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老赵地理 http://www.xingyun.org.cn/?17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开开心心学地理

日志

地理高考能力解析

已有 300 次阅读2007-11-30 17:48 |个人分类:地理教学

地理高考能力解析

 

一、教育部提出的地理高考十种能力

    1. 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2. 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差异:掌握本《考试说明》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4. 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给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5.描述、概况、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6. 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士开发和整治措施。

    7. 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利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资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9. 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馍严密的表述。

二、对地理高考十种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在地理高考的十种能力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识记、理解、区分、掌握、判读、填绘、概括、推导、比较、分析、评价、计算、反思等能力动词,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和甄别,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要求的地理能力分成了三个基本层次,即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在识记层次中可以包括识记、了解、再认等项能力,在理解层次中包括比较、区分、说明、分析、推理、提取、描述,在应用层次中包括评价、计算、判读、概括、综合和反思。在这三个层次中识记层次属于基础层次,向上依次为理解层次和应用层次,这三种层次的叠加形成了金字塔形的能力结构。(如图)

                     

 

 


                           

                             

                              

                   

      在这种能力结构中识记层次是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基石,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反之,没有大量知识的积累,理解和应用层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根本达不到理解,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地理观点的能力了。

三、地理高考十种能力反映出的特点

    1、强调了地理知识之间与其它学科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地理学所具备的综合性的特点,许多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诸如主次从属关系、平行并列关系、前因后果关系、大小包含关系等,换言之这种地理能力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和加工,对知识进行综合和类比,把握知识结构的组成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注意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强调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合。随着高考改革形式的发展,高考正在逐步走向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必然,加之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地理学科在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而且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全方位建构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要求

    高考的这十种能力要求,使地理学习者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在认知领域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还要在技能领域使学生获得或具备推导、评价等方面的技能,并且能够对社会现象产生鲜明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它使人们摆脱了教育是“知识的遗传”的观点。(如图)

知识      态度领域

领域

 

 

   技能领域

 

 

 


                     知识领域   

                            

                             技能领域

   图中的圆代表一个健全的社会劳动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认知领域、态度领域和技能领域三个方面,知识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全部,作为一个健全人格的学生还应当具备正确的、鲜明的社会态度和从事某一领域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诸如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地协调观点、因地制宜观点、地域差异观点等,而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有必要在这三种领域内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区分,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则是必不习少的。  

四、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的导向性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考试不仅具有评价教学成果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它引导地理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20世纪506O年代,地理高考的题型是填空、填图和问答题,从中可以看出题型比较简单和单一,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比较粗糙,在当时大多数人地理知识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只能以简单的识记为主,突出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试卷分数绝人多数为填空和填图,到了20世纪80 90年代,选择题的比重不断提高,占60%左右,综合题也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使得教育测量更加准确;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试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即学生书写的字数比较少,只在100~200字左右,试题很难反映出学生具有的地理意识和地理观点,新世纪教育的目的不仅在知识

上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在理想、态度和价值观进行了规范,所以在本次地理高考能力中,明显地加强了地理表述能力的要求,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表述,可以显现出学生具有的观点或观念,从而为了解中学地理教育现状、制订下一步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4、突出了地理学的时代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地理学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时间推移的过程,诸如地球的公转、降水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工业基地的形成等;在人文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现象的时代性特点则更加突出,如地名这种非物质文化景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政治中心的迁移等;在动态性方面一类是地理事物本身具有的动态性特点,再有就是经济地理学中的许多数据天时无刻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在地理认知上必须具备时代性和动态性的观点,不能墨守成规,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变动的世界。

五、地理高考能力之商榷

    1、通过对诸要素的认识,学生形成了分析、综合、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但在态度、价值观方面显现的并非十分突出,相对比较薄弱,应当在能力要求中突出强调学生具有的鲜明态度。

    2、在了解“地理时事”方而没有表述到位,应当改成“追踪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时事”反映了地理学的时代性特征,但从发展角度来看,“追踪地理信息的能力”是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谈的,具备了终生教育的思想。

    3、“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应当添加“尝试性地提出国土开发和整治的设想”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19:30 , Processed in 0.0699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