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pjlinren的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3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PM2.5 环保部拟将灰霾元凶PM2.5强制纳入空气监测

已有 350 次阅读2011-11-21 07:22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环保部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是“颗粒物质”的缩写,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黑肺和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其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虽然PM10中包含PM2.5,但是因为其危害更大,目前国际上的趋势是将其单独列出来作为指标。在我国1996年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10被列入控制标准,但未将PM2.5列入。根据意见稿,我国PM2.5一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微克/立方米和75微克/立方米。

增加臭氧8小时浓度值

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对于臭氧的监测,除沿用之前的1小时浓度值外,还增加8小时浓度值。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对臭氧的评价也是采用8小时平均浓度值。 有关研究表明,较低臭氧浓度情况下,8小时暴露与健康效应更直接相关,1小时的监测值无法反映长时间累积臭氧浓度给人体造成的慢性伤害。

污染指数改称质量指数

根据征求意见稿,今后环保部门将不再说“空气污染指数”(API),而是“空气质量指数”(AQI),更加全面地评价空气状况。 《规定》中,首先增加了臭氧、CO和PM2.5三个大气评价因子,以求更全面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其次将空气质量日报的周期从原来的前一日12:00到当日12:00修改为0点到24点,更好地反映当天的情况;三是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为公众提供简洁明了的空气质量状况。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2 15:59 , Processed in 0.0736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