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个人很是怀旧,我很怕周围的人成为一种回忆。但是我又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朋友分为几种而知心朋友一定为数不多,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在大三时去了加拿大,中间回来看了我一次,就杳无音讯了。到现在我还保留着我们大学生的书信,在收拾物品时见到不免慨叹一番。
这不,昨天大学最好的朋友打电话说她可能会很快去加拿大了,突然意识到自己又要遭遇此类问题了。
她对教师的行业早就腻烦了,她经常对我抱怨自己讨厌教师这一行,她说渴望改变现状,即使是做苦力也行。让她考研究生,她说地理没有前途,毕业后还面临着就业问题,让她去应聘她说自己除了一些简单的地理常识还能懂得什么。现在想想,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好的听众,我有时总认为她说的多做得少,甚至有时刺激她能不能尽快该改变现状,毕竟都30了,一直心不安定BABY自然也不会提到日程上来。好吧! 现在她决定出国了。我真的觉得很遗憾。希望她能够在一个新的国度找到自己的价值。
是呀,很少有人满足于现状,自己也曾经想脱离教师行业,考研,周围的同事也每年都有出国留学,考研的。 一些老教师也经常说“有能力就考走吧,等你在学校里再磨几年,就没有机会了”
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1.反观这些,为什么我们选择改变生存质量的时的方式大多采取的是逃避呢?“逃避”。我认为 研究生和留学都是为了逃避现状后给自己一次再次选择的机会,那如果选择后还不理性呢?我就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找个工作不理想,又考了博士,那博士之后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呢?
2.我感觉国内的大环境对大学学习的经历有点太注重了。相对于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那四年的知识又是何等的少,为什么就受到专业的限制那么大呢?是我们太不自信了吧!我的朋友的文笔特别好,也喜欢写作,但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把它作为职业。
3.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这句话的可行性有多少,爱一行干一行,又有多少人能实现。 网上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
首先感谢您的信任。我不是高手了,在学校里就是个小白丁了。 经常丢三落四,是别人眼里的糊度虫。
对你的问题我深表同情。
我教育实习时也教过初中生,还是吉林省最好的省实验的孩子,可以说纪律是我最头疼的事,就是目前我也感觉自己处理不好这个问题。
初中学生与高中生比自制能力更差,且思想不够成熟,我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我们必须做这个工作就必须想法爱孩子,这样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要不然整天心情郁闷对自己对家人都不好。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没有答案。希望能继续与你探讨。
至于心理学,我越来越发现它的作用了,很高兴你有此意向。希望我们共同学习了。
最后借用心理学原理互勉
1。“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
超限效应
2。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批评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某人做错某事后,管理者如果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他从内疚不安变得不耐烦,变得反感讨厌,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他一旦受到批评,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这样对待我?”他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1 07:07 , Processed in 0.0702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