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saimen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8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已有 435 次阅读2008-1-25 00:07 |个人分类:爱杂谈

       近段时间断断续续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感触很多。

          我知道央视里百家讲坛里引发的“国学热”,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而红,印象里,星韵德勤先生也似在他的博客中援引一二,只是一直没去看。总感觉这种似明星般的学者,说的东西没多少看和听的价值。这种观念,或许是受中学时期偶然读到的一本书的影响。因而也就根深蒂固了。

         南怀瑾老先生的这本《论语别裁》从前读过一两节选,印象一直很深。今天读到第8章里的一小段,觉得很有感触。实在不舍得将之腰斩,所以全段粘过来。以与同好共享,也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一点体悟。

論語別裁
第 8 章
濯足沧浪哪得清

  ??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事情。齐国是鲁国的邻邦,当时有一大臣崔杼叛乱,杀掉了齐国君王庄公。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前面已经说过,他常用一两个字标明,衡论是非。这里的“弑”字,就是《春秋》大义的微言。凡是叛变的人杀了上面的都称为“弑”,所以在历史上看到弑,就知道是叛变杀了上面,在历史上永远留下叛变的罪名。这是中国历史哲学的精神,也是历史的道德观。无论怎样成功,如果做了不对的事,千秋万世都要负这个历史道德的罪名,弑就是弑,杀就是杀。对敌人打胜仗就是克,不是敌人就不能用克。这是一定的、刻板的,所以崔子叛变杀了齐君就是弑。

  ??陈文子也是齐国的大夫,和崔子是同事,地位相当。古代的交通工具,一部车子为一乘,用四匹马驾驶。有马十乘,就是有十部马车,一共四十匹马。以现在来说,小轿车就有十辆以上了,直升飞机几架不去说他。“弃而违之”,对崔子的叛变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偌大财产都丢掉不要,逃离了齐国。“之于他邦”,又流浪到别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每个国家都很乱,到别的国家一看,“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他说,这个国家的大臣们,也都是混蛋,和齐国的崔子一样,都不是好东西。“违之”,因此又走。周游列国,到处走。“之一邦”,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又是感叹!整个世界都是一样,都在混乱,大臣都和崔子一样,没有好东西!“违之”,离开了。这个陈文子,后来不知到瑞士或者非洲的什么国家去了(一笑)。子张就问孔子,老师,像陈文子这个人,你看,了不起吧?“子曰:清矣。”孔子说,好!很清高。清高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能算是忠臣。否则,为什么自己国家有难,弃而不救,到处乱走?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难道国家太平了,就非要你来住吗?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验中得来。什么经验都没有,甚至连“一呼百诺”的权势经验都没有尝过,那就免谈了。否则,自己站在上面叫一声:“拿茶来!”下面龙井、乌龙、香片、铁观音,统统都来了,不昏了头才怪,你往地上看一眼,皱皱眉头,觉得不对,等一会就扫得干干净净。这个味道尝过没有?没有尝过,到时候就非昏倒不可。头晕、血压高,再加上心脏病,哪里还能做事?一定要富贵功名都经历过了,还能保持平淡的本色,最了不起时是如此,起不了时还是如此;我还是我,这才有资格谈国家天下事。不然去读读书好了。至于批评尽管批评,因为知识分子批评都很刻骨,但本身最了不起的也只能做到清高。严格说来普通一般的清高,也不过只是自私心的发展,不能做到“见危授命”,不能做到“见义勇为”。所以古人的诗说:“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也是从人生经验中体会得来,的确大半是如此。屠狗辈就是古时杀猪杀狗的贫贱从业者,他们有时候很有侠义精神。历史上的荆轲、高渐离这些人都是屠狗辈。虽说是没有知识的人,但有时候这些人讲义气,讲了一句话,真的去做了;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论语别裁》似乎在颠覆我以前对《论语》的认知!比如南老先生认为孔子所言“学问”不等同与“知识”,由此解释几乎人人会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与中学老师所教真个天差地别!

       这段话谈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批判,我觉得再没有更透彻、更客观的观点了。不知是自己年岁渐长,还是心态上未老先衰,对这句“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感触良多。从前总觉得读书多的人有多了不起,现在发现事实上书读得多的人,未必都是了不起的。

      作为一部谈论国学的书本,《论语别裁》不象众多同类题材那样让人生厌,光凭这点,我觉得就是巨大的成功。而且南老先生以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解读古人思想的角度,让人感觉很实在。我们太多时候将“人”当作“神”去解读,却忘记了古人、伟人事实上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有哲人说,“理解即误解”。管他呢!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opensea 2008-1-25 09:32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了他的的这部书和关于人生态度的书籍,对刚入社会的我来说都很受益。我们常说读书要读好书,如同结交一位朋友:)

QUOTE:
以下为saimen的回复: 我读这本书,越来越信服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是文章”
回复 opensea 2008-1-25 09:51
“《论语别裁》似乎在颠覆我以前对《论语》的认知!比如南老先生认为孔子所言“学问”不等同与“知识”,由此解释几乎人人会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与中学老 师所教真个天差地别!”……是这样的,大师级的怎么说都可以,我们就不能这么说,只能这么想,初中的时候学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与同桌开玩笑:“把我的作业你也作了吧,这样你就不亦乐乎了”,呵呵。 现在我们这里有办国学的,同事有把孩子送那里,一周学一次,收费很贵。我问好不?他们说好,孩子背不下来要打手板的,很严厉,呵呵,国学变成这个样子了? 当然也许家长看的不够全面,不过我很怀疑社会涌出的国学是否货真价实? 多年以后我国的国学又会是什么样子?
回复 ylzxwzy 2008-1-25 12:41
想想我们自己也算是读书人了,有几个人在逢年过节,想起过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呀,甚至于去给老师拜年了呢?太有理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21:18 , Processed in 0.0674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