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接触过地理,师者是一位约四十多岁温婉、端庄、娴淑、知性的女教师,不多的几节课给我一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位老师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姓,但是我记忆中她好像看了我的名字,她眼神中透出的那股清澈,让如今的我倍感温暖,也深觉“人生是一场伟大的修行”这句话的深意。
初中阶段正式接触地理,那时地理很不受重视,懵懵懂懂的我觉得地理是副科,不愿意在地理上花时间精力认真学习,同时也眼看着很多同学地理学得非常好,很多知识老师一讲就会,甚至老师不讲的他们都知道,我就特别羡慕,但是反观自己,很多知识就是不能理解,觉得很抽象,离生活很遥远。现在我才明白,地理是这样一种境地,有些难学同时学生不重视学习地理,所以地理很难提高成绩。尤其是乡镇中学,学生接触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很多知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找不到学习地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就很容易放弃地理学习,最终导致地理学业失败。9月26日经过培训,终于得悟:地理首先用好教材,把学生手里能拿到的资料用好就已经很好了,许多学生对于地理课本是从来不看的,有的学生看了不懂就不愿意看,有的学生不愿意看书,没有养成喜欢看书的习惯,对于书籍不感兴趣,此时正需要老师的引导,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每节课不讲多了,不讲深了,就讲课本上的,就帮助学生理解课本,抓住课本上的重点内容给学生做一梳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过之后,课后认真复习巩固,长期坚持下去,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就是成长,就是改变。在每节课中设计精炼的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一节课的主干知识,日积月累学生基础知识就会非常扎实,学生积累的基础知识越多,才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慢慢才会培养地理思维习惯,才会对地理感兴趣。
高中阶段只学了一年地理,到高二地理会考后,地理学习就结束了。我选报地理专业是因为高中时发了地理课本,我翻看了一下看见地理信息系统这个概念,当时看了觉得和计算机有关,我认为未来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电脑,觉得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科技前沿,于是就懵懵懂懂的填报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习地理也是源于想了解更多有关地理的知识。
上了大学,还是像高中时死学,思维一点也没改变,在人际交往、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等方面没多大长进,甚至对未来感到迷茫,阴差阳错间成为一名地理老师,一切有关地理的知识都是在工作中,从头再来认真学起,所幸,21世纪网络发达,有不会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答案,经过不断学习、探索、实践,教学工作终于得以见起色,有了较好的发展。
26日培训对我的地理教学工作启发很大:首先把句号变成问号,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讲地球自转,问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国人总是深更半夜守在电视机旁看世界杯足球赛吗?难道世界杯足球赛总是只在深更半夜才开始吗?”这个有趣的问题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学们纷纷想要探个究竟,知道为什么,问题设计既联系生活又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学生有了学习的需求,自然就认真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学习了,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其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对生活多一点理解与感悟,将地理知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再次学会使用地理学习工具,学会阅读各种地理图文信息,能够进行图文转换,将地图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语言、文字也同样能用示意图的形式表达。最后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思维,整合、构建知识,得到新的知识,学会用地理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地里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逐渐递进,循环往复,不断提高、上升的过程,先进行地理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慢慢感悟经过两年的初中地理学习,学生应该逐步达到怎样的地理思维品质,该一步步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知识如何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通过设计有梯度的地理问题,检查学生掌握程度,在学习任务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
地理教学之路艰辛,与广大地理同仁共勉!感谢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