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老赵地理 http://www.xingyun.org.cn/?17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开开心心学地理

日志

内外力作用及影响

已有 249 次阅读2007-11-30 23:11 |个人分类:地理教学

内外力作用及影响

河南郑州郑东新区郑州47中高中部 (450000   赵伟杰

zwj0371@126.com    13253529847

本文已经在正规刊物上发表 请勿转载

【知识讲解】

1.地质作用

地壳及其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一般情况下,内力作用形成大的地貌类型,并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基本轮廓,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塑造地貌的细节,使地表趋向平缓。两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2.地壳运动与地貌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变化和活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引起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相互关系

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水平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地表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3.外力作用与地貌 

在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中,外力也占重要地位,尤以气候的作用更为鲜明,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常见外力作用形式及影响如下所示: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沉积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4.人类活动因素与地貌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影响,同时也使地表形态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对地貌的影响也愈来愈明显。

【典型例题】

0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 21:00 , Processed in 0.0740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