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cloud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52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什么"雪下高山,霜打洼"

已有 441 次阅读2010-6-8 23:47 |个人分类:教学资料|

霜也称白霜,是靠近地表空气层温度达0以下时所凝结出来的白色晶体物。有时近地面层的气温虽然降到0以下,但湿度很小,因而没有结霜,这种霜俗称黑霜。霜通常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间或早晨。出现白霜或黑霜时,对植物造成的冻害,称为霜冻。一年中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称为初霜,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称为终霜。从终霜出现到初霜到来的时段称无霜期。无霜期长短是一个地方气候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

 如果有人问,什么地方最容易有霜?长期在田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会告诉你:“雪打山头霜打洼”。意思是山头顶上最容易积雪,洼地最容易有霜。
   
  晚上太阳下山后,地面上就慢慢地开始冷起来。靠近地面的空气由于和地面接触,冷得最快。我们知道空气是流体,它总是喜欢从四面八方往低洼的地方流,流到了洼地后,就赖在那里不动了。最冷的空气,密度大,最重,沉在洼地的最底下,所以低洼的凹地是冷空气的“仓库”,由于这个原因,当平地上还没有见到霜的时候,洼地里首先见霜;平地上有霜害的时候,洼地里霜害更重。"霜打洼地"这句话是十分科学的。
   
  耐人寻味的是洼地周围的上坡霜害却较少,人们称它为"安全地带",原因是冷空气在那里停不住脚。
   
  因此我们在防御霜冻时,特别需要注意洼地的底部,以免植物冻坏。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1 23:55 , Processed in 0.0565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