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星韵地理网 首页 地理新闻
订阅

地理新闻

热带森林迅速流失 2018被毁面积相当于英格兰大小
 据外媒报道,根据科学家测算,人类2018年摧毁的热带森林面积,几乎如同英格兰那么大。这是自2001年可取得全球卫星数据以来,热带森林遭受的第三大面积缩减。这个流失速度是惊人的,相等于每天每分钟不见了30个足球 ...
2019-5-11 00:23
晋陕豫打造“黄河金三角”提速:共同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
“把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4月28日,记者获悉,山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切实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 ...
2019-5-5 22:16
这些大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大城市取消或放松落户限制,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也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2019-4-8 23:35
全国6省份跨入深度老龄化,人口红利是否终结?
中国老龄化在加速,越来越多的省份跨过老龄化标准线。 四川省统计局19日发布的《2018年四川省人口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四川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4%,达到14.17%。第一财经在梳理各省份2018年统计公报后发 ...
2019-3-24 00:12
四川常住人口8341万人 2018年已进入深度老龄化
人民网成都3月19日电(朱虹)今日,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2018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41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全部人口中,男性4204.1万人,占50.4%;女性4136.9万人,占49.6%。四川全省常住人口数排前十位的市 ...
2019-3-24 00:03
贵州当真“天无三日晴”?
2019-3-23 18:57
9图速览!跟着习主席出访,一起走进意大利、摩纳哥、法国
2019-3-21 21:10
美国人口是如何流动的—基于2010-2017年数据的分析
2010-2017年美国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是:一方面,乡村人口继续向城市流动,城市化率接近85%;另一方面,大都会继续聚集更高比例的人口,其中排名前20的都会区人口增加了8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达到38.3%——相当于 ...
2019-3-14 11:34
中国专家组目前已基本弄清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成因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阮煜琳 尹力)通过历时近两年的集中联合攻关,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3日表示,目前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 ...
2019-3-14 11:16
全球人口大变局:65岁以上人口首次超过5岁以下人口
如今,不仅是发达国家,全球人口都在变得更“老”。德意志银行最近发表的研报指出,目前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5岁以下人口。数据显示,尽管过去20年,5岁以下人口的数量相对维持稳定,但是65岁以上人口却在不断 ...
2019-2-21 23:50
入冬以来南方大部地区出现罕见持续阴雨寡照天气
2月19日,南方地区持续了十几天的阴雨天似乎也因元宵佳节的到来而短暂停歇。然而,还没等享受阳光,20日至21日,南方地区雨势将再度增强。  自2月初起,南方地区遭遇新一轮阴雨天气。过去10天(2月10日至19日), ...
2019-2-21 01:48
地球正在变绿!外媒:中国植树造林功不可没
中国日报网2月13日电 绿色,是让人悸动的生命之色。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我们原本绿意盎然的地球日渐披黄蒙黑。所幸的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2019-2-21 01:44
新春返乡随想:“空城”里的人去哪了?
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节被形象地比喻为规模浩大的人口大迁徙。短短十来天里,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人们为了与家人过个团圆年回到家乡,然后又匆匆返回工作地。在这场大迁徙中,人流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之间 ...
2019-2-15 00:55
大冶: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2019-2-15 00:25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贵州万山这样干
   资源告竭,沦为山区“贫困生”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位于湘黔交界处,自秦汉时期便开始开采汞矿,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万山汞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素有中国“汞都”之称。1966年,为服务 ...
2019-2-14 23:54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4-30 12:34 , Processed in 0.026999 second(s), 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