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我的教学手记 http://www.xingyun.org.cn/?196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记录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关注于高中地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日志

重庆干旱相关资料整理

已有 1070 次阅读2007-4-26 22:03 |个人分类:专题

  本来只是想知道去年造成重庆异常干旱的原因,本来已经找到了原因,可是俗话说得好——好奇害死猫(是俗话么?)~~

  因为好奇,所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料,最好能够是视频,于是开始在网上挖呀挖,刨呀刨……最后一不小心刨出一个大坑……

  最后下载到的资源,除了几篇文章、一堆新闻外,还有6副图表和16段视频(共计211MB)。收获还是蛮丰富的。

  于是,我将所有的东西都整理了一下,文字和图片发到了博客,视频也上传到了我的网络硬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后的最后,我也将发布的博客和图片都打了一个包(视频太大,放不进去啊),专门给大家分享~~可以点这儿下载~~

彭烜(GeoFox)

2007年04月26日


 

【关于干旱成因】

  异常的原因可以归纳为

  (红色部分是我认为的关键字)

  ① 全球变暖

  ② 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北、偏强,且比较稳定

  ③ 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

  ④ 去冬今春,青藏高原降雪较常年偏少,热状况偏强

 

  以上出自《新华专访:气象专家详解重庆高温干旱》中的一段访谈:

  主持人:今年重庆异常的高温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刘德:应该说今年重庆的异常高温干旱,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面由于大气环境异常造成的。主要表现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北、偏强,且比较稳定,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

  程炳岩:另外由于去冬今春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偏少,积雪量也偏少,高原的热力作用使得青藏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在盛夏时间相互作用影响重庆。

  西太平洋海温偏高和青藏高原积雪量偏少,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外因。而内因可以从重庆的地理位置来考虑,重庆为什么历史上伏旱发生频率比较高,就是副热带高压7、8月份要在这个位置活动,重庆处于青藏高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所以说有地形的作用。

 

【文字资料整理】

很值得一看哟~~

新华专访:气象专家详解重庆高温干旱》(已转载到我的博客

重庆持续高温干旱原因何在

科学时报:川渝高温与三峡工程无关

 

【图片资料整理】

参见博文《重庆干旱相关资料整理-图片资料

 

【系列新闻整理】

参见博文《重庆干旱相关资料整理-系列新闻

 

【视频新闻整理】

以下视频来自新华网《[视频集]聚焦重庆高温》

以下视频可以在我的网盘上下载

目录为:共享目录 > 资料素材 > 视频 > 重庆干旱

 

四川、重庆、湖北旱情持续 预案已启动

2006年8月14日(也许13日) CCTV 新闻

  连日来持续高温少雨的天气,我国四川、重庆、湖北等地旱情加重。面对旱情,各地采取措施,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南方各地气温节节攀升 用电量屡创新高

2006年8月16日(也许15日) CCTV 新闻

  南方各地居民15日又在高温中度过了一天,随着高温的不断升级,各地用电总量屡创新高。

 

重庆旱情持续加重 750余万人饮水困难

2006年8月16日(也许15日) CCTV 新闻

  截至8月15日,重庆市40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受旱,目前,重庆市旱情仍呈全面扩散和加剧态势。

 

南方高温仍在持续 今起将向北方扩展

2006年8月17日 CCTV 新闻

  四川、重庆一带今天气温继续攀升,重庆市区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3度,刷新了自1941年有完整气象纪录以来的最高值,綦江继昨天达到44度高温以后,昨天(16日)又继续攀升到44.5度。

 

专家解读:川渝高温还能“狂热”多久

2006年8月16日 CCTV 新闻

  中央电视新闻频道(CCTV-新闻)《360度》栏目8月16日播出节目《川渝高温还能“狂热”多久?》,请中央气象台专家解读四川、重庆高温不退的原由。

 

四川盆地变成“火盆” 村民排队接水喝

2006年8月16日 CCTV 新闻

  中央电视新闻频道(CCTV-新闻)《360度》栏目8月16日播出节目《四川盆地变成“火盆”》,与赶赴四川调查旱灾情况的记者进行电话连线,向观众介绍四川目前的干旱情况。

 

防总发布旱情通报1300万人临时饮水困难

2006年8月17日 CCTV 新闻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昨天(16日)发布的最新旱情通报说,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上中游以及西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少雨,旱情迅速发展,截至八月十四日,全国一点零一亿亩农作物受旱,九百九十七万亩干枯,一千三百八十八万人、一千五百二十五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干旱导致重庆菜价上涨5成 农业损失18亿

2006年08月17日 CCTV 新闻

  国家防总今天发布、最新的旱情通报,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上中游、以及西北地区的、旱情严重,目前、全国有1.01亿亩农作物受旱,997万亩干枯。其中,整个重庆市的干旱、使得农业损失就达到18个亿。干旱减少了农民收成,却使得蔬菜价格、一路上“涨”,重庆市的部分蔬菜价格、上涨超过五成。

 

重庆创高温记录 南方各地暑热难耐

2006年8月17日 CCTV 新闻

  16日—17日,高温继续困扰南方大地,由于各地相对湿度加大,人们更加感觉到暑热难耐。

 

高温导致中暑人数增 重庆放"高温假"

2006年8月18日 CCTV 新闻

  这两天,重庆等南方地区依然是酷热难耐,高温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也给许多城市的水利、电力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应对高温干旱。

 

专家-未来几天 重庆高温晴热天气将持续

2006年8月18日 CCTV 新闻

  近一段时间,重庆地区的气温节节攀升,屡创历史新高,气象专家指出:这种高温晴热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经济半小时]重庆大旱万人中暑 河床断流

2006年8月17日 CCTV 节目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8月17日《经济半小时》播出节目《目击重庆大旱》

 

[新华纵横]川渝全线抗击干旱通力救灾

2006年8月18日 CCTV

  今年以来,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先后发生严重的春旱、夏旱和伏旱。全省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春旱,113个县(市、区)发生夏旱。特别是从6月下旬开始,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地出现了严重的伏旱,旱情呈现持续加重趋势。干旱发生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深、造成损失之重为多年罕见。

 

川渝干旱和长江枯水与三峡没有直接关系

2006年08月31日 新华社

  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长江上游局部地区出现旱情和中下游的荆江等河段出现历史最低水位现象与三峡蓄水没有直接关系。

 

[决策者说]重庆高温三峡大坝惹的祸?

2006年08月15日 CCTV

  根据现在的统计数字,现在重庆和四川东部持续高温,已经达到了50天以上,而个别地区已经达到了70天以上,当地的旱情已经升为百年不遇的这样一个级别,由于没有明显有效的降雨,现在的高温还在持续,当地人还要在这个高烧当中煎熬多久,这种高温它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跟三峡大坝有没有关系,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回复 fjcl 2007-4-26 23:07
好资料。谢谢。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不谢,希望对大家有用。
回复 opensea 2007-4-27 08:18
真是没少费劲呀!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嗯,花了一个下午时间。不过,值得。
回复 hto16 2007-4-27 11:49
资料很好,谢谢,不过,字是不是小了点?(还是我的分辨率太高)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emot]2[/emot]可能是您的分辨率高了点吧~~ 不过,您可以下载附件来看。内容是一样的。
回复 秋天的兰 2007-4-28 20:00
真是个有心的人,很好的资料.
回复 秋天的兰 2007-4-28 20:17
很用心的人,资料很好.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哈根达斯 2007-5-3 22:33
视频资料不能下?[emot]13[/emot]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可以下载,您也可以到我的网盘(http://geofox.atedu.net/)去下载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方雨 2007-5-4 17:19
很谢谢 有心人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不谢,很高兴对大家有用。
回复 lxj91 2007-5-6 22:38
感同身受,为了跟踪副高与干旱,我“探究”了7年之久,旱涝原因很复杂,但好多同行有误区。我写了一篇文章,请彭兄指正。 http://xingyun.org.cn/blog/user2/1797/archives/2007/8172.html#cmt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指正不敢当,我只是刚毕业没有两年的新教师。 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21:44 , Processed in 0.0766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