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分享 必修2《人口》备课小结
YC阿福 2011-9-23 22:56
翻看几种版本教材,相对于必修1,必修2部分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在讲授本课内容时,虽然使用的鲁教版的教材,但也参照其他几个版本,进行了简单的整合。 第一节,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标题按照鲁教版顺序)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关键是书上的“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 & ...
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初中世界地理复习 教学小结
日月星辰梦 2011-9-23 16:58
今天开始复习初中地理内容:世界地理知识。(第一课时) 思路挺乱的,复习时一点头绪也没有,除了框架的建构,知识的梳理,总是被动的教学。感觉得换换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构思和教学进程如下: 先整体梳理一下海陆地形。(并结合等高线或等深线简单介绍其特征)   ...
4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3)
tzzxywx 2011-9-23 10:55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3)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课题组 执笔人姚卫新 (三)系统构建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的实践操作策略 在初中环境道德教育 目标确定后, 需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我们 在实践过程中 ,主要系统形 ...
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2)
tzzxywx 2011-9-23 10:54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2)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课题组 执笔人姚卫新 (二)科学探索了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的内涵、价值与目标 环境道德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形成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行为规范 ...
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1)
tzzxywx 2011-9-23 10:49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初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研究”报告(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课题组 执笔人姚卫新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一)课题的提出 伴随着世界 环境危机 的 日益严重, 环境教育受 ...
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大纲—地理
dilijiaoxue21 2011-9-22 08:17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大纲—地理   Ⅰ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必修1第一章第3节
tiantiantianlan 2011-9-20 20:52
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是高中地理中的重点,难点,对于高一新生,结合我教班级的状况,都是平行班,决定分六个课时来学习, 1 、地球自转公转的一般特点, 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昼夜交替、地方时, 4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时区、区时、日界线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5 、 6 ...
70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第二遍高一地理我这样走过
姜喜东jxfs 2011-9-19 19:50
今天是教学反思的第一步,以后每次上课后都要把反思贴出来,说出我心中的烦恼,解决心中的疑惑。 已同步至 姜喜东jxfs的微博
5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每日一思——形象和抽象
布衣江南 2011-9-19 18:23
总觉得文科生缺乏抽象思维,讲一些事情需要很形象的比喻跟他们说。 等高线就是那么抽象,今天学生问了山坡和山谷的关系,在快班不讲,学生听不懂,在平行班用备课本卷一下学生就懂了 。看来还是要把抽象变成形象的东西讲啊。&nb ...
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硅化木的形成
redzhang 2011-9-19 11:40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形成原因远古的森林在自然力量下被大量埋入地底,高压、低温、缺 ...
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1:08 , Processed in 0.588102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