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原野行云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086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余震——我国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的缺口

热度 6已有 726 次阅读2012-8-19 17:43 |个人分类:个人偶思|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余震, 高中地理, 课程改革, 生活需要

北京时间2012年5月30日10时22分,河北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处(北纬39.7度、东经118.5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此次地震震中距离北京仅180公里,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地均有震感。此次余震的发生引起了京津唐一带人的心里恐慌,给人们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看到这条新闻,当时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介绍余震的知识?当我翻看了告知地理选修和必修的所有教材之后,发现,对于余震教,材很少提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我们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那么在我们的高中地理知识的选取时就要基于生活需要,基于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学习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可能在于: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地理现象或问题时,我们具有科学准确的判断能力,去减少我们及我们周围人心理上的那种未知的恐慌。甚至是去避免或减少灾害对我们的影响。

也许我们对于余震的恐慌是因为人们对地震本身的畏惧,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地震认识的不全面也是在发生余震时发生心里恐慌的重要原因,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邻国日本,它们的国民在面对地震时的那种淡定,不仅因为它们的生活经历,我想对地震全面的、深入的认识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完善我们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地震的知识,有必要对“余震”进行介绍和解读,完善我们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认识。

下面是对手头关于余震资料的整理,不完善之处,敬请指正。

1.地震是我们生活中破坏性极强而且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一次大地震发生之后,常常会伴随发生一系列的余震,强余震也具有相当强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余震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可能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余震预测的高难度性。科学家表明,由于对余震的发生及起伏规律人类目前尚未完全掌握,因此,对余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强度都无法预测。其次,强余震也具有相当强的破坏性,会对主震震中地区再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知道,主震一般都会对震中区及附近地区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然而在主震发生之后,如果接连发生强余震,会对原本已经破坏的人类环境再次造成破坏,会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再次,余震持续时间长,会对震区人民心理和精神产生严重的伤害。由于主震对震区人民心理造成的巨大阴影,在加之人类有对地震无法预测的现实,余震会对震区人民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余震按照其持续的时间段划分,初期余震、中期余震、晚期余震和特晚期余震,初期余震一般指发生在主震发生后的20天以内的余震。中期余震一般指发生在主震后20200天之间的余震。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后2002000天之间的余震,而特晚期余震指发生在主震2000天以外发生的余震。[1]而且余震的频次也会根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3.余震持续时间根据主震的大小和主震发生的区域而不同。对于大多数发生在板块边界的大地震,这种从余震到“正常”背景地震的过渡通常发生在主震后10年之内。故而这个时间被当作标准使用。然而,其他构造环境中的余震序列可能会长得多。在类似美国盆岭区的发散的板块边界带上,余震常常持续50年甚至更久。在大陆部余震则可能持续数百年。因为余震是由主震引起的应力和断层性质变化导致的。在板块边界,稳定的板块运动在大地震之后迅速使断层重新加载,并压倒了主震带来的影响。而在大陆内部,断层重新加载要慢得多,这使余震持续时间更长。[2]

[1]胡先明.中国大陆主震后十年内的强余震活动分析[J].四川地震,1993,2

[2]Seth Stein ,Mian Liu.大陆内部长余震序列及其对地震风险评估的启示[J].国际地震动态,200912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wanqibing 2012-8-19 19:14
地理教材在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原理的同时,的确需要更多的地理常识。
回复 fahai 2012-8-19 21:36
教科书似乎一直只编入已公认形成共识的知识,那些尚有争议或者科学界尚无定论的东西就不敢纳入。最初我也认为这样是负责任的做法,但当灾难越来越司空见惯而我们的自救能力越来越不堪一击的时候,我赞同了某位同事的说法:有争议是一回事,但不能因为没定论就不教给孩子逃生的技能。
回复 GeoFox 2012-8-19 22:58
教材的确需要更多的地理常识、生活常识和可操作性的东西。
回复 随意的风 2012-8-19 23:31
正因如此,老师在讲课时就得适当添加一些地理生活常识。
回复 忧郁的贝斯特 2012-8-20 20:29
这就对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讲地震时可以简单提一下,但讲得太多反而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把握度很重要。
回复 在他乡 2012-8-21 10:46
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唯教材是用”的观念,尝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9 09:55 , Processed in 0.0776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