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dian1202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898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夫游于天坑地缝间

热度 3已有 529 次阅读2016-10-6 21:46 |个人分类:新闻生活|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天坑, 地缝, 白帝城

    趁假期,携好友藏于天坑地缝之间,纵情山林。下林徐行,临汉帝托孤遗迹。

区域特色

天坑地缝景区包括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六大景区,各有特色,如茅草坝景区是高山牧场,风景非常优美。

长江之滨的白帝城。

天坑

一条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河谷中流下来的叫做“撒谷溪”的河流它不仅溶蚀出了世界最大的天坑,而且还割裂出了37千米长的地缝。

“天坑”由来

行走在我国西南地区连绵群山之中,突然眼前会露出巨大的坑洞,坑洞周围绝壁陡立,似刀削斧劈一般,绝壁环绕之中的坑洞犹如一张大嘴对着苍天、横亘在山间,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观被当地俗称“天坑”。

天坑地表特征

通常有着巨大的容积,四周为山体所围,中间深陷成井状或者桶状轮廓,是口大底小的倒锥状的封闭洼地地貌。

天坑形成原理

天坑实质是喀斯特漏斗,又称“斗淋”、“溶斗”、“盘坑”、“盆坑”等,是喀斯特地面经溶蚀及岩溶塌陷后,形成口大底小的倒锥状的封闭洼地景观。

形成条件:在有大片可溶性岩石分布的、降雨比较丰富的地区,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灰岩垂直节理发育)表面的垂直裂隙密集地段向下渗漏。

形成阶段:先是有地下河流;如果地质条件有利,由于水流长期冲蚀,就会形成地下大厅;地下大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中外地质学家对此早有考证普遍认为地陷形成了天坑。

溶蚀漏斗:初期形成溶蚀漏斗,其深度不大,斗壁和缓,斗缘不明显,外形多成碟状。

塌陷漏斗:随着裂隙不断被溶蚀扩大,地下可溶性岩溶蚀后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溶洞),在重力作用下,覆盖在洞顶上的土层或岩层崩塌,进而形成的则是塌陷漏斗。这种漏斗多成井状,底部有崩积物,斗壁陡峭,斗缘明显,深度比宽度大,外形呈筒状。

漏斗底部通常有通道(落水洞)通往地下,起着集水和消水的作用,并伴有积土、碎石堆积。仰面朝天的“天坑”,学名叫做喀斯特漏斗或岩溶漏斗。

落水洞:是指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进口,落水洞大小不一,一般垂直深度较水平直径大,形态各异,有垂直的,有倾斜的,也有弯曲的。落水洞的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裂隙状落水洞,形态狭长,作一定倾斜和曲折向地下延伸,这种落水洞分布最广。二是井状落水洞,它的深度和宽度都很大。落水洞的形成主要是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

竖井:实际上是一种塌陷漏斗。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垂直通道。由落水洞进一步向下发育而成。也叫“天坑”、“喀斯特井”、“天然井”等。深度数十米至数百米。在平面轮廓上呈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条形是沿一组节理发育的,方形或圆形是沿两组节理发育的。

小寨天坑,斗壁陡峭,斗缘明显,深度比宽度大,外形呈筒状,具体应是在喀斯特地貌上发育的坍陷漏斗、竖井。奉节的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天坑一般都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

天坑分布

一般分布在厚度特别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面通往地下,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地下河道曾经存在,但已迁移)。

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墨西哥、斯洛文尼亚等喀斯特地区。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其中“天下第一坑”在重庆奉节县荆竹乡小寨村。

小寨天坑

位于重庆奉节县城南部30公里处的小寨村,大约是北纬30°44'23",东经109°29'附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从坑口到坑底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梯道,总长度2.7公里(2800余步台阶),以它的惊险奇绝闻名于世,四周峭壁陡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漏斗,小寨天坑被洞穴研究专家评为天下第一坑

小寨天坑的地下岩溶水文系统很完整,在28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存在着一个天坑群,共有硝坑天坑、冲天天坑、猴子石天坑等6个天坑。小寨天坑不仅巨大,其色彩也极其丰富。绝壁上的岩纹颜色奇特,红、黄、黑相间,犹如一幅国画。飞禽在岩缝中飞进飞出,鸣叫、觅食,给这幅巨大的国画平添了几分生机。

两级台地(坡积物):站在荆竹乡九盘河右岸山顶上俯瞰,可以看见几座山峰之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四面坑壁异常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一条羊肠小道,在竖直的石壁上盘旋环绕直至地心深处。坑壁上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上有两间古朴的茅草小屋,据说曾有两户人家在这里隐居,在台地上种植魔芋生存。绝壁上的羊肠小道是他们与外界的惟一通道。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山中幽静,可以仰视蓝天,即所谓的“坐井观天”,别有一种滋味。

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坑底的暗河从高达数十米的洞中飞奔而出,咆哮奔腾,再从坑底破壁穿石而出,形成了美丽如画的迷宫河。 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千米。小寨天坑当称“天下第一坑”,属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

天井峡地缝

一条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河谷中流下来的叫做“撒谷溪”的河流,在两座平行山峦间割裂出了37千米长的呈“V”字形的大裂缝。它发源于奉节县长安乡火烧二坝,全长37公里。地缝上段地势开阔,林木繁茂,小桥流水;中段逼仄如巷,宽处达70米左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最深处达900米,溪水自“黑眼”一带注入地下暗河,形成干谷;下段是地下峡谷,中外探险家曾多次深入地缝中探险,专家推测地缝暗河流向了小寨天坑。

在地理学上,地缝被称为“干谷”或“盲谷”,撒谷溪下的地缝中就有无数天坑,因此河水全部转入地下,形成干谷。天井峡地缝延伸到迟谷槽时,在两座山峦间消失,尽头处有一个深坑,里面蓄满溪水。这么宽的地缝在世界都是罕见的,此地缝叫做“天井峡”,由峡谷、消水洞和地下河构成,峡谷两边的山崖高达数百米。

干谷:因为在石灰岩地区,河床上通常会有漏斗和落水洞,河水流经就会全部被截入地下,由此形成的干涸河床叫做“干谷”

盲谷:有的河流全部流入溶洞之中,成为没有出口的河谷,则叫“盲谷”

据说19949月,英国探险队员测得地缝的深度为900米,在世界上当属第一。在地缝中段的峭壁下还有一个大坑,叫做“黑眼”,坑壁上全是黑得发亮的石头,形状怪异。

从地缝横剖面来看,上部宽1030米,谷底宽130米,悬崖最深处达300米,是一条世界罕见的“一线天”景观。同时, 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 原始草场和繁茂的森林, 又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 由于这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 又成为了避暑观赏雪景的最好场所。而且这里的山乡风情, 更象一首浓郁的土家族情歌,其纯朴的民俗民风让无数中外游人留连忘返。

天坑地缝旅游评价

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分析。

规模庞大,绝壁陡立,自然风光,鬼斧神工,人为破坏少;远离城市,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天然氧吧,静心之地,相传有隐士居住,海拔较高,避暑胜地;世界最大的天坑,狭长的地缝,旅游等级高,川东盆地边缘的独特的喀斯特坍陷漏斗群与岩溶裂缝等自然景观,与长江之滨的白帝城历史文化景观距离近,组合较好;(通过车牌号观察)旅游市场主要面向周边地区,广告力度尚待加强;目前景区开发主要为观光型旅游,过度依赖自然开发程度较浅;在保护景区环境的同时,娱乐等服务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操作需进一步规范化。

旅行情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青山碧水,看白绿红黄,略风土人情,品市下果蔬,自由本真,游历四方。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大别山 2016-10-7 11:37
景色迷人,实践出真知
回复 莲儿 2016-10-7 13:17
   艳儿真厉害!图亮文美人更艳!好多图就是教学的好素材,还可投稿中地参!
回复 加油,向未来 2016-10-7 14:11
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回复 dian1202 2016-10-7 21:06
大别山: 景色迷人,实践出真知
行走在路上
回复 dian1202 2016-10-7 21:07
莲儿:    艳儿真厉害!图亮文美人更艳!好多图就是教学的好素材,还可投稿中地参!
哈哈,我的技术还差啊,以后还约一块去旅行哦
回复 dian1202 2016-10-7 21:07
加油,向未来: 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是啊,惊叹中!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7 20:03 , Processed in 0.0814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