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dldili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6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

已有 354 次阅读2007-5-26 17:39 |个人分类:班级管理

    今天聆听了李家成老师关于班级管理的专题讲座,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下面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让我们共同学习提高!

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

——基于生命成长教育的价值取向

李家成

  要:中小学教育中的班级建设实践与师生的生命成长有着多维的关系。而当前班主任的工作实践存在着教育性的缺失,研究性、创造性的缺失,发展性的缺失等诸多内在问题。这一状态是班主任的观念偏差、行为实践失当和外部支持系统缺乏的综合产物。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内外条件的转变,为班主任的生命成长和工作实践的专业品性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当代班主任可以努力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价值意识,凸现班级建设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主动意识,实现教师主动发展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互玉成;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研究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改革;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发展意识,成班级建设之事,成师生发展之人。

    关键词:生命成长教育,班主任,班级建设,专业品性

 

    班级生活是学校教育生活的核心构成之一。以动态发展和多维关系的视角透析班级生活时,就可以发现,班级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与学校之间等多重主体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学校生活,而且是班主任与学生生存于其中的生活。正是在这一生活中,学生与班主任的生存方式及其具体的实践活动,直接生成着他们的生命质量。在我们参与的班级建设改革实验中,我们探索着基于学生成长需要基础上的班级建设工作。[1]在这一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生活过程中,班主任的生命发展本身,就构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直接的影响力量,并在这一实践活动之中,生成着新的班主任生命存在状态和生命质量。

    本文重点阐明的就是:是否需要、是否可能、并如何在班级建设改革中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形成班主任新的生存方式,提升当代中国班主任的生命质量。

 

    一、认识班级建设改革与班主任生命成长的关系

    如何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是班级建设改革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当我们将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作为自觉的价值取向时,班主任的生命成长问题,就开始凸现出来。

    关注班主任生命成长问题,首先在于班主任是班级建设改革的具体实现者。我们需要在班主任、学生等不同主体的互动中认识班级生活,我们需要从班级生活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的角度关照不同主体、各种条件之间的互动、生成。在新型班级生活的创建过程中,班主任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基于复杂的班级生活演进过程,我们能够在现实中看到“主导”班级生活的班主任,能够看到“放任”的班主任,能够看到与学生“合作”的班主任,同样也能看到与学生“对抗”的班主任。不同类型的班主任,展现的是班级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但不管如何,从生活建构本身来看,没有班主任的参与,就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生活,不构成为具有清晰意识的教育活动,而很可能只是非正式的交往活动。在此前提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生活中的一员,其自身的全部素养,就成为影响班级生活创建过程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班主任本身的发展状态就构成为班级生活发展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班主任的生命存在渗透于他的具体工作之中。作为班级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班主任需要不断实现成长。

    其次,班主任是班级建设价值的具体体现者之一。作为一块具有特殊性的班级生活领域,其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上,体现在班级组织的建设与不断完善上,同样体现在班主任本身的发展之中。班级生活的价值具有多维综合性,班主任同样是班级生活中的生活者,同样是班级建设的实践者,其自身的生存状态及其质量是自然存在着的,而关注、研究并提升班主任的生命质量,是班级建设改革的应有之意。因此,我们需要在多维的价值指向上认识班级建设工作;班主任是否能够在这种生活中得到成长,其本身就是衡量班级生活质量的一个维度。

    再次,班主任成长是教育中“成人”与“成事”关系在班级建设改革中的呈现。从教育价值追求中的基本关系来看,班级建设、乃至于从学校教育生活的整体重建过程是“成事”与“成人”过程的具体体现。在班级建设改革之中,我们需要在“事”与“人”的互动中设计、实施、反思与重建,需要通过人的成长而更新班级生活,需要通过班级生活的更新而发展教师与学生,如此在不断的回归与启航之间呈现班级生活本身的自组织性,体现班级生活本身的强大孕育力。

    以上述视角来重新透析当前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与发展状态,便能发现班主任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从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维度看,当前的重要问题是教育性的缺失。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在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中,并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日益感受到以下状态的普遍性:中小学班主任为完成各项“工作”而工作,为应付各种检查而工作,为达到确定的评价标准而工作。这种工作状态,反映的是班主任的工作尚未明确指向学生的高质量成长,而往往是低层次的约束与规范,缺乏应有的成长气息,而这同时又是当前班级生活缺乏生气、缺乏学生发展价值的根源之一。

    从班主任与其自己工作创新的关系维度看,当前的问题集中在研究性、创造性的缺失。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班主任的工作本身,或者是按部就班,或者是凭着自己的良心而多付出一些爱心、耐心、责任心,但是,工作中缺乏研究、缺乏创意的现象是存在着的,并且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而这又同时造成了当前班级建设工作教育价值的缺失。

    从班主任与自己发展的关系维度看,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发展性的缺失。将班主任发展的维度放入到当前的班级建设工作之中,我们就能发现,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获得某些安慰,偶尔能够得到外界的承认,但是,这些肯定因素大都来自外界,而很少有来自班主任自身成长的激励和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现实工作中,或者是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或者是做了班主任,也把它视为一项投入远远大于所得、得不偿失的工作;即使用心地工作,被肯定着的班主任形象,也是缺乏成长气息的形象。例如:

    如果说我们按照以前的评价方式评出的班主任,第一个常规要非常过硬的,不能出纰漏,就是说这个班级的学生行为规范呀,各个方面的检查,流动红旗的获得机会不能少。第二个就是学生的成绩不能差。因为我们觉得一个优秀的集体,必需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需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第三个我们觉得班主任本身对这个班主任的工作还是比较认真、细致的。这个表现就是整个学期里面,班级里不能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或者是危急情况呀,意外事故的发生呀。这也是我们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比较细致的一个指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感觉如果有这些事情的发生,就认为你平时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事故。(材料选自本文作者的访谈资料,访谈对象为上海市某学校一位德育工作负责人,时间为2005年4月29日)

    在上述访谈资料中,一位已经走过当前这一状态的管理者,对以前工作状态的反思,也许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现实生活中,至少上述三个维度、三种状态相互强化,自我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班级生活形态。而当我们从促进学生和班主任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出发,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一生活的陈腐与衰落之气,就能感受到人存在于其中的无奈。而这,恰恰可以成为我们想象一种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生活的必要基础,成为我们重建一种新型的班级生活的现实出发点。

 

    二、认识班主任生命成长的可能性

    上述班主任生存状态与成长状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互动生成的结果。而在透析制约当前班主任成长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寻找当代班主任生命成长的可能性。

    制约当前班主任成长的影响因素,首先就是班主任自身的教育观念偏差。

    这些教育观念,表现在对自己工作的认识上,集中体现为:班主任的工作除了需要爱心、责任心和大量的精力投入外,是否需要创造性?应该说,当前班主任的自我认识、当前外部世界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都特别强调爱心、责任心等内容,而极度缺乏对班主任工作所内含着的创造性的认识。久而久之,智慧投入也就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可有可无的构成内容了。

    表现在对班主任自身发展的认识上,当前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对班主任工作的个体发展价值的认识。与此相联系的,是对学生发展价值的认识的缺乏。在当前状态下,外部世界和班主任更多关注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教、约束,履行明确的职责,而很少将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这一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知识,也很少真正重视并思考工作本身的教师个体发展价值。

    如果说,教师实际秉承、认同的教育观念是制约班主任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班主任实践行为的偏差,则是班主任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当前班主任实践行为的偏差,首先体现为发展性实践环节的断裂。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当个体的实践行为呈现出有意识的设计-实施-反思-重建环节的相互衔接与不断转化时,这类实践活动本身就构成为个体的发展过程。而当前班主任的工作中,缺乏富有创意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在明晰、合理的目标指导下的实践,更缺乏反思与重建。散乱、缺乏意识、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本身,无法自动生成班主任的成长。

    班主任实践行为的偏差,还体现为其行为过程中价值意识的缺乏。当前班主任的工作更多是为做事而做事,自己降格为上级部门和各种外部要求的操作者,而缺乏对具体工作的价值意识。为此,班主任日复一日的工作并没有转化为直接的师生成长,而依然呈现为机械性很强的工作。

    制约当前班主任成长的第三类影响因素,就是班主任成长的外部支持系统的缺位。其中,班主任的成长缺乏制度的支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相关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上,都更多体现为自上而下布置、督促、检查、评比的方式,而很少以制度变革来促进班主任自主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的成长还缺乏精神支持,这不仅体现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对德育工作、学生发展工作价值认识的偏差,而且体现为对班主任的期望值也非常低,更不用说尊重与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品质了。相应地,当前班主任实际获得的发展资源,尤其是学习、研究等资源,相对于学科教师而言,也相当少。

    内外各类因素,形成了当前班主任成长的各类问题,并由此而直接影响班级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但是,正是因为构成因素本身的多维性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复杂性,当前班主任成长依然存在着需求与可能。

    这一需求与可能首先表现为班主任成长的内在需求。追求成长的本性随生而来,生命体始终追求着在与世界的互动中生成新“我”和新的“世界”。这一互动何其艰难,何其复杂,而如冰心所欣赏之警句:“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2]一如纳粹集中营中的弗兰克所坚信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根本上改革我们对人生的态度”。[3]在风风雨雨中,在跌打滚爬中,困惑、忧愁、失落、悲痛自在其中,可“生”之气不会消散,“生”之神不会迷灭。

    其次,当前外部条件的不断改变也在提供着新的可能。从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的进程来看,社会转型构成为每个生命个体的具体时空背景,多层面教育改革的开展更成为教育中个体的具体生存环境。当前教育改革面的拓展与纵深性的发展,已经向班主任提出新的要求,各类德育变革的政策、实验,都在强化这一点。而在学校层面,班主任所在的具体生存环境已经出现变化,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学校整体变革,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着德育变革的质量提升,呼唤着班主任的健康成长。上述条件变革,最显性的体现,就是当前对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关注上。[4]

    再次,班主任个体发展中的各类因素也内含着发展的价值。实践改革中,班主任成长经常会遇到各类具体问题。这类问题得不到解决,或者得不到新的透析,也就无法真正阐明班主任发展的现实可能性问题。其一是能力问题。当我们期望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素养、优良的教育智慧时,班主任经常会说的一个观点是:不要高估了班主任的能力。相对于学科教师来说,班主任的能力、乃至于全部的素养发展,确实有滞后之感,但这一状态恰恰只能在努力提高能力、提升自身素养的实践改革之中才可能解决。因此,这不是拒绝改革的理由,而恰恰是改革的意义之所在。其二是精力问题,当前的困惑集中在班主任工作与与学科教师角色的关系、维持现状与改革初期投入的精力问题两方面。而从发展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中所强化的对学生的研究、与学生多维发展关系的建立,很可能会为学科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基础;初期改革投入的精力,也会在其后的班级高质量的运行与发展中,获得高品质的汇报,这是维持现状型的工作所无法比拟的。其三就是态度问题,而这又是一个相当可变的因素,是个体发展内动力的直接呈现。在实践改革中,重建积极的态度,是完全可能的,也是个体发展所不能缺失的构成。总之,实践中班主任的困惑、问题本身,包含着诸多可以变革的因素,内含着多种可能性。

    班主任的成长,正是在这些可能空间中实现,正是以自己高品质的实践活动,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高品质转化。

 

    三、在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提升中实现成长

    班主任成长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途径是多维度的。但多方面、多途径、多形态的发展,最终需要凝聚到班主任真实而日常的工作中;同样,班主任自身的工作实践本身,内含着班主任成长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不再以分离的方式讨论班主任的成长问题,而是集中到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提升上来。正是在这一工作品性的提升中,班主任可能进入到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之中,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并以自己新的生存方式影响新型班级建设改革的过程,在班主任这一主体变革的前提下,同时实现班级建设改革的品质提升。

    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价值意识,凸现班级建设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价值。人的成长及其实践活动,在根本意义上是有意识的产物,意识是人最为独特的成长力量。当班主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于学生和自己生命成长的资源价值时,当班主任以促进学生和自己的生命成长为明确的价值取向时,则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也就具有了清晰的价值色彩。而且,价值意识的介入,会照亮现实的和可能的生活,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任何一次意识领悟都是一次意识的扩展,一束光亮的聚射,一次心理统一性的增强”。[5]以此为前提,班主任的工作才可能摆脱蒙昧,摆脱内在的禁锢,在自我觉醒中,在价值的光亮之中,发现自己生活实践的新空间,发现自己人生历程的新路径、新可能。

    二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主动意识,实现教师主动发展与学生主动发展的相互玉成。在叶澜教授看来,教育变革中需要彰显“主动”发展的价值观,因为这一“主动”“当指向内部世界的认识和运算,直接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问题时,即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主动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能力,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实现生命价值、获取幸福人生的内在保证”。[6]不仅对于学生而言如此,对于同为生命体的班主任而言,同样存在一个主动发展的问题。如果说,长期以来形成的、外界要求下的班主任工作状态,成就了规范之事,但却难成智慧之事,难成智慧之人,难成有生气、灵气之人;那么,主动发展,则构成为新型的班主任及其工作的核心精神特质。一个主动发展的班主任,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主动地策划,主动地在实践中反思与重建,从而以自己的智慧改造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师生之间、人与事相互间的互动,又重新构成为生成的新基础。。

    以制定班级工作计划为例,一位实验班主任曾经四次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并在这一过程中,感悟到班主任工作本身的智慧品质:

    通过这几次制定计划,我认识到:1.班级工作的目标制定必须来自于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2.主题活动的设计也要来自于学生,要求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问题,把问题当作活动的主题,并予以解决。3.一方面把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教育和班级的主题活动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把班级的建设环境、考评活动和主题活动有机的结合。(材料选自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陆敏:《四次班级计划制定给我的启发》,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网)

    这一过程,这些体悟,这些新的探索,都是班主任主动地直面挑战、主动实践的产物,因而才具有丰厚的生命底蕴,具有对改革实践直接的催生意义。

    三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研究意识,在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改革。如果说,新型的班主任工作需要实现价值,需要体现主动,则这一工作的基本存在形态,就要求充满研究性,在研究的基础上体现主动、实现价值。这一研究,体现在对学生的研究上。我们在参与的改革实验中提出,班主任的工作要“以对本班级学生成长需要的认识为前提”,认识儿童的成长需要。面对每一位具有独特性的具体个人,面对充满生机、有着丰富可能性、并且处于成长过程之中和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的学生,如果没有研究,我们何以能够开展有价值色彩的工作?我们何以能够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对学生的研究,是每一位班主任都拥有的工作资源和发展资源。同时,对自己的研究、对工作的研究,也构成为班主任研究的具体内容。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体悟中,在对工作的不断反思、再设计、再实践中,班主任的工作会呈现出新的品质。

    四是提升班级建设改革的发展意识,成班级建设之事,成师生发展之人。这乃是从直接的目标状态来看,班主任在某一阶段的工作,会呈现出具体的结果。而作为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具体的事情的完成,而且要关注学生与自我的发展,需要在“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人与新的事,并重新进入到价值意识、主动意识、研究意识的再提升过程之中。

    问题总是在不断地出现之中,但是一个优秀地班主任必须冷静地对待问题的出现,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源,作出正确地诊断,并且根据问题设计自己班级整体的活动,在系列活动中不断地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方案。这样我们的活动才会在动态中不断前进,又会在前进中出现新的推动下阶段工作的资源。我觉得每一次的班队会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的感受较之前两次又进了一步,我会把每一次,每一天的工作看作是一种研究,持之不懈,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我可爱的孩子们。(材料选自上海市洵阳路小学周玉敏:《抓住问题才能开出有效的班队会》,“新基础教育”学生成长研究组研讨会材料,2005年5月17日)

    在多年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与班主任的深度交往和合作中,我们日益感受到当前尊重和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品性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感受到班级建设领域丰富的可能性的存在,感受到师生共同成长的召唤。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下,新型班级的建成、新型师生的成长、新型改革实践之路的探索,都需要、并能够在班主任高品质的改革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存在。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07-5-26 22:47
“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品性”多么有推广价值的研究课题啊,值得所有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天下班主任教师们认真思考,并贯彻在日常工作中!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17:24 , Processed in 0.080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