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7|回复: 1

[转载]微课,从制作到系统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2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e4ff90101cld6.html
微课,从制作到系统变革

杨晓哲/文

“微课”这个名词,几个月前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而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而基于微课的多种颠倒课堂模式,混合学习模式,正在一线学校的践行中不断清晰路径。本文从微课的制作讲起,涉及工具,方法和技巧,而后对一线学校的微课实施提供几套可行的方案,最后对实施系统变革提出几点想法。



一、微课的背景与定义

微课,或称之为微课程,其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黎加厚教授在文章《微课的含义与发展》里给出了“微课程”的简明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都对微课进行了定义,有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张一春、郑小军等。在定义中,不断总结,审视,和重申微课的内核。郑小军老师在博文《我对微课的界定》里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郑老师的定义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微课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紧密相连的。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对微课有了一个相对直观而又概况的理解。微不仅在于时间上短小,更在于其内容上的微观和简明。而课程,不仅是面向学生学习为宗旨的最好诠释,更是脱离创造者而独立存在的统一体。明确了这点,对于微课程本身我们就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笔者给出这样的定义:微课程,是指针对微小内容,在短时间内讲解,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学习的独立小课程。

对于一线教师并不需要过于纠结其概念本身,反倒是一线教师的创造将不断改写概念的定义。因此,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制作微课程和进行改变的路径。



二、微课程的制作工具

制作微课程的工具有很多,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常用的制作工具。

1、      录制屏幕工具

【Camtasia Studio】这款工具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录制屏幕。


这款软件的优点:

【1】   录制后自动生成视频格式

【2】   可以对录制内容进行字幕添加

【3】   可以进行局部录制屏幕

【4】   录制后的视频可以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

【5】   软件很小,安装方便

软件下载地址:http://vdisk.weibo.com/s/zOwxp

举例,这就是用这个工具做的录制屏幕微课程:





2、      使用PPT自带功能进行录制





用PPT自带录制的优点在于

【1】   画面非常清晰

【2】   可以充分运用好演示时候的荧光笔

【添加截图】

【3】   可以添加丰富的图片资源

【4】   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演示效果

(也可以采用“数字故事”形式制作微课程)



3、      添置手写板





使用手写板是为了大量书写能够清晰地记录下来。毕竟用鼠标写字是比较不方便的。

手写板的优点

【1】   书写方便,可以记录各种笔画




4、      使用iPad




目前iPad2只需2800元,虽然还是有点小贵。但是iPad绝对是最方便强大的录制微课程工具。只需要拥有iPad,使用里面的软件educreations或showme或是explaineverything,你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微课程录制。录制好的微课程已经是视频格式了,发送到邮箱就可以了。

优点

【1】   非常适合手写

【2】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边画边说的过程全部自动记录

【3】   视频导出方便



5、      使用手机





手机也是录制微课程非常方便的工具,而且你还可以保留纸和笔讲解题目的习惯,只需要旁边放一台手机,固定好后自动录像就可以了。手机的最大好处在于每个人都有,而且还可以拍摄各种实验操作,甚至是运动技能教程都可以用手机解决。

优点

【1】   试用场景广泛,包括各种实验操作,运动技能讲解

【2】   记录方便(建议找个支架固定)







这五款制作微课程的工具非常实用。一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微课程的制作注意事项

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17条建议,非常具体。这就是17条建议: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l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

l  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

l  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

l  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

l  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每一条建议都是一种提醒,就像注意事项一样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避免走弯路。但是,建议终归是建议,不是原则也不是条条框框,如果说有原则的话,就一条: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你不是白纸,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历,都有自己讲解知识点的方式方法,你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将自己的教学智慧融入微课程制作中。



四、微课程的实施方案

微课程终归是要让学生用起来的,否则就成为了搁置的资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开展微课程的应用,这是需要实施方案的。不同学校的环境不同,采取的方案也不相同,这里提供了几套参考方案。

1、      集中看看

需求:学生们总是忽略了实验的重点、难点和细节,而每一个学生忽略的点又不一样。这样一来,一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讲一遍就显得特别费力,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对于实验操作来说讲解是不够明确的,教师需要做实验演示。因此,学生的需求是操作实验演示的细节,并且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观看。

解决方案:某学校已录制好初中的系列物理实验的微课程。学校将录制好的物理实验系列微课程放到学校的局域网内。【或者通过计算机机房将20个微课程视频放到每一台计算机上】然后,安排实验复习课。让全班同学到机房里,点击自己不明确的实验进行个性化观看。不同学生看不同视频,注意不同细节。

方案迁移:不仅是物理实验系列微课程可以这样,很多学科也可以如此。集中看看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短板问题。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演化一下,可以为每一个班级添置2-3台台式电脑放到教室的后面,学生在课间或是夜自修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看看里面的微课程。这一方法的优势也非常明显,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性,这让微课程更好地为个性化服务。

方案说明:集中看看是根据观看微课程的时间而给出的一个通俗叫法。其优势在于让微课程与个性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方案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有能力接受的,并没有要求学校需要新增添什么设备,就是使用现有的条件就可以。但是其本身并没有要求改变教学流程,因此这样的方案对教师的行为改变相对较少,最容易被接受。

2、      回家看看

需求:学生回答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找谁呢?打电话给教师?恐怕很少有学生这样做。即便这样做了,也不见得教师能够在电话里把问题讲清楚。更何况一个班级40-50人,怎么可能全部通过电话求助呢?很多学生会选择第二天来学校的时候询问教师,而有些学生却不愿意去问教师,久而久之就累积了大量问题。因此学生的需求是在家里遇到学习问题需要教师讲解帮助。

解决方案:好,有了微课程之后,最直接的方式是学生用U盘把教师录制的微课程拷贝回去。现在几乎每个学生的家里都会有U盘,如果没有U盘的话建议学校先批量购买借给学生使用。学生带自己的U盘过来拷贝微课程,回家后就可以观看。学生用自己的设备室是有好处的,自己可以管理U盘的内容,这也是一种知识管理,更是一种需求管理。学生拷贝微视频的时候要有弹性,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觉得自己需要这个微课程才拷贝回家看,不需要就不要拷贝回家看。

方案迁移:U盘拷贝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案。办公室放几台电脑,建立几个文件夹,让学生来拷贝吧。或者放到机房里,一口气50台电脑,电脑都开着没事的。学生课间就跑去拷贝自己需求的微课程,多么有活力,多么有生机。电脑房也不至于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灰。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方案进行衍生。让存储在云端!是的,教师可以自己申请一个百度云【yun.baidu.com/】,或是金山快盘都可以。组织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l   教师个人申请自己的云盘。而后将微课程的视频上传到云盘,发布分享链接。把链接地址告诉学生。就像下面这个就是分享链接的地址: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59349&uk=1546512598

l   教研组申请云盘。例如针对专题放到统一的云盘上。云盘也可以做好归类。分享链接告诉学生。

l   班级建立云盘。文件夹内分好学科类别。好了,把云盘的用户名和密码告诉给学生们。优点省得每一次都要告诉学生地址。

这一方案迁移,连U盘也省去了。更重要的是教师开始建立自己的微课程管理系统,更进一步地话,教研组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微课程共享体系,无形之中又让微课程的发展在学校中更进一步。

方案说明:回家看看是根据观看微课程的地点而给出的一个通俗叫法。从学生回到家里,期待遇到问题有教师在身旁讲解的需求开始。微课程如何真正到学生的手里。而学生自带U盘进行拷贝的方案,让自带设备(BYOD)的方案优势显露出来。U盘不仅是保存微课程的工具,更是学生进行自我信息管理的工具。而课间让学生主动地选择需要的微课程进行拷贝更是从简单的行为出发,让学生的自我需求可以更进一步地展现出来。不要小看课间同学们的跑动,这样的行为会让自主性充满感染力!而迁移方案,用云存储的方式,需要一定的网络支持。虽然不需要特别高的网速支持,也不会有特别大的迸发量(同时上网的人太多会让网速变得很慢),但是毕竟还是要上网,家里要有网络才行。而且上传和下载都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个方案让微课程运用更广泛了,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上。这个方案可以不对教学流程做很大的修改,但是对教学流程中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了。有些内容可以提前看,有些内容可以转移,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已经变得更加接近了。

3、      经常看看

需求:学生学习需要自控步调。学生期待课堂有更多的讨论,学生期待教师给够给予更多个性化的辅导。学生甚至期待可以得到更多样更多元更好的知识讲解,而不仅限于自己的任课老师。

解决方案:自控步调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并且不仅限于复习内容,也不仅限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自控步调意味着对学习进展更大程度的把握。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有自己的设备终端,也就是所谓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备终端,这个终端的最低要求就是能够看视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来考虑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开始考虑平台的问题了。

有不少学校采取用自己的服务器搭建平台。能够支持学生用自己的终端上FTP进行视频的浏览观看。优点在于环境相对纯净,播放视频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缺点在于回到家里可能无法观看,以及学校需要自己有服务器。那么,有没有更便捷免费的途径呢?

基于要播放视频需要大型服务器的支持。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采用云服务的方式。可以这样操作,先将视频录制好后,上传到优酷平台,而后在优酷上建立主页或是建立教师自己的个人博客,把视频代码嵌入到博客中。以博文的方式发布微课程!这样做决定是免费的,而且也能够开展微课程的教学。

总结一下,技术解决方式:优酷+博客。

优点:1、免费。2、云服务稳定强大。 3、可以在博文内互动评论。【其互动方式是多样,在博文里也可以发布试卷(例如嵌入问卷星)(发动投票,新浪博客自带有这样的功能)】

缺点:1、优酷播放视频有广告(50秒)

方案迁移:优酷+博客的方法是充分运用云服务和社会化媒体的方式。我们同样可以进行迁移,不一定是优酷,土豆等视频云服务方,也可以是一些博客自带内嵌视频播放的功能。另外,如果采用的是安卓或是iPad平板电脑的话,也可以采取云存储在线播放的功能。这需要中间app的支持。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建立一个网站,而后把优酷上的视频嵌入到自己的网站上。学校官网的优势在于引领和对外,其本身对内并不是灵活的。也就是说利用统一的官网来放大量的微课程前期是不合适。教师个人优酷+博客的方式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创造各种组织方式,有助于教师能够更好地生成和调整内容,更是教师经营直观可见的有效途径。

方案说明:经常看看是根据观看微课程的高频率使用而给出的一个通俗叫法。使用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面临全新的环境。我们的教学设计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时空会被放大。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整个流程。无论我们采取国外翻转课堂的方式,还是自创更多混合学习的方式,其根本都是为了更大程度的支持个性化学习。很多人认为翻转课堂的形式已经是我们追求的顶点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真正开展,你会发现有新的模式,你会发现社会化网络节点也会发生在你的学生之中,你会发现分享的节点将不仅仅是教师,一切都还在展开,都还在发展。



五、微课程的系统变革

在第四章里我所提及的微课程实施方案都是面向一线教师和学校层面的。在这个时期我们需要一线学校的点状试探。因为一线学校的实践是踏实而又深刻的。笔者个人参与制定了几个学校的微课程实施方案,并在上海市嘉定实验小学共同设计了1对1环境下的教与学。在和不同学校的一线教师和校长们交流中,看到了不同学校的不同方法和策略。笔者个人对学校开展微课程提出三点建议:

1、      微课程的实践从小部分教师开始。

让积极的少部分教师先动起来。教育信息化的项目有个鲜明的特点。如果你认同它,就会放大它的优点;如果你不认同它,就会无限制地放大其缺点和困难。因此,让拥有尝试并认同这一方式的教师先动起来。鼓励小部分教师制作微课程,但不止步于微课程制作。而要采取第四章提到的三种实施策略中的一种开展教学改变。无论是偶尔看看,回家看看,还是经常看看,都是一次完整的微课程落地的尝试。只有让少部分教师完整地去实施这样的流程,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变化。

而后,让少部分教师阶段性地与更多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有意识地制造差异能够更好地落实整个学校的微课程变革。在具体实施阶段,内部分享的力量远比专家引领来得重要。



2、      微课程的实践需要多方共识。

不要小看微课程实施后的变化,即便准备实施之前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这不是一点点的改变。因此,无论是校长还是一线教师都需要有意识地做好多方的沟通工作。让先试先行的学生家长认同是项目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让家长也有个清晰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有三条建议:

【1】通过家长会,或是长期短信群发或是QQ群等其他各种方式,保持项目进展的沟通。

【2】开家长会既要有校长讲解,更重要的是让要上课的一线教师讲解。这样更有说服力。

【3】需要逐步地告诉家长学校的策略,而不是全盘一口气说完。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      微课程的实施需要循序渐进。

不要想每一堂课都是颠倒课堂,也不要想每一堂课都达到公开课的标准,放轻松点,甚至一开始就得在课堂外的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要的是常态化。一开始的实在,不出彩恰恰是成功的开始。在第四章微课程实施方案中我所提供的方案也是渐进的:偶尔看看,回家看看和平常看看。我们不需要照搬这一过程,但是渐进是需要的。无论是教师熟悉微课程制作,还是教师教学策略的变化,还是学生熟悉基于设备开展学习。我们甚至觉得一开始不需要把技术运用得那么精确,也不需要设计得很完美,但是我们需要不断尝试。

    可能就是从某次复习课让大家去机房看微课程开始,也可能是从某次给学生几个微课程回家看看开始。从小的点开始改变,后续我们可以进展的更顺利。随着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对设备的熟悉,对信息的管理应用能力的提升,甚至可以不断生成学习内容与其他同伴分享。这些都是一步一步,一层一层的设计。



    我们总结一下,对于一所学校的微课程系统变革需要以上注意三点。用更简单的语音概况就是:驱动内力,凝聚外力,层层设计。



    那么对于区域,甚至全国的微课程发展又会有哪些切入口呢?或者说整体的系统变化会经历什么样的阶段呢?大体会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重复播!

    少部分教师录制个别微课程。只用于自己班上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反复回看使用。其优点在于:知识点的讲解可以重复进行,方便准确地巩固知识。

第二个阶段:微共享!

    个别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的系列微课程体系。又或者是在学校或区域的组织下,微课程的体系趋于完善。一定程度的共享开始发生。不同教师如何对该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一目了然,教师教研,自我提升多了一种渠道。学生们也开始观看不是自己的任课教师所录制的课程。

第三个阶段:大变革!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是能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启迪,能够开展群体的讨论与实践。”这一句话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A教师愿意把知识讲授的环节交给B教师的微课程(视频),而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于个性化引导和开展群体活动。这句话的基础在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完成,在于微课程体系的完善,更在于思想的转变,但是,不得不说凡是大变革其破坏力都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没有勇气说传统的大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传统的一堂课由任课教师自己教授基础知识的方式已经过时,那么我们不可能认同这一句话。那么,所有的大面积微课程也仅限于小面积使用。而真正的变革,在于重新定位一线教师的核心价值所在,并践行这一核心价值。





总结

    微课程,它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却有着不简单的未来。没有谁说未来一定会来。因为未来的模样从来就是在现在人们的手中。未来,不是让我们看着它发生,而是让我们一起去创造它。

    微课程,不是万能的。在教育的变革里面从来就没有万能的良方。它的存在和意义以及它能够带来的变革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教育人的心血。归根到底,离不开你对教育的爱。你的微课程注入多少爱,你对即将到来的教育变革愿意做出多少调整决定其未来。如果有什么被颠覆了,那只不过是重构了某种形式,重新定位了某种方式,亦或是放大了某种力量,转移了某种付出。

    这就是微课程,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我对教育的爱。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勇于开创未来的教育人!

    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杨晓哲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账号:et123et



【我会在微信公众账号里定期分享最新的教育技术见解,欢迎关注】

新浪微博:@现代教育技术

邮箱:626980463@qq.com

2013.5.2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5-3-18 1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5 20:40 , Processed in 0.0992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