标考纲与高考] 有关课程标准、高考大纲(说明)及解读(201309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2 06: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3-9-3 22:10 编辑

(qq群星韵地理超级1群54136684周日20:00-22:00)更多研讨在星韵群组 《聚焦高考投身课改》,欢迎加入群组一起研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http://www.xingyun.org.cn/forum.php?mod=group&fid=185
20130901
1课程标准、高考大纲(说明)与高考和高考试题的关系
当问考什么和为什么考的问题的时候,必须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而考试大纲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当思考和决定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的时候,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而课程标准并没有成为我们教学行为的标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9-4 08: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是案例(举例、实例等)必须重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程序、方法的明确与掌握上,而不能就事论事。”说得太好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9-4 08: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用,看后很有启发。课标指导了我们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9-1 22: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901qq群星韵地理超级1群54136684周日20:00-22:00原始记录 20130901讨论.txt (22.43 KB, 下载次数: 11)
与主题联系不是很密切,但作为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个人觉得也就够了。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9-1 2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何正确解析高考试题?谁是权威?没有权威。命题者和原创题与一线教师相互学习。

2从哪些方面解析高考试题?如何把握高考方向?不可不听专家的,不可尽信专家的。术业有专攻,专家未必高于草根。但地理教师在掌握素材和学科前沿及理论发展方面处于劣势,龙大侠言:我们是地理老师不是地理专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9-1 20: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概要说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钟作慈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与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不同,高中地理是以系统地理(全球整体的、原理和规律性的知识系统)为主,因此要以“究理、辨因、评价、表达”为四个基本方面。但并不需要在每一部份内容都面面俱到。
2.作为基础教育,高中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首先保证所教学
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使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非标准要求可以略或不计。对于原理性知识、理论性知识要以课程标准为“度”,不要任意拔高、加深。
    3.对于教材必须进行处理,不可照本宣科,即把课本内容完全在课堂上讲授一遍,那样反而会淹没重点和难点。对于实践活动的要求(如案例研究等)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或自主选修及总复习时间再行处理。
4.教学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即这些内容一定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5.高考重在考察能力,而能力是以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的。仅凭从高一新课就开始的“按高考难度教学,靠大量习题训练”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是难以真正培养能力的。在必修模块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感知、理解、适度迁移,才能做到基础牢固。
6.高中地理学科的所谓能力的核心就是“图文转换、知识迁移”,即凡是能够以图像呈现、说明、解释、分析的问题,就不要停留在文字上,更不要死记文字结论;凡是案例(举例、实例等)必须重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程序、方法的明确与掌握上,而不能就事论事。这恰恰不是靠“练出来”的,而是靠“讲出来”的。
7.新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课程安排方式,形成了“先必修、再规定选修、再自由选修、最后总复习”的基本顺序,大约有一年半的时间要由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分别指导其进一部选修或直接总复习。但这一年半仅凭重复教材和盲目练习,效果必然不好,学生在临考试反而达不到最佳状态。应当利用这一年半时间查漏补缺、系统整理(打破模块界限,梳理出知识与技能系统),拓展知识(对于好学生应引导其适当多学几个选修模块)、提升能力(通过研究课本外的典型案例和题目,多讨论,重方法和解答思路,不是只对答案)、精选高质量习题的综合练习。
8.研读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发的新课程高考大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明白高考到底要考什么。
9.对于众多概念需要“了解”或“理解”,但不要过于追求定义的正确和完整。因为高中课本中的许多概念并非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给出。更不要死记。对于数据基本不需要记忆。
必修模块一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说明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  
物质组成,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基本天体(重点);说明天体在不
停运动并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并用示意图说明总星系、银
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层次关系(重点)
    说明太阳系的各种天体及相互绕转关系;从体积和大小说明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从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存
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说明太阳对于地球生物存在的重要意义,太阳光热是地球
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对地球(气候、电离
层、磁场)的影响(重点)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用示意图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释昼夜更替、地
方时的形成,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均为重点和难点)
    用示意图解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黄赤交角和周期,
解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昼夜
长短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和四季划分。(均为重点和难点)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绘示意图说明地球从外向内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
个外部圈层和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内部圈层。说明各圈层主
要特点:(重点)
    大气圈  上下边界、组成成分及作用、分层及各层状况(重
点是对流层和平流层)。
    水圈  连续而不规则,不间断循环运动,包括地表水、底
下水等。
    生物圈  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总称,占有大气圈底部、
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与这些圈层相互渗透、影响。
    地壳  上下边界、岩石组成、坚硬、厚度。
    地幔  上下边界、分层、软流层、岩石圈。
    地核  上界面、分层、状态。
5.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在不同地质作用下的
迁移、转化过程。(重点)
6.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了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了解内力作用包
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说明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
和垂直运动,褶皱、断层、地垒、地堑的形成。利用课本中的
图、文判断并说明火山、褶皱山、断块山、风化地貌、侵蚀(风
蚀、水蚀、冰蚀)地貌、堆积地貌等的形成。利用典型地貌说
明内、外力的综合作用。(均为重点,最后为难点)
7.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指图或绘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分为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
太阳辐射达到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并把热量传给大气三
个环节,以及能量的转化。指图或绘图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大气的
直接热源,以及一些典型自然现象。(均为重点、难点)
8.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绘制示意图,正确表示三个低压带、四个高压带、六个风带
的名称和纬度位置。指图说明各风带和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
而移动的规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
海、温带海洋等典型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均为重点、难点)
9.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运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和气
旋、高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成因、气流运动特点、所导致的
天气现象。(均为重点、难点)
10.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海陆间、海上内、陆地内三个循环
过程及各个环节,说明水循环在维持全球水平衡、能量交换、物
质转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均为重点、难点)
1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全球洋流模式图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
律及主要洋流名称,特别说明北印度洋的情况。(重点)说明洋
流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航海等方面的影响。
12.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根据课本内容说明气候(或水、生物、地貌)在地理环境形
成和演变中的作用。(难点,在课内完成一个要素,其他在课外
解决)
1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黄土高原、  
我国东北林区等),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各要素之间交
换物质和能量、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物质和保持平衡、各要
素共同发展演化、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个地
理环境的变化。(难点)
14.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说明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
带性的表现和主要成因。运用珠穆朗玛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分
析说明垂直自然带的表现和主要成因。(重点)
15.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平原和山地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
不同影响,以及对交通线路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16.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气候资源、水资源),说明全球气
候变化对于古代、近代、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17.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地震、寒潮、洪水、干旱),说明
成因及危害。(重点)
必修模块二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运用人口增长统计图,说明“高高低”、“低低低”、“从高高
低相低低低过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原因。运用世界人
口增长分布图和统计图,说明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各大
洲人口增长差异。(重点)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经济、政治、社会
文化、生态环境因素和其它因素。(重点)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说明“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含义。说明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从自然资源方面考虑,而人口合理容量则是综
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注重人类发展的意义,以及提
出这两个概念的实际意义。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了解城市空间结构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及组  
合状况。知道城市有中央商务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以
及行政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等不同的功能区。以所生活的城
市为例,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形成这种结构的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重点、难点)
    掌握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及解释成因的思路和方法,能够用于
新的案例。(重要)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四个等级)。了解中心地理
论等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差异的理论要点。(难点)以实例说明
不同规模城市所提供服务的种类、级别和范围。(重点)
    掌握到不同规模城市寻求不同服务的思路和方法。(重要)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什么是城市化。说出世界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具有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程不同、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了巨大城
市带等特点。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城市规模与结构、人口分布等方
面的影响,以及所造成的环境、交通、住宅问题及原因。(重点)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了解地域文化的基本含义,以及地域文化有地域性、有单要
素也有多要素、有物质要素也有非物质要素、是一个相对稳定而
又发展变化的过程、地理环境是其形成基础和影响条件。举例说
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的影响。
(重点、难点)
    (注:根据教材选择城市或人口之一讲授即可,不必二者都
讲)
8.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了解农业区位主要指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环境条
件。举例说明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等)和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等)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利用课
本给出的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生产特点、面临
问题及其区位因素。(重点)
    掌握说明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问题和区位因素的思路
和方法。(重要)
    (注:不同教材对于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标准不一,如中
图版按原始农业包括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
业包括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
农业,现代农业包括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
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和大牧场畜牧业分类,人教版按已种
植业为主的类型包括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
主的类型包括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分类,说明学术上流派不一
。因此本部分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给出资料分析和解决
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过于求的课本内容的记忆。)
9.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了解工业区位主要指工业生产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环境条
件。举例说明原材料、运输、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与成本、环
境、政策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
含义。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发
展特点、面临问题及其区位因素。(重点)
    掌握说明工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问题和区位因素的思
路和方法。(重要)
       (注:不同教材对于工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标准不一,如中
图版按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分类,人教版按已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分类,说明学术的流派不一。因此本部分
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给出资料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
思路和方法,不要过于求的课本内容的记忆。)
10.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
1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说明生产活
动的地域联系不可缺少和日益重要。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包括铁
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通信包括邮政和电信等方式在地
域联系中的不同作用。(重点)
1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
说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布局和发展,以及商业布局的不同
影响。(重点)
    掌握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布局和商业网点布局影响的
思路和方法。(重要)
13.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了解人类在史前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对人类  
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同的、越益深入的认识与后果。
14.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
大气污染和酸雨、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以及在不
同地域的表现。(重点)
15.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了解“21世纪议程”的产生背景,准确说出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含义、三个基本方面、四方面内容和三条基本原则。运用自
己所了解或掌握的具体实例说明如何转变观念,改变政府行为、
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加强国际合作来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
续发展。
16.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说出个人的体会和应当如何改进不当态度和行为,树立正确
态度,养成良好行为。
必修模块三
1.了解区域的意义。
    了解区域是一个有一定地理位置、有一定范围的实体。区域
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个要素,划分指标有单一的也
有综合的。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了解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比较区域差
异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进行。利用课本给出的
实例,比较两个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地形、
水文、土壤、生物等)、人类活动(人口、生产活动、交通、民
居、文化、经济发展等)的差异。(重点)
    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思路与方法。(重要)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陆地环境在采集与狩猎阶段、农
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
式的不同影响,海洋环境随着海洋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生产与生活
方式的不同影响,岛屿环境随着工业和海运的发展对人类生产与
生活方式的不同影响。(重点)
    掌握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路与
方法。(重要)
4.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规律和主要原
因。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
的影响,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负面影响。了解矿产、水和生物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正面、尤其是负面影响。
5.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
原因,其危害情况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重点)
    掌握分析说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危害和综合治理保
护措施的思路和方法。(重要)
6.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同上)
7.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同上)
8.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同上)
    9.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同上)
    10.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知道遥感的含义。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了解如何应用遥
感进行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1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知道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
了解如何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12.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知道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了解如
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
道路交通管理、城市防灾救灾和城市环境管理。
13.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知道什么是数字地球。了解数字地球的基础是全球网络与分
布式储存,最大特征是虚拟现实技术,重要信息源是高分辨率卫
星影像,以及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选修模块三  旅游地理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含,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说出旅游资源必须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直接用于欣赏
和消遣,并且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和环境效益。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从内容、地域、季节、
组成和价值等方面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从组成要素、包含的类型等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
游资源的区别。(重点)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在“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图”上准确指出各遗产的地理位置
并说出其名称。(重点)各举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一例,
说明它的重要价值。(重点)
4.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如何从了解景观特点、精选观赏
点位、把握观赏时机、洞悉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等方面欣赏
旅游景观的自然美和人工美。
5.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描述相关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
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说明其形成原因。(重点)
    掌握描述旅游景区景观特点,以及说明其地理成因的思路和
方法。(重要)
6.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资源的价值与功能、资源的环境
状况、资源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客源市场,以及服务设施等
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重点)
    掌握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思路和方法。(重要)
7.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自选一个熟悉的旅游资源,评价其开发条件。(重点)
8.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知道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包括吸引物(标志性观赏物)、旅游
者、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购物等)三个,旅游者
是主体,吸引物是前提和基础,服务业是保证,三个因素互相依
存、互相作用。了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要遵循“突出景观特色、
自然美和人工美统一、维护生态平衡、最佳综合效益”的原则,
进行景区形象规划设计、功能分区(服务区、游览区、保护区)
规划设计、空间布局(交通设施、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重点)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旅游景区试进行规划。(重要)
9.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学会从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旅行社、亲朋友
好等处收集旅游信息。综合考虑主观愿望、经济实力、闲暇时间
确定旅游点。综合考虑交通、食宿、避免行程重复、合理安排时
间和内容、突出主题等方面,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重点)
    选择一个自己想去的旅游区,使进行路线选择。(重要)
10.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威胁,以及
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加强救
援。
11.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说明为什么旅游业是世界第三产业  
的支柱,就业人数最多,以及旅游业对经济(带动区域相关行业、
提供就业机会、创汇创税回笼货币等)、社会文化(提高国民素
质、促进文化交流、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作用及负面影响。
12.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水体
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对旅游景观的破坏。
13.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立法、规划、监测、加大保护措施、加强
教育等措施保护旅游环境。明确要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
选修模块五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详细列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泥石
流、滑坡等)、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风雪等)、
洪涝灾害(洪灾、涝灾)、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
害(包括农业灾害和林业灾害)(病害、虫害、鼠害)。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危害严重、有突发
和渐发之分、不同区域发生的灾害类型和频率不同(地域差异显
著)、连锁发生等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根据课本所提供的资料,说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引发自然
灾害,人类又可以防止自然灾害。
4.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指图说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热带气旋
主要集中的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印度和孟加拉国沿海、
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地区,旱灾多发的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内陆,
以及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及各自的主
要灾害类型。(重点)
5.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指图说明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风、寒潮、旱灾、洪
涝、风暴潮、蝗虫等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重点)
6.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指图或绘图说明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
和发生过程。(重点)
7.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指图或绘图说明台风(热带气旋)、寒潮、干旱、洪涝等气
象灾害的形成原因。(重点)
8.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灾害。
    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说明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所带来的
危害。
9.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运用所学习过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比较地震、地质灾害、
洪灾、海洋灾害等在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异。
10.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运用所学习过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说明我国海洋灾害区、
东南沿海灾害区、东部灾害区、中部灾害区、西北灾害区和青藏
高原灾害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主要灾害类型。(重点)
1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或自己收集资料,说明如何利用地理信
息技术预测灾害、监测灾情、评估灾情。
12.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结合实际体会如汶川大地震等,说明如何对地震和台风进行
防避和灾害发生后抢救。(重点)
13.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或自己收集资料,说明我国在灾害监
测、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对策和主要成就。
14.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运用自己的所知、所见、所闻,阐述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高
科技防灾减灾的远景。
(注意:选修模块是确定报考文科专业学生所修习的内容,在教
学中要注意填补初中的缺漏,联系必修模块的内容,更加突出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要死记课本内容。)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21: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yuan 于 2013-8-29 07:25 编辑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教材培训>>学科培训>>高中地理   http://www.pep.com.cn/peixun/xkpx/gzdl/

百度文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陈澄樊杰)WORD(另见2楼)
http://wenku.baidu.com/view/400c3dc39ec3d5bbfd0a740a.html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ppt
http://wenku.baidu.com/view/340385c805087632311212bf.html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http://wenku.baidu.com/view/2a5b5c59804d2b160b4ec07f.html
新课标普通高中地理内容标准解读
http://wenku.baidu.com/view/d6ca886648d7c1c708a145ab.html
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和高中地理)
http://wenku.baidu.com/view/e0dd73bc960590c69ec376f7.html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doc (45 KB, 下载次数: 14)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doc (242 KB, 下载次数: 20)


2013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doc (36.5 KB, 下载次数: 6)


金山快盘附件:课标.rar (662.6 KB)(包含以上文件及更多)

聚合
大纲、课标及解读
http://www.xingyun.org.cn/forum. ... ead&tid=8986&extra=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3-8-24 18: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7 06:54 , Processed in 0.1036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