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jcl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1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厄尔尼诺年是暖冬吗?渤海冰情加重吗?

已有 711 次阅读2006-12-5 22:50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

下个问题:厄尔尼诺年是暖冬还是寒冬?为什么?我国夏季风增强还是减弱?渤海的冰情加重还是减轻?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37:52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的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的异常增温现象。这种大范围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最显著的是热带地区。本来在正常情况下降雨量较少的赤道中太平洋一些岛屿,特别是南美洲热带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智利等国家,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大雨滂沱,洪涝成灾,河流泛滥,泥石流频发。相反,正常情况下降水较为充沛的地区,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降水却明显减少,会发生严重干旱,对那里的农业、牧业以及林业等造成严重影响。如澳大利亚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1982年的1-2月出现了本世纪最严重的干旱。这一年正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年。同时,在该国也发生了严重的森林大火。其次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以外地区的全球气候也有影响。如非洲的南部和巴西的东北部往往发生干旱。日本、朝鲜等国的一些地方夏季容易出现冷夏或短时低温,冬季容易出现暖冬。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西北部也常常出现明显的暖冬。在美国西部还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水,东南部则出现严冬气候。197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给美国带来少有的严冬,造成能源危机,交通中断,损失相当严重。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气候异常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我国气候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作用,如南部季风环流、副热带高压系统、西伯利亚冷空气活动、青藏高原大地形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这些原因使得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表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影响是显而易见的。1969、1983、1987、1991、1997-1998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957、1969、1972、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往往容易出现暖冬,在1951年以后的13次厄尔尼诺现象中,有12次我国出现了暖冬。赵汉光,张先恭,丁一汇[6]分析了1982-1983年和1987年两次ENSO事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现1982-83年冬季,南方大范围地区降水偏多,季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3倍,在广东中部和广西东部、四川西部降水偏多达3-4倍,华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冬涝现象,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天津、河北中部、陕北南部及山西中部的部分地区,整个冬季基本上无降水,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冬季温度,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偏低,东北和北疆等地则偏高2-3度,出现北暖南冷的冬季异常气候。而1986-87年,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则出现了暖冬和冬旱的天气,与82-83年的冬涝和寒冬天气截然相反。这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气候异常非常复杂的影响。肖天贵,谌芸[7]分析了1949-1989年ENSO事件对四川地区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现产生于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并不一样,产生于东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与四川地区的干旱(高温少雨和低温少雨)气候似有密切关系。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38:30
应该用数据来表明暖冬吧 别的没有办法解释
西安-唐韵(14495769) 22:38:37
日本、朝鲜等国的一些地方夏季容易出现冷夏或短时低温,冬季容易出现暖冬。
福建-茶沫(30902241) 22:39:00
那为什么夏季风加强
福建-单枝百合(27959690) 22:38:41
1957、1969、1972、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西安-唐韵(14495769) 22:39:23
我常这样给自己解释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39:42
夏季风应该减弱了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39:53
如果冷夏的话
福建-单枝百合(27959690) 22:40:23
冰情是加重了 ?
福建-单枝百合(27959690) 22:40:28
呵呵
福建-单枝百合(27959690) 22:40:35
1957、1969、1972、1976年是厄尔尼诺年,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低温冷害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42:08
我也看到了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42:39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往往容易出现暖冬,在1951年以后的13次厄尔尼诺现象中,有12次我国出现了暖冬。
西安-唐韵(14495769) 22:42:46
是说西太平洋的水汽量少了,温度低了
西安-唐韵(14495769) 22:43:29
唉,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问题。似乎没有定论
西安-唐韵(14495769) 22:45:38
困得不行了,睡觉去喽。晚安
福建-单枝百合(27959690) 22:45:53
88
冀--好好活着(383977652) 22:46:43
我也睡觉了  88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fjcl 2006-12-20 20:16
我认为赤道西岸,也就是澳大利亚东北附近的热力减弱,赤道上升气流减弱,从而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减弱,进而导致副热带高压减弱,所以副高偏南,雨带偏南,南涝(长江洪水)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一、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⒈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⒉ 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⒊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⒋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冬天渤海冰情减弱,是因为海洋比常年水温低,海陆热力差不强,冬季风弱,同时春季由于水汽少,多沙尘,夏季副高比常年弱,雨带偏南,南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18:58 , Processed in 0.0720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