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党党290230498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53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重庆市乡土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课例分享(已发表于《地理教育》杂志)

已有 454 次阅读2016-6-11 20:53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重庆市, 一等奖, 杂志

                                                                                   话说

    ——重庆的

      执教教师:党         授课时间:2011年5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能给出雾的定义。

2. 运用资料分析重庆多雾的原因和雾多发生的时间。

3. 针对雾形成的条件,能提出减少雾的危害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外调查,搜集资料,合作学习,探究重庆的雾。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重庆多雾的原因及雾多发生的时间,提高分析整合地理信息和合作竞争意识。

3. 通过辩论重庆的雾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 通过三大组竞赛给减少重庆的雾出谋划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智慧。

5. 通过畅想蓝天白云下的宜居重庆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乡土,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的崇高志向,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用地理的思维和目光看待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 学习身边的乡土地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知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4. 通过课外调查,增强与人交流、搜集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庆多雾的原因;重庆雾多发生的时间;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怎样减少重庆的雾的危害。

[教学难点]

重庆多雾的原因;怎样减少重庆的雾的危害。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同学们能说出哪些有关雾的词语、歌曲或影视作品呢?

(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并进行初步的思考,也增加了课题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说很多出来,也说明重庆的雾是深入人心的。)

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珍贵的影像,那就是在1983年在全国首播时,引起空前反响的《话说长江》。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有关咱们家乡重庆的片段。

播放《话说长江》片段

从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知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雾也看到了雾中人的生活,听到了描述雾美的一些词语,有的还听到了一些表示重庆雾多雾浓的数据,这都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便提出疑问,如:重庆为什么多雾?雾是怎么形成的?)

 

转承:雾是重庆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所以我们家乡重庆也被称为——雾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家乡雾都重庆的雾。首先,我们来解决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重庆为什么多雾?

一、探究雾的成因

雾是什么

图片展示:冰面上的雾气

学生结合图片,根据已有知识自己给雾下定义

雾是在近地面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液滴或小冰晶。

老师引导学生对比雾与云。

得结论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在地上的云。

 

成雾条件

转承:既然雾是一种水汽凝结的现象,那我们就应该从水汽凝结的条件中来找它的成因。

学生集体回答出水汽凝结的条件:水汽多、气温降低、凝结核多

(这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凝结核,哪些物质充当凝结核,为后面减少凝结核做好辅垫。)

 

重庆多雾的原因

转承:为了对雾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课外小组的同学专门来到气象站来做调查,下面我们请调查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汇报。

课外小组调查汇报:

在去调查之前,我们和老师一起制定了调查计划。我们的调查目的是:测雾的方法,重庆雾多发的时间,以及重庆雾多的原因。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课外小组的同学一行五人在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气象局。下面请同学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吧。(播放外出考察视频)大家精神抖擞的走进了气象局……这是卫星云图,可清楚的看到水汽变化的情况……这是工作人员细心地给我们讲解了雾形成的条件和测雾的方法……最后,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园,观测了和雾形成有关的气温和风……最后大家满载着收获离开了气象局。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第一,雾的测量方法,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目前主要通过目测来测量雾的浓度,在不同的距离设置一些标准点,通过测量其能见度来测量雾的浓度。第二,我们还搜集到一些宝贵的资料:重庆所处四川盆地地形图、我们在地理园拍摄的四川盆地地形、饱和水汽和气温的关系图表、主城与其它区县年平均雾日对比图表,结合这些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重庆雾多发的原因及雾多发的时间吧!

(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间接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索,解决家乡的实际问题。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地理事物等,也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多方合作,合理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小组合作学习:感谢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已经印在大家的学案上了。第一小组分析重庆水汽多的原因,第二小组分析重庆凝结核多的原因,第三小组分析重庆雾多发的时间。请大家结合资料,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在课件中展示老重钢排放大量烟尘、建筑施工扬尘等图片,并结合重庆原来的生活能源结构,得出凝结核的主要来源。

 

 

第二组同学总结出重庆凝结核多的原因之后,请第三组的同学结合以上结论解读地理图表“主城与其它区县年平均雾日对比表”

 

 

 

(虽然学生是分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但当大家分享学习成果时,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当一二组的同学分析重庆多雾的原因时,第三的同学经过对所得知识的处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模式。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学以致用

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重庆成为著名的雾都,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被称为雾都的城市,这就是——伦敦。展示图片:这是多年前老舍先生笔下的浑黄的,昏暗的伦敦烟雾。请大家结合所学,分析伦敦多雾的原因。(展示:伦敦市区俯瞰图)

学生:泰晤士河穿过伦敦市区,水汽来源多;工业发达,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多,水汽易凝结。

 

重庆雾多发生的时间

 

 

 

学生根据图表资料得出:气温越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雾。所以雾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

 

 

 

 

( “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如果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思考探索,动手操作,可建构全新的知识体系,印象最为深刻。)

 

二、明辨雾的影响

转承: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摄影师眼中的重庆雾景。(图片展示)我们再来看一下《话说长江》中雾中人们的生活。(再次播放《话说重庆》片段无声版)

重庆多雾到底是好呢?还是不好?说好的同学要说出好的理由,说不好的也要说出不好的依据。

学生发言略。

可见雾对我们重庆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有利的一面要小一些,主要是不利的一面。(一组新闻视频资料总结雾对交通、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采用让学生接触或产生各种不同观点,对问题开展辩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方法,对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和判断,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转承:既然雾对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不利的影响,那生活在重庆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减少雾的危害

学生:使雾消散或使雾难成

使雾消散

我们先到受雾影响最明显的交通部门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减少雾害的。有请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带来有关机场减少雾害的调查报告。

课外小组调查汇报:我们通过查资料了解到重庆原来的民用机场就在白市驿,后来搬去了江北,于是我们就想调查一下其中有没有大雾的影响。(播出外出调查视频影像)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了白市驿机场,那天(5月15日)有很大的雾,停机坪基本看不清楚。同时,另一个小组来到了江北机场,我们用GPS测量了江北机场的海拔高度,当天虽然有轻雾,但江北机场的航班基本上都没有被延误,我们还和机场的工作人员交流了机场在应对大雾天气的一些措施。(展示白市驿机场实景图、google earth软件截取的白市驿机场地形图、江北机场地形图)哪位同学能帮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重庆的民用机场要从白市驿搬到江北呢?(和其他同学现场交流)我们通过调查两地的地形发现,白市驿机场是洼地,海拔385米,容易形成大雾,而且形成之后不易消散;而江北机场在高地上,海拔435米,相对而言不易形成大雾,而且形成之后也比较容易扩散。可见,机场在选址时也充分考虑了减轻雾害。我们查资料了解到,目前世界上和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采取人工消雾的办法来保证机场的正堂运作,那结合雾的形成条件,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在小范围人工消雾的办法呢?

学生:加热法、吸湿法。

播放课外小组同学采录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正确答案

重庆机场目前并没有进行人工消雾,那重庆机场是采取什么方法减少雾害的呢?

播放课外小组同学采录的工作人员介绍视频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考察、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学会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人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们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地理学习探究体会、见解和成果,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转承:以上是机场这些个小区域减少雾危害的方法,但对于整个大重庆,减少雾危害的方法,最根本的还是要——使雾难成。

 

使雾难成

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办法使雾难成呢?吸湿?加热?这些在大范围内操作起来很困难,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凝结核。有哪些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物的办法呢?我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三大组的同学,我们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出的主意最实用?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之后,和大家分享减少凝结核的办法,教师适时地引入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作为:

我市启动了工业企业搬迁计划,每年可减少排放1.5万吨烟尘,1000吨粉尘。

我市启动了总投资3.8亿元的清洁能源工程,仅此一项主城每年减少3.5万吨烟尘排放。

我市相继启动净空工程、蓝天工程大力治理扬尘,煤烟污染。

森林重庆——森林吸附颗粒物的能力是裸地的75倍。

从学生的回答中巧妙的引出: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减少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呢?

学生回答:加强宣传、监督、植树造林等。

教师及时有效评价并进行爱家乡、环保教育。

 

(学生是未来家乡建设的直接参与者与决策者,因此,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与发展观。关注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热爱家乡,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转承:前面提到的另一个“雾都”伦敦的雾比重庆可严重多了,但现在的伦敦见的更多的却是蓝天白云(图片),那伦敦是怎样摘掉雾都帽子的?这是老师在一篇报道中截取的几个大标题(依法治理污染、限车进城,发展公交、更多的绿化带等)这和刚才大家提到的很多做法都不谋而和,而同学们的想法更适合我们的家乡重庆。

 

第三次利用《话说长江》视频资料,播放其中表现雾日多的片段。

这真是一段珍贵的影像,82年拍摄时,我们都还没有出生,但是正是这段影像资料,大家可以进行对比,我们重庆现在的雾日比起那时少多了!有数据表明,重庆主城区的年平均雾日,从上世纪50年代的150多天下降到现在的20天左右。(展示重庆市主城区年平均雾日变化曲线图)可见,重庆市的政府和人民作出了多大的努力。(播放新闻视频资料:重庆减少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一系列措施)

转承:我们重庆投巨资进行“摘掉雾都帽子的行动”,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心工程,它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使我们重庆人民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免受浊雾之害,而且它还大大提升了重庆整体的城市形象,促进了重庆各个方面快速的发展。目前重庆正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我们在感谢政府部门辛勤劳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减少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创建一个更加宜居的重庆!同学们你们已经感受过重庆雾天朦胧浪漫之美,那蓝天白云下的重庆又是怎样的一种美景呢?

 

情感升华:学生描述心目中蓝天白云下重庆

摘录:

学生1:蓝天白云下几米透彻的阳光勾勒出都市清晰的轮廓,江上波光粼粼,没有雾霭,渝中半岛显得更加婀娜,人们怀着轻松的心情,带着明朗的笑容,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一切都是明亮的。

学生2:万里乌云中的高楼大厦,被阳光照耀的一尘不染,我们在森林环绕的重庆氧吧里自由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捧一杯香茗,坐在藤椅上,静静地享受午后的阳光,这是多么的温馨啊!

教师配图描述:当阳光拔开云雾,渐渐的一个清晰的山城便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们的心怀如何呢?豁然开朗。蓝天白云下,那像一艘巨轮一样伫立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是朝天门码头。还有这新建的高楼,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这些都是在雾天难以看到的美景。那到了夜晚呢?没有雾的夜晚,更加迷人,万家灯火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好一个美丽而宜居的重庆!

 

结尾:宜居重庆,重在参与,庆在有你!重庆的明天,因为有了你们而充满希望。

 

(乡土地理教学活动使学生走进周边环境、切实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有助于学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乡土是学生自幼最熟悉的地方,因此,他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变迁都有一定的感情认识,再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家乡人民勤劳向上的精神,家乡独有的气质等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激起他们的乡土情结,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的崇高志向。另外,通过对家乡现状问题的观察研究,深入了解问题的症结,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对家乡的责任感。)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7 21:14 , Processed in 0.0754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