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tzzmchy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40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历史与使命——看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随想

已有 218 次阅读2017-6-17 10:47 |个人分类:文化|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河西走廊, 中华民族, 汉武大帝, 汉武帝, 霍去病

近日,细细观看了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遥想当年西汉之打通河西、开拓丝路,建立盛世,与现今我国实施的宏大战略“一带一路”虽有时空之差,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遥相呼应之感。而河西走廊就是一本史书,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与成败。

2100多年前,年方16岁的刘彻继位,他就是汉武大帝。此时的西汉财物富足、国力强盛。自幼志向不凡的汉武帝,注定要做一凡不同寻常的宏图大业。于是,张骞首出西域。13年后,历经千辛万苦的张骞回到长安,虽然他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的计划,但带来了有关河西走廊及西域重要的地理、人文、军事等重要信息,不堪匈奴骚扰的汉武帝看到这些信息后,更加坚定了他祛除匈奴、永绝后患,打通西域、开疆拓土的决心。于是,他派年仅19岁的霍去病一年之内三进河西走廊,打败匈奴大军,全线打通河西走廊。之后,张骞二出西域,通向中亚、西亚、欧洲的陆上商路完全打通,东方的丝绸走向西方,西方的珠宝走向东方,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自此,东西方物质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大幕正式拉开。

河西走廊,它是荒凉的,但又是厚重的的,因为它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历史和梦想;它是单调的,但又是多彩的,因为它是东西方的商旅通道、文化通道;它是狭窄的,但又是包容的,因为它融合了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欧洲文化。纵观历朝历代,强盛时期河西走廊必为畅通之道;衰落时期必为闭塞之路。

西汉衰落之后,中国陷入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年代,河西走廊兵荒马乱,丝路通道被迫中断,直到隋朝建立,河西走廊又燃起了新的生机,丝绸之路再度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而大唐帝国的建立,让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到了明代,朱元璋的朝贡制度再度让丝绸之路陷入沉寂,河西走廊走向没落。清代更加严厉的管控,让河西走廊走向历史最黯淡的岁月。

历史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汉帝国时代,为了稳固河西走廊,汉武帝施行军事移民,采取了屯田戍边的政策,和平时期为农,战争时期为军。两千年之后,新中国的新疆建设兵团就是屯垦戍边这一历史事件的精确复制。当年隋炀帝焉支山下的万国博览会成了现如今世博会的前身。而古往今来,打通河西、走向亚欧,更是中国千百年来延续的国家战略。1962年,兰新铁路竣工,1990年,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这个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又一次让丝绸之路焕发了新的活力。

岁月流逝,天地易容,但河西走廊承担的使命永远没有改变。随着时代的推移,河西走廊将再次承担更加恢弘的责任。2013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1月,“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

千百年前,张骞横穿大漠、翻越雪山,迎来的是丝路辉煌,郑和迎风破浪、远渡重洋,写下的是海洋华章。千百年后,“一带一路”又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伸向远方。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4:53 , Processed in 0.0733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