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高考——可以轻松面对
——2012年高考地理试卷评析与阅卷感受及备考策略
玉门油田一中 师敏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201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令广大教师和考生翘首期盼的高考试题也已公布于众。今年的高考是新旧高考的分水岭,明年将实行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下的新的高考模式,与旧的大纲卷比,新课标卷在试卷结构、考查范围、分值分布方面会有相应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迎战2013年高考,下面我将对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做一简单的评析,并结合高考试卷的批阅体会,提出一些备考建议。
一、试卷评析
我省201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为全国大纲卷。卷面分值为300分,地理、历史、政治各占100分,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构成。其中,地理试题结构平稳,继续保持前几年的命题思路,为了实现“旧高考”平稳向“新高考”过度,文综地理仍然延续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思想,试题由11道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题构成,与近几年的试题相比没有多大变化,较好地保持了连续型、稳定性和平行性的特点,试题不偏、不怪、易上手,高频考点复现率高。第一卷11道选择题考查了五个部分的内容,依次包括能源、河流、地球运动、人口与城市及天气系统等。第二卷第36题考查关于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分布规律、有利条件、限制因素及对环境的影响);第39题考查灵渠开凿的军事目的及原因、灵渠的开通对当时区域联系的意义。总体看,试题遵循考试大纲,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读图、记图、析图等基本能力和常见、常规主干知识的考查,具体讲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注重考查主干知识,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2012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选择题部分考查到的地球运动、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源利用等知识点都是大纲要求的最基本的也是重点需要学习的内容,属地理主干知识。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学会读图、用图,并进行分析判断,是高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之一。试题中也充分体现了地理图表的重要性,基本上实现了逢题必图,通过对图表的判读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考查。如第一组关于能源的试题,是通过柱状图提取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四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信息,推断出相应国家的GDP、碳排放量、能源进口总量、煤炭自给率,结合四国人口数量来解答问题。第二组试题利用坐标曲线图读取河流水文特征信息来解答问题,重点考查了河流含沙量的变化趋势与变化产生的原因。题干给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如干支流“年净输沙量”、“年净径流量”,需要考生很好的去审题和理解,这些概念,之前学生是没有学习过的。第三题组虽然试题没有配图,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知识,但考生要想正确快速作答,就必须自己画一个光照图出来,还是利用图来解题。第四题组是利用人口分布专题地图获取信息来答题,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城市区位因素。第五题组是利用等值线图(即等压线图)获取信息解题,考查了天气系统相关知识。以上表明,地理图表作为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试题设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字与图结合的试题凸显了地理学科特点。
2.试卷立足基础,难易比例适当,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本次试卷的难度值适中,难度的把握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全套试卷图文清楚,问题直白而具体,学生容易把握。与去年相比,地球运动部分的内容又重新回到考查的范围里,但难度比起往年较小,没有了以往地球运动试题解答过程中复杂的思维过程及大量的计算,考生只需画出光照简图,简单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难度系数中等,得分率应该较往年高。第10、11题,难度较大,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需要考生正确理解和记忆气压系统与风向、天气之间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地图判读相关知识,并能进行快速准确的计算,对考生要求高。综合题第36题(1)、(3)小题难度小,是常见的农业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问题,在考前模拟题中做过大量练习,套路明显,不难作答。第(2)、(4)小题需要一定的思考推理过程,考生不易作答完整,失分较多。第39题,考察关于“灵渠”开凿的军事目的、原因以及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题目继承了2011年第39题学科间联系的试题特点,需综合历史和政治有关背景知识思考,有一定的跨学科理念。本题呈现出的材料为历史事件,容易造成考生思考问题时思维混淆,局限于历史思维,学生作答难度较大(有一些学生甚至没有看出第39题的五道小题中,哪两道在考地理)。
3.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考查人文素养
2012年地理试卷以新疆的发展、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作为背景考查地理知识,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与公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近几年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涉及到了这些,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体现出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等特点,较好地落实了高考文综试题“关注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价值观”的命题指导思想。
4.试题灵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010年秋季甘肃省所有普通高中的高一年级进入新课程实验,2013年,这一届学生将参加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而今年以教学大纲为背景的的高考将成为历史。虽然出题的依据和指导思想不同,但今年的高考仍然体现出了新课标的理念,实现了“旧高考”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012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在设计上体现了这一理念。具体表现为:第36题考查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农业区位、农产品的销售、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及过渡垦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问题;选择题部分相继考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煤炭的人均消费量、煤炭自给率,日出日落的方向,利用气压图判断风向和未来的天气状况等问题,与生活和周围世界联系紧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避免了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这种新的出题模式摈弃应试教育的旧模式,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让他们学习富有生长性的地理知识,获得长久的地理自学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离校后,仍自觉地关心与感知地理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加快自我发展。
5.主观题开放度大,判断、分析、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述等能力要求高
与全国其他地方高考试题相比,2012年全国大纲卷主观性非选择题部分的六道小题全部采用简答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广东卷、安徽卷、江苏卷、四川卷、重庆卷非选择题部分由填空和简答题组成),这六道题以区域地理和历史事件为背景,考查了相关的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包括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河流的功能、环境问题的内涵、农业地域分布规律、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产品销售的因素、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区域联系等。答题的开放程度较大,试题对考生的读图、判断、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述等能力要求较高,加强了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对地理思维的考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分析、比较和归纳地理特征,如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二是解释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如灵渠的开凿对区域间联系的意义;三是评价人地关系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如过度垦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较好地反映考生的地理思维水平,能够比较有效地引发考生对人地关系的深入思考。如第36题第4小题,让考生分析塔里木盆地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看到此题,很多学生马上想到的是用水过多会引起荒漠化,然后就荒漠化展开分析和描述,实际上这些考生只想到了上游过度灌溉会引起下游水量减少,下游会引起荒漠化,对于上游过度灌溉产生的后果和不同河段的水量变化没有考虑到,导致答案不完整。统计表明,试卷中需要记忆的考点已经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考生要结合所学知识设身处地的分析和推理。综合近几年的高考,与以前相比,以前的地理高考试题是以考查知识储备量为主,记忆性的知识考查量非常大,这也就导致了整个社会都以为“要学好地理,就是要多记多背”。
而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而淡化了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这显示,高考加强考查考生的高中地理原理,要求考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展示地理思维能力,引导考生摒弃死记硬背的传统应试方式,改进学习策略,引导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改善地理教学。
二、阅卷感受
今年六月九日至十六日,我参加了在西北师大进行的2012年高考文综试卷地理部分的阅卷工作,参与了地理非选择题评分细则的制定和第36题(1)小题的批阅。制定评分细则时的感受是今年的综合题对图的阅读量明显增加,对信息的提供水平也较高,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紧密,综合性(学科内、学科间)明显增强,延续了近几年非选择题重点考查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阅卷时的感受是考生得满分的情况并不多见,归其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牢固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特征,也没有充分理解其中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对题干展现出的教材之外的信息不敏感,对信息的情景化体会不深。所以在描述和阐释试题时,就会出现偏差、漏答、错答等情况。加之平时不注意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在考场上又由于审题不明或是思路不清,导致在作答过程中,不能规范、完整、准确地进行表述,总的来说考生在答题时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归纳起来表现如下: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审题不仔细,粗枝大叶
3.知识迁移能力差,综合能力欠佳
4.解析图表能力薄弱
5.不会利用材料,分析归纳能力欠缺
6.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非所问
7.文字组织能力差,答题思路不清
8.答点重复,只围绕一个得分点展开描述
三、备考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高考试题是涉及广泛的知识面,不依赖具体的知识点,换句话说,考题中的知识内容只是用来反映考生一定能力素质的媒介,考查的内容都是考生学过的,但考生对其理解和应用的程度存在差别。从近几年的高考看,高考试题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在课本的挖掘、引申基础上吸收社会信息而命制的。因此,地理课本是复习的基础,以高中地理为主线糅合相应的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全面复习教材和理解教材,广泛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是地理复习的关键。我们
1.制定完善的三轮复习计划,细化每一阶段的知识、能力目标
一轮:构建初高中地理的知识网络。
二轮:重新编织所学知识,调整原有认知结构。
三轮:突出重点,查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
项目 |
一轮复习 |
二轮复习 |
三轮复习 |
复习思路 |
按章节 系统复习 |
按专题 重点复习 |
题目引领 回归教材 |
知识目标 |
梳理教材 构建网络 |
提炼主干 结构重组 |
查漏补缺 规范提高 |
技能训练 |
单项技能 基础技能 |
多项技能 综合运用 |
突出重点 实战演练 |
能力培养 |
单项能力 |
综合能力 |
得分能力 |
训练目的 |
落实基础知识 |
知识迁移能力 |
提升解题能力 |
2.明确不同内容的学习方法
(1)区域地理:夯实基础,教会用图,强化空间思维能力。
(2)自然地理,弄清原理,学会分析,强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文地理
明确观点,学会评析,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3.熟悉答题技巧,构建答题模式,归类总结,科学答题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目前文综试题中客观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分值为44分。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过程、解题入口宽、方法多,再加上猜答得分概率为1/4,所以普遍认为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得分比较容易。这种说法虽然说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要的不是分数,而是通过分数得到的一个排位,所以没有学过某一学科或知识上漏洞百出的人虽然也能猜得一定分数,但分数决不会太高,排位也一定不会太靠前。也就是说要想高考取得成功,选择题得分必须要高。因此在做题讲题过程中要逐步使学生熟悉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包括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运用科学方法如直选法、排除法、优选法、图解法等。高考试卷的主观题部分分值为56分,作答的好坏对得高分意义重大,因此了解和掌握答题模式至关重要。主观题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特征问题;2.成因问题;3.分布规律;4.评价问题;5.判断问题;6.区位问题;7.措施类问题; 8.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固定的答题方向和模式,总结出来让学生牢记于心,在有效应对考试上效果非常明显。
4.培养应对网上阅卷的答题习惯
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使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3分或4分,这样如果是9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三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作答时要注意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我们的答题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5.突出区域定位,关注热点地区热点问题,提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平时要通过做题和阅读地图训练区域定位能力,定位准确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地理背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适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思考其发生发展的地理原因,有助于开阔视野,提炼解题思想,提升迁移能力,应对试题中有关于联系实际的问题。
6.学科之间,尽力沟通,和谐推进
2011年和2012年的第39题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考查政史地三科知识,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弱化了运用单科思维进行思考,强化了运用地理区域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思维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政史地三科老师在教研活动和教学间隙加强交流,尽力沟通,针对学生答题的思维漏洞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救,养成良好、有效的答题思维和模式,不顾此失彼,争取在这类问题上少丢分、拿高分、得满分,实现三科的和谐推进。
7.精选、精练试题,归纳、总结和反思,提高答题技巧
现行的高三下学期每周定期进行的文综训练方式能够比较好的体现“知识靠讲,能力靠练”的主导思想。打破了在高三复习过
四、了解评卷规则、提高应对能力
应试也是一种能力。有必要了解一些高考评卷规则及应试策略,以提高应试能力。
参加高考的考生在高考中,不仅要同自己的心理作斗争,还要注意制定与高考阅卷老师的心理相符的对策。要注意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评卷工作是一项任务很重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外,评卷速度对评卷任务的完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一些考生答得啰啰嗦嗦,就会给评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你可能不太懂,从而影响到你的得分。为了阅卷老师能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做到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让人一看就舒服。还要合理安排答题空间。有的同学写答案时习惯从所给空间的中间写起,写到最后甚至写到密封线内。密封线是要“密封”起来的,评卷老师根本看不到。如果答案写到密封线以外,就会造成语句不通,想给分都十分困难。由于空间不够,有的同学写到最后几行字体越来越小;或者从答案末端画一大箭头转再到左侧,继续补充答案,给老师十分不好的印象,以至老师给起分来对你十分“苛刻”。所以,组织答案时,一下笔就应该尽量从左侧开始,把空间留在右侧,用不完可以空着;若检查时灵感再现,想起好的要点可以继续补充。还有就是写在试卷上的文字不要轻易划掉。有人曾把高考改卷工作形容为“错误里面找正确”,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评卷老师“相当”宽容,只要你的答案有得分点,只要你的答案
五、结束语
明年,第一届在新课标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师生将共同面对“即害怕,又期待,即陌生,又仿佛似曾相识”的“新高考”,作为即将冲锋的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只要我们平时多看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尽心尽力上好每一节课,一节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并落实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讲解好每一套试题,耐心鼓励每一个学生,这种种的“一”不断汇集,最终一定能幻化成一级级台阶,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1-1 07:16 , Processed in 0.0649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